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芬戰爭,又稱冬季戰爭(1939年11月30日—1940年3月1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一場特殊衝突。這場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蘇聯的地緣安全訴求。蘇聯在完成對波羅的海三國的吞並後,便將目光投向芬蘭,目的是鞏固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的防禦,確保在未來與德國的衝突中能夠控製芬蘭灣和波羅的海出海口。
芬蘭在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後從沙俄獨立,但蘇聯始終對其地緣位置充滿戒心。1939年9月,蘇聯與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在秘密附加條款中劃分了勢力範圍,芬蘭被歸入蘇聯勢力範圍。蘇聯隨後向芬蘭提出領土交換要求,包括割讓卡累利阿地峽及其周邊島嶼,以換取芬蘭境內的其他領土。然而,芬蘭政府認為蘇聯要求過分,斷然拒絕。
蘇聯的計劃是以閃電戰迅速擊潰芬蘭,動用近50萬兵力、超過2,000輛坦克和近1,000架飛機,對抗僅有25萬人軍隊的芬蘭。然而,蘇軍低估了芬蘭軍隊的頑強抵抗和複雜地形的影響。芬蘭冬季氣候嚴酷,地麵多為森林和沼澤,這對蘇聯的機械化部隊形成嚴重阻礙。
芬蘭軍隊利用“曼納海姆防線”構建堅固防禦,並發揮出色的遊擊戰和伏擊戰能力。芬蘭士兵以滑雪部隊為主,靈活穿梭於雪地中,對蘇聯的笨重機械化部隊進行騷擾。他們還使用了極為有效的武器“莫洛托夫雞尾酒”,燃燒瓶在近戰中對蘇聯坦克構成極大威脅。
蘇軍因戰術失誤和後勤混亂,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蘇軍在突破曼納海姆防線的過程中,損失了約37萬人,其中包括傷亡和被俘,而芬蘭軍隊的總傷亡人數為12.5萬人左右。
盡管芬蘭軍隊表現出非凡的勇氣,但兵力和資源的差距終究無法彌補。1940年3月13日,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條約》。根據條約,芬蘭被迫割讓卡累利阿地峽、維堡和芬蘭灣的部分島嶼,約占國土總麵積的10%。同時,芬蘭不得不將其戰略要地漢科,租借給蘇聯作為軍事基地。
蘇芬戰爭導致芬蘭喪失了大量國土和重要戰略地區,成千上萬的芬蘭人被迫背井離鄉,成為戰爭難民。這種領土割讓不僅是地理上的損失,更是對芬蘭民族自尊的嚴重打擊。芬蘭人認為,他們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的勇敢和犧牲,應當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而非繼續遭受強權的壓迫。
蘇聯並未因《莫斯科和平條約》而滿足。二戰期間,芬蘭被迫與德國結盟,試圖通過“繼續戰爭”(1941—1944年)奪回失去的土地。這進一步加深了芬蘭與蘇聯之間的仇恨。戰後,芬蘭雖然保持獨立,但必須接受蘇聯的控製,簽訂《巴黎和約》,繳納巨額戰爭賠款。這些曆史因素,使芬蘭對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長期懷有敵意。
芬蘭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始終在俄歐地緣政治博弈中,扮演“緩衝區”的角色。對許多芬蘭人而言,俄羅斯不僅是蘇芬戰爭中的侵略者,更是一個長期威脅他們國家生存的對手。從沙俄時期的統治到蘇聯的戰爭侵略,再到冷戰期間的政治幹預,芬蘭人對俄羅斯的警惕,已深深植根於民族記憶中。這種曆史記憶通過教育、文學和媒體得以不斷強化。
芬蘭與俄羅斯在文化和宗教上差異巨大,芬蘭屬西方文化圈,信奉基督教新教,而俄羅斯信奉東正教,屬於東斯拉夫文化圈。這種文化上的對立,也加深了兩國民眾之間的隔閡。近年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加劇了芬蘭對俄羅斯的恐懼。2022年,芬蘭正式申請加入北約,這一決定被廣泛解讀為芬蘭對俄羅斯威脅的明確回應。盡管俄羅斯強烈反對,但芬蘭堅持認為,隻有加入北約才能保障國家安全,這也印證了芬蘭對俄羅斯長久以來的深刻不信任。
對於芬蘭而言,蘇芬戰爭不僅是一段屈辱的往事,也是一種激勵,它提醒芬蘭人民珍視國家獨立,捍衛主權完整。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蘇芬戰爭的教訓依然警醒世人:強權可以壓迫,但無法輕易征服一個民族的意誌;侵略可以得逞一時,但仇恨卻可能延續數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