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約翰福音9章1-3節)
這世界有的人擁有太多,有的人卻得到太少。
當你在為上天才班的孩子感到欣慰的時候,有的人正舉步維艱地走在自閉兒或遲緩兒的問題中。當你在為擁有一幢自己的豪宅驕傲的時候,有的人連一隅棲身之所都沒有。當你在人前抱怨養孩子有多累的時候,有的人正為懷不上孩子而憂愁。
對一個眼睛有疾病的孩子的母親來說,孩子一雙健康而明亮的眼睛會讓她感到無比的富有;對一個身體有殘障的孩子的母親來說,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樣地生活會讓她從夢中笑著醒來。
林照程、蕭雅雯夫婦的音樂見證會我去聽了,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我們要用上帝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孩子。
林照程、蕭雅雯夫婦是台灣“天使心家族基金會”的創始人,兩個人都是音樂專業背景。在連續生下兩個極度重度和重度遲緩的孩子、家庭財政和個人信心走向崩潰的情形下,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因為他們無法忍受來自外界異樣的目光。
蕭雅雯說,即便那樣一種目光是無心的,還是會深深刺痛一個母親的心。
林照程說,他也曾經憤怒過,也曾打過孩子。他到處求神拜佛,為的是討一個說法,為什麽老天對他如此不公?第一個孩子是遲緩,第二個孩子還是遲緩,他和妻子兩邊家族都沒有這種的病史,醫生能給他的答案隻是:unknown。
當命運給了你一件你不想要的東西的時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它,然後改變它。
信主以後,也不是他們的境遇有了怎樣的變化,麵對還是兩個遲緩兒童和高高築起的債台。那樣一種變化是從內心而來,當人的內心變得強大的時候,麵前的困擾就會變得弱勢。
蕭雅雯說,當她試著用父神般的眼光再去看她那兩個遲緩的孩子時,奇跡就發生了。她知道,這兩個孩子是父神派來的天使,若不是她們,她又怎能認識我們在天上的父呢?原來壓在蕭雅雯心上的負擔,一下子不見了。
殘障孩子是天父派來的天使,“天使心”指的就是那些殘障孩子的父母,他們為孩子所操的心。
其實不僅僅是殘障孩子,還包括有自閉症的孩子、有行為問題的孩子,他們都是天父派來的考驗我們的天使。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感謝這些孩子,因為他們,我們才在他人難以體會的磨難中成長。沒有人天生知道怎樣為人父母,孩子讓我們一步一步成為一個合格的、優秀的、父親與母親,我想這一點適用於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
一個正常的人,很難理解一個生病人的感受。同樣,一個有著殘障孩子的家庭很難被正常孩子的家庭理解。同情一定是有的,但是很多時候同情隻是停留在表麵的東西。就好比一種痛,沒有親曆過的人,是不會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滋味的。因此林照程、蕭雅雯夫婦才有了建立“天使心”基金會的想法,為的是用他們一路走來的體會和經驗幫助更多殘障孩子的家庭。
就在此時,蕭雅雯意外地懷孕了,這一次,就連醫生也不敢再樂觀了。然而此時的蕭雅雯已不是過去的蕭雅雯,她已經做好了再多一個遲緩兒的準備。跟前兩次懷孕不一樣的是,她能夠感覺到孩子在肚裏不停地踢,這是前兩次所沒有的,憑著信心,她相信這個孩子是正常的。
終於等到女兒生下來,讓人鼓舞和興奮的是,孩子各方麵都很正常。接下來,蕭雅雯和林照程又有了他們的第四個女兒,同樣的健康活波。感謝主,當他們的心向著主敞開的時候,祝福就接二連三地跟著來。見證會結束以後,我在休息間裏親眼見到了他們的第三和第四個女兒,非常的乖巧和可愛。
記得有一句英文說:mother is the maker of memory,是的,母親,無疑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所以身為母親的我們,每一天都該警醒自己。
前一段時間無憂博客上有一位母親在自己的博客裏述說她是怎樣陪伴並幫助有自閉症的女兒走出來的文章,非常感人,讓人對這位母親不由不生出敬意來。將孩子撫養成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將一個自閉孩子撫養成人並送入大學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沒記錯的話,這位母親除了自閉的女兒外,還有一個更小的孩子需要照顧,我們真的應該為這位母親鼓掌!
感動的同時也有感慨,同樣是自閉孩子的母親,為什麽就有這麽大的差別?感慨的起因是在倍可親新聞裏看到的一則報道,一位年輕華裔婦女,親手將有自閉症的年幼的女兒溺死在盛滿水的浴缸裏。這位母親導演的這出悲劇,除了讓人覺得氣憤以外就是悲哀。雖然法官隻判她5年監禁,但我希望出來以後的她不再為自己犯下的罪尋找借口,而是真心誠意地來到上帝麵前懺悔,真的,我不知道她除了懺悔還能怎樣,反正女兒是回不來了。
回到“眼光”的話題上來,假如我們能用天父看我們的眼光來看我們的孩子,這個世界將會少了很多悲劇和遺憾。孩子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產業,就算孩子有再大的問題,他們也是我們的寶貝,我們不幫他們,誰來幫他們?我們不愛他們,誰來愛他們?
也許你會生氣,也許你會疲憊。也許你覺得軟弱,也許你覺得心中的愛和信心就要不夠用了。沒有關係,讓我們把心中所有的負擔和愁煩都卸給我們的主,卸給我們的阿爸父,然後再試著用天父一樣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孩子,你就會被無盡的力量托起,你就會有無窮的信心。
以前詩歌敬拜的時候也有唱過這首《眼光》,可是那天林照程用大提琴演奏這首《眼光》的時候,我的心卻感到了從未有過的觸動,淚水不知不覺就模糊了視線。天父會在適當的時候,用不同方式來跟我們講話,不一定就是一個聲音在我們耳邊響起的那種。我知道,天父是用了這場音樂會來跟我講話,所以真的很感恩。
《眼光》歌詞: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還在夜裏閃亮
不管夜有多長,黎明早已在那頭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腳下
不管路有多遠,心中有愛仍然可以走到雲端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還在夜裏閃亮
不管夜有多長,黎明早已在那頭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腳下
不管路有多遠,心中有愛仍然可以走到雲端
誰能跨過艱難,誰能飛躍沮喪
誰能看見前麵,有夢可想
上帝的心看見希望,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誰能跨過艱難,誰能飛躍沮喪
誰能看見前麵,有夢可想
上帝的心看見希望,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噢,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還在夜裏閃亮
不管夜有多長,黎明早已在那頭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腳下
不管路有多遠,心中有愛仍然可以走到雲端
誰能跨過艱難,誰能飛躍沮喪
誰能看見前麵,有夢可想
上帝的心看見希望,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誰能跨過艱難,誰能飛躍沮喪
誰能看見前麵,有夢可想
上帝的心看見希望,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噢,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上帝的心看見希望,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噢,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眼光
whitelily2007 (2014-01-01 08:03:24) 評論 (0)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約翰福音9章1-3節)
這世界有的人擁有太多,有的人卻得到太少。
當你在為上天才班的孩子感到欣慰的時候,有的人正舉步維艱地走在自閉兒或遲緩兒的問題中。當你在為擁有一幢自己的豪宅驕傲的時候,有的人連一隅棲身之所都沒有。當你在人前抱怨養孩子有多累的時候,有的人正為懷不上孩子而憂愁。
對一個眼睛有疾病的孩子的母親來說,孩子一雙健康而明亮的眼睛會讓她感到無比的富有;對一個身體有殘障的孩子的母親來說,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樣地生活會讓她從夢中笑著醒來。
林照程、蕭雅雯夫婦的音樂見證會我去聽了,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我們要用上帝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孩子。
林照程、蕭雅雯夫婦是台灣“天使心家族基金會”的創始人,兩個人都是音樂專業背景。在連續生下兩個極度重度和重度遲緩的孩子、家庭財政和個人信心走向崩潰的情形下,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因為他們無法忍受來自外界異樣的目光。
蕭雅雯說,即便那樣一種目光是無心的,還是會深深刺痛一個母親的心。
林照程說,他也曾經憤怒過,也曾打過孩子。他到處求神拜佛,為的是討一個說法,為什麽老天對他如此不公?第一個孩子是遲緩,第二個孩子還是遲緩,他和妻子兩邊家族都沒有這種的病史,醫生能給他的答案隻是:unknown。
當命運給了你一件你不想要的東西的時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它,然後改變它。
信主以後,也不是他們的境遇有了怎樣的變化,麵對還是兩個遲緩兒童和高高築起的債台。那樣一種變化是從內心而來,當人的內心變得強大的時候,麵前的困擾就會變得弱勢。
蕭雅雯說,當她試著用父神般的眼光再去看她那兩個遲緩的孩子時,奇跡就發生了。她知道,這兩個孩子是父神派來的天使,若不是她們,她又怎能認識我們在天上的父呢?原來壓在蕭雅雯心上的負擔,一下子不見了。
殘障孩子是天父派來的天使,“天使心”指的就是那些殘障孩子的父母,他們為孩子所操的心。
其實不僅僅是殘障孩子,還包括有自閉症的孩子、有行為問題的孩子,他們都是天父派來的考驗我們的天使。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感謝這些孩子,因為他們,我們才在他人難以體會的磨難中成長。沒有人天生知道怎樣為人父母,孩子讓我們一步一步成為一個合格的、優秀的、父親與母親,我想這一點適用於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
一個正常的人,很難理解一個生病人的感受。同樣,一個有著殘障孩子的家庭很難被正常孩子的家庭理解。同情一定是有的,但是很多時候同情隻是停留在表麵的東西。就好比一種痛,沒有親曆過的人,是不會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滋味的。因此林照程、蕭雅雯夫婦才有了建立“天使心”基金會的想法,為的是用他們一路走來的體會和經驗幫助更多殘障孩子的家庭。
就在此時,蕭雅雯意外地懷孕了,這一次,就連醫生也不敢再樂觀了。然而此時的蕭雅雯已不是過去的蕭雅雯,她已經做好了再多一個遲緩兒的準備。跟前兩次懷孕不一樣的是,她能夠感覺到孩子在肚裏不停地踢,這是前兩次所沒有的,憑著信心,她相信這個孩子是正常的。
終於等到女兒生下來,讓人鼓舞和興奮的是,孩子各方麵都很正常。接下來,蕭雅雯和林照程又有了他們的第四個女兒,同樣的健康活波。感謝主,當他們的心向著主敞開的時候,祝福就接二連三地跟著來。見證會結束以後,我在休息間裏親眼見到了他們的第三和第四個女兒,非常的乖巧和可愛。
記得有一句英文說:mother is the maker of memory,是的,母親,無疑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所以身為母親的我們,每一天都該警醒自己。
前一段時間無憂博客上有一位母親在自己的博客裏述說她是怎樣陪伴並幫助有自閉症的女兒走出來的文章,非常感人,讓人對這位母親不由不生出敬意來。將孩子撫養成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將一個自閉孩子撫養成人並送入大學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沒記錯的話,這位母親除了自閉的女兒外,還有一個更小的孩子需要照顧,我們真的應該為這位母親鼓掌!
感動的同時也有感慨,同樣是自閉孩子的母親,為什麽就有這麽大的差別?感慨的起因是在倍可親新聞裏看到的一則報道,一位年輕華裔婦女,親手將有自閉症的年幼的女兒溺死在盛滿水的浴缸裏。這位母親導演的這出悲劇,除了讓人覺得氣憤以外就是悲哀。雖然法官隻判她5年監禁,但我希望出來以後的她不再為自己犯下的罪尋找借口,而是真心誠意地來到上帝麵前懺悔,真的,我不知道她除了懺悔還能怎樣,反正女兒是回不來了。
回到“眼光”的話題上來,假如我們能用天父看我們的眼光來看我們的孩子,這個世界將會少了很多悲劇和遺憾。孩子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產業,就算孩子有再大的問題,他們也是我們的寶貝,我們不幫他們,誰來幫他們?我們不愛他們,誰來愛他們?
也許你會生氣,也許你會疲憊。也許你覺得軟弱,也許你覺得心中的愛和信心就要不夠用了。沒有關係,讓我們把心中所有的負擔和愁煩都卸給我們的主,卸給我們的阿爸父,然後再試著用天父一樣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孩子,你就會被無盡的力量托起,你就會有無窮的信心。
以前詩歌敬拜的時候也有唱過這首《眼光》,可是那天林照程用大提琴演奏這首《眼光》的時候,我的心卻感到了從未有過的觸動,淚水不知不覺就模糊了視線。天父會在適當的時候,用不同方式來跟我們講話,不一定就是一個聲音在我們耳邊響起的那種。我知道,天父是用了這場音樂會來跟我講話,所以真的很感恩。
《眼光》歌詞: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還在夜裏閃亮
不管夜有多長,黎明早已在那頭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腳下
不管路有多遠,心中有愛仍然可以走到雲端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還在夜裏閃亮
不管夜有多長,黎明早已在那頭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腳下
不管路有多遠,心中有愛仍然可以走到雲端
誰能跨過艱難,誰能飛躍沮喪
誰能看見前麵,有夢可想
上帝的心看見希望,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誰能跨過艱難,誰能飛躍沮喪
誰能看見前麵,有夢可想
上帝的心看見希望,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噢,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還在夜裏閃亮
不管夜有多長,黎明早已在那頭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腳下
不管路有多遠,心中有愛仍然可以走到雲端
誰能跨過艱難,誰能飛躍沮喪
誰能看見前麵,有夢可想
上帝的心看見希望,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誰能跨過艱難,誰能飛躍沮喪
誰能看見前麵,有夢可想
上帝的心看見希望,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噢,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上帝的心看見希望,你的心裏要有眼光
噢,你的心裏要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