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太門西》連載378:後記四:最後匈奴(3)

長篇小說《太門西》:山上長弓 著

後記四:最後匈奴(3)

福卡斯站在岸邊高處,氣定神閑,泰然自若。原來他早有準備,他打了多年仗,作戰經驗豐富,第一次小亞細亞叛亂就是他帶兵平定的,凡是巴西爾能想到的他都想到了。

攻擊快船上的水手們見船著火,慌忙跳水往回遊,後麵有船接應,這本來就是他們的安排。巴西爾不傻,知道他們的偷襲遲早會被發現,早就安排了退路。而著火的快船借著風勢和慣性繼續前衝,撞向對方大船。

福卡斯一方的船隊中衝出幾十艘快船,迎上衝來的火船,硬是擋住了火船的推進 ,並把火船向後推回。

也有個別火船漏網,撞上福卡斯一方的大船。不過大船上的人早已抬著水桶在等待,火船一靠近就澆滅了,沒有引起大夥。

福卡斯冷笑,巴西爾這個剛斷奶的皇帝還是嫩了點,如此龐大的船隊集結,最怕的就是著火,我豈能沒有防備。

這時一隊人借著夜色,悄然從福卡斯身後撲來。

這是一群刺客殺手,領頭的不是別人,正是拜占庭皇帝巴西爾,巴西爾刺殺福卡斯來了。

原來火燒戰船隻是一個晃子,巴西爾的真正目標是刺殺福卡斯,當然如果能燒了對方的戰船則更好。

巴西爾隻帶了一百人,分乘兩隻船從上遊過海峽,已經提前登岸,悄然向福卡斯靠近。由於叛軍也是原來拜占庭帝國的軍隊,雙方的軍服一樣,巴西爾一行沒有被發現。

福卡斯沒想到巴西爾膽大如斯,敢來他的軍營行刺,還是親自帶隊,這也太瘋狂了。

巴西爾二話不說,上來就殺,他的計劃是來個快速突襲,然後趁亂混入人群迅速撤走。

這也太冒險了,即便殺了福卡斯,也很難安全逃離,這種事幾乎是自殺。但巴西爾對福卡斯恨之入骨,反正國家要滅亡了,國亡了自己也活不成,不如先殺了福卡斯這個導致帝國滅亡的叛徒。

巴西爾從小就有格鬥教師,刀法淩厲,跟隨他來的人也都是經過挑選的死士。而福卡斯身邊隻有十來人,又是在個小丘上,軍隊都在山坡下,一時來不及救援。

福卡斯身邊的人很快就被砍翻,隻剩他一人。

福卡斯久經沙場,臨危不亂。他一邊揮刀迎敵,一邊往山坡邊緣後退。他退到坡邊,縱身一躍,從山坡滾了下去。

巴西爾追上也一躍而下。這是個陡坡,人落地後站不穩,他也從坡上滾了下去。其他的人也一個個跟著跳下,追殺福卡斯。

福卡斯剛從地上站起來就見巴西爾撲過來,他心說這小子陰魂不散,是鐵了心要殺我呀。

巴西爾的手下也追了過來,一起圍殺福卡斯。福卡斯從一個兵卒成為將軍,也是一仗一仗打出來的,甚是神勇,在多人的圍攻下雖多處受傷,仍頑強抵抗,還砍翻數人。

這是在福卡斯的大軍之中,他的軍兵已經發見主帥遇襲,從四麵八方衝過來救援,福卡斯隻需多撐片刻援兵就到。

巴西爾本想奇兵突襲,速戰速決,沒想到福卡斯如此彪悍,他們功虧一簣,反被包圍,此刻再不撤退就無法脫身了。

但巴西爾心有不甘,福卡斯就在眼前,舉手可及,他還想最後一試,殺了這叛賊再走。

巴西爾一聲咆嘯,舉劍劈向渾身是血的福卡斯。

這時數支箭射過來,巴西爾身邊的人紛紛倒地。如果不是巴西爾躲閃得快,他自己也會中箭。

福卡斯趁機後退,躲過巴西爾的拚命一擊。

救援的軍兵趕到了,從福卡斯身後湧出,撲向巴西爾。

巴西爾知道大勢已去,殺福卡斯是不可能了,隻有後撤。

但晚了!想撤退已經來不及了,巴西爾這一耽擱,成了甕中之鱉,退路被堵死了。

巴西爾隻帶來一百人,已死傷多人,麵對成千上萬湧過來向敵軍,他們根本就沒有生還的希望。跟隨巴西爾的這些人也知道今日難免一死,便背靠背聚集在一起,做臨死最後一戰。

殺!全部殺了!福卡斯怒極。

敵軍圍著巴西爾等人衝殺,巴西爾的手下一個又一個倒下。

福卡斯雖身受重傷,流血不止,但他拒絕退下,他要看著巴西爾被殺,這不僅僅是因為憤恨,巴西爾死了君士坦丁堡就群龍無首,不攻自破,他就可以登上帝位。

巴西爾眼見身邊隻剩下三十多人了,又見福卡斯在那裏觀戰,便對著福卡斯衝了過去,今天就是死了也要殺了這個叛賊!

但這隻是一廂情願,福卡斯的護衛衝上前截住巴西爾。巴西爾一人對數人,多處受傷,勉強支撐,全靠一腔怒火和悲憤撐著。

完了!巴西爾悲從心起,自己從小就是一個傀儡,受製於人,現在終於親政,卻麵臨帝國大廈將傾。本想力挽狂瀾,重整帝國,結果卻被手下背叛,自己縱有大誌,卻無力回天,壯誌未酬身先死,這一生活得窩囊啊。

福卡斯見巴西爾完了,心說今天壞事變成了好事,這是天意。巴西爾這個愣頭青,感情用事,因為仇恨就冒險親闖敵軍大營,這是一個帝王幹的事嗎?這種頭腦一熱就幹傻事的人本不該當皇帝,當了皇帝也活不久,我不搶他的帝位別人也會搶。

就在這個時候他聽到一聲馬兒嘶鳴,一騎衝入,馬上的人蒙著半個臉,揮舞大刀,直衝他而來。

福卡斯嚇了一大跳,急住後退,他身邊的人迎上去,那幾個圍攻巴西爾的護衛也放下巴西爾加入攔截。

人們從蒙麵人的身形上看出此人是個女子,甚是吃驚。此女子非常飆悍,手起刀落,一刀一個,幹淨俐落,攔截的人當即倒下一片。

這女子不隻是孤自一人,她身後還跟隨近百騎,也都人人蒙麵。

這幫蒙麵人衝進來就是一頓瘋狂砍殺,嘴裏也不知道嘰哩呱啦喊些什麽。

叛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四散躲開,福卡斯更是被護衛拖著後退。

蒙麵女也沒有追擊,她拉轉馬頭,奔到巴西兒身邊,伸出手要拉他上馬。

巴西爾猶豫了一下,看了一眼他身邊剩下的為數不多的屬下。

蒙麵女明白了,巴西爾不願丟下浴血奮戰的屬下獨自逃走。

蒙麵女打個胡哨,招呼她的手下,對巴西爾身邊的人一指,說聲都帶走,然後一把抓住巴西爾的後背,縱馬奔了出去。

巴西爾飄了起來,他沒想到這女子如此大力,提起他就狂奔,趕忙胡亂抓住馬鞍和女子的衣服,翻到馬背上,坐到女子身後,雙手抱住女人的腰。兩人一騎,奔向前方的樹林。

巴西爾的手下也被其他蒙麵人拉上馬,跟隨蒙麵女奔向樹林。

等到叛軍反應過來,已經追不上了,人家騎馬,己方徒步,隻有眼看著蒙麵人和巴西爾等人消失在黑乎乎的樹林中。

這些蒙麵人就是丹妃和她的部下,他們馬不停蹄的飛奔,但不久就聽到轟鳴的馬蹄聲,福卡斯的騎兵追來了。

丹妃停下,把自己的人分成兩部分。一半人帶著所有的馬匹去把追兵引開,這些人每人兩匹馬,可以兩馬輪換長途奔馳,擺脫追兵沒有問題,擺脫追兵後到指定的地方等她,這是事先就商議好了的。而丹妃自己則帶著其他人,包括巴西爾和他的屬下,徒步往博斯普魯斯海峽方向奔去。

來到海峽邊上,巴西爾發規這裏正是他們來時上岸的地方,兩條船還在等他們,幾十人登上船就向對岸駛去。

巴西爾很是吃驚,看來這女子早已洞悉他的行動,是有備而來。



經過多方打聽,丹妃已經搞清楚了巴西爾和福卡斯二人的底細,分析後決定投靠巴西爾。巴西爾此刻正在危難之時,此時幫巴西爾度過難關那是雪中送炭、絕渡逢舟,巴西爾會感激她一輩子。而福卡斯有數萬大軍,意氣風發,勝利在望,根本不會把丹妃這一百來號人當回事,恐怕連見他一麵的機會都沒有。

丹妃在等待時機,一直在密切觀注巴西爾和福卡斯兩軍的動向,不惜大撒錢財買消息,隻要是有關兩軍的消息,不管什麽消息,報來就賞錢,所以今晚巴西爾一登岸就有人把此事告知了丹妃。巴西爾帶著上百號人橫渡海峽,不管有多隱秘,總會有人看見。

丹妃開始並不知道巴西爾本人也親自參與,隻是覺得此事不尋常,便帶領人馬前去查看,發現這隊人的行蹤後就暗中跟隨。直到雙方打起來,聽到人們喊叫招呼,這才知道巴西爾也在其中。她當時也是嚇了一跳,這個巴西爾是瘋了吧?不過這也是個投靠巴西爾的絕佳機會,她當即出手,在關鍵時刻救了巴西爾。

巴西爾以為自己是在做夢,處於極度震驚之中,自己居然還活著,他不敢相信。

巴西爾身上有數處傷,一直流血,丹妃在他身上點了幾下血就止住了,巴西爾更是吃驚,他以崇敬的眼神看著丹妃。

回到君士坦丁堡後,巴西爾才細問起這丹妃的來曆。

丹妃說她是匈奴王阿提拉的後人,落難到東方,曆經風雨後又回到故土。至於她為何要救巴西爾,原因很單純,那是因為見到巴西爾孤軍闖虎穴,佩服他的勇氣,一時衝動就出手相救,不為別的。

丹妃的解釋有些牽強,世上哪有這麽巧合的事?一個女子帶著一群人半夜出門遊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來個英雄救美?

巴西爾也沒多問,這女子行動有條不紊,似乎有準備,但她救了自己的命,這就夠了,隻是沒想到這女子還是阿提拉的後人。

巴西爾當然知道匈奴王阿提拉。阿提拉幼時曾作為交換人質送到羅馬宮廷,在那裏他不僅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還了解到了羅馬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回到匈奴以後,阿提拉把在羅馬學到的知識用來對付羅馬帝國,率領匈奴鐵騎橫掃歐亞大陸,被形容為“上帝之鞭”,把羅馬帝國抽得血淋淋。阿提拉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之一。阿提拉還攻打過東羅馬帝國,也是一路長勝,風卷殘雲,差點攻下君士坦丁堡。這些事羅馬帝國沒人不知道。

不過這些都是幾百年前的事了,阿提拉死後,幾個兒子爭權奪位內哄,匈奴王朝就此分崩離析。這以後匈奴人逐漸與本地人同化,隻有這個女子還自稱匈奴。

丹妃從此留在巴西爾身邊。

這一下奇跡發生了,巴西爾從此人生開掛,扭轉逆勢,一帆風順,高歌猛進,成為一代大帝。

首先,福卡斯退兵了,君士坦丁堡解圍。巴西爾開始還擔心守城兵力不夠,很是悲觀,這才有了冒險襲擊福卡斯。但丹妃打過無數次攻城戰,她告訴巴西爾死守就行,人數不夠就征調城內百姓上城牆守衛,隻要能推動滾木雷石就行,保證福卡斯攻不進城。果不其然,福卡斯攻打了幾次,損兵折將,毫無進展,糧草耗盡,隻有退兵。

福卡斯雖然退兵了,但仍然占據著小亞細亞,而巴西爾仍然隻有君士坦丁堡一座孤城,福卡斯隨時可以卷土重來。這是巴西爾的一個心病,必須除掉福卡斯這個毒瘤。

但怎樣才能奪回小亞細亞,他手上無兵啊,憑什麽去跟福卡斯鬥。

君士坦丁堡被圍困後,沒有任何一支羅馬帝國軍隊來勤王救援,而附近各國又趁機瓜分羅馬帝國的土地。隻有北方的基輔羅斯大公國沒有趁火打劫,兩國關係還不錯。巴西爾想到了向基輔羅斯大公國借兵。但人家為何要借兵助你?

丹妃向巴西爾建議將其妹安娜嫁與基輔大公,以聯姻換取軍事支持。巴西爾同意了,國家之間通過聯姻結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而且他也隻有這條路可走。

但安娜不願意,那時的羅斯(今俄羅斯和烏克蘭)被視為蠻夷之地,她一個羅馬帝國的長公主怎肯下嫁到蠻夷之地。而且她也沒見過基輔大公,誰知道這人長什麽樣子,萬一是個獨眼龍怎麽辦?

安娜還指罵丹妃,說丹妃迷惑她哥。丹妃問安娜是想當基輔大公的王後呢,還是等君士坦丁堡落陷後當奴隸?安娜立馬不說話了,乖乖的嫁人。在那個時代,帝王與軍隊有一種默契,每當攻破一城,都給士兵幾天時間奸淫燒殺搶掠,以此來調動士兵的積極性。而首當其衝的就是皇宮,任你皇家貴族,亡國後也是奴隸,女人先奸後奴,財產搶劫一空。想到這個安娜就嚇得腿軟。 

基輔大公還真出兵相助巴西爾,不過都是雇傭兵,這些羅斯人能打仗,但要花錢雇用。巴西爾最近沒有外來的稅收入帳,與小亞細亞叛亂打仗又花了不少錢財,國庫空虛,拿不出錢,把他愁死了,到哪裏去籌這筆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