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念的西葫蘆麵條

la-vie (2025-08-07 12:25:54) 評論 (18)

在法國多爾多涅的一座非常安靜的最美小村一家坐滿食客的夫妻小餐館坐下,點了油封鴨,端上的配菜是麵條狀的西葫蘆。吃一口,放下叉子歎:西葫蘆可以是這種口感?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西葫蘆(我不愛西葫蘆,爛了難吃,脆了也一般)。

抓住跑堂的丈夫問:可以告訴我怎麽做嗎?他輕描淡寫地說:這樣這樣,那樣那樣。我說:等等。趕緊拿起手機一一記下。

回來後心心念念,可是沒有將西葫蘆擦成麵條的工具怎麽複製?一直留意,一直沒找到(也許不夠用心)。這次去魁北克,當地朋友拿出一樣東西遞給我。見我沒反應,她說:你不是在找麽,送你了。哎呀,可以擦麵條的工具。好好好,我要我要。

工具有了,可以複製了,趕緊的,必須的。

1)

食材和製作(跑堂的丈夫給的):

  1. 1,西葫蘆(按兩人一根算)旋麵條(像Spaghetti那樣);
  2. 2,選好的西葫蘆條放一大盆中,加一點thyme,倒入初榨橄欖油,醃幾分鍾(千萬不能加鹽);
  3. 3,烤爐預熱至 350F,將烤盤放入預熱1分鍾;
  4. 4,將醃好的西葫蘆攤平在烤盤上,盡可能鋪開。放進烤爐,烤 1分鍾馬上取出;
  5. 5,稍稍冷卻幾分鍾,灑鹽,磨點胡椒粉,加幾滴白醋,拌勻。冷吃熱吃都可以。
  • 應該是有感質的軟脆,若不是就不對了;
  • * 第一次烤1分鍾拿一條嚐是生的,繼續烤1分鍾,嚐一下正好,但冷卻後火候過了。我的錯,複製吃過的喜歡的食物必須絕對相信方子(沒吃過的另說)。
上麵是按照跑堂的丈夫告訴我的方子複製的,感覺跟印象中在餐館吃到的有一點點不同(我買的Thyme味道太重,初榨橄欖油味也稍稍濃了些)。

上周請2次朋友,這周還有2次。今天在家做實驗,為得到味道和口感都滿意的效果。

  1. 1,2根西葫蘆,去皮,旋麵條;
  2. 2,分3份,1份加芝麻油;1份加Extra Light橄欖油;1份加Extra Light橄欖油和蒜蓉,分別拌勻,放置幾分鍾;
  3. 3,烤爐預熱至350F,同時將烤盤放入預熱;
  4. 4,3種不同的麵條放入烤盤,烤70秒,取出,冷卻;
  5. 5,3種不同的西葫蘆麵條中分別加入鹽,磨入胡椒粉,嚐後再分別加入一點白醋(一根西葫蘆約半茶勺白醋)對比。
總結:

  1. 1,烤的時間60-70秒,80秒基本是極限,時間再長口感不對了;
  2. 2,去皮和不去皮相比,去皮的口感和味道都更好;
  3. 3,橄欖油和芝麻油相比,橄欖油好過芝麻油;
  4. 4,加蒜蓉和不加蒜蓉比,區別不是很大,我都喜歡,加蒜蓉味道更豐富些;
  5. 5,加白醋和不加白醋比,加白醋的明顯好過不加白醋的;
  6. 6,西葫蘆一定要新鮮,如果是自己地裏摘的,可以不去皮。
好,實驗做完,要的味道和口感都得到,做吃的我是認真的(笑)。

題外話:有朋友複製了我的胡蘿卜沙拉(這盤胡蘿卜沙拉我迫切需要),告訴我:“我今天做了芹菜和胡蘿卜的拌菜,把我家不愛吃芹菜,和不吃胡蘿卜的,忽悠的吃了很多,是照你的菜譜做的……。刮出來的胡蘿卜水靈靈的……。texture很不同,吃蔬菜的又一方法。”

確實,我自己最滿意的,朋友們喜愛的就是我做的胡蘿卜,黃瓜和西葫蘆都是有一點點軟的脆而不是硬脆。雖然都是脆,完全不一樣的口感,好吃程度差別非常大(對口感沒那麽挑剔的可以不用這麽講究)。

2)西葫蘆麵條(是不是很像麵條)

 3)朋友送的工具 

4)另一麵這樣,將西葫蘆一頭插入中間的孔,然後將西葫蘆旋轉即可得到麵條,非常好用。

5)麵條源源旋出

6)醃上的西葫蘆

7)進烤爐前

8)

9)實驗3種不同的醃,左到右,蒜蓉橄欖油,芝麻油,橄欖油

生活小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