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世界遺產水原華城真讓人失望

遊走世界,開闊眼界,一直走到世界的盡頭
打印 被閱讀次數

     以前我都不知道韓國有個水原市,查看韓國的世界遺產,世界文化遺產水原華城進入了我的視野。再查地圖,發現水原就在首爾附近,坐地鐵就可以到首爾,水原的酒店比首爾便宜不少。這樣我決定去水原,既能打卡一個韓國的世界遺產,還能節省不少住宿費用。

     水原,是首爾的衛星城,也是韓國京畿道道廳所在地,相當於中國的省會城市,城市人口118萬。水原是韓國著名的企業三星的發源地,三星公司的總部設在該市。

    水原華城,是位於水原的一座城堡的名字。1794年朝鮮王朝第二十二代君主正祖大王把他父親的陵墓遷移到朝鮮著名的風水寶地水原華山,正祖大王準備建設水原華城城堡,以此紀念他的父親,同時也計劃把首都遷至水原,把水原華城建成一個全新的都城。

     水原華城的設計者為年僅三十歲的文官丁若鏞,他參照中國的《古今圖書集成》等書集,撰寫了《華城籌略》,采用了中國的城牆所用的磚石結構,又與韓國土城完美結合,同時他學習西洋的科學技術,造出了起重機等建築機械。1794年1月水原華城正式動工,1796年9月完工。在水原華城完工的同時,華城行宮,中鋪舍,內鋪舍,社稷壇等很多附屬建築也相繼建成。

      水原華城的城牆長5.7公裏,城內的麵積共1.5平方公裏。整個工程動用了七十萬人,建設成本為銀兩八十萬七千兩和米一千五百袋。

     1910年日韓簽署了《日韓合並條約》,韓國被日本吞並,一直到二戰結束後韓國才擺脫殖民統治。在日本占領韓國期間,水原華城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水原行宮被改為醫院,還折除了部分建築。二戰結束後不久,朝鮮戰爭爆發,水原華城在戰爭中再次被破壞。戰後水原城內的住宅和商業的開發進一步破壞了水原華城。

    1975年水原華城開始修複,用了五年時間,城牆絕大部分得己修複,城門和城牆上的共48個建築恢複了41個。可以說水原華城基本上恢複了原貌,因此,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水厚華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水原華城的附屬建築水原行宮和中鋪舍等,除水原行宮中的落南軒以外,全部在朝鮮戰爭結束之前被毀。1989年開始複原水原行宮,經過35年的建設,2024年水原行宮全部完工。

     我看了水原華城和水原行宮後,感到韓國政府對這些曆史文物的保護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從水原華城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角度來看,我又感到很失望。與歐洲的古城古堡相比,水原華城實在差距太大。與中國的老北京和西安城牆相比,規模真是太小了。

     那麽,讓我失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沒有修舊如舊,成了修舊如新了。複原的城牆的磚和石材太新了,有些地方看起來成了新的城牆。

    二,老城裏雖然沒有高樓大廈,但是基本上都是新房子,城中還有一條主要馬路,車流量很大,總之,城裏沒有多少老城的氣息,感覺和其它城市沒有什麽區別。

    三,城牆外新城過度開發,高樓林立,相比之下,老城就顯得太渺小了。

    四,遊客太少了。我在水原華城和水原行宮遇到的遊人屈指可數,韓國一共隻有十六個世界遺產,怎麽水原華城沒有什麽遊人呢?

     今後,修複水原華城任重道遠,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要把城牆合圍,尚有491米城牆還沒複原。其次,把城牆上毀掉的七個建築修複。這樣水原華城的全貌就能重現。

    期待我下次去水原時能看到一個與兩百多年前一模一樣的水原華城。

    不過不得不說韓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才把水原華城基本修複,盡管還不完美,這總比拆城牆好得太多了吧。

水原華城地圖,源自網絡。曆史上水原城內的畫麵。現在的水原華城城門水原華城與現代化城市相鄰,在高樓下顯得太小了。城牆上的石板全部是嶄新的,地麵是水泥的,難道兩百多年來的地麵是水泥的?城牆城牆城門內的房子,影響了古城的和諧。古城內的建築古城牆上的角樓,躺著休息,不太雅觀吧。漂亮的角樓。水原行宮水原行宮水原行宮水原行宮,如果老城裏的房子都是這個樣就好了。

   

若敏 發表評論於
謝謝你,我跟著你逛韓國!
若敏 發表評論於
謝謝你,我跟著你逛韓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