苞米提醒自己老了
梅蘭品格誠為貴,華嶽情懷淡是真。我是一個愛敘叨故事的人,希望你同樣喜歡我的敘叨。我從黃河岸邊走來,已經走到了美利堅美麗的密西西比河畔。讓我們一起走過吧--走過昨天,今天和明天!
苞米的回憶
今天早上,我煮了四根玉米。那是昨天在沃爾瑪看到的新鮮苞米,帶著青綠的外皮,還保留著初摘時的濕潤和清香。一眼望去,我就被吸引住了,那熟悉的模樣,讓我一下子被拽回了童年。
小時候在北方長大,那裏春天總是姍姍來遲,秋天又匆匆謝幕,一年隻有一季收成。不管是蔬菜還是小麥,還是我們孩子最期待的苞米,都像是一年中短暫又珍貴的饋贈。每到玉米成熟的季節,我們就會跑到地裏去掰苞米。那時的我,個子小,手卻快,常常一手一個,抱著比自己還大的玉米跑回家。
可惜,那些玉米往往已經成熟得很硬了,老得幾乎咬不動。我們不懂什麽蒸煮焗炒的巧法,把它水一煮,算是有吃的了。父母忙於生計,也不擅廚藝,對我們來說,吃飯不過是一種任務——把飯做熟,把營養吃進肚子,就算完成一天的功課了。
那時候,能夠吃上一根鮮嫩的、能“咬出水來”的玉米,是我心底裏一個奢侈的夢想。偶爾去同學家,才會嚐到那種潤滑、柔軟、香甜的苞米滋味。那是一種特別的幸福感,像夏天午後的微風,短暫卻令人難忘。
今天早上,當我咬下一口剛煮好的玉米,那清甜的汁水在口中溢出,玉米的香味立刻把我帶回那些塵封的童年畫麵。一幅幅地裏掰苞米的場景、回家時的黃昏陽光,還有那時候簡單又踏實的願望,一一浮現在腦海。
現在的我,常常因為一個畫麵、一種味道、一段氣息,就會聯想到過去。這種“什麽都能勾起回憶”的狀態,也許,是長大的跡象?還是,我真的已經老了呢?
但不管怎樣,今天早上的那四根玉米,不隻是食物,更像是一段從童年走來的溫柔問候。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品種不一樣的。一句“童年走來的溫柔問候。”親切。
小棒棒 發表評論於
我也喜歡吃苞米。我老家的玉米才剛種上,廣州的市場上已經賣了一陣了,現在除了買這些新鮮的苞米,也成箱成箱地買真空包裝的玉米,在廣州生活的日子裏,玉米一直有,或當早餐,或晚餐當主食代替米飯。
梅華書香 發表評論於
童年走來的溫柔問候
梅華書香 發表評論於
苞米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