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驕”毛澤東是叱吒風雲、冠冕
其一:1927年9月9日,毛澤東差點喪命在幾個清鄉隊員手裏。在這天,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在與潘心源途經瀏陽張家坊時,毛澤東被清鄉隊抓住,押送團防局處死。他從未暴露身份的潘心源那裏借了幾十塊錢,打算賄賂押送的人。普通的士兵同意釋放毛澤東,可是負責的隊長卻不允許,毛澤東決定設法逃跑。直到離民團總部大約不到200米的地方,他才找到機會,一下子掙脫出來,往田野裏跑。他跑到一個高地,下麵是一個水塘,周圍長了很高的草,在那裏躲到日落。士兵們在追蹤他,還強迫一些農民幫助他們搜尋。有好多次他們走得很近,有一兩次毛澤東幾乎可以用手接觸到他們。最後,天近黃昏了,他們放棄了搜尋。
第二:1935年9月9日,毛澤東說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這一天,紅軍丟失蘇區之後,長征走到最艱難的時刻。野心家張國燾看到自己率領的紅四方麵軍人數多,裝備精良,便準備解決毛澤東率領的紅一方麵軍,自己做黨的主席。在紅軍總部的朱德後來也回憶道,革命生涯中經曆過多少坎坷,多少困難,但從來沒有像這次那樣心情沉重。中共中央決定與四方麵軍分離,緊急北上。9月10日淩晨,萬籟俱寂。毛澤東等人率三軍團、紅軍大學出發。徐向前在《曆史的回顧》中回憶說:那天早晨,我剛剛起床,底下就來報告,說葉劍英同誌不見了。指揮部的軍用
第三:1949年9月9日,進了北平城的毛澤東,在這天正潛心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冶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草案。所謂《共同綱領》,事實上就是一個即將加入世界“戶籍”的新中國的“臨時憲法”。在這之前的所有奮鬥,似乎都是為了這個新國家的誕生。這也是近代以來無數仁人誌士的夢想。從孫中山的《建國大綱》到毛澤東在這天修改的《共同綱領》,劃出了從夢想到現實的曆史軌跡。於是,十天前,毛澤東早早地到北平火車站迎候一位客人。當列車進站停穩的那一刻,出乎在場許多人的意料,他又率先登上了車廂。這種禮遇,對中國共產黨的任何領導人,都不曾有過。因為他迎來的是孫中山先生的夫人宋慶齡
第四:1956年9月9日,毛澤東修改關乎中國共產黨發展方向的中共八大《政治報告》。仿佛是一種巧合,七年前的這天,毛澤東在修改文件,修改關乎國家未來的“臨時憲法”;七年後的這天,毛澤東也是在修改文件,修改關乎中國共產黨發展方向的中共八大《政治報告》。七天前,毛澤東還收到了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出的出席八大的代表必須填寫的登記表,他大概也是在這天,認認真真地在上麵按要求寫道:“姓名:毛澤東。性別:男。出生年:1893。民族:漢。籍貫:
第五:1971年9月9日,毛澤東決定把自己的專列轉移到離
第六:1976年9月9日,毛澤東與世長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這天下午4時向全世界沉痛宣告: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逝世,舉國同悲,舉世同哀,蒼山頓首,江河嗚咽,萬民同哭,泣不成聲,許多人自動戴上黑紗,那種悲痛場景舉世罕有。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不在了,黨和國家的命運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在這危急時刻,德高望重的葉劍英元帥挺身而出,時任政治局委員汪東興臨危受命,輔佐當時主持中央
毛澤東一生六個生死攸關9月9日,雖屬曆史的巧合,但都折射一個道理,多難興才,多難興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對於一個人來說,往往是“多難興才”;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則“多難興邦”。千百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