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66

邊走邊看66 名博

活得太久是件悲哀的事

邊走邊看66 (2020-01-11 15:09:21) 評論 (79)

很多年前我回國坐公共汽車,有一站上來一位上了點年紀的男人站到我身邊,剛站定他就開始自說自話地發表起演說來了:“我堅決不活過75,活過75就是給國家添負擔,給兒女添負擔,給我自己找不痛快……”。 他慷慨激昂地講了一路,我嚇了一路,這個瘋子! 可現在想來他是個天才也不一定,都說天才和瘋子隻一線之隔。

記得我那活到八十八的姥姥曾經對我說 活得太久了不好,招人煩。 那時年輕的我不理解,隻知道她的年過六十歲的大女兒自己實在是疲憊照顧不過來她了,然後姥姥就不得不輪流住子女家,姥姥的到來讓我很高興,一點不覺得她招人煩,她實在是個溫和可愛的人。

讀楊絳的《我們仨》的時候我會難過得掉眼淚,不敢想象她最後的18年如隱士般的獨居生活是怎麽過來的,身邊沒有了愛的人的歲月裏,再堅忍再心平氣和也是淒涼,沒有了他們的地方家也沒有了。她曾向老天祈禱,隻願比夫君能多活一年。 她96歲的時候覺得自己是站在了人生的邊緣了,也該“回家”了,然而她沒想到老天爺又讓她獨自一人活了那麽久。

 

中國古時候的人大多活不過四十歲,就連養尊處優的的皇帝們的平均壽命也差不多是這個歲數。那時人的生命進程就如同今日的壓縮版,三國時的孫策和孫權兩兄弟不到二十就能挑大梁率兵打仗,而今日的年輕人這時還在父母的嗬護下嫩得很呢。  小的時候很少聽誰活到80歲,中國民間有個說法,80歲以上的都是神仙級的了,可現在神州大地神仙比比皆是,人的生命被拉得很長。長了就會出狀況,身體的狀況、婚姻的狀況,財力的狀況,煩惱、不適和孤單也接肘而來。

可人都是怕死的,就算我們年輕時也許會說死並不可怕,可人越到後來越想活,就算是飯食不香,早晚不分,頭腦糊塗,生命想要繼續的本能還會頑強地在那裏撐著,盡管生命已經沒有什麽質量了,那時活著的意義就是過完這一天再過下一天,那樣的日子想想都覺得悲哀。 

 

老了,不再妖嬈生姿,不再風流倜儻,人生不再有激動人心的期盼,明天和今天一樣晨起夜臥,飯食不香,走的都是下坡路,而且走著走著還會摔倒。

老了,賊沒了,見到美女不再會衝動, 見到帥哥不再想纏繞,人生的一大樂事沒了。動物世界裏的生靈們當它們完成了繁衍的任務也就很快地掛了,進入下一個輪回,隻有人類還在孜孜以求地活著,甚至還夢想長生不老。 

老了,身體衰了,零件開始發鏽,頭腦開始發呆,意誌變得薄弱,人不能自立。人啊要提前積德,比如男人要對老婆好點,保不準你哪天酒肉穿腸過,佛祖留下了,可四肢倒下了,歪嘴斜眼臥床需要人照顧,如果你對老婆不好,你前半生對老婆的的惡行是要償還的,到那時要是挨整也得受著。 兒女靠得住嗎? 那要看緣分,但你也要做好思想準備,就算靠小三和王老五也別想著靠兒女,我們這一代是最後一代能靠得住的兒女了,對下一代不要有這個期許,還不如兜裏攢點銀子,到時候把自己交給專業人士來管理呢。

老了,也許你還有精力和大把無處打發的時間,可以出去跳廣場舞,找自己喜歡的事樂樂,千萬不要當事兒媽,開發第二戰場對兒女翻著花樣地折騰,各種指示傳達,調兵譴將,不滿投訴,不把兒女的孝心榨幹誓不罷休。 要不就跟天鬥跟地鬥跟保姆鬥,不把大家都搞死就不算完。我聽過好幾個親戚們抱怨過被不消停的老人折騰,搞得兒女都身心疲憊,等到了走了的那一天兒女都如釋重負,沒給別人留一點想頭。 

老了,把自己管理好,不要懈怠,人活著就要有實力地活,與其到了狼狽不堪的境地還不如少說廢話嘎嘣溜脆的離去。

雖然老了有些悲哀,但年輕不見得就幸運,那時的我們每天身體帶著靈魂到一個靈魂不喜歡的地方去奮鬥去打拚,靈魂和身體是分著的,身體和靈魂都是疲憊的。 年老的時候靈魂還年輕然而身體卻老了,人的一生總是在不如意中度過。

我還沒老,但這幾日在城裏看到網友們寫安頓自己父母的辛苦心有戚戚然,似乎看到遠方的無奈。 於是乎化危機為動力,繞著湖邊跑呀跑,趁著還能咕嘟就趕緊沸騰一下,今後歲月裏我該咋樣好好地蹦躂下去,這是個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