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人基本上沒穿過Robe(晨衣罩袍),
我擁有過的一件是本白近淺棕色長款睡袍。 是十幾年前我在國內某商場用積分換的,還是減價時買的。 它穿起來是舒適的,可是那時純工薪, 早上起來要給孩子做飯趕著出門上班啥的,根本沒時間穿。 我偶爾穿過它,發現洗它在洗衣機特別占地兒。。。總之, 它常常被束之高閣。。。直至衣櫃裏也嫌他它占地方,被丟棄。。。
過去少時在中國,偶爾看電影中,如(上海的早晨) 舊時資本家或闊太著華麗真絲晨袍或絲織夾層睡袍在華貴客廳活動, 使我覺得那晨袍是種“資產階級生活方式”...
後來少年時我在看在一個東北某研究所主題的電視劇中, 見到中年男主即使孤軍奮戰在八十年代初一片陳腐的未改革前的單位 裏他心境很煎熬很痛苦,唯有一中年女同事敬重愛慕他。 他唯一一件亮目的個人用品是一件淺棕色長晨袍。 它屢次被愛慕他的中年女同事洗滌並懷念之。。。
近十年前我到美國紐約後,曾打過家庭護理工, 曾到家服務過幾十個當地美國病人們。他們多是職業退休人士。 有些喜歡穿晨袍。甚至其衣櫃裏還有不少晨袍禮物, 因款式大小不合收在櫃裏。。。
我有位姐妹,嫁了當地美國人水工。某次我沒預約去找她, 人家兩口子穿著同色同款晨袍來開門 我才發現不約不妥,急急說了事兒就離開了。。。
去年我女兒送了我一件毛巾式短晨袍,白地棕紅大格子,挺可愛 但我一直掛在衣架上。最近天涼了,我偶爾穿一下, 感覺很溫暖舒適,。當家裏溫度較高,人穿它不冷時,很舒服。。。 特別是早上不著急出門,不著急做事, 我混著夢境完成自己的一篇寫作作品時,我的寫作思路是連貫的, 身體感覺是舒適的,人也變得柔和了(好難得好少有的時刻, 這跟我從來的信念,“一日之際在於晨”,“早期的鳥兒有食吃” 等不容人賴家懶惰等的思維習慣勢不相容)( 那麽綿軟柔和的晨袍觸感,讓人真想一天都不換衣出門應對別人). ..
於是我的感覺知覺覺悟起來, 改天即很有興趣地看雜誌上介紹的秋日產品。 如我偶爾翻到一本美國雜誌,叫Mangolia (廣玉蘭).它最近一期在介紹秋日用品:如家用毯子, 不同質地的觸感用途等。各種花色與客廳臥室之匹配。再如, 介紹秋季適合的烘培品, 像秋葉般斑斕絢爛的廚房毛巾及墊子及裝飾玉米及南瓜等物, 令人欣賞沉醉。。。我慨歎,這得多有心才能和著季節布置廚房, 花樣翻新做著應和秋色的點心。。。 這不會又是掙小錢的小編在教有大錢的主婦怎樣花錢怎樣設生活的雜 誌吧?但等等,我怎麽這麽喜歡並憧憬這種狀態呢? 哪怕沒時間沒金錢這麽搞我的廚房。 但我看到了美好精致的生活不是麽?
再如,最近我國內兩個小富婆女同學,在曬她們閨蜜會的照片, 四個中年女士們生日聚餐吃炸雞翅和薯條餐, 或幾位參加工作室室的烘焙學習會,一起做貝果兒和可頌麵包, 溫馨祥和的感覺。我心說這不是美國生活的日常嗎? 隔了一萬公裏的距離,這日常成了國內小資時尚了!也罷。距離遠, 物以稀為貴。知足吧!一萬公裏內外的國人。
閑歸正傳,我感知到的晨袍的舒適及慵懶, 以及秋日廚房色及秋日點心的美好,其實都是生活的另一麵, 是人有閑暇時犒勞自己的小享受。若人不滑向物質化的話, 有一些這樣的小美好能讓生活多些色彩,人生多些維度,多些質量。 。。所以,朋友們,千萬不要拒絕嚐試小美好的東西。 人不是鋼鐵俠,不用時刻戰鬥,偶爾享受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