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真有18億遺產?

GoBucks! (2025-10-22 06:50:46) 評論 (7)
網上流傳老楊留下了18億人民幣的遺產,翁女士一分錢都不要。據報道,這個18億遺產並沒有得到官方驗證,所以極有可能是不真實的。老楊一輩子在搞科研,隻有退休金,學術講座費和版權費,他沒有商業活動,這18億從哪裏來的?

早期留美的中國留學生基本沒有什麽財產,不少人都說他們是帶著50美元來美的,其實這裏麵水分很大,我自己就不是,是靠借錢來的。不管怎樣,現今社會,沒錢寸步難行,懂得理財是必須的,除了孩子的教育,還有自己退休養老的費用,這些都離不開錢。如果你想支持心愛的科教文項目,沒錢是很難的,當然你自己可以去做義工。

書生在中國曆史上似乎跟財產無關,要不是窮酸,或者是兩袖清風,對錢財看得很輕,生怕跟銅臭有牽連。我的看法是,當年能讀書的家境往往不錯,不需要擔心生活所需,對錢財毫無概念,反正父母有的是錢,可以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

我對老楊的生活知道的不多,從沒聽說過他經商投資的報道。唯一比較特殊的經曆是一位曾經在Stony Brook讀過書的朋友,他說他見過老楊,開的是豐田的科羅拉。我當時有點吃驚,老楊可是第一位中國人得諾貝爾獎的,開這陽春車不丟麵子?可見老楊還是非常實際的,隻要有能跑得動的車即可,這是老一代留學生的特征,知道錢來得不易。

老楊在50年代跟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當時的獎金不到兩萬美元。如果老楊有投資眼光,把錢投入剛剛成立的標普500指數,啥事不做,那麽68年後的今天按照7%的回報率也不到一百萬美元,離18億人民幣還早著呢。如果他每個月定投一千美元,那麽68年後也不到兩千萬美元。現在諾貝爾獎金也嚴重縮水,按另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的說法,在北京還買不到一套房子,估計現在可以了。

我佩服支持老楊把錢捐給教育事業。我百年之後,如果還有錢剩下的話,將會留給子孫後代的教育,不會用來改善他們的生活,其餘的將會捐給醫學研究,尤其是子女讀過的學校。我自己的母校因為橄欖球全美第一,有的是錢,就算了。早年的老留學生都知道如何省錢投資。我個人就因為用簡單的529投資獲利差不多足夠支付子女的學雜費,甚至包括醫學院的一切開支。現在股市高漲,如果近退休的話,最好不要全部購買股票,留一部分現金,以防萬一。我支持80%的股票,20%的現金分配。股市高的時候,可以減少股票,增加現金,反過來也一樣,這樣股市高低都不會錯過,也不需要擔心過多。年輕的時候不必這樣做,退休金可以全部投入購票,自己需要留夠應急的錢。

我認為我們還是需要跟猶太人學習如何理財。人家愛因斯坦死後每年還能用自己的名字和照片為遺囑指定的耶路撒冷大學賺錢(根據Forbes在2008年的估計,一千八百萬美元),支持教育。老楊在世界上名氣遠沒有愛因斯坦那麽響亮,但在中國可是家喻戶曉的,這就是生意。如果清華能夠抓住這個機會,那麽肯定會有很大的固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