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inAutumn

BeautyinAutumn 名博

遊歐遭遇歧視

BeautyinAutumn (2018-07-28 10:08:03) 評論 (61)

海雲

暑假之時,趁著去葡萄牙裏斯本參加一個國際短篇小說的會議,順帶帶著十九歲的女兒從葡萄牙首都裏斯本開始,經西班牙的首都馬德裏和西班牙著名海濱城市巴塞羅那,再去了法國南部的尼斯、小國摩納哥,最後從巴黎回美,從南歐到西歐這一大圈的遊曆,我經曆了好幾次被歧視,第一次覺得會不會是自己太敏感?第二次悄悄把這種被傷害的感覺埋在心裏,到了第三次我正想跟女兒說還沒來得及說出口,她反而對我說了她的氣憤,因為她覺得被歧視了,女兒的被歧視可能更多的是性別歧視,而我的被歧視感覺更偏向於因為我的這張東方麵孔,母女倆都有相似的感覺,我覺得有必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先說我的經曆。

第一次是在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上,我看見鎮中心一個家樂福超級市場,家樂福如今在中國遍地開花,我好奇就走了進去想看看這正宗的法國家樂福有啥特別,逛了一圈發現法國的家樂福真小,不過東西也不少,我什麽都沒買就預備出去,沒注意看入口與出口的法文標示,對著一個門口就要離去,卻被店裏的一個年輕的非裔小黑哥攔下,他指著門上的標示用法文說了一通,我猜他說我走錯了口,那是進口,我趕忙用英文說sorry,轉身預備從另一邊的出口出去,卻又被他攔住了,這次他用英文說他是否可以看一看我的背包,我愣了一下,為啥?這是我第一個念頭,也就說了出來,他說他是工作人員,有權查看我的背包。我當時血往頭上跑,他拿我當小偷嗎?我像嗎?原想找他們經理理論,不知他聽不懂“manager”這個詞,還是就是卯上我了,站在我麵前一副不依不饒也不動的樣子,算了,讓他看吧,我打開背包,他看了一眼,說OK,我還是頗帶情緒地對他說:“你查看我的包是因為我的東方臉吧?沒有看到你想看的東西,你失望吧?我告訴你我更失望,而且感到很難受,我希望你一個非真正的法國人這樣對待外來的人也不應該覺得好受。”走出家樂福,走了好遠我情緒才平複。

第二次是在法國南部的度假勝地尼斯,作為學酒店管理的我對一些超級著名的酒店會有想觀摩的願望,有一天我就去了尼斯海濱大道邊的據說是英國王室最愛下塌的酒店,外麵很氣派裏麵很豪華,正值度假期間可能也是我沒太注意,那天我穿的是短褲體恤,腳上一雙人字拖,正舉著手機拍了兩張照,一個西裝筆挺的估計是大堂經理的男人走了過來,傲慢地問:你是否住在這裏!我說不是,我聽說貴酒店的名氣,特過來看看。他又對我說他們酒店不允許不住在那裏的人隨便進出尤其是拍照。我當時腦中閃現《Pretty Woman》裏朱麗葉羅伯特在比弗利山莊買衣服被冷遇的鏡頭,也很想像她後來那樣拎著大包小包對狗眼看人低的人說: big loss!  我住你一晚又如何!切!

第三次是在小國摩納哥的老城裏,女兒嚷嚷肚子餓,正值中午飯時間,幾乎所有的餐館都人滿為患,我們在一家小三明治店外排隊,輪到我,我點了女兒想吃的Quiche,一種有蛋有火腿肉的烤製派,隔著櫃台的女服務員用非常清晰的英文告訴我多少錢,我掏出一張鈔票給她,她找我一張麵鈔外加兩個零錢,一個一歐元的安放在櫃台上,另一個兩歐元的因為她隨手放,在櫃台上滾落兩個櫃台的縫裏去了,這本沒啥,隻是這櫃台挺厚的,我夠不著跌落的零錢,隻有她在裏麵可以輕易的拿起來,她若拿起來我也不會想太多,她似乎毫不知覺,不去看櫃台上的她找我的錢,又忙著其他客人去了。她忙,我理解,我一直等到她把我後麵排隊的所有客人都招待完了,我對她說請她把櫃台縫隙裏的零錢拿起來給我,她開始跟我說法語,一副不知道我說什麽的樣子,我旁邊的一個會說法語的遊客看不過去,用法語指著縫隙裏的錢對她說,她低頭看了,有些不情願地撿了起來,沒有道歉沒有任何sorry的神色,反而斜著眼睛看著我,似乎我這個多事的人幹嘛還站在那裏?她完全把我點的食物忘記了,我已經在那裏站了足足二十五分鍾了,所有的人都拿了三明治走了,但因為我點的是派,她應該拿去熱一下再給我,但是她不知是徹底忘了呢,還是就是故意把我撇在一邊,總之,我願意相信她因為太忙忘了,所以我提醒她我點的派還沒拿到手,她似乎又不知道我在說什麽的樣子,似乎又聽不懂英文了,可我一直站在那裏聽到她與幾位美國遊客熟練地講著英語啊,而且剛開始她對我招呼時,也是英文說的很好的,怎麽一下子就全成了法語了呢?我忍不住向她身後地一位男性服務員說請他幫忙,我買的食物等所有人都走了還沒拿到,男服務員問我點的什麽,她這會兒才把在微波爐前的派放進去加熱,熱好給我的時候就是不願送到我手裏,我注意到她把三明治給別的客人都是遞到客人手上地,唯有我,她找零錢也好,遞食物也好,都是那麽不情不願地往我麵前的櫃台上一放……

可能我不再年輕氣盛,遇到這種不公平對待最後都是選擇算了!可這口氣還真讓我被堵了好一會兒。

到了巴黎,換女兒覺得被歧視了。

那天我們母女倆在香謝麗舍大道上逛街,在一家商店裏,女兒看中一件衣服,又逛了逛,怕我等太久,就短信我說她在排隊付款。過了好一會兒,隻見女兒拎著那件衣服走向我說她很生氣,因為那個收款員說那個櫃台隻收男裝款,她得去女裝櫃付款。問題是她已經排隊排了半小時了,如果隻管男裝,他們為何不早點告訴她?等她排到了他們才告訴她男士only, 他們最讓她生氣的是對著她的麵孔說:“You‘re a woman not a man!”(你是女人不是男人!)她被他們的態度氣到了,說這要在美國就是性別歧視,而且她說她是男人還是女人,需要他們說麽?可這是法國啊,氣歸氣,想買那件衣服,沒辦法,隻好又下樓到女裝部重新排了半小時隊。

南歐或者是不夠富裕,對華人遊客很歡迎,因為現在中國遊客購買能力強,連帶我們這張東方臉還是蠻受歡迎的。可是法國不同,法國人不願說外語,太自以為是,太排外!雖說如今巴黎有色人種很多,但是這種整體的強烈排外的態度,一定會引發新移民和外來人的反彈,難怪那裏衝突常常發生。

作為一名華裔,能生活在美國是幸運的,因為在一個能包容各民族各種族的移民國,華裔不會完全失去自我,且能活出該有的自在和應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