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看牙記

laopika (2021-06-29 18:40:24) 評論 (62)

    昨天早晨,經過一年多漫長的等待,我終於走進了馬裏蘭的牙醫診所。

    去年二月,我和太太還在奧蘭多避寒,發現一個牙齒蛀了一個洞,當時沒太在意,沒想到後來慢慢變大了,到底是否要冒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去拔牙呢?無奈之下,我突然想起城裏名博主“瓜四哥”家四嫂是牙醫,於是唐突地給他發悄悄話求教。四哥很快就給我帶來了四嫂的專業意見,“如果牙不痛不腫,可以不拔。如果有膿腫,可以去買一個water pick,試著自己把膿從洞裏衝出來。熬到疫情過去”。正是靠著這條寶貴建議,我堅持了一年多,在6.1完成接種疫苗後,才得以放心去牙醫診所看牙。

    為了學習四哥四嫂樂於助人的精神,我對許多發來悄悄話問詢的博友也是竭盡所能,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意見。

    一位博友半年前看了我的博文“在美體驗買股票和基金”,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962/202012/15587.html,給我發悄悄話,問我投資的是什麽基金,我毫無保留地把自己買的基金名字發給他參考,如果他當時買了的話,現在應該也是收益多多了:)。

    另外一位博友看了我介紹奧蘭多的生活後,希望我介紹一些奧蘭多的華人購物群,因為他們全家準備開房車去那裏玩,我同樣貢獻了我所有的奧蘭多微信群,如今她已在朋友圈裏曬著佛羅裏達遊玩的美照了:)。

    更有一位多倫多的博友看了我很多以前在上海參與過的案件記錄,希望我幫她朋友介紹上海的民事訴訟律師,我也是愛莫能助,畢竟離開那個行當幾十年了,上海灘的名律師早已麵目全非了,但我還是通過微信電話給她朋友提供了我的分析判斷,供她參考。

    我說這些無非是想表達一個意思,文學城仿佛是海外華人的家,大家在城裏互愛互助,展現出人性中善良熱情的一麵,這才是城裏每天能吸引眾多朋友流連忘返的原因吧!

    扯遠了,言歸正傳。第一次在美國看牙醫,我約的九點(這是吸收曉青的經驗,啥事都約第一批),實際我提前一刻鍾就到了,診所員工還沒上班,隻有華人醫生(也是老板)在,進門先消毒,然後填了一係列表格。過一會兒,前台小姐和醫生助理都到了,先由助理檢查牙齒,拍片。X光的機器就在我躺的位置旁,無需像國內醫院那樣去放射科另外排隊,特別方便。然後醫生過來最後檢查,給出結論是這個蛀牙必須拔了,另外他建議我把下頜智齒也拔了(也出問題了),我問拔牙後怎麽處理,是鑲牙還是種牙,他建議種牙,這樣解決根本問題,盡管他們診所沒有種牙服務,需要去別的醫院。

    最後我決定選擇先拔兩個牙然後種一個牙(因為智齒拔掉即可)。由於我們買的商業醫療保險不含牙齒,所以費用隻能全部自理,拔兩個牙齒總費用是600美元(含100初診費),他告訴我種牙費用在3500美元左右。我對比了一下國內的相關價格,大概拔牙費用比國內貴一半左右,種牙價格大致上貴20%左右吧,因為我五、六年前在上海九院種過一個牙,花費1萬7人民幣,現在估計也應該接近2萬了:),中美醫療費用價格的差異早已是眾所周知的了,那位華人醫生還說你如果準備回上海的話,可以在上海種牙的,可如今這個形勢怎麽還能奢望回國去看牙呢。

    治療方案確定後,馬上預約拔牙時間,已經隻能安排到7月29日了,如今”報複性醫療“的熱度由此可見一斑!

    從進去到出來,總共時間不到一個小時,工作人員笑容可掬,沒有擁擠,沒有嘈雜,一切有條不紊。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優質才能優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