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人,特別是北方人,對大白菜非常有感情。
大白菜品種很多,早熟晚熟耐熱耐冷大型的娃娃型的。各有所好吧。 我個人喜歡小型的,葉片薄嫩的,一顆炒一碟剛好合適。 而且一般來說個頭越大的大白菜,種植周期也越長。 對庭院種植來說小型的早熟大白菜更合適。
大白菜作為食用蔬菜,它的生長經曆四個過程,子葉期,苗期, 蓮座期和包心期。大白菜種子容易發芽, 70以上3到5天就長出子葉,溫度低的話發芽會延遲。 發芽後兩到三個星期,大白菜苗就能長出5~8片葉子。 這時候得趕緊下地了。
大白菜苗期比較耐熱,70~78度長得最好,最熱能忍到85度, 蓮座期溫度稍微低些比較好,六十多到七十多度。 包心期溫度很重要,53~72度最佳。 溫度太高容易爛心甚至不包心。所以一般秋季大白菜質量最好, 因為氣溫變化比較合適。
後院種菜,有機肥為主,無機為輔。添加大量有機肥作為基肥, 可以給蔬菜長期地提供營養。我在附近的農民家裏買得到兔子糞, 一直就用這個。施用動物排泄物要深埋,第一防止滋生蟲子蒼蠅, 第二埋在地裏好降解,第三保肥不被雨水衝刷。 有機肥不適合用於追肥。因為蔬菜接近收獲期,追肥不好深埋, 置於土壤表麵的有機肥可能會汙染你的蔬菜。而且有機肥肥效慢,“ 追”不著蔬菜的快速生長。
我習慣埋好有機肥後表土撒點無機肥。保持苗距至少一尺, 一棵白菜一個坑,不能多於兩棵。多於兩棵的去掉多餘的。 苗少的話可以拆苗,一手捏一邊,輕輕掰開, 盡量兩邊都保留一些土和根。然後同上法種下就好了。
澆定大量定根水。
大白菜長得非常快,第一個星期就能長出幾片葉子, 第二個星期把地鋪滿,第三個星期你就能看到中間的葉子圍了起來。 這時候大白菜進入了包心期。如果你發現大白菜葉子發黃長得慢, 這時候趕緊追肥了。農業上推薦N:K:P大約是2:1:1.5。 我們自家施肥就不用那麽精確了,要保證有K和P, 我一半N肥一半10:10:10的複合肥。混混好隨便撒點。
第四個星期,大白菜的心就合起來。外麵看著沒怎麽長, 但是內心是日新月異。由於環境和品種的影響, 包心期可能持續20~40天。這期間你可以摘些嚐嚐鮮。 捏捏大白菜的頭,頭硬的就符合下鍋的條件了。
包心期後期,大白菜的生長變慢。碰上寒冷的冬天, 整棵大白菜進入冬眠。農民伯伯們這時候會用繩子把整棵大白菜綁起來, 連根挖出來直立著放在地窯,可以放整個冬天(PS: 這是網上讀來的,我自己沒經驗,南方人從來不冬儲蔬菜…) 如果是春季種植的大白菜,天氣變熱,大白菜包好心後趕緊收了, 不然會爛心開花,幾天內就敗完了。這個我有足夠的經驗。 要吃趕緊,吃不了送人,送不完曬醃,最後不行隻好扔composter。
佛州這個春天抽風了一樣,兩月份寒潮逼近30度兩個星期, 然後立馬升到80度以上將近一個月了。 菜園裏一片包心和半包心的大白菜都全軍覆沒。 好在最後視頻材料都拍好了。這段時間大白菜吃得眼睛發直。 喜憂參半吧。往下就直接進入夏季蔬菜的季節了。
謝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