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街訪老百姓:俄烏戰爭負麵聲音令人震驚



近日,看到博主“小羊分享”轉發的一則“俄羅斯街頭采訪”的視頻:

在其中,街頭采訪者對路遇的俄羅斯人發出了一個“靈魂之問”:

“在與烏克蘭的衝突中,俄羅斯現在是不是要輸了?”

1、一位男士。

答:“是快輸了。俄羅斯被國際孤立了,還有經濟困難,兩方麵都輸了;人才流失——總的來說,我認為我們處於劣勢地位。”

2、一位男士。

答:“我隻看到了戰爭壞的一麵,包括國家內部的問題;我也不知道將來具體會發生什麽?但是,我覺得不會是向好的一麵。”

問:“你是說我們的國際信譽正在丟失嗎?”

答:“這個事已經發生了。”

3、一位男士。

答:“我不在乎誰輸誰贏。”

問:“但你是俄羅斯公民,這對你不重要嗎”

答:“不重要”。

4、一男一女。

其中的男士稱:“看消息,俄羅斯是快要贏了”。

而女士則稱:“我感覺俄羅斯老百姓因為這場戰爭受了很多罪。”

5、一位男士。

問:“就你所知,你覺得我們處於有利地位嗎?”

答:“在我看來,現在是處於僵持階段;戰爭形勢很平穩。”

問:“戰爭形勢很平穩是件好事嗎?”

答:“既談不上好,也談不上不好。”

6、兩位女士。

問:“你覺得我們輸了嗎?”

其中一位女士稱:“我覺得是的。”

另一位女士也說:“我也這麽覺得。”

問:“怎麽判斷出來我們輸了?”

第一位女士答:“雖然都在說一切都好,但是,我們國家的經濟受到了影響。這場戰爭可能會讓俄羅斯不複存在。”

7、一位男士。

答:“在我看來,沒有任何贏麵,俄羅斯隨時都有可能輸掉。”

8、一位女士。

答:“前線局勢似乎很穩定,沒什麽變化。”

問:“你怎麽知道這場戰爭我們會輸?”

答:“我覺得,這個不會發生。唯一的結局,是簽署和平協議。沒有跡象說,哪方會贏。”

9、一位男士。

答“我們既不會輸,也不會贏。在現代戰爭中,沒有誰是贏家。最有可能的是,戰爭隻是結束了。”

10、一位男士。

問:“你覺得我們要輸了嗎?”

答:“我沒法判斷。因為,沒有可靠的信息。政府說一切安好,我感覺最後,我們都會得到後果。”

11、一位男士。

“原則上說,軍事行動是一種先驗性的失敗行為。”

問:“所以,我們贏不了是嗎?”

答:“付諸武力,不可能會贏的。”

12、一位男士。

“也許這次失敗,可以被認為是烏克蘭的反擊——有很多人在談論這一點。如果這個反擊的過程中,他們重新奪回了2022年丟失的領地……克裏米亞的回歸;如果這些方麵他們都贏了,那我們不是輸了,是徹底輸了!”

“外交部長和總統說:是為了捍衛國土……打到一半,他們又改主意了,現在不清楚,他們打仗的目的是什麽了?”

13、一位女士。

“我希望我們輸了。因為,我一點也不喜歡戰爭,他們正在殺害烏克蘭的無辜公民。烏克蘭人,我們,都是斯拉夫人,我們都是兄弟姊妹;雖然他們不喜歡我們這麽說……”

“他們把人們的家園給毀了……人們無處可去;我朋友住在頓涅茨克,他們在炮轟頓涅茨克,他現在沒法申請讀大學;現在那裏一片狼藉”。

“北約怎麽可能會想攻擊我們?沒人會襲擊我們,我們是一個大國!他們打我們不劃算,完全不合理;這個戰爭完全是無端挑事”。

“首先,隻要我們輸了,俄羅斯就要向烏克蘭賠款……這樣會衝擊我們國家的經濟,物價會上漲,我們會通過稅收之類的事情,感受到影響。這對我們來說會很難,總統從哪裏搞錢?從我們老百姓這裏”。

“我們都是普通老百姓,沒人可憐我們;我們就是炮灰!我們會受到影響,但是政府官員們才不會管;他們潤到國外;這些人不會留在俄羅斯”。

“苦的是我們,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老一輩還覺得一切安好,他們覺得該替我們做的都做了。普京很好?太扯了。”

問:“俄羅斯有可能贏嗎?”

答:“我個人不希望俄羅斯贏。俄羅斯也不太可能贏。因為,烏克蘭有北約和整個歐盟支持;他們的坦克、人力、還有其他方麵資源都更多;所以,我們不太可能贏”。

“特別是他們士氣還很足,他們是站在好的一麵作戰;我們理虧,我們是因為仇恨而戰——我也不知道,這種仇恨是哪裏來的?”

……

首先,這一街頭采訪內容,顯然是通過節選、剪輯而成——如此選擇性發布的內容,說明這是製作者“從立場出發”產生的結果。

隻展示“一些街頭俄羅斯百姓對於戰爭的反對或負向聲音”,顯然無法表明,整體上或更多俄國人的客觀、理性與全麵的想法。

比如,自俄羅斯發動這場戰爭以後,網絡上可查的俄國民意調查中,基本上都是支持政府的占了多數。

最近,像俄羅斯“獨立調查民調機構——列瓦達中心”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

“如果莫斯科願意接受戰爭結束,有71%的俄羅斯人會表示支持;但如果在這一決定上,再加上‘歸還占領土地’一項的話,則隻有30%的人表達了支持”——即大部分俄國百姓並不願意將此前“到嘴的肥肉”再吐出來。

所以,這一街訪內容,顯然隻截取了對於這場戰爭持負麵看法的俄國人之想法——不過,雖隻是部分俄國人的公開觀點,但其實,也仍然令人感到震驚了!

畢竟,像俄國這樣一個核大國,也自以為是世界力量中的重要一極,更自認為是一個“偉大民族”,竟然仍有如此多的人,公開表達了對這場戰爭的不支持態度。

如果從“全民一心、團結一致”的角度觀察——就像街訪中那位俄國女孩所言“對方士氣很足”,這或許也能說明了,俄羅斯在戰爭持續1000餘天後,仍未能一鼓作氣拿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一個國家,如果陷身戰爭,卻無法得到絕大多數國民的共同一致和齊心協力的支持,那當然是一種不祥之兆——或許,發動戰爭的國家,就應思考一下自身的問題了吧?

當一個國家麵對戰爭時,還有很多自己的國民,公開發出如此“負向的聲音和觀點”,這不僅折射出此國民意見的分野與分裂,更有可能影響到國家的整體士氣與民族團結——如果是這樣,難道,這不是一個民族的悲哀嗎?

再者,信息的發達——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開放性,像過往年代中,那種信息繭房的形成,已經很難完全閉環、全封閉的做到了。

比如,像這些俄羅斯百姓,顯然通過網絡媒體,能更多了解到內外部的信息,才有了自己獨立的判斷與觀點,因此,不再是全國萬眾一律、整齊劃一的跟隨式想法與觀點了。

從這個角度看,這樣的民族與國家,能夠讓人們看到真實的世界,也可以讓人們發出真實的聲音與觀點——或許也仍能夠說明:這樣一個偉大的民族,仍然有著可期的希望和未來。

可資佐證的例子,還有最近發生的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發動“戒嚴式政變”,雖然軍警深夜圍攻國會,但因互聯網信息的發達,很快就被議員和動員起來的民眾所推翻,現在,這位總統是“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反而被彈劾了。

所以,現在有了“互聯網自由”的國度,人們真的應感謝這一人類極為偉大的發明——他們讓世人更好的擺脫了“信息繭房”,可以更多地看到世界的真相,利於形成自身獨立思考後的觀點。

“思想解放”“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顯然,這樣的唯物主義思想,也都需要在一個真實、廣泛、自由的信息發達社會中,才有可能真正實現。

一些俄羅斯人仍能在街頭,公開、自由地表達自己的不同觀點,這其實仍能說明,俄羅斯人對於戰爭的看法,也並非是鐵板一塊和死水一潭。

一個有著一定透明度和自由土壤的國度,也是這個民族仍然充滿活力、富於創新的標誌。

通過這樣的街訪,也從另一側麵說明,俄羅斯這個偉大民族,在這場戰爭的磨難麵前,既隱含著悲喜交加的成分,也充滿著很多不確定性;同時,也仍隱含和萌發著充滿希望的因子!

作者:瑜說還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