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早晨我們向菲斯古城進發,路程540公裏,幾乎全天都在路上。其間在伊芙蘭小鎮停下來休息,參觀了一個小時左右。它位於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脈的中部,古城菲斯的南部。這個隻有 13000 人的小鎮是著名的滑雪勝地,有“小瑞士”之稱。在街上轉悠時,一位年輕的摩洛哥女孩主動用中文同我搭話,我們交談了幾分鍾,原來她在中國學習過。
11月4日我們參觀菲斯古城(Fes el-Bali)。它是摩洛哥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公元8世紀,被譽為伊斯蘭文化與學術的搖籃。它位於菲斯河兩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無車城區和九千多條街道。狹窄的巷道與迷宮般的布局極具特色。菲斯古城以其豐富的曆史和建築遺產聞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首先進入布魯日藍門,這是進入菲斯古城的正式道路。古城內有許多著名地標,如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卡拉維因大學(University of al-Qarawiyyin),伊德裏斯陵墓(Moulay Idriss Zaouia)等。臭名昭著的“大染缸”(古老的皮革染坊——Chouara Tannery)是傳統工藝的象征,遊客可以近距離觀察皮革染製的全過程。隻是那裏臭氣熏天,要在鼻孔裏塞入薄荷葉才好。
菲斯古城也是摩洛哥的宗教與文化中心,擁有大量清真寺、神學院(Madrasa)和市場(Souk), 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商店,馬賽克、銅器、織布、地毯、皮革等手工藝作坊隨處可見。漫步城中,遊客能感受到濃厚的曆史氛圍和摩洛哥獨特的文化魅力。這裏既是了解摩洛哥傳統的窗口,也是體驗古代伊斯蘭輝煌文明的絕佳之地。
(神學院裏的導遊著裝也像神職人員)
(林誌玲參加花樣姐姐時在菲斯的一家小餐廳裏的簽名照)
我們午餐於菲斯老城內的一家皇宮餐廳享用當地特色餐,飯菜還可以。由於曾經是皇宮的一部分,其室內裝潢細膩,繁雜,高雅,可以用高大上形容。幾何鑲嵌藝術在伊斯蘭裝飾被廣泛運用和推崇,這是一個很大的藝術話題。
午餐後我們前往沃呂比利斯(volubilis),一個古羅馬北非遺跡,是摩洛哥最著名的古羅馬遺址,位於菲斯和梅克內斯之間的山丘上,曾是羅馬帝國在北非的重要城市之一。該遺址因其保存完好的羅馬建築而聞名,包括凱旋門、柱廊大道、浴場和神廟。公元3世紀,羅馬人撤離後,這座城市仍被使用,成為北非曆史的重要見證。1997年,沃呂比利斯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這裏還有許多精美的馬賽克地板和鑲嵌式的壁畫。從廢墟中還挖掘出大批製作精巧的青銅人像和大理石人頭像。遺址中一塊醒目的馬賽克顯示了三位裸女和一個騎馬的男子。導遊沒有做功課,不知道畫麵的內容。其實這是一個絕好的講故事機會。我問了其他導遊,被告知中間裸女是獵神黛安娜,旁邊兩個是侍女。僅僅如此,故事隻有開頭。後來我補習功課,了解了故事內容。借此機會我來簡單講一下這個女神洗澡的希臘神話故事。
在希臘神話中,阿爾忒彌斯(Artemis)是狩獵女神(羅馬的黛安娜),純潔的象征。一次,她在森林的泉水中洗澡,卻被獵人阿克泰翁(Actaeon)無意中窺見。阿爾忒彌斯震怒,為了維護自己的神聖,她將阿克泰翁變成了一頭鹿。悲劇隨之而來,他的獵犬認不出主人,集體將他撕碎。這一神話警示世人不可冒犯神靈,同時也展現了阿爾忒彌斯對純潔與尊嚴的捍衛。
美女洗澡,故事不少。印度神話裏象頭神的出現也同美女洗澡有關。這是另一個故事,以後我有機會講。估計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三生絕對不會有幸看到女神洗澡的,這是玩笑。
此後我們驅車前往舍夫沙萬。晚餐我們在一家叫網紅中餐廳用餐,飯菜不錯。這是幾天來我們的第一次中餐。
11月5日,舍夫沙萬(Chefchaouen)的清晨是明媚的。這是摩洛哥裏夫山脈中的一座迷人小鎮,以其遍布藍色的房屋和街道而聞名,被稱為“藍色之城”。這座城鎮建於1471年,最初是為了抵禦外敵而設立的軍事要塞。它的藍色象征著天空與天堂,其街道建築反映了當地的文化與曆史。小鎮風景如畫,擁有蜿蜒的小巷、傳統手工藝品市場和壯麗的山景。
烏塔爾哈曼(Plaza Uta el-Hammam)廣場是小鎮的中心,而其標誌性建築是廣場旁的阿爾卡薩巴(Alkasaba)城堡。這座紅褐色的城堡由摩洛哥王朝建立於15世紀,曾用於防禦和行政管理。其內設有一座博物館,展出當地曆史文物、傳統服飾和手工藝品,還包括一座風景優美的花園和一座曆史悠久的監獄。登上城堡塔樓,可以俯瞰舍夫沙萬的藍色街景和周圍的山脈。城堡是了解舍夫沙萬曆史和文化的重要地標。門票不便宜,8歐元。據說從遠處山上的西班牙清真寺可以看到更廣闊的小鎮全景,隻是我們沒有時間跑到那裏。
離開藍色小鎮,我們北上到了大力神洞Caves of Hercules。希臘傳說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完成他的第11件偉業摘取金蘋果之前,曾在這個洞裏休息。洞穴是半天然半人工的,岩壁上有明顯的鑿刻痕跡。大力神洞最出名的是它對著海麵的洞口,看起來很像是非洲地圖,連馬達加斯加都有。
斯巴德爾角(Cap Spartel)位於摩洛哥丹吉爾以西,是地中海與大西洋的交匯點,距離丹吉爾約14公裏。這裏以其壯觀的海景和曆史悠久的燈塔聞名,燈塔建於1864年,是航海的重要地標。附近最著名的海戰是斯巴德爾角戰役(Battle of Cape Spartel),發生在1782年10月20日。這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一場重要海戰,發生在戰爭後期時。英軍與法國、西班牙的聯合艦隊對抗,盡管規模較大,戰鬥本身相對無果,主要以遠距離炮戰為主,雙方都未取得決定性勝利。美國贏得獨立戰爭,沒有法國的支持是不可能的。這是題外話。
在地中海好大西洋交界的標誌牌前大家興奮地拍照。我一手抓住大西洋標誌牌,一手抓住地中海標誌牌,表示同時身跨兩大海域。挺有趣味。
我們還在Café hafa喝了薄荷茶。在此可以望見直布羅陀海峽對岸的西班牙,隻是所見不是直布羅陀,而是西班牙的塔裏法(Tarifa)地區。最遺憾的是來到丹吉爾,沒有時間去參拜巴圖塔的陵寢。再一想,我心中有他的地位,而且我到了他的老家,我的腳步說不定就踏在他的足跡之上。我可以釋懷了。
11月6日我們參觀了艾西拉,它是位於大西洋邊的摩洛哥北方海濱小鎮,以悠久的曆史和藍白相間的地中海建築風格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而這裏獨特的壁畫藝術更是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艾西拉小鎮始建於15世紀。1978年,在兩位當地藝術家的倡導下,來自美國、日本等地的11名藝術家在這座城市的牆壁上繪製壁畫,這成為一種藝術傳統延續至今,艾西拉也因此被譽為大西洋邊的“藝術之城”。
而後我們前往拉巴特王宮和麥克蘇爾清真寺,兩處隻能外觀,不得入內。拉巴特王宮是現在國王辦公及會見外國首腦的場所,始建於 1785 年,占地約2 平方公裏,由高大的乳白色牆體包圍起來,具有鮮明的阿拉伯建築風格。
拉巴特是摩洛哥的首都。在此我們參觀了烏達亞城堡(Kasbah of the Udayas),一座11世紀修建的古老城堡。它融合了伊斯蘭和摩爾式建築風格,內有狹窄的藍白巷道、安達盧花園和城牆,在此可以俯瞰大西洋,它是拉巴特的曆史文化象征。
我們在摩洛哥轉了一大圈,又回到卡薩布蘭卡。晚餐我們十人買了一支8斤多重的大西洋龍蝦和十一隻加阿根廷大紅蝦。幾個團友手持龍蝦拍照,抓住提起如此大的活龍蝦有點恐怖,有些女士們不敢抓住拍照。餐館烹飪水平極好,值得稱讚!10人分享,每人額外加40多美元。物超所值。龍蝦越大,每斤越貴。比較緬因州和澳洲的龍蝦,味道一點不差。摩洛哥的龍蝦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尤其是阿加迪爾(Agadir)和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等城市周圍的海域。摩洛哥的龍蝦因其清潔的海水和較冷的水域而肉質鮮嫩、味道豐富。這是一個高光時刻。殊不知很久以前緬因州的龍蝦都是給監獄裏的犯人吃的,一般人不吃。龍蝦季節天天吃龍蝦,犯人們要暴動了,抱怨天天吃這個破玩意兒。所謂的“高光時刻”是由個人愛好、文化和流行價值共同決定的。我們沒有意識到,但我們很吃很嗨。
11月7日我們先參觀了穆罕默德五世陵寢。穆罕默德五世(1909-1961)是摩洛哥的重要國王,被稱為國家獨立的象征。他在法國殖民時期領導摩洛哥爭取獨立,於1956年成功恢複主權,被尊為民族英雄,對現代摩洛哥的建設貢獻卓著。
而後參觀了罕默德五世廣場。廣場位於卡薩布蘭卡市中心,是該市的主要廣場之一。廣場周圍有許多重要建築,如市政廳、法院和摩洛哥皇家銀行,周圍綠樹成蔭,是遊客和市民聚集的熱鬧場所。因為這裏有許多野鴿子來次尋找人喂食,所以它也稱“鴿子廣場”。
而後我們便驅車去了機場,從而告別摩洛哥開始了突尼斯的旅遊。讓我引用巴圖塔的兩句話作為《摩洛哥的高光時刻》這三期視頻的結束語。
“旅行先讓你無語,而後使你成為講故事的人。”
”旅行提供你百條路去探險,並給你的心插上翅膀。”
"Traveling, it leaves you speechless and then turns you into a storyteller". He also said, "Traveling offers you a hundred roads to adventure, and gives your heart w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