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沈陽中國醫科大學1978年入學的學子們將有一個入學40年的聚會。我的小學同學而心(王紅心)計劃參加這個活動。當然她也打算借這個機會見見撫順的發小們。
聽了她的計劃,我想同時回國,一起熱鬧一下。我們預計看到眾多撫順和外地的同學,期待著穀老師參加我們的聚會,也想見見外班的幾個同學。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而心的計劃有變。我隻能孤身一人回到撫順。沒有而心的陪伴,我的信心大減。最後決定隻騷擾撫順的同學,不驚動外地的老師和同學們。
和麗鈞商量以後,她在群裏發了如下通知:
通知:
9月11日曉妮從遙遠的美國回到撫順看望同學。以解對同學多年的思念之情。借此機會全班搞一次聚會。希望大家安排一下自家的事務,騰出時間參加聚會。能參加聚會的同學開始報名。報名時間截止到9月8日,我們根據報名人數定場地。
看了麗鈞的通知,寶義立刻詩性大發:
曉妮回來是喜事,四十多年沒有聚。
沒想就要來相聚,回想當年真有趣。
依依呀呀說過去,厲厲往事在回憶。
麗鈞和占江研究之後,很快行動起來。立威幫助定了聚會的地點。艾焰率先開啟了接龍式的參加人員名單。很快名單上就有了二十六個名字:
參加人員: 1 艾焰 2 艾曉妮 3 薑麗鈞 4 聶秀雲 5 李亞平 6 劉瑩 7 齊桂萍 8 曹麗 9 高麗娟 10 張淑敏 11 張柱峰 12 劉洪賓 13 鞠澤田 14 趙亞弟 15 王立威 16 睢明 17 程寶義 18 張子煥 19 王樹彬 20 戴伊萍 21 呂小光 22 雲鵬 23 潘曉平 24 李寶江 25 王東輝 26 龍占江
看到占江的名字,有些吃驚,因為六月份我們學校文藝隊建隊50周年慶典他都沒有出席。雲鵬也讓我感動,因為他將特意從北京趕來。李亞平是男生中第一個報名的人!
不能來的同學也表示關注。大濱想從四川飛過來,我們說“你還是先照顧那對雙胞胎吧”。飛飛說:正在在紅旗渠接受培訓呢。王戈母親有恙。張影欣移居寧波。劉楓剛剛從俄羅斯旅遊回來,而且感冒了。
9月7日,麗鈞又發了新的通知:
通知: 2018年9月11日,五十六中學七四屆九年四班同學聚會。
地點:海韻樓999房間 (河北新瑪特西側馬路往東走100多米就是)。市內的同學坐13路,602路,到新瑪特下車,往東走不遠就是。如果有路過新華街的車也行,到新華街下車,順新瑪特往東走,100多米就是海韻樓。
時間:上午10點到下午3:30點,11點開始吃飯。不忙的同學可以早點去,照照像、嘮嘮嗑。我們訂了兩桌。沒報名的同學那天來了也能坐下。歡迎大家參加。11點開飯、開玩。
張淑敏,王立威負責財務。
麗鈞還告訴大家:為了節省時間,那天她和王立威,聶秀雲三個人定了場地、點了菜。場地很好,有吃飯的地方,也有唱歌的地方,到時候大家各顯其能,大展身手吧。現在都在家準備準備,是唱歌、跳舞、打太極,還是說個笑話、朗誦詩等等什麽都行,重在參與。
9月10日晚上,我回到闊別六年的沈陽。時差的關係,幾乎一夜無眠。次日早上,乘雷鋒號回撫順。小瑩怕我找不到地方,特意去接我。到了聚會的地點,第一個見到的人就是占江!為了參加這次聚會,他特意推遲了回北京的時間。
聚會上會發現兩個沒有報名的同學:憲英和曲藝!所以這次聚會一共有28位同學參加。
閑話少說,照片為證。這是部分菜肴。
大家覺得我平時難得吃到餃子,還點了兩盤餃子。
這是我的貢獻。我最喜歡吃的幾種糖果之一。
主持者薑麗鈞開篇
樹彬講話
聚會開始後不久我們就給穀風林老師打電話。穀老師大學畢業後教的第一批學生就是我們,可想而知老師對我們的感情。
每個同學都想和老師聊幾句。可是幾分鍾後信號不好,電話中斷。
那天正好是潘曉平的生日。於是叫了兩碗壽麵。還給他唱生日歌。
當年的同桌多開心
樹彬在給我看他們當年的照片
一邊一個美女,樹彬樂開懷。
當年的班幹部和淘氣包
兩個煙民
如果寶義當年就和兩位幹部這麽親密,早就入團了。
說!當年為什麽不讓我入團!
那時你的優點是很能跑,如果你的語文像現在這麽好,就有可能入團了。
寶義說:和美女們拍照比入團容易。
當年從六年一班分來的部分同學:李寶江、龍占江、艾焰、戴伊萍、王樹彬、張鑄峰。
占江介紹:當年他們六年一班一分為四,按照自然小組(每一趟書桌為一個小組),分別安排到當時的六年二、三、四、五班。
宏賓和憲英唱地很投入。
憲英9:30就到飯店了,一個人都沒有。急得在群裏說:我現在在飯店門前,未見一個人! 我回他:你到的太早了。我現在太累,必須躺一會兒。不然就去陪你聊天了。
可憐的憲英一直等在那裏。
趙亞弟、鞠澤田、曾憲英
來來來,咱們擠擠合個影。
女生合影
男生合影
全體合影
下午三點聚會結束。部分同學沿著渾河往家走。
現在的撫順比以前漂亮多了。
9月27日,樹彬又組織了一次聚會。因為空間的原因,這次聚會規模比較小。
我們13人、三輛車開到撫順大夥房水庫。因為是水源地,目前水庫不許遊人參觀。
寂靜無人的水庫好漂亮。
看看我們這幫人怎麽拍照:潘曉平把眼鏡拽下來,趙亞弟把眼鏡推上去。
哥兒仨好
四十多年過去了,我怎麽還是最矮的那個??
老六年一班的好兄弟
知道我們什麽關係嗎?界(誤字。如果我記得對,“jei”應該上麵是“竹”字頭,下麵是個“夾”字)文弟是原來六年一班的,也是我下鄉時青年點的點長。身高一米八九的他年輕時一直打籃球。
中午在水庫附近吃的農家飯。兩個燒劈柴的大灶就是飯桌的一部分。
一個大鍋裏是土雞、蘑菇燉土豆、一個是魚燉豆腐加上大寬粉。哎呀,裏邊的豆腐實在是太好吃啦!
看看,是不是個個心滿意足?
9月29,離開沈陽,北京轉機飛底特律。
胡群和穀老師早早就離開家去北京機場和我們會麵。沒想到我們飛機晚點,加上北京機場某個工作人員的怠工,讓我們見麵的時間足足晚了兩個多小時。
終於托運好行李,終於見到了等在那裏的發小胡群。
胡群是三班的同學,也是我的發小。他的母親和我的母親同在實驗小學工作,一個是會計,一個是出納。一個辦公室,兩個桌子對麵坐著。我下鄉當知青之前,胡群的父親胡叔叔還帶我和胡群的妹妹麗娟去天津、北京轉了一圈。那是我第一次出遠門。
看見我忙出一身汗,隻比我大兩個月的胡群一個勁地說:不要急,什麽時候都要沉住氣... ... 還真有點哥哥的樣子。
老師已經等了好久,點好的飯菜都快涼了也不肯先吃。
穀老師是我最敬重的老師之一。老師當年的教誨讓我在77年高考時信心滿滿,也給我以後的學習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老師的恩,學生永生不忘。
我們吃著、喝著、聊著。想把四十多年的經曆都交流一下。可是我們隻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胡群和穀老師想把一切都讓我們嚐嚐,酒,茶,烤鴨,牛肉,青菜... 想到我們的長途跋涉,還貼心地點了好吃暖胃的皮蛋粥。最後又加一大盤餃子。那可是機場啊,什麽都是天價!
下午三點多,必須告別了。留下四十多年後第一次合影。
4:50飛機準時起飛。11個小時後抵達底特律、我現在的家。 三個星期的假期結束了。
再見、我的老師!
再見、我的同學朋友們!
用同學們的事後感言結束這篇吧。
麗鈞寫道:昨天聚會,久別重逢的同學回來好幾個,大家都很興奮,忙著述說思念之情。我也忙夠嗆,回家一想跟誰都沒嘮透,真是舍不得散會。大家都和我一樣,隻顧抓緊時間嘮嗑,顧不得聽我指揮了,原來的策劃也沒來得及實現啊,以後有多玩幾天的機會再搞吧。昨天大家見到這麽多同學很開心,聚會也很成功。這與默默為大家服務的聶秀雲、張淑敏、王立威等幾位同學的付出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張淑敏,賬算的很細,多收我們兩元錢都要回來了。我班同學真好,能有這些好同學我感到很心慰。同學們掰指頭算我們已經保持有接近六十年的同學情了,它價值是任何東西都取代不了的。歲月可以帶走我們的青春與激情,卻帶不走我們的思念與回憶;生活可以改變我們的容顏與秉性,卻改變不了我們的純真和友誼。這次聚會結束了,但我們的友誼更加牢固了,我們的感情更加醇厚。真金白銀般的聚會,大家不舍的分開了。好在我們還有群,無線網絡還聯著我們。建群兩年來,我們群裏有詩人,(王戈,曾憲英,程寶義,高麗娟),有美食家劉瑩教我們做美食。有醫生張子煥、張慧、曲藝,為大家解答醫學問題。他們把我們們的群搞的熱熱鬧鬧的,這回找到了穀老師就像找到了家長,我們的群更加興旺了。今後希望大家在這個共同營造的溫馨大家裏,相互撫持,各盡其能,共同進步,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度過每一天。
高麗娟:
無論山有多高,也不管水有多深,它都攔擋不住我們同學的感情和誠摯的友誼。 大洋彼岸的美利堅,飛回了我們可愛的姑娘小妮! 歲月無論多麽匆匆, 終難忘 我們的青蔥歲月! 今日我們相聚在海韻樓, 使我心潮更加澎湃,激動不已! 但願年年歲歲有今日! 大家共敘昔日的友誼, 願大家高舉酒杯 為昔日的相遇和今天的友誼! 幹杯!
這次同學集會的園滿成功,感謝小妮的回歸,感謝占江、艾焰、亞平等外地同學的極積參與。這次集會的園滿成功,薑麗鈞書記更是功不可沒,立威、曹麗、秀雲同學的幫忙。向你們表示感謝,向你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