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政策害了兩代人

打印 被閱讀次數
中國堅信人定勝天,除了實行計劃經濟,還實行計劃生育,結果是計劃經濟帶來了的嚴重的經濟災難,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的今天的人口危機。強製執行的獨生子女計劃生育政策,更是整整禍害了兩代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這兩代人,一代是獨生子女父母,另一代是獨生子女本身。計劃生育政策的嚴重後果,已經深刻影響了中國的社會結構、家庭關係和個人心理發展。

對於獨生子女父母,計劃生育政策帶來了兩大顯著問題:一是子女的失去可能帶來的巨大心理創傷;二是老年生活的孤獨與無助。


對於那些隻生育了一個孩子的家庭來說,孩子不僅是家族的唯一繼承人,更是整個家庭未來的依托。如果不幸發生意外,父母可能會失去這個唯一的孩子,尤其在子女不能再生育的情況下,這種失去是一生無法彌補的創傷。與有多個孩子的家庭相比,獨生子女家庭麵臨的風險更大,因為一旦失去了這個唯一的孩子,父母的情感和生活重心瞬間崩塌。他們的老年生活將陷入孤獨無依的狀態,這些人被稱之為失獨家庭,這些父母在心理上和情感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終身無法從失去孩子的痛苦中走出來。他們會長期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據不完全統計調查,他們中60%以上的人還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其中一半以上曾有過自殺傾向。

由於隻有一個孩子,父母在年老時的養老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老更多依賴子女,特別是在家族多子多孫的社會結構下,老年人的生活一般會由多個子女輪流照顧。然而,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的晚年照料全部依賴於唯一的子女。如果子女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甚至身處異地,父母可能麵臨無助和孤獨感。這種情況在中國已經變得日益普遍,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計劃生育政策的後果愈發顯現。

尤其是當父母年邁並需要長期照顧時,獨生子女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和壓力,無法依靠兄弟姐妹分擔。這不僅讓父母處於孤獨無依的境地,也加重了子女的負擔。



計劃生育政策不僅影響了父母,也對獨生子女本身的成長環境和人格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家庭中的唯一孩子,他們常常在過度關注和溺愛中長大,導致心理和性格上的畸形發展。


由於父母和祖父母的過度關注,獨生子女往往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過度保護和嬌慣。他們在家裏是掌上明珠,所有人的注意力和資源都傾向於他們的需求,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這樣的環境容易導致他們在生活中缺乏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更容易在與他人相處時表現出不成熟和任性的一麵。

在家庭環境中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獨生子女常常缺乏與同齡人競爭、合作和分享的經驗。這導致了他們在成年後,尤其是進入職場和社會時,可能表現出適應困難。獨生子女常常缺乏團隊合作的意識,過於強調個人利益和成就,容易在集體生活中感到孤立或難以融入。

由於從小受到的過度保護和重視,許多獨生子女在麵臨生活和社會壓力時,表現出脆弱和抗壓能力不足的特點。他們往往從小就被家長保護得很好,缺少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因而在成年後遇到困難時,容易產生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與此同時,獨生子女還可能因為家長的過高期望而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心理負擔較重。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許多獨生子女不僅要在學業和事業上追求卓越,還肩負著未來照顧父母的責任。這種雙重壓力下,獨生子女的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近年來,關於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討論日益增多,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在獨生子女群體中並不罕見。

獨生子女由於缺乏兄弟姐妹的互動,他們在與他人交流、分享和合作方麵的能力相對較弱。在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中,孩子們通過日常互動學會了如何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處理衝突以及如何分享資源。然而,獨生子女從小獨享家庭資源,缺少處理複雜人際關係的經驗,導致他們在成年後的社交能力相對薄弱。


在工作場合中,獨生子女更容易表現出難以適應集體工作和團隊合作的問題。他們往往對個人成就有更高的期望,但卻缺乏如何與他人共同完成任務的經驗。這種差距在獨生子女步入社會後尤為明顯,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他們往往因為缺少必要的社交技巧和適應能力而遇到更多挑戰。

計劃生育政策不僅影響了兩代人的個人和家庭,還對整個社會的結構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計劃生育政策直接導致了家庭結構的單一化,從過去的大家庭模式轉向了“421”家庭模式((即四個老人、兩位父母、一個孩子)。這種模式使得家庭成員間的互動變得更加複雜,獨生子女從小在金字塔頂端享受過度關注,祖輩和父母圍繞著他們轉,這讓他們在家庭中缺少責任感和分擔感。與此同時,家長們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子女身上,過高的期望和責任讓獨生子女感到巨大的壓力。

隨著獨生子女一代的成長,中國的人口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計劃生育政策在短期內控製了人口增長,但長遠來看,人口老齡化問題變得更加嚴重。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未來中國老年人口的比例將急劇上升,社會養老負擔將更加沉重。而獨生子女作為家庭中唯一的年輕勞動力,需要同時承擔贍養父母和祖輩的重任,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

由於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缺乏與他人分享和合作的機會,他們在進入社會後往往表現出自我中心、缺乏團隊精神的特點。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個人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信任與合作氛圍。社會中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疏離,集體意識逐漸淡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下降。


計劃生育政策無疑是中國現代曆史中的一個重大失誤,其帶來的副作用同樣不容忽視。對於第一代父母來說,失去唯一子女的痛苦和老年生活的孤獨是他們無法承受的。而對於獨生子女本身,他們在過度保護和期望下成長,導致了性格和心理上的畸形發展,以及在麵對社會和生活挑戰時的適應困難。這項政策在社會和家庭層麵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改變了中國的家庭結構,也加劇了社會老齡化問題,禍害了兩代人,還影響了社會的信任和合作文化。

mikecwu 發表評論於
“新中國”建立,共產黨掌權後,把土地從人民手裏奪走時刻,中國人就已經成為了共產黨的奴隸。本來,土地是人民的,人民用自己土地養活自己的家庭孩子,誰也無權幹涉。但共產黨現在是把國家疆土看成是自己私人財產,“老子打下的江山先是老子自己的,以後給自己的兒孫”。在此概念下,老百姓是在占用了“老子”的江山。老百姓人太多了,汙染了“老子江山”,老子就可以強製不讓老百姓生孩子,“把中國人口降到和美國一樣,中國就和美國一樣強大了”。這就是計劃生育的出由。

強製墮胎,農村超生的家庭扒房牽牛,城市超生的失去工作,等等殘忍手段,都是奴隸主對奴隸才能幹得出的罪行,一個所謂“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是不可能的。

計劃生育不僅是害了兩代人,是永久的害了整個中華民族。計劃生育的惡行已經完全抹殺了中華民族愛孩子愛家庭的文化,也完全摧毀了中國人對人性的珍惜。如果同胞之間可以互相把對方的妻子強製拖去墮胎,可以互相之間摧毀房屋,將對方斷子絕孫,那麽這個民族人和人之間還有什麽情感可言?人不是動物,人沒有動物那樣強壯的體格可以單獨在野外生存。人的生存完全依賴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互利互惠,互相照應,才能生存發展。當人和人之間的情感消亡了,這個族群就很很快滅亡。

當人已經不再把傳宗接代當作人生的目的,當人對斷子絕孫無所謂的時候,人就已經對生活失去了欲望。今年輕人的躺平,擺爛等生活方式,就是這個民族走向消亡的表現。
西湖孤山 發表評論於
沒有道歉,沒有反思,今後還要犯同樣的錯誤。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