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中國行(12):十裏秦淮美人傷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打印 (被閱讀 次)

中國從不缺聞名遐邇的江河,可既承載著世紀風雨,又縈繞著鶯歌燕語,還飄蕩著側詞豔曲的江河,卻寥寥無幾。被稱為“中國第一曆史文化名河”的南京秦淮河,就是那寥寥無幾江河中的魁首。孔尚任的“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描繪了秦淮河的唯美和繁華,而杜牧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卻道出了秦淮河的朦朧和頹靡。杜牧橫空出世的《泊秦淮》讓籍籍無名的秦淮河一夜成名,而明末清初從這裏誕生的“秦淮八豔”更是讓十裏秦淮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聲勢,名揚天下。

秦淮河

秦淮河

這“畫船蕭鼓,晝夜不絕”的十裏秦淮,氤氳著才子佳人的你儂我儂,隻不過,聽起來甜蜜的愛情故事,心傷的終究是癡情的女子。對於青樓裏的女子來說,很多結局都是“笑漸不聞聲漸悄”,春宵一刻難長久,淚滿衣襟濕滿袖。

“秦淮八豔”之一的傾國名姬陳圓圓讓吳三桂“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已家喻戶曉。雖然這個愛情故事有杜撰的成分,但秦淮河上的另一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卻是真真實實的存在。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的李香君與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一見鍾情。為了幫李香君贖身,侯公子誤借奸人之財,是李香君最後變賣了自己的金銀細軟替他把錢還上,但禍根卻隨之種下。侯公子受奸人所害,被迫遠走他鄉,而李香君也被奸人暗算強嫁。當迎親的隊伍到來之時,敢愛敢恨的李香君以頭撞柱,鮮血濺在了她與侯公子的訂情詩扇上。侯公子的朋友在看到被鮮血染紅的詩扇時百感交集,和著血跡在扇上繪了一幅豔麗的桃花圖。這個感人的故事後來成就了中國四大名劇之一的《桃花扇》。

秦淮河

秦淮河

秦淮河

李香君與侯公子的愛情令人唏噓,但畢竟是“郎有意,妹有情”,年紀相差也不大,可正當妙齡的秦淮才女柳如是與年過半百的大才子錢謙益的結合卻不知是誌趣相投還是紙短情長。名字來源於辛棄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柳大美人,文學和藝術才華堪稱“秦淮八豔”之首。就這樣一個精通音律,長袖善舞的秦淮名姬卻有著一顆比男人還堅硬的心。當清軍兵臨城下時,是柳氏勸說當了南明禮部尚書的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當錢借口水太冷不能下時,柳氏卻“奮身欲沉池水中”,被錢強行拖住。有才情、有骨氣的柳如是本該得到善始善終,但在錢去世後,她為了保護錢家產業,懸梁自盡。

“秦淮八豔”的悲情故事不隻這兩個。當了九年賢妾,燒得一手好菜,在疲憊中死去的董小宛;被有目的迎娶進門,隨後被棄之如敝履的寇白門;婚後鬱鬱不得意,出家當了女道士的卞賽,她們的愛情之路也是坎坷多舛。這些能歌善舞、色藝冠時的“秦淮八豔”,大部分都在“夢中本是傷心路,芙蓉淚,櫻桃語”中為自己的人生劃上了句號。對於這些“命比紙薄”的佳麗,人生就像一場匆匆的落葉,所有的過往隻是浮華夢一場。她們的愛情,是璀璨,也是寂寞;是熱烈,也是安靜。

秦淮河

秦淮河

秦淮河

愛情,折磨人又不舍得讓人放棄的愛情,怎樣才是完美的?應該是靈魂的相通,性愛的和諧。沒有性愛的愛情,是柏拉圖式的愛情;沒有和諧性愛的愛情,是沒吃飽的殘缺愛情,而沒有靈魂相通的性愛,根本不能稱之為愛情,隻是“一晌貪歡”。世界上完美的愛情,是上天賜予的,是可遇不可求的,要比中彩票還難上千百倍。

秦淮河上多情佳麗們的淒婉愛情,早已隨著流淌不息的秦淮河水“東逝去”,“風華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的十裏秦淮也已在時代的變更中“花落盡”,可“十裏秦淮十裏醉,歌妓小曲才子笑”的風流和“漿聲燈影連十裏,歌女花船戲濁波”的繁華卻留在了今天秦淮畫舫的解說裏。我就是坐在這畫舫裏,傾聽著才子佳人們飄遠的故事,聆聽著十裏秦淮曾有的風花雪月。

秦淮河

秦淮河

被譽為南京母親河的秦淮河,曆史上極富盛名,而這盛名最初來自於六朝。雖然六朝皆是地方割據政權,但它卻造就了南京的昌盛,也鑄就了秦淮河一帶的“風流倜儻”。不同於“秦淮八豔”悲悲戚戚的愛情故事,此時河麵寬闊的秦淮河上流傳著一段愛情佳話。東晉書法家王獻之跟他的小妾桃葉很相愛,當她渡河之時,王獻之時常在渡口送別並迎接她,並為她作詩3首,以消除她過河的恐懼。據說,王獻之一生隻留下三首詩歌,這三首詩全部為她而寫。在一首詩中,他叮囑桃葉:“桃葉複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 多情又多才的桃葉隨即回複:“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獨采我。” 這情真意切的對答,應該是心意相知吧。在那個妾如婢的年代,該是有靈魂的共鳴才會有如此的卿卿我我、情深誼長吧。

這悠悠飄蕩在秦淮河上的真愛故事讓後人把送別的渡口改作“桃葉渡”。如果王獻之和桃葉動人的愛情故事是六朝時秦淮河上的一個小插曲,那歌舞絲竹聲則是六朝時秦淮河上的主旋律。在當時最繁華、最璀璨的秦淮河兩岸,酒樓妓館,密布沿岸,自孫吳時代起,就設立了三市,市場每日開市,交易從中午延續到黃昏。在秦淮河,這個南京對外貿易的主要航道上,遊艇畫舫燈火通明,文人商賈、達官貴人無不雲集在此,飲宴遊樂,詩酒唱和,一片靡靡之音回蕩在十裏秦淮,使其得到“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內”的讚譽。

秦淮河

秦淮河

而南朝時著名的坊巷-高門大族居住的烏衣巷就隱藏在夜夜笙歌的秦淮河岸。因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而聲名大振的烏衣巷本是東吳身著黑色軍服的禁軍駐地,可到東晉時,卻成了豪門望族的高檔住宅區。可惜,隋朝時把這裏夷為平地,烏衣巷從此野草叢生,夕陽殘照,今天的烏衣巷再也找不出昔日豪奢的痕跡。

鬥轉星移。當時光劃過隋唐,“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的十裏秦淮在宋元迎來了一個小陽春。小陽春之後,蓄勢待發的十裏秦淮,終於在明朝又迎來了另一個春天,隻是這時被稱作“人間仙都”的十裏秦淮已由六朝的金粉之地變成了煙花脂粉之地。這裏有一擲千金的王孫貴胄,也有真假風流的騷人墨客,還有唯利是圖的幫閑流氓,各色人物薈萃此處,與歌妓們在十裏秦淮演繹著“金粉未消亡,聞得六朝香”的紙醉金迷生活。

秦淮河

秦淮河

就在這讓無數人有著剪不斷情懷的秦淮河岸邊,還有一處與這五光十色的生活不相宜之地,那就是在明朝被列為科舉考場的夫子廟和江南貢院。把這些國家棟梁們安排在燈紅酒綠的“秦淮煙月”旁應試,是不是統治者的陰謀呢?讓這些知識分子沉迷於歌舞樽前,繁華鏡裏,從而失去造反之心?沒人知道。我們知道的是,雖然科舉製度磨滅了很多讀書人的血性,但它卻為底層人民提供了向上晉升的通道。這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知識分子,幻想靠知識改變命運,這是消除他們造反之心的本質。如果中國有什麽偉大發明,科舉,無疑是其中之一。

從被譽為“中國古代官員搖籃” 的江南貢院,這座中國現存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內,我依稀仿佛看到了科舉的浩大聲勢和考生期望用知識改變命運的艱辛。兩萬多考生每人被禁錮在一個被隔開的麵積不到4平方米的小考場內,連考幾天,而且一天到晚的吃喝拉撒睡全部在這裏解決,真不容易。據說,為防止考生作弊,統治者們無所不用其極,連裸考都用上了。我們熟悉的大名鼎鼎的狀元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施耐庵等就從這裏走出,他們的名字被篆刻在貢院內的碑刻上。

秦淮河

秦淮河

千年前的科舉餘音至今回蕩在今天的高考中,但“花樓雨榭燈窗晚”和“空樓寂寂含愁坐”的秦淮風月卻已隨著秦淮河水不回頭。而我,最喜歡亦或是在晴朗的白日,亦或是在輕朗的月夜,坐在畫舫或小船上,沿著無語東流的秦淮水道,去緬懷十裏秦淮“兩岸河房,雕欄畫檻,綺窗絲障,十裏珠簾”的過往,去感歎“雲雨巫山枉斷腸”,“天涯一望斷人腸”的美人傷。

 
lily0824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二胡一刀' 的評論 : 是的,謝謝留言。
二胡一刀 發表評論於
第七張照片裏靠近橋的位置應該就是李香君故居媚香樓的後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