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維州Cardinia Reservoir Park半日遊

主要介紹我的澳洲生活,也有世界上其它的遺聞軼事,還有技術類。
打印 (被閱讀 次)

Cardinia Reservoir 是澳大利亞的人造供水大壩,這裏是一個天然水庫。水庫位於維多利亞州墨爾本東南郊區的Emerald-Clematis-Dewhurst。 工程於1970年5月開始,於1973年完成,耗資1140萬澳元。。該水庫由維多利亞州河流和供水委員會(SR&WSC)建造,目的是提高供水係統的能力,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對水的需求。目前,維州其它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都是人滿為患,同時維州的疫情有再次爆發的危險,所以我們決定選擇一些極其小眾的地方去玩玩,沒準再過陣子,大夥又得在家隔離了。所以,咱得抓緊時間須盡歡,決定去這個Cardinia Reservoir 公園逛一下。這個地方離我家驅車也就40分鍾,還是很近的,雖然現在是墨爾本的冬天,但是今天藍天白雲,太陽高照,剛剛經過前幾天的大雨,空氣格外清新。

image.png

livinginau.life

來了這裏後,方才醒悟,這個地方我們兩年前我們是來過的,但是當時僅僅在大壩的開頭,所以這次我們直接驅車一直開到底,直到不讓我們繼續開的地方,方才停下來,徒步在壩的頂上行走。這個地方停車場到處都是,在壩頂,中間和大壩的下麵都是停車場,而由於這個地方很小眾,所以來的人也不多。這湖水非常清澈透明,有些天空之鏡的感覺,要知道,這些可都是墨爾本居民的飲用水來源,是不可以被汙染的,所以普通人是不允許接近湖水的。

image.png

越過這個護欄,可是違法行為,要依法製裁的,我想起來我在南澳的藍湖附近也看到過這個標誌,澳洲這裏的居民飲用水源都不允許隨便進入的。但是當時我記得幾個印度姑娘就跨過去了。

image.png

為了把車,人和湖水隔離開,這裏建造了兩層隔離欄杆,中間欄杆是防止汽車落入湖裏,外麵一層是防止人跑下去汙染水源,在道路的最兩端,有鐵門的,正常時間是封鎖的,所以這裏是不允許普通車輛開的,估計隻允許工作人員車輛來回。

image.png

我們就在這路上邊走邊看,有時候停下來享受當下的美景和寧靜。大壩兩邊,幅員遼闊,視野大開。

image.png

image.png

Cardinia通過Silvan水庫的管道接收水。 管道出口處的3.5兆瓦(4,700 hp)水力發電站將水轉移到Cardinia時發電。 Cardinia的水供應墨爾本的南部和東南部郊區以及莫寧頓半島。

image.png

墨爾本的很多景色不似美國氣勢磅礴,比如這個水壩,比不得美國的胡夫大壩那麽宏偉。墨爾本的大洋路,如同小家碧玉,而美國西海岸Saint Barbara那一帶美版大洋路,如同大家閨秀。

從壩頂往山下看,可以看到整個公園的全景和蜿蜒盤旋的上壩之路。

image.png

河對岸,烏雲密布,隱隱約約感覺似有十萬天兵天將從雲層中殺出。

image.png

行走在大壩上,護欄上居然還有人綁定了幾個同心鎖,看來世界各地文化想通,隻要有類似橋的地方,護欄兩邊都能被綁上同心鎖,以示愛情之忠貞。

image.png

逛著逛著,覺得肚子有些咕咕叫了,我們是帶了食物來的,因為這個地方方圓數裏是沒有飯店的,當然,在當前的疫情下,即便有飯店我們也不會去的,即便我們去了,也要等很長時間的。接下來我們決定找個地方坐下來定定心心地享受午餐。壩的下麵一篇公園,野餐地方多得是。

image.png

這裏picnic 到處都是,但是沒有BBQ的設備,如果想燒烤,隻能自帶設備。兩年前我們來的時候,這裏全是煙火環繞,人山人海,很多中東人成群結隊來這裏燒烤,都是特大燒烤爐,大羊腿,成群的孩子滿地跑,讓人們感受到強大的生育能力和團結精神。今天人跡稀少,維州規定,室外聚會人數不得超過10人。遠方一群中國大媽,載歌載舞,我數了一下,11個人:)

image.png

image.png

吃飽之後,我們還是繼續探索周圍,有一條叫做Messmate circuit trail,所謂circuit trail,就是 環道,從一個口入,大膽地往前走,走著走著,就沿著U型路,從同一個口子的附近出來了。我最喜歡這種道路了,走起來不用動腦經,畢竟,大家出來都是relax玩的,還得費勁找路,多痛苦啊。

image.png

迎麵走過來一群大媽,我就問她們還有多遠,答曰:不遠不遠。於是我接著往前走。這是盤山的路,到頂的時候,看見很多這樣的位子,特別適合一起聚餐,但是山上仍舊沒有BBQ的設備,下次打算聚集一群朋友來這裏野餐。而且這種位子還特別適合棋手在這裏博弈,旁邊一群人圍觀。

image.png

進入叢林深處,置身其中,我突然想到一個洋文單詞“serenity",我特喜歡洋人的這個詞,表達了一種極其寂靜的環境和心態。今天人特別少,走這條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於是到了這裏,我自然想到了這個詞。

image.png

從山上下來的時候,泥濘的地把我們的鞋子從裏到外全部弄濕,本來我們還打算繼續探索這個水壩,因為這地方太大了,隻好怏怏而歸,好生掃興,打算下次再來。明天打算繼續去玩另外一個叫做"half moon bay",中文叫”半月灣“的地方。這個地方也是數年前的一個夏天去過的,當時酷暑,人山人海,感覺一點不比中國旅遊景點人少,幾乎沒有地方紮營。明天不知如何。

 

livinginau.lif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