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中文的啟蒙老師應該是我,記得那時候,兒子大概上小學二年級, 我每周五下班時,順路把與兒子同年齡的幹兒子帶回家,兩個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餐,就是我給這兩個小孩子上中文課的時候了。這樣上了兩年,女兒也到了讀中文的年齡了,我耐心卻用盡了,不想再做家庭中文老師了,主要也是開始了自己的中文寫作,孩子們便都被送去了周末的中文學校。
中文學校一年年讀下來,看著孩子們交差般地鬼混,聽著孩子們不間斷地抱怨,我們最終還是堅持讓孩子們把中文讀了下來。兒子的中文和英文寫作是我和他談論最多的課目,所幸,幾乎所有教過兒子的中文和英文老師,都對他誇獎有餘。
在馬力平的中文學校裏讀完了所有的課程,他自己說可以先去考一考中文的SAT, 我知道他其實是想早一點把中文學習畫個句號。暑假時,朋友給了本中文SAT的複習材料,我讓他做了幾次模擬試題,他基本上還算都行,錯誤都是在習慣用語上。 比如: “男士止步”這樣的慣用語, 他會理解成隻有男人才能走。 我問他“止”的意思,他恍然大悟:“噢,停止!”。所以,我建議他每周花兩天時間和我坐下來,每次用二十分鍾我幫他再過一遍我認為他應該加強的中文部分,他說好, 結果卻是他一會兒忙這, 一會兒忙那,我們母子很難有機會坐下來談談中文複習。
不久前,他去考試了。我說:“兒子啊, 你複習好了嗎?不行的話,等下次再考!”我還開玩笑:“兒子啊, 你可千萬別丟你媽的臉啊,你媽我講起來也寫了不少中文的文章,你別考個不及格,讓我再沒臉寫作了!”兒子笑著答:“不會,不會讓你丟臉啦!”
一個周六的大早,他去了考場。我起來吃好早飯見他回來了,問他考得怎樣?他興高采烈地回答:“太……太容易了!”“真的嗎?那你能考多少分?八百分拿得到嗎?”我有點得寸進尺。“Maybe!” 他轉身打電玩去了。
結果,一天吃晚飯的時候, 他先遞過來一份學校的成績單,所修的八門課清一色A,其中五門更是A+, GPA因為榮譽課和AP顯得特別得高, 我看了當然很高興, 晚上帶他一起去參加升學講座時我還在說:“兒子,我們從西岸轉到東岸,沒影響你的成績,我真的很開心!”回到家,他就告訴我:“媽媽,我中文SAT沒拿到八百分。”我心一拎,問:“那拿到多少分?”兒子哭喪著臉說“八百差十分!”七百九十分,想著他全拚著自己暑假亂複習,是不應該有八百分的成績,我笑著拍拍他的肩膀:“這樣也算不錯了!”兒子看我還誇他,一下子眉頭盡展:“不算丟你臉啊?!哦,耶!”
其實,分數多少是次要的,(當然,為我自己沒能教出一個滿分的學生,心裏多少略有遺憾)主要的還是我希望他能不忘這份中華文化,更希望他一生中都能以此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