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無罪!我們有什麽資格批評鄧文迪?

the_dumb_one (2016-03-10 08:51:44) 評論 (136)

繼默多克,布萊爾之後,鄧文迪又一次因為身邊的男人而成為新聞中心(尤其在華人圈子裏)。這個被有些人惡俗地稱為"小鮮肉"的男人,Charlie Seim,實際上是個在每一方麵都很出色的優秀男人。他出身豪門,"文藝"到可以和Sony Classics 唱片公司簽約(和馬友友一個層次)。"倜儻"到可以作 Dior 的男模(Robert Pattinson 也不過如此而已),"有識"到可以做英國最年輕的大學教授(牛人如霍金也不過到了三十"好大幾"才當上教授)。

我們不知道他和鄧文迪的關係是什麽性質,因此也就不應該枉加評議,隻是可以肯定地說,鄧文迪挑男人的品味,超過大多數女人(不論中外)。而她挑男人的膽識,則是超過90%以上的女人(同樣是不論中外)。至於說她挑男人的眼光,那就更是沒有幾個(literally and globally)女人可以與之相媲美。默多克被列入全球最有影響力的25位企業巨子之一。大英帝國總共隻有過54位總理,布萊爾名列其中。

鄧文迪最遭人垢病的,是用男人做墊腳石,是心計多端,是不擇手段。其實這些批評或批判,都不過是以小人之心,度大人之腹。在職場,在商場,在政界,我們都常常聽說"人脈"這個詞,所以說我們都可以接受,也已經習慣,把"人",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看作是資源的一種,或者是資源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承認人生的最終目的是追求自由,如果我們也承認我們自由的程度是由對資源占有的程度來決定的,那麽鄧文迪運用"男人"這種人脈資源又錯在哪裏呢?而且,既然可以把男人當成人脈資源來利用,又能有哪種形式比夫婿或者情人更為直接呢?更何況,要讓男人作墊腳石,也得找得到人,還得男人甘心情願"墊"不是?

至於批判鄧文迪心計多端,大有為默多克打抱不平之意的人們,更是杞人憂天。默多克能夠成為當代財商巨檗,而且能夠坐穩寶座,靠得是稀有罕見的智慧,能力,以及遠見。常人的心機,對他而言有如小學生與人猿金剛比搏擊。他能夠信任鄧文迪以致於將她收入"君側",隻能說明鄧文迪擁有的是大智慧,而非小心機。布萊爾以英國老牌政客的狡黠和權衡利弊的本能,仍然難以自禁以致陷入與鄧文迪的曖昧之情,更不是鄧的廖廖心機就可以足夠解釋的。認為默多克和布萊爾會被鄧的小小心機糊弄而喪失自己超人的判斷力,不過是批評者過高地估價了自己的智商,情商和人生智慧而已。

再說不擇手段,那更是凡人對傑出者的枉議而已。傑出者之所以傑出,在於如陳勝吳廣般堅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旁人那裏隻是隨便的一句話,在他們那裏則成為一種堅定不移的信仰。對傑出者而言,這世上沒有什麽是我不可以染指的,也沒有什麽是我不可以爭取的。金錢,男人/女人,事業,學識,等等,不過是我用來向我自己證實我的傑出之手段與渠道而已。

鄧文迪,是一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也憑借自己的智慧與能力要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成功女人。我們可以不做她那樣的選擇,但是我們不應該以道德,良知和常識的大棒來批判她。在這樣一位傑出的強者麵前,我們的攻擊和批判,隻不過昭示了我們的狹隘,渺小與可笑--我們壓根兒就沒有任何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