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米粄香
文章來源: momo_sharon2015-10-13 04:48:54

    經常有朋友問:在海外最想吃的是什麽?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老家的米粄和贛州的豆腐腦子(豆腐花)。

    粄,為古漢語,讀音“板”,是客家語和海南話(海南閩語)的特色詞匯,泛指用米漿製作的各種美食。

    我的故鄉位於贛南,是客家人聚集地主要縣份之一,縣內居民均為客籍,操客家方言,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民間做粄、食粄習俗盛行。做粄選料考究,工藝獨特,品種豐富,或當作主食或當作茶點,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

    一千多年前從中原一帶遷居到南方青山綠水這片土地的居民,懷著對故土難離的思念,將原本以麵粉製成的麵條、餃子,就地取材,將秈米、糯米或當地出產的一種薯粉為主料,用石磨磨成漿,製作出了形似麵條、餃子的粉皮、釀粄。通過在粄中加入韭菜、艾葉、腳粄薯、香芋等食材增色添味,製成各種形狀,並采用蒸、炸、煮等不同的製作工藝,將單一的大米變幻出100多個品種的各色粄食,成為客家人逢年過節、婚喪喜事宴請貴賓、招待親朋的必備佳品。


粄的製作程序
1. 浸泡大米,磨成漿


2. 用大鍋熬成糊狀,揉搓直至有韌性、不粘手為止

3. 用手或模具做成各種形狀

釀粄,就是大米做的餃子

禾杠粄 (禾,發音接近“我”)

這是上麵提到的粉皮,切成絲狀,像不像麵條?由太陽暴曬而幹,不含任何防腐劑,卻可長期保存(一年以上)

   家鄉人恪守客家傳統,對一年當中的大小節慶都極為重視,並按照時令選取當季食材製作不同的粄食慶祝。如正月初一,故鄉客家人有“食齋”的習俗,這一天,大家就會用茶油、花生油等素油煎炸各類不含肉食的素粄,既用以敬神,又用來待客食用;至清明節,又選擇新鮮的艾草製作艾粄;九月重陽節,家鄉人會把板薯(又稱腳板薯,是南方一帶特有的薯類)刮成薯漿混入米漿,用油煎炸後就成為薯包。這些粄食,為傳統節日增添了樂趣。

這是前天我一中學同學做的薯包。看板薯,像腳板嗎?也像熊掌。做粄、炒肉、做薯酒都好吃。

    故鄉很多村鎮至今保留著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傳統,這種血脈同源的共同歸屬感讓故鄉人重情重禮,誰家有個紅白喜事,族人親戚都要過來以示是一家人。在正式的四盤八碗宴席開始前,東家先要準備一些點心給客人充饑,故鄉人稱之為“食茶”,而粄,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如新生兒滿月,東家要準備齋印板。這種齋印粄,要用白色或黃色的粘米生粄、綠色的酒菜和加食用紅花著色的紅色粘米粄,共三色粄填入木製模具而成。木模齋印常用年畫內容刻製,寓吉祥如意、人壽年豐之意。還有壽桃形狀的,則刻有壽字。

齋印粄

 

    地道的客家粄,製作工序往往十分繁複,對製作工藝要求也非常高。在過去,客家人隻有在重大節日時才做粄。且要大灶、大鍋、需人手多等原因,城鎮居民除了薯粄、豆子粄等,很少有做釀粄的。我母親是外地人,沒有做釀粄的傳統,所以不太會做,但做薯包和豆子粄卻是一絕!那時有個遠房姑姑住在城鄉結合部,她家在節慶日時都會做粄,每次都叫我們去吃。我最愛吃韭菜釀粄,姑姑家的釀粄通常采用碎醃菜、豬肉和豆粉做成,蘸點用醬油、大蒜、米椒和菜油調出的料,美味無比,唇齒留香!和大夥一起做粄是件很快樂的事,雖然我做得並不好。

    離開故鄉二十多年間,隻回去過幾次,每次回去日程排得滿滿,除了早上,大餐小宴不斷,因此早餐就彌顯珍貴,而泥鰍粄仔更是早餐的首選。

    粄籽長約寸餘,是由精米研磨成糊狀後,用特製的篩板過篩,然後沸水焯製而成的。吃時碗裏添上肉湯、油鹽味精,將煮好的粄籽撈出盛起即可。煮熟的粄籽晶瑩透亮,爽滑清鮮,非常可口。由於非常柔嫩順滑又滑而不膩,甚至可以不用牙齒咀嚼,而任由它尖尖的頭部遊進食道。
    有時泥鰍粄仔店旁會有人賣煎釀粄,這時買上幾隻釀粄,配著泥鰍粄仔一起吃,妙不可言。


泥鰍粄仔

    白天有時還能在街頭看到賣“豆子粄”。此物圓圓的形狀像月亮,所以又名月亮粑。

    最想念母親做的豆子粄,焦黃香脆。母親左手握圓鐵勺,右手舀米漿倒入鐵勺,搖晃均勻後撒上一把浸泡後發脹又瀝幹了水分的黃豆,下油鍋時“吱”的一聲,香氣四溢。站在熱氣騰騰鐵鍋旁的母親每次都是汗水濕透衣裳。常常是炸好不久,我便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邊用雙手來回翻動,邊吹氣,還熱乎乎時就已下肚。這濃聚著深深母愛的豆子粄,再也尋它不著,隻能在追憶中回味。

豆子粄 (一般用黃豆、花生或薑絲作為填料)

 

    此外還有糯米粄、簸箕粄等等,共一百多個品種。

    如今米粄難得吃上一回的曆史已一去不複返,近年來家鄉成立了“粄莊”,有三十多家店鋪,想吃隨時吃,很是方便,鄰縣前往一飽口福的人群也絡繹不絕。

    故鄉民風純樸、鍾愛粄食,粄之文化保留完整、應用廣泛、傳承有序且時有創新。欣聞故鄉的米粄正在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衷心祈願早日獲得此殊榮,使米粄走出深山,走向世界。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客家米粄,認識客家文化。

大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