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有很多種,哲學也有很多種,吃的哲學還有很多種。
每個人都需要吃,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吃的哲學,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期都有自己不同吃的哲學。哲學這個東西,用到哪裏,哪裏就高雅,用到吃上麵,吃就高雅了。
有的人的吃的哲學很簡單,就一個字:精! 不是有那麽一說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嗎?這些人都是很精致的人。
有的人吃的哲學很實在:吃飽就行!和精相比,這些人比較不精。
有的人吃的哲學很懶惰:隻要不讓我做飯,吃什麽都行!
想想看看,吃的哲學是五花八門的。
土豪金們吃的哲學是:貴!越貴越好,1000塊錢一軲轆的玉米,2000塊錢一盤的白菜,30000塊錢一碗方便麵,隻要是貴,那就是好!
那些革命幹部吃的哲學是:稀罕!什麽稀罕就吃什麽,常規的東西都不想吃了。什麽穿山甲呀,非洲獅子呀,烏鴉的眼眉毛,蜘蛛的腳趾頭,什麽稀罕吃什麽。
乞丐們吃的哲學是:有吃的就行!管它是什麽東西,有吃的就幸福了。
很多女人們吃的哲學是:少!吃的越少越好。
動物保護主義者們吃的哲學是:素!沾一點兒葷腥都是犯罪。
唉,反正,一個人一種吃的哲學,誰也不能強加給誰,但是,每個人吃的哲學都是可以浮動的。
我也有吃的哲學,就是一個字:變! 隻要每天吃的不一樣,隻要每頓吃的不一樣,就好!
吃的哲學,是一種非常深奧的哲學,謝天謝地,我正好是吃哲學的創始人。
哈哈,阿嚏!
《版權吃飯所有,翻印哲學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