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米粄香
我詩我心 我歌我情
(所有文章及詩詞均為原創,轉貼請注明出處)
經常有朋友問:在海外最想吃的是什麽?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老家的米粄和贛州的豆腐腦子(豆腐花)。
粄,為古漢語,讀音“板”,是客家語和海南話(海南閩語)的特色詞匯,泛指用米漿製作的各種美食。
我的故鄉位於贛南,是客家人聚集地主要縣份之一,縣內居民均為客籍,操客家方言,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民間做粄、食粄習俗盛行。做粄選料考究,工藝獨特,品種豐富,或當作主食或當作茶點,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
一千多年前從中原一帶遷居到南方青山綠水這片土地的居民,懷著對故土難離的思念,將原本以麵粉製成的麵條、餃子,就地取材,將秈米、糯米或當地出產的一種薯粉為主料,用石磨磨成漿,製作出了形似麵條、餃子的粉皮、釀粄。通過在粄中加入韭菜、艾葉、腳粄薯、香芋等食材增色添味,製成各種形狀,並采用蒸、炸、煮等不同的製作工藝,將單一的大米變幻出100多個品種的各色粄食,成為客家人逢年過節、婚喪喜事宴請貴賓、招待親朋的必備佳品。
粄的製作程序
1. 浸泡大米,磨成漿

2. 用大鍋熬成糊狀,揉搓直至有韌性、不粘手為止

3. 用手或模具做成各種形狀

釀粄,就是大米做的餃子

禾杠粄 (禾,發音接近“我”)

這是上麵提到的粉皮,切成絲狀,像不像麵條?由太陽暴曬而幹,不含任何防腐劑,卻可長期保存(一年以上)

家鄉人恪守客家傳統,對一年當中的大小節慶都極為重視,並按照時令選取當季食材製作不同的粄食慶祝。如正月初一,故鄉客家人有“食齋”的習俗,這一天,大家就會用茶油、花生油等素油煎炸各類不含肉食的素粄,既用以敬神,又用來待客食用;至清明節,又選擇新鮮的艾草製作艾粄;九月重陽節,家鄉人會把板薯(又稱腳板薯,是南方一帶特有的薯類)刮成薯漿混入米漿,用油煎炸後就成為薯包。這些粄食,為傳統節日增添了樂趣。
這是前天我一中學同學做的薯包。看板薯,像腳板嗎?也像熊掌。做粄、炒肉、做薯酒都好吃。


故鄉很多村鎮至今保留著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傳統,這種血脈同源的共同歸屬感讓故鄉人重情重禮,誰家有個紅白喜事,族人親戚都要過來以示是一家人。在正式的四盤八碗宴席開始前,東家先要準備一些點心給客人充饑,故鄉人稱之為“食茶”,而粄,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如新生兒滿月,東家要準備齋印板。這種齋印粄,要用白色或黃色的粘米生粄、綠色的酒菜和加食用紅花著色的紅色粘米粄,共三色粄填入木製模具而成。木模齋印常用年畫內容刻製,寓吉祥如意、人壽年豐之意。還有壽桃形狀的,則刻有壽字。
齋印粄

地道的客家粄,製作工序往往十分繁複,對製作工藝要求也非常高。在過去,客家人隻有在重大節日時才做粄。且要大灶、大鍋、需人手多等原因,城鎮居民除了薯粄、豆子粄等,很少有做釀粄的。我母親是外地人,沒有做釀粄的傳統,所以不太會做,但做薯包和豆子粄卻是一絕!那時有個遠房姑姑住在城鄉結合部,她家在節慶日時都會做粄,每次都叫我們去吃。我最愛吃韭菜釀粄,姑姑家的釀粄通常采用碎醃菜、豬肉和豆粉做成,蘸點用醬油、大蒜、米椒和菜油調出的料,美味無比,唇齒留香!和大夥一起做粄是件很快樂的事,雖然我做得並不好。
離開故鄉二十多年間,隻回去過幾次,每次回去日程排得滿滿,除了早上,大餐小宴不斷,因此早餐就彌顯珍貴,而泥鰍粄仔更是早餐的首選。
粄籽長約寸餘,是由精米研磨成糊狀後,用特製的篩板過篩,然後沸水焯製而成的。吃時碗裏添上肉湯、油鹽味精,將煮好的粄籽撈出盛起即可。煮熟的粄籽晶瑩透亮,爽滑清鮮,非常可口。由於非常柔嫩順滑又滑而不膩,甚至可以不用牙齒咀嚼,而任由它尖尖的頭部遊進食道。
有時泥鰍粄仔店旁會有人賣煎釀粄,這時買上幾隻釀粄,配著泥鰍粄仔一起吃,妙不可言。
泥鰍粄仔

白天有時還能在街頭看到賣“豆子粄”。此物圓圓的形狀像月亮,所以又名月亮粑。
最想念母親做的豆子粄,焦黃香脆。母親左手握圓鐵勺,右手舀米漿倒入鐵勺,搖晃均勻後撒上一把浸泡後發脹又瀝幹了水分的黃豆,下油鍋時“吱”的一聲,香氣四溢。站在熱氣騰騰鐵鍋旁的母親每次都是汗水濕透衣裳。常常是炸好不久,我便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邊用雙手來回翻動,邊吹氣,還熱乎乎時就已下肚。這濃聚著深深母愛的豆子粄,再也尋它不著,隻能在追憶中回味。
豆子粄 (一般用黃豆、花生或薑絲作為填料)

此外還有糯米粄、簸箕粄等等,共一百多個品種。
如今米粄難得吃上一回的曆史已一去不複返,近年來家鄉成立了“粄莊”,有三十多家店鋪,想吃隨時吃,很是方便,鄰縣前往一飽口福的人群也絡繹不絕。
故鄉民風純樸、鍾愛粄食,粄之文化保留完整、應用廣泛、傳承有序且時有創新。欣聞故鄉的米粄正在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衷心祈願早日獲得此殊榮,使米粄走出深山,走向世界。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客家米粄,認識客家文化。
大薈萃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eautiful_20' 的評論 : 這麽老的博客都被你翻出來了呀。
Beautiful_20 發表評論於
想念客家的糍粑,各種粄。寫的超讚!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oppertown' 的評論 : 我這個係列才寫了一篇,欠了好多債。
coppertown 發表評論於
見識了!好吃.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閑閑客' 的評論 : 是的,隻有南方幾省有種植的。
閑閑客 發表評論於
板薯很特別。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沁文----古來客' 的評論 : 自以為客家人才是真正中國文化之傳承者,語言和古代讀音(平水韻)接近,生活習俗獨特,很有古時之傳統。確切地說我們縣始建於南朝梁大同十年,即公元544年,建縣至今已有1460年曆史,可謂源遠流長。
沁文兄真不愧為大文人,一種米食就聯想起曆史的種種,令熱欽佩!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x瀟瀟' 的評論 : 先人的智慧。謝謝瀟瀟來訪,周末好!
沁文----古來客 發表評論於
饞人 。。。 客家人 --- 中原文化之傳承者。
既曰1000餘年前遷入贛南,似於五代十國左右 。。。 彼時 “城頭變換大王旗” --- 五十餘年卻曆經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猶記昔日老師告以諧音速記法:良糖加好酒^_^),甚至短於康熙和乾隆其一之執政時段(60年) --- 正是因為如此兵荒馬亂、武將反叛頻繁( 袁騰飛曾戲言:“如果哪個武將執掌兵權一段時間後還不造反,手下人會替他著急、認為其腦子有病” --- 此評雖然詼諧然卻真實),後來宋太祖趙匡胤才 “杯酒釋兵權”,而且有宋一朝盡皆崇文抑武,亦致後世中華無複武風 。。。 歎之。
當然,此前之中唐安祿山、史思明以封疆節度使擁兵自重,後乃叛亂而致唐崩頹 。。。 亦趙匡胤心頭之警 。。。
x瀟瀟 發表評論於
功夫深啊!口水,口水,口水。。。。。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whim_開心09' 的評論 :是的,中國幅員遼闊,十裏不同天,各地風俗習慣等差異巨大。以後還將陸續發布一些客家風情,希望能得到更多了解。
erdong 發表評論於
開眼界了,謝謝墨墨圖文並茂的介紹!
whim_開心09 發表評論於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東南西北語言,飲食差異很大,很感興趣,謝謝分享!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婉妮' 的評論 :
婉妮好!客家食品比較獨特,希望有更多人能夠了解。
婉妮 發表評論於
謝謝介紹,又學習了一些新的東西。問好momo。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阿留' 的評論 : 有機會一定要嚐嚐,這可是食品中的一朵奇葩。但一定要吃俺老家的才好吃(梅縣等地的也不錯)。贛州市現在也有人做來賣,說實話,很難吃。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spot321' 的評論 :
是啊,大米一般就是煮成米飯吃。隻有客家人才把大米變換出這麽多美食,很為此感到驕傲!
阿留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omo_sharon' 的評論 :
沒有,正饞著哪!: )
spot321 發表評論於
哇,太神奇了!沒想到米能做出這麽豐富多彩的食物呀,飽了眼福了!謝謝茉茉的介紹,讓我見識到了這麽多客家人的精美食物。問好!祝一周愉快!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tea_fan' 的評論 : 大米做的食品比較香軟,就是要磨漿有點小麻煩。
謝茶飯臨帖,問好!
tea_fan 發表評論於
饞人嘛, 我就是喜歡一切與米有關的食品.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沫' 的評論 :
釀粄等有點麻煩,米漿要熬成糊狀。薯包和豆子版米漿直接用,要簡單得多。
水沫 發表評論於
看著讒人,感覺做起來有點麻煩?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肥貓和狐狸' 的評論 :
您是在此貼上留言的第一個客家老鄉,問好!
艾粄好吃又健康,我都想做了。
肥貓和狐狸 發表評論於
謝謝客家老鄉介紹的米粄,懷念小時候外婆做的各種粄,尤其是跟外婆一起做的艾粄。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南島水鳥' 的評論 :
板薯隻有南方幾個省有,齋印粄是家鄉的獨有食品。
謝南島來訪,問好!
南島水鳥 發表評論於
板薯和齋印粄都是笫一次見,好帖!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阿留' 的評論 :
老鄉吃過米粄嗎?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
謝謝鬆鬆,的確很好吃,每回看同學在微信裏曬,都饞得不行。
阿留 發表評論於
多謝老鄉介紹客家文化!欣賞!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寒硯' 的評論 :
不到客家地,一般是吃不到的。我也想做,可大都缺少原料和工具,隻能作罷。
謝謝寒硯來讀!
南山鬆 發表評論於
好有特色的客家飯,覺得都非常好吃:)
謝謝默默分享,問好!
寒硯 發表評論於
從來沒吃過,看起來很好吃,多謝默默介紹,問好!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飄飄欲仙' 的評論 :
謝謝,請多吃幾個。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波城冬日' 的評論 :
確實工程浩大,所以沒有大事,輕易不做。如今有了專門“粄莊”,想吃就吃。
問好冬日!
飄飄欲仙 發表評論於
看著就好吃
波城冬日 發表評論於
工程挺大的, 一定好吃!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客家文化比較獨特,以前宣傳的少,一般人不太了解。今後我將寫個係列,希望更多人知道客家。
謝小樹!
多倫多橄欖樹 發表評論於
真是第一次見,很特別呀!點讚!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多謝菲兒的邀請,一定參加!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沙發,太棒了,我在想搞個百家宴,每人做個家鄉菜,你到時候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