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關於“芭蕾與包養”
關於“芭蕾與包養”
2021-05-11 13:31:37
關於“芭蕾與包養”
(請點擊 紅色字體 )
上篇《 一篇影響蓋茨夫婦婚姻的文章 》,文中用了Edgar Degas的油畫,並寫了一段“100多年前,不管是巴黎還是倫敦,去芭蕾學校學芭蕾是窮家女孩找到包養的一個通道,最終成為青樓女子的比比皆是……”,不料這個“芭蕾/包養”引起了幾位朋友的興趣。那就再加一些信息,看看能否支撐“我”的觀點。
請大家先讀一些相關文章吧:
《 The Sordid Truth behind Degas’s Ballet Dancers 》
《 How 19th Century Ballerinas Were Sexually Abused 》
《 Sexual Exploitation Was the Norm for 19th Century Ballerinas 》
Ballet Rehearsal on Stage, 1874 by Edgar Degas
現在再看看這幅畫中右側那兩個油膩中年男,他們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伸直雙腿斜靠在椅子上,他對芭蕾沒什麽興趣,隻是在等待他的“幹女兒”下課;“你也去看看挑選一個吧”,另一位帶著帽子的黑衣男則是他帶來的同伴,黑衣男順手從旁邊提來一把椅子,騎坐,開始對她們一一過目,認真地選拔一番……半小時後,他們4人、或5人,一起歡快且迫不及待地離開了舞蹈教室……這就是上麵最後一篇文章副標題的由來: Wealthy men turned the famous Paris Opera Ballet into a brothel 。
我們再來看另一幅Edgar Degas的畫:《The Star》(1878),注意一下畫中左側垂幕後的黑衣男,這位不露臉的男人是誰呢?
“This is the young dancer's patron”,那什麽是“patron”?估計那時代的西方還沒有“Sugar Daddy”這一單詞,不過同時期的東方有個相對應的“Geisha(芸者) & Danna (旦那)”……(這就是“比較學”的有趣)
相關鏈接:《 The Star, 1878 by Edgar Degas 》、《 Geisha 》
如何?有沒有心涼的感覺?那個時代就是那樣子,那些事情其實並沒有超出我們的想象,而隻是我們現代人不太情願接受或者麵對那些曾經的事實,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她挪到了“曆史(思考)”範圍之外,因為我們真心認為也真心希望芭蕾及其演員始終是優雅且純潔的。
我們應該為今天的芭蕾世界感到慶幸,慶幸她如今的體麵。不過,你是否意識到,在Epstein的世界中,客戶們也在慶幸,因為 Wealthy Men 已可以在全球找到各行各業的人,貨源早已不再局限於某個行業或某個人群之中了!
最後再放一個同時期另一位畫家的作品:Backstage at the Opera by Jean Béraud,相關研究文章是這篇: 《 The Opera of Paris: We Procure Our Ballerinas to Wealthy Men 》
(請觀察一下裏麵的組合)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2-09-04 19:16:49
回複 '糯米粥' 的評論 : 想想為什麽願意或者能夠出來幹政治這一行的越來越少了……
糯米粥 發表評論於
2022-09-04 17:52:17
前幾個月有天一邊接到男娃,一邊聽到收音機裏麵紐約前州長Cuomo的新聞,忍不住跟他感歎:Cuomo 在16歲的時候,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成了dirty old man
我家男娃居然聽懂了,回答說:I know what you mean. Teens are the hope of humanity
xiaxi 發表評論於
2021-08-22 15:25:40
記得土豆兄的一些文字,對芭蕾很有研究!
噢顏顏 發表評論於
2021-06-09 14:10:12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且莫擔心,文字影響力的深度和廣度要取決於很多因素。
我的博客少時開多半關外在看來是和加拿大去年的防疫政策類似。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6 20:37:23
回複 '灣區範兒' 的評論 : “現在情況完全不同,芭蕾、戲曲、影視行業出名的都是藝術家”,出名的都是藝術家,不出名的呢??另外,範冰冰是不是藝術家啊??
這事兒還是不能多想,但想想也蠻有趣的,特別是當給一個行業群體冠上一個什麽“家”……以前看到一個段子:A說“共產黨員都是政治家”;B反駁道:不,應該是經濟學家,幹著幹著都有錢了,:))
灣區範兒 發表評論於
2021-05-16 09:12:19
謝謝博主分享。中國老話裏娼優是並列的,戲子的地位甚至比乞丐還低,可能是你文章裏描述的原因吧。當然現在情況完全不同,芭蕾、戲曲、影視行業出名的都是藝術家。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5 08:26:37
回複 '清風不識字' 的評論 : 謝謝謝謝,就怕給讀者帶來心理陰影啊。
清風不識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4 22:10:29
誨人不倦,辛苦了。
diaoerlang 發表評論於
2021-05-13 07:12:07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舉個國粹例子來繰繰邊,以前魔都梨園界是黑白兩道交相輝映,杜月笙兩房太太是京劇名伶,自己也是資深票戲發燒友一口浦東腔登台過癮頭:)那時文娛形式不如現在豐富,票戲是高雅體麵事情,高橋杜家祠堂落成他把南北名角悉數請到極一時之盛,幾十年後都有戲迷粉絲津津樂道,今天周正毅生日堂會東方衛視主持豁胖說春晚也不過如此,比起九十年前老杜家堂會陣容屬於小兒科了:)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7:41:48
回複 '噢顏顏' 的評論 : 啊呀,朋友你好,很久沒見你了,你怎麽關了呢?我寫這篇芭蕾,心裏有一種擔心,就是大家知道了那段曆史以後,看到芭蕾演員和一個男人時腦子裏就會跳出我放的油畫……
祝好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7:29:58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人類社會畢竟是在進步”,不知道該怎麽說,特別是對於“進步”一詞,太褒義了;剛才我一朋友說:即便“人類社會”在進步,而“人”則是越來越壞了;比方講“文學城博客管理科”(孵化)出了一個BG,你該把“好”/“壞”這類形容詞擱哪兒呢?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策略啊,別笑出來,:))
我認真的時候是不是太過於認真了呀??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6:38:01
回複 '杜鵑盛開' 的評論 : 杜鵑好,你這段留言讓我想起我上陣子寫的《探清水河》曆史;“古往今來,有錢和愛錢,有錢和需要錢之間,總是有一種相對平衡的內在關係”,可能這個“平衡”就是人們追求的一種“體麵”吧……岔開著想,現在“溫水煮青蛙”的狀態是不是也正好符合了人們對“體麵”的追求??
噢顏顏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6:15:38
今天天氣不錯,騎車去本地西邊湖春遊回時見了大學旁邊盛開的櫻花下一位芭蕾女孩兒穿了舞蹈服在拍照,攝影師是位中年男士(我極少見到現在人到中年不油膩的包括女人估計是食物結構導致),從男士疼愛欣賞的表情以及女孩的撒嬌和不耐我想那位男士大概是父親,期間忽然來了一陣卷裹著泥沙的“妖風”下車推車埋頭前行後來停在背風鬆樹下午餐再走,“妖風”走了我也走了。
春安。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5:57:36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土豆大師?哈哈哈,唉,俺在這城裏已經快呆不下去了呀,:((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5:55:02
回複 '大馬哈魚' 的評論 : 《香港人就這:笑貧不笑娼!》,我覺得哪兒都一樣,“貧”是大家潛意識中最懼怕的,要不然哪來那麽多關於“我的房地產”“我的股票”“我的餐桌”這類文章,:))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5:48:41
回複 '靈動的雙子' 的評論 : 10000%讚同你所說的,用我的話講,這就是“變形”論!
人類畢竟還是需要芭蕾這種藝術形式,所以想出各種花招支持她,支持芭蕾就得從支持芭蕾演員開始,100多年前是個人之間的包養,一種單邊協議;後來因為社會道德意識原因,產生了多邊協議,也就是用財團或國家財力包養,以及舉行募款酒會,找群包……這些和國際政治的發展模式一樣啊。謝謝你的留言,非常有啟發。 :))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5:27:45
回複 '喜清靜' 的評論 : “科技往前走了,人性還在原地踏步”,或者說正是因為這樣的“人性”才導致了科技的“產生與發展”……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5:24:06
回複 '紅米2019' 的評論 : “帶點兒階級鬥爭觀點”,啊,千萬別用明線固化/框死一個群體(階級)啊,其實中間存在一個巨大且模糊的過渡層(群體)的,比方講這個文學城博客群體。
紅米2019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4:29:31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2:35:02
回複 '紅米2019' 的評論 : “真有點戳心”
也為芭蕾,也為名畫。以後看畫兒也難免帶點兒階級鬥爭觀點。
夏圓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3:50:01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腦補一下五湖兄跳天鵝湖,四小土豆翩翩起舞。。這畫風要火,哈哈哈!
土豆,你找得出這樣一幅畫嗎?畫一幅吧~~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2:35:02
回複 '紅米2019' 的評論 : “真有點戳心”,是的,我雖然從小知道上海芭蕾舞團後麵的一些事兒,但那時還是一些個案;寫這篇時,就是因為不想用太多的刺眼的中文單詞,所以決定直接使用英語鏈接,:((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2:17:16
回複 'Redcheetah' 的評論 : 謝謝,我的文章都是有很多鏈接的,:))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2:14:40
回複 '夏圓' 的評論 : 對了,夏園的土豆列車最近如何了?建議裏麵設置一節“娛樂車廂”,四周天花板都是鏡子,夏園負責門票銷售,土豆負責大家的換裝化妝,五湖兄負責編舞教學,他是在地下室自學成才的,:))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974/201710/25063.html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2:01:38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五湖兄好,我昨天下午4點半發了此文,遲遲不上城頭,7點半決定給小編發個悄悄話“求推薦”,結果3小時過了還不見上城頭,回到信箱一看,原來是錯寫成“求包養”了……趕緊再給小編寫封道歉信,後來終於在晚上11點多上城頭了……唉,估計是腦子裏想什麽就寫什麽了,:((
Redcheetah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11:58:07
interesting.....
夏圓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08:40:48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莫非皇帝的新衣裏那小孩是土豆的遠房親戚?~~
靈動的雙子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08:20:20
經營芭蕾舞團需要龐大的資金讚助,光靠演出是遠遠賺不回本的。而這金錢資助就來自於那些附庸風雅的有錢的先生和貴婦人(是的,她們也有自己的小鮮肉)。舞團定期舉行募款酒會,而那些舞者會當招待穿梭其中進行社交尋找金主,為自己也為舞團,這種事情直到現在還持續著。
喜清靜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07:15:15
科技往前走了,人性還在原地踏步。
紅米2019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07:14:52
真有點戳心了。
大馬哈魚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06:58:21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1 香港人就這:笑貧不笑娼!
清漪園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06:15:11
給較真兒的土豆點讚!可喜可賀的是,人類社會畢竟是在進步。從18世紀到今天21世紀,演藝圈在向前走,盡管東西方社會進步的步伐大小不同。
diaoerlang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06:14:42
馬克思說過,資產階級撕下家庭關係上含情脈脈麵紗,把家庭關係變成純粹金錢關係,土豆大師踐行導師先驅教誨,活學活用條分縷析舉一反三:)
杜鵑盛開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05:06:21
土豆的這篇文章有意思。很多事情不能深究:)比如古代中國,很多詩詞歌賦,音韻樂理,是通過宮廷和青樓流傳下來的。比如民國時期,賣場的叫歌女,唱堂會什麽的,現在呢,叫歌星,歌手,歌唱家等等。古往今來,有錢和愛錢,有錢和需要錢之間,總是有一種相對平衡的內在關係
五湖以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2 03:35:07
老兄何必捅破這層紙呢。其實畫家無論男女更需要富人的包養,畫作才有銷處。影星也是如此,出名前包養,出名後嫁富人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1 18:57:58
回複 '思韻如藍' 的評論 : 好的,請寫!!說到“富人家的女兒”,我會想到最近的導演趙婷,章含之女兒洪晃,克林頓的女兒,奧巴馬的女兒……總之,我非常不喜歡各種勵誌題材;我還相信未來人口減少的原因,就是大家潛意識中明白這些,所以越來越不想要孩子,自己過完自己的一生就算了……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1 18:50:46
回複 '大馬哈魚' 的評論 : 從法律或社會公德意識上來說,(同樣的事情在不同年代),確實有見得了光或見不了光之區分;但是單純從個體私情上來說,我相信絕大多數都可能是“兩相情願”,即便兩相情願,也畢竟有“無條件的”和“有條件的”……其實我的重點在於Wealthy Men的意誌存在。
土豆-禾苗 發表評論於
2021-05-11 17:52:57
回複 '四姑娘山' 的評論 : 嚇一跳,我以為曉青來了呢;謝謝留言,平安是福, :))))
四姑娘山 發表評論於
2021-05-11 17:49:10
寫得真好!
大馬哈魚 發表評論於
2021-05-11 16:43:37
兩廂情願的包養,會有什麽問題?
魔鬼的勾當,是指見不得光!
有本質區別的^_^
思韻如藍 發表評論於
2021-05-11 14:53:43
唉,窮人家的女兒啊!我來寫一篇富人家的女兒,對應你的這篇吧!
另外,Epstein和他富豪圈,那些事兒真的假的啊?如果相信這些魔鬼的勾當確實存在,那麽也就沒有理由不相信陰謀論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