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de思維

野性de思維 名博

雜感·隨筆總匯(92)語言的某些不可思議之處

野性de思維 (2025-02-11 06:38:19) 評論 (34)

肢體的語言,要遠比從那張嘴中吐出的,一個個支離破碎的文字生動形象百倍,也更富有表現力和說服性。



肢體的語言,無疑可以用來幫助我們強化或者掩飾內心的活動。

語言對於闡述精神事務的無能,是它最顯著的蹩腳之處。

語言到底是用來幹什麽的?如果它僅僅是生存的一種輔助性工具的話,這便可以解釋為什麽當它遇見到精神的時候,總是膽怯得不知所措,總是顯得那麽蒼白無力。

語言,如果被用來描述和講述經驗中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不會讓我們覺得勞神和處處受到羈絆,可是如果用它來形容超驗的事情,或者非經驗的東西,我們就會感到語言的乏弱無力。

語言,確實是蒼白的,尤其是在某些極端的場合中,它的用處實在有限。可是,僅僅知道了這一點,能有什麽用呢?我們對語言還能做多少改進呢?語言還能進步嗎?如果確實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這種提升是否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找到一種語言的替代品呢?可什麽東西能勝任這項工作呢?

我發現,很多試圖在語言方麵進行突破的想法和嚐試,最終不僅沒有讓我們看到新的希望,反而讓我們的精神更加陷入到一種無法自拔的地步。這就好比把原先綁縛著我們的繩索,換成鐵鏈子一樣,除了把我們綁得更緊之外,我感覺不到任何的好處。這裏,關鍵的問題不是想法有多麽的糟糕,而是語言本身的巨大問題。

語言的藝術,就是思想的藝術,就是內心中的種種活動,通過文化和修養的過濾器篩過之後的產物。

語言是精神的講述者。除了一般的職責外,它的一項重要的職責,就是將靈魂中發生的事,娓娓地講給外部的世界聽。

語言,究竟是生存的產物呢,還是文明的產物,很有可能它是兩者交媾後共同生下的孩子。

語言的重要性,對每一個個人和整個民族來講都是不言而喻的。它進化到了今天,不僅沒有失去原始的生存功能,還與時俱進,添加進了更多我們一時還無法一一辨識清楚的功能。

語言,在民族和文化的形成中扮演著一個什麽樣的重要作用呢?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思想。可為什麽這一千個人卻不講一千種語言,而都操著同一種語言呢?思想可以任性,但語言不能。

語言是社會的需要,音樂是心靈的需要。這兩者之間沒有產生的共同基礎。

幾乎沒有人不認為,人類的語言,在我們一路血拚,最終成為動物世界的主宰過程中,扮演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

用瘋狂的想象磨過的語言之刀將會變得更加鋒利!

把兩個國家想象成兩件東西,還要把他們硬塞到一句罵人的話裏,如果不是恨到極致的份上,一個人怎麽會被逼想到這個主意?這個人不是詩人又是什麽?何等的想象力?何等的語言功夫?

語言,這個所有文學作品的重要組成要素,在雨果的《九三年》這部作品裏,究竟扮演了一個什麽樣的角色?男一號,還是女一號?一個二流的角色還是一個配角,抑或是一個群眾演員的角色?

能將內心中瞬息萬變的各種感覺描繪出來,這是一種難得的語言本事。

2025-02-11:  摘自《雜感·隨筆總匯》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