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inAutumn

BeautyinAutumn 名博

競爭慘烈的美國大學的本醫連讀 中

BeautyinAutumn (2013-04-03 10:27:25) 評論 (42)

美國大學的本醫連讀到底為什麽這麽難進? 這裏我需要解釋一下美國和中國醫學院的完全不同的體製。

先說中國的醫學院,在我父母的年代,那個時候醫學院是五年製,高中畢業直接考入,讀書四年,最後一年實習,我父母都是文革前的醫學院畢業生,一個學外科一個學兒科,畢業以後國家分配工作就成為醫生,當然開始也是住院醫生。

不幸的是,他們畢業時正好是毛提出“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和“我們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時候,這一放,我母親因為家庭成份不夠好,就被放到了蘇北興化的一個鄉鎮醫院去了,我父親還算被照顧(最小的兒子就近家),被分到鎮江地區的一個叫句容的縣城防疫站在江南水鄉一帶消滅血吸蟲。文革期間,我母親才調回江南的一家小鎮醫院裏,父親血吸蟲消滅得差不多了才又被分到一家鄉鎮醫院裏,這樣,他們倆住院醫生一做十幾年,當然主要也是因為文化大革命消除了一切職稱,鄉鎮醫院裏充滿了從農村裏調上來的赤腳醫生,我記得那時南京醫學院的工農兵大學生到父親醫院實習,我跟著後麵看父親用一條大狗給他們演習解剖原理……

直到四人幫粉碎了之後,父親和母親才分別被評為主治醫生,以後又繼續上評職稱至副主任和主任醫生。據說中國的職稱,副主任醫生相當於副教授級,主任醫生相當於教授級。

這算是中國上一代從醫人員的道路吧,今天的醫學院仍是從報考理工科的考生中自願申請,比如當年我先生就是報考理工科,考分到了一定的分數線,可以進重點大學,他填的是上海第一醫學院(今天的複旦大學醫學院),為了不跟血打交道(他自己的話),填了藥學係,如果當年填醫學係估計他今天也就習了醫。在中國讀醫學院和讀一般的大學沒有區別,不過是專業不同 而已。

再說醫學生的收入,我父母五十三塊五毛的月薪拿了很多年,那個年代工人的月工資隻有二、三十塊,大學生知識分子雖然是臭老九,但是工資還是比工人階級高一點兒。但也好不到哪裏去,反正大家都窮,也就不覺得了。現在的醫療戰線上據說大不一樣了,像我父親那樣的主刀,拿紅包據說就可以拿到手軟,學藥的也可以發大財,醫生開藥拿回扣,即使國外的藥廠都知道入鄉隨俗,在中國要賄賂醫院的人才能要好的銷路。這樣的黑幕太多了,我就不多說了。

再回頭說美國的醫生是怎麽來的?美國的醫學院是不可以直接從高中生考入的,美國的醫學院屬於本科以上的相當於研究生院的學府,大部分的美國醫學院都是招收本科畢業生,並對本科所學的科目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說一個想進醫學院的美國孩子,他需要先考入大學讀本科,很多大學有醫學預科,讀一些要求的生化等科目,本科畢業之後,需要考醫學院的入學考試(MCAT),這個考試不容易,每家醫學院的分數線也不一樣,過了分數線也不一定就會被錄取,因為還要去麵試,做醫生是要和病人接觸的,醫學院看中醫學生的待人接物的技能。過五關斬六將之後,進入醫學院,還要麵臨種種挑戰,醫學院前兩年繁重的學習,後兩年繁忙的各個醫科之間的輪轉,這當中,不少學生堅持不下來會被淘汰,好不容易四年本科四年醫學院終於畢業了,穿上了白大褂,地獄般的住院醫生開始了!據統計,美國住院醫生每周平均工作小時是7080小時(以前更長,最近才規定不能超時太長因為有些醫療事故是住院醫生過勞造成的)。

普通的大學生工作了之後,進入正規的公司裏,一般工作都是一周四十個小時,超時是雙倍的薪水。可是住院醫生是我們普通人雙倍的工作量,他們的薪水並不高!舉個例吧,一位讀了四年電腦專業的畢業生,被矽穀的電腦公司聘雇,可能年薪開始就能拿到六到九萬左右。可一位讀了八年的醫學生,好不容易考過了醫生執照,做住院醫生一做兩到五年不等,這幾年他的薪水隻有四到六萬塊,而且每周工作80個小時。

我兒子這樣對我說:媽媽,你知道為什麽叫他們住院醫生?因為他們需要住在醫院裏!基本上真是那樣,一天24小時,住院醫生在醫院的時間至少每天在十二小時以上,吃喝拉撒基本上都在醫院裏。多少美國電影描寫的住院醫生精疲力盡坐下來就睡過去的鏡頭,每每想到這一切,我就要提醒孩子這樣的苦頭他能吃嗎?!

美國的醫院是靠住院醫生支撐和賺錢的,住院醫生付出的是他們的青春和熱忱!

一旦過了住院醫生地獄般的煉獄期,就迎來醫生黃金般的收獲期。這時的主治醫生經驗豐富,也受到整個社會的尊敬和愛戴。當然他們的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

可是,從上麵我描述的可以看到這當中要經過十多年的艱苦磨礪,孩子十八歲左右進大學,八年後畢業已是二十六歲,再經曆住院醫生兩到五年不等的鍛煉,出來自己獨當一麵時通常都人到壯年的三十歲左右了。人生中最精彩的青春就在這磨礪中閃現光芒,值得還是不值得因人而異,各人看法都不同。

本醫連讀是為美國的高中畢業生安排的一種特殊的不間斷從本科到醫學院學習方式,好處在於很多本醫連讀是可以免掉本科畢業之後考醫學院的入門考試,(也有的本醫連讀要求入門考試不可免)這樣的方式主要是為了一些大學能抓到頂尖的高中畢業生進入他們本科部學習,對醫學院來講,並沒有多大的益處。醫學院就對我們說他們隻是因為想支持本科部而已,因為能進醫學院的本科畢業生絕大多數也是尖子,他們不愁沒有好學生!這也是為什麽名列前茅的美國醫學院不設立本醫連讀的原因,因為他們不在乎!

舉個例子,羅切斯特大學全美排名三十多名,每年他們招收十名左右的本醫連讀,這十名高中畢業生可能都拿到藤校或者前二十名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是,這些孩子有誌學醫,極有可能會選擇進這樣的本醫連讀而放棄前二十名的大學錄取,因為對孩子們來說,免去了將來考醫學院入門考試的煩惱,又有更多的機會更早的進入醫療機構參與義工或者實習,並且大部分人都喜歡有保障,進入本醫連讀的孩子除了在學分成績上有一定的要求, 基本上就保證本科一畢業就可以進入醫學院學習。加上這樣的連讀科係都隻招收極少的孩子,競爭激烈,這也是為什麽本醫連讀 成為搶手異常、非常難進的一個大學科係。

待續

競爭慘烈的美國大學的本醫連讀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