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擊敗羅姆尼的幾個原因,媒體的導向作用明顯

看風景 (2012-11-09 06:41:10) 評論 (59)


習近平2016年麵臨的美國對手是誰 
圖片:看奧巴馬的得意勁兒

美國“主流媒體”用5大方法幫助奧巴馬贏得了連任。奧巴馬應該對美國數位著名記者論功行賞。

美國媒體11月7日發表評論稱,媒體精英使公共關係天平傾向於自由派奧巴馬、不利於保守派挑戰者羅姆尼(Mitt Romney)。他們傾向於奧巴馬的報道對於他的勝選起了決定性的貢獻。

以下為主流媒體使勝利天平偏向奧巴馬的五種方法:

1、媒體小題大作,炒作羅姆尼失言風波。

媒體非常不公正地抓住羅姆尼的失誤或者捏造爭議,把它們誇大成持續數日的媒體“地震。”以羅姆尼七月份訪問歐洲和以色列為例。對21條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全國廣播公司夜間新聞有關羅姆尼海外之行的報道分析發現,幾乎所有報道(18條,或86%)都強調了羅姆尼的“外交失誤”、“失言”、“舉止不當”。保守派專欄作家查爾斯-克勞薩默8月2日就這方麵的新聞報道進行了嚴厲的批評,稱羅姆尼的海外之行取得了重要成功,但媒體卻強調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與此相類似的,當左翼瓊斯母親雜誌9月份披露一份秘密錄製的有關羅姆尼稱47%的美國人不支付收入稅的談話時,電視網絡對錄音帶的處理方式就像是一個轟動性的性醜聞。電視台的早間和晚間節目在三天內播出有關錄音帶的42篇報道。

在總統6月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私營行業情況不錯後,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全國廣播公司隻對其進行了一個晚上的報道,隨後就不再報道。

2、用具有偏袒性的核查事實抨擊羅姆尼

自封的媒體事實核查者在共和黨人所發表的說法是準確的情況下攻擊共和黨人是說謊者。例如,《密爾沃基哨兵報》記者稱,羅姆尼競選夥伴瑞安在黨代表大會講演有關通用汽車關閉其家鄉工廠的事情“不實”,但事實上瑞安在細節方麵是完全正確的,這種偏袒性的評估成了電視記者熱議的內容。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羅姆尼在最後一場總統辯論中所談到的奧巴馬“道歉之旅”。盡管奧巴馬2009年事實上批評美國“傲慢”、“嘲弄”,經常把原則放在一邊,但電視台稱奧巴馬的海外之行是道歉之旅“不實”,因為即便奧巴馬批評了美國過去的外交政策,他事實上也沒有發布任何道歉。

在“真相警察”主要審查共和黨候選人的言論,媒體使用“事實核查”作為使競爭有利於民主黨人的又一大棒。

3、偏袒辯論主持人

對奧巴馬首場辯論感到不滿的自由派人士批評公共廣播公司的萊勒(Jim Lehrer)在首場辯論會上的自由主持風格,MSNBC分析人士法恩曼(Howard Fineman)批評他“毫無用處”,沒有代表奧巴馬總統一方進行辯論。

這樣的批評意見可能鼓動了美國廣播公司主持人若達茨(Martha Raddatz)10月11日副總統辯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主持人克勞利(Candy Crowley)第二場總統辯論的主持風格,兩位記者多次打斷共和黨候選人,使辯論的內容大部分是自由派議題。克勞利在有關奧巴馬稱他在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遇襲後的第二天就將這一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事件的說法上為總統說話,她對羅姆尼說:“他確實是那樣作了,先生,稱這是一起恐怖行為。” ---- 但是,事實是奧巴馬用了那個詞匯,卻不是針對那個事件。主持人公然指鹿為馬,她因此成為許多自由派媒體的女英雄。

4、封殺有關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事件

在9月11日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事件發生後,各大電視網絡聲稱,這些事件將有助於鞏固奧巴馬的地位,提醒選民他作為總司令的權力。但一係列泄露的信息使奧巴馬作為英雄指揮官的形象被打破後,各大電視網絡將班加西的報道放在非要聞處。

各大電視網絡不但沒有將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事件作為“十月意外事件”報道,反而進行了“十月壓製”,封殺班加西的報道一直至選舉日。

5、掩蓋糟糕的經濟

學者們都認為奧巴馬的弱點在於美國經濟未能恢複,他在此之前進行了昂貴的經濟刺激措施,四年增加了1萬億美元赤字。但是各大電視網絡未能積極地、持續地報道經濟議題,而在1992年和2004年共和黨總統在位時曾大量報道經濟情況。

當共和黨總統麵臨連任時,電視台記者肯定要強調經濟“受害者”:無家可歸男子、沒有醫療保險的女性、失業工人、不得不在藥物和食物之間作出選擇的老年人。但在今年的經濟情況和大蕭條一樣嚴重時,這些同情的聲音從電視台消失了。

考慮到奧巴馬的記錄,羅姆尼競選陣營已克服了許多的媒體傾向性,他們幾乎就要取得勝利,但這五大趨勢使媒體的曆史性偏向性在今年達到了新層次,在這過程中保住了奧巴馬的總統職務。

==========================================================================

最後一周,因為颶風侵襲,媒體上都是奧巴馬到各地視察,並指揮抗災的報道。而羅姆尼則被銷聲匿跡了。這最終完成了媒體對奧巴馬的最後一個貢獻,也是壓倒羅姆尼的最後一個事件。
 
有人會反問,為什麽多數媒體是支持民主黨的自由派媒體(Liberal)?也許下麵的幾條可以解釋:

1. 媒體是比較崇尚自由,追求新聞效果,爭當第一與轟動效果。這些都注定了媒體與比較有堅定信念的共和黨比較對立,而民主黨比較沒有信念,或者信念不夠堅強而多變,有奶便是娘,比較符合媒體的口味。

舉幾個例子。異性戀是主流,而同性戀相比較有“新聞”效應。第一個同性戀市長,第一個同性戀議員,等等,都成為媒體追逐的目標,自覺不自覺的就會促使與催生這樣的時間發生,而且為之歡呼。

 等過幾年,當同性戀不再成為“新聞”的時候,當那些“第一個”之類的時間都已經發生,媒體會去追逐更新鮮的事件。比如人與動物的戀愛,人與寵物(比如說狗)結婚,寵物得到遺產等等。現在很多人已經建立很多與寵物有關的法律。

2. 主流媒體被某一個階層的猶太人把持,比如CNN,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等。金融,經濟,教育,媒體,娛樂行業等領域,都是猶太人占據統治地位。一方麵猶太人確實智商很高,聰明,有謀略(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另一方麵猶太人有很多特別的地方,比如自認為上帝的選民,而其他所有族裔都比猶太人低一等。猶太長老會要求猶太人與非猶太人通婚時,一定入猶太教。他們可以不管其他的約束,但是別人一定要尊重他們的意願。

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是,有一個時期公立學校的猶太勢力比較大,很多老師都是猶太人。於是猶太人的節日學校放假,但是其他民族的重大節日,比如中國人的春節,就不能成為學生不上課的理由。

在民主黨與共和黨兩者之間,猶太人比較喜歡民主黨,因為比較沒有信念和原則,比較容易受到金錢或其他方麵的利益誘惑,而做出對猶太人有利的決定。曆史上,猶太長老鼓動猶太人把基督教創始人耶穌送上十字架。因為這個無法解開的死結,猶太人不喜歡基督教,也不喜歡比較堅持宗教信仰與原則的共和黨人。

所以,在猶太人影響比較大的新聞媒體,學校與教育行業,還有娛樂,金融,等領域,支持民主黨的人數眾多。但是在民眾當中,可能並非如此。

參見:今日世界:猶太人把控美國與伊斯蘭世界戰鬥


3. 奧巴馬是被猶太人選中的“傀儡”。

2004年大選,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奧巴馬作為非洲裔代表,被邀請在大會上演講。他確實有演講天分和煽動性。他當時的口號是:not white america, not black america, but United State of America,儼然一副統和各族裔的架勢。可惜的是,他當總統的四年,族裔割裂進一步加大,他在白人選民的得票率低於40%,僅依靠非洲裔和拉丁裔的支持而當選。他在全美國選票中,僅獲得50%的選票。

2004年的演講,使的奧巴馬在民主黨陣營得到讚揚。他在2006年競選美國參議員,獲勝後記者問他是否參選2008年總統。奧巴馬斬釘截鐵的說,不會。因為他沒有經驗,需要當六年的參議員,積累經驗,到2012年以後才可能參選。

但是,一個沒有經驗,而演說具有煽動性的奧巴馬,才是比較容易控製的人選。於是某些猶太人的勢力,開始圍在奧巴馬周圍,鼓動他參加2008年的競選。猶太人動用了各方麵的力量,經濟金融界,媒體娛樂界,還有各種智庫,一起幫助奧巴馬競選,最終擊敗了喜萊莉和麥肯。也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在白人主流選民中,未獲多數支持,憑借少數族裔的選票當選總統的人。

他的競選團隊與首席政治顧問,都是猶太人把持。當選之後任命的第一個官員,也是總統身邊最重要的白宮大管家,也是猶太人。這位白宮辦公廳主任,沒有為美國服務過,但是卻為以色列軍隊誌願服務兩年。可見,在主流猶太人的心裏,以色列的重要性比美國大得多。

奧巴馬成為總統前,從未當過任何單位/公司/組織的領導,從未負責過為任何人設定工資,或負責任何單位/公司/組織的預算,當然他也從未當過一天的軍人。就是這樣的一個“白紙”資曆,一下子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軍隊統帥,最大經濟體的CEO,一下子擔當起全球最高的國家預算,當然也是全球最大的國家債務,如果拋開政黨觀點,這簡直就是玩笑,兒戲。但是,正是這樣的毫無經驗的總統,才容易被操縱,成為木偶,傀儡。


這些不是聳人聽聞,而是事實。大家可以在維基或google找到。

但是,猶太人把持的主流媒體,是不會告訴你這些的。你需要自己去研究,分析。   
   
  
參考:
明天太陽照樣升起,隻是美國在向歐洲或墨西哥靠攏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總統大選華人應該站在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