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_sharon

momo_sharon 名博

今早,熬了一大鍋清香撲鼻的七草粥

momo_sharon (2016-01-06 15:43:59) 評論 (56)

今天(日本時間1月7日),特意起個大早,熬了一鍋濃濃的七草粥。

七草粥,顧名思義,是由七種草(蔬菜)熬製組成的。春季七草包括 : 芹菜、薺菜、鼠曲草(又名田艾)、繁縷(又名鵝腸菜)、稻搓菜(寶蓋草)、蕪菁和蘿卜。據說,元月7日早上吃七草粥,可以驅邪除萬病;使新年期間容納了太多珍肴美味的腸胃得到舒緩,補充因冬日缺少蔬菜引起的營養素不足等等效果。

食七草粥最早是中國舊俗。據六朝時代《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不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鏤金薄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唐朝時人們在人日這天吃放入叫做“七種菜羹”的湯,以祈求無病無災。

這個習俗自古傳入日本。日本人食用七草粥從文獻上最早可以追溯日本的南北朝時代,當時的左大臣(相當於唐朝的左仆射,屬於公家朝廷的高級文官)四辻善成在其著作《河海抄》中首度提及了七草粥。而後來日本人又考究出了《古今和歌集》“春野出,若菜摘”的詩句中,“若菜”就是指七草,象征生命力旺健,因此吃七草粥可免災長壽富貴。無論是《河海抄》還是《古今和歌集》,都足以證明吃七草粥在日本已有相當長的曆史。也充分說明了今日日本之七草粥,是中國的“七草菜羹“在日本和日本文化、日本植物群落相結合的產物。

日本奈良時代(公元710~784年),七草指的是七種穀物——米、大麥、小麥、粟、黍、黃豆、紅豆,後來根據平安時代(公元784~1184年)左大臣的和歌,春之七草才固定下來。最初七草粥是宮廷中的餐肴,到了江戶幕府(1597~1867年),才開始平民化。

中國已經沒有食七草粥的習俗了,反而在日本保存下來。“人日”在日本,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日本人“脫亞入歐”,不再過中國農曆新年了。日本人的新年改為公曆的1月1日。盡管如此,一些傳承了幾百年的習俗還是被保留了下來。隻不過吃七草粥的節日從農曆正月初七改成了公曆的1月7日罷了。

入鄉隨俗,我也得喝上幾碗,以求一年健康平安。

從科學角度來看,七草含有胡蘿卜素、維他命B1、B2、C,尼古丁酸、鈣、鐵,可促進體內糖質、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修複經過暴飲暴食的腸胃,補充礦物質。其中,芹菜有防止便秘和感冒、利尿作用,薺菜防止肝髒病和高血壓,鵝腸菜幫助對止癢消腫,促進母乳的分泌。由此可見,食七草粥,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

日本每年這時都有整套的七草販賣



還會印上種植者的頭像

的確是七種草

先用砂鍋熬上一鍋粥(大火燒沸後改為中小火熬約25-30分鍾)

把七草洗淨切碎

切碎的七草投入砂鍋,再熬5分鍾,調入鹽,化開後關火。清香滿屋。

 

迫不及待地盛上一大碗 (白色碗裏的是紫蘇海草)

拉近鏡頭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