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探秘12:法國風情西恩富戈斯(Cienfuegos)》
文 / 若敏
“這是我最愛的城市La ciudad que más me gusta a mí 。”——古巴歌手本尼·莫雷在他的《西恩富戈斯》中唱道。《
離開碧波蕩漾的豬灣,我們一路向東南駛去,迎麵而來的,
陽光在下午一點如烈焰般傾瀉而下,
俱樂部建於1920年,原為遊艇俱樂部,
在三樓的Marinero餐廳,我們終於得以飽餐一頓。
我點的是蝦套餐,配上一道甜品,比鄉間餐館的水準高出不少。
這座城市的名字,源自西班牙總督何塞·西恩富戈斯(José Cienfuegos),其字麵意為“百火”——光明、
城市規劃整齊劃一,街道筆直寬敞,如巴黎般優雅。
午餐後,我們參觀了瓦列宮殿(Palacio de Valle),這座建於1917年的建築,是法國、
阿西斯克洛·瓦列·布蘭科(Acisclo del Valle Blanco),
1950年代,一家投資公司購買了宮殿所在的土地,
三座塔樓象征力量、愛情與信仰,而內部的彩繪玻璃、
登上宮殿露台,極目遠望,碧海與藍天在天際接壤,
隨後,我們走進何塞·馬蒂中央公園(Parque Central José Martí),仿佛步入了一座露天的曆史博物館。這裏不僅是城市的地理中心,
我首先被一塊地麵鑲嵌的馬賽克圖案吸引。那是一幅美洲大陸地圖,
公園中央,何塞·馬蒂的白色大理石雕像靜靜佇立,手指前方,
西恩富戈斯大教堂(the Cienfuegos Cathedral)和費雷爾宮 (Palacio Ferrer),托馬斯·特裏劇院(Teatro Tomás Terry),政府宮(Palacio de Gobierno)環繞四周,訴說著一個城市的榮耀。
向東望去,一座凱旋門靜靜矗立。古巴唯一的一座凱旋門,建於1902年,以紀念共和國的誕生。
在公園北側,是托馬斯·特裏劇院,
向西,是巍然矗立的市政廳。新古典主義的灰白外牆、
在市政廳的斜對麵,矗立著一座雙塔教堂——西恩富戈斯大教堂(
教堂內部同樣典雅肅穆:穹頂高聳,采光柔和,
古巴政府對天主教的態度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曆了顯著變化,
廣場一側的“尼古拉斯·薩爾瓦多(Nicolas Salvador Acea)紀念雕塑,碑身上寫著 Cienfuegos a su Benefactor(西恩富戈斯恩人)
廣場上行人不多,唯有紅頂白牆的新古典建築,
導遊告訴我們,必須馬上出發,因為特立尼達的民宿告知晚上8:
我離開廣場時,回望那一圈建築,它們靜默而莊嚴,
我們驅車沿著風景如畫的濱海大道(Malecón de Cienfuegos)離開,海風徐徐,城影漸遠。
(完稿於2025年5月5日,美國亞特蘭大)
(感謝汪策醫生、Sydney陳、Lynn 提供照片,與你們同行,非常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