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略說說“混沌”

太多的與混沌有關的東東。我依舊記得小學一位老師跟我們解釋這個詞,內容方麵已經模糊,但老師臉上那種崇敬表情記憶深刻。

別看一劍現在對中國古代那些文字常懷鄙視之意,有段時間我還是認真地學習了不少中國古代的老文字。什麽《論語》,《詩經》,《道德經》還有部分二十四史等等。

怎麽說呢,對這些直接作者或者間接作者,我喜歡孔子。

為什麽?孔子同學說話從不跟你打啞謎。不懂不裝懂。你想象那個時候,學術界模棱兩可的東西很多了,比如已經出名的老子。一定有人問孔子對那個《道德經》怎麽看。老孔同學和一劍一樣根本看不起那玩意兒,但老孔說話有分寸。他回答: 朝聞道,夕死可矣!

後人瞎理解,說孔子同學多麽渴望真理。扯淡,注意這個聞字,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人跪坐以手附耳諦聽的樣子,本義為聽到,聽見。老孔意思是什麽,是不是:早上如果有人跟你講道,你最好晚上想辦法自殺吧。

老孔也就是這個意思:有人從緬北給你打電話要錢,你如果早上信了,晚上你就準備上吊吧

是不是像中學時期上麵不讓我們聽靡靡之音? 我們老師說過:那些靡靡之音不僅混淆你們的世界觀,還會摧毀你讀書學習的動力。你實在抵擋不住,非要聽,幹脆你卷鋪蓋回家聽,不要浪費你父母給你交的學費和生活費。

為社麽老孔對所謂的道那麽反感?就是因為那些玩意兒淨弄些混沌概念來迷糊你。

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不說從一到二,二到三,三到萬物這個過程他說不清楚,這個一怎麽來的他想都沒想好,直接給你弄個道這個混沌模糊的概念。

什麽是道?老子說:道可道,非全道。。尼瑪,你老人家根本不知道的東西,你就不能老老實實告訴大夥你還沒想清楚?

有人要說了,孔子同學也搞過混沌呀。人家問他仁,他不是這麽回答的嗎? 你看《論語》: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首先我們看看顏回同學這個問題問得對不對。

仁,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rn,會意字,最早出現在春秋晚期的侯馬盟書中。本義是對人友善、相親;後來發展為含義廣泛的道德範疇,如儒家提倡仁愛仁政等。

大家想想,當時的人們對仁和不仁有沒有自己的理解?當然有了。仁和審美觀有關,各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就像好和美字一樣,很難有什麽特定標準。仁和道完全不一樣,雖然仁在不同人個體或群體有差異,但大家都明白這個字的含義。如果我們學幾何,大家都該理解平行線以及平行線不能相交的公理。沒有這個,幾何學就沒法玩了。

不同於道,仁這個和平行線相似的抽象在現實中能找到許多應用。比如,大家一起談論周公,基本一致認為那是個仁政,而商紂王的統治不是仁政,是暴政。

就像我們看到地球上的兩條緯線,我們可以將其當成平行線。而一條緯線和一條經線就不能當成平行線。

當顏回同學問這個問題的時候,老孔一定是生氣的。就像一位快高考的同學問老師什麽是平行線。老師心裏想:靠,你還不如天天聽靡靡之音呢,這種爛問題也問。

但老孔喜歡這個顏回呀,不好駁他麵子,如是就細心給他解釋平行線:

平麵上兩條永不相交的直線就是平行線! ----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回同學鑽牛角尖: 老師,啥叫永不相交? 請具體解釋!

老孔這個氣呀,這個你也不明白?好吧,我給你複習一下:

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對頂角相等。滿足這樣的就是平行線!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假象一下,如果顏回是老子的學生,有一天他問老子:老師,什麽是道?

老子:啊,道呀,道可道,非常道!

顏回: 你什麽意思?就是說你說不清楚對不對? 能不能像孔老師那樣舉幾個例子,像什麽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對頂角相等?

老子:啊,這個這個。。。有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顏回: 道怎麽生的一?

老子:這個這個,我跟你說哈,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那時候整個宇宙混沌一片。突然有一天,有個拿大斧子的人叫盤古生氣了,用斧子劈開了天地,於是天清地濁,陰陽相對,這就是所謂一生二。

顏回:老師,我問的不是一生二,是道生一。你要不明白,我可以這樣問:那個盤古是哪裏來的,他為什麽要生氣,拿大斧子泄憤?另外,他那個斧子是誰給的?

老子:靠,這都不明白你還參加什麽高考?知道靡靡之音嗎?靡靡者,混沌也。混沌知道嗎? 將醒未醒,似睡未睡,似是而非,迷迷糊糊,不懂裝懂就是混沌啦。還不懂就讀我的《道德經》,你讀了一百遍,肯定能進入上麵所提的狀態。

把顏回打發走了,老子心裏驚出一身汗。原來以為大家都被我用道這個餛飩概念給忽悠瘸了,哪想到還有顏回這樣的書呆子。算了算了,我還是溜吧,於是騎牛出函穀關到西亞那邊忽悠去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