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寫給女人:開慢車並不安全!
寫給女人:開慢車並不安全!
2010-03-04 19:03:20
政治麵目:瓜子臉。要招人恨,恨得咬牙切齒;要惹人愛,愛得死去活來;要讓人服,服得五體投地。
寫給女人: 開慢車並不安全!
潤濤閻
3-4-2010
(一) 為何安全的車也出車禍?
我在國內的時候,看到北京晚報上的一個照片,一個小夥子騎自行車在一個丁字路口的時候不拐彎,直接撞上了電線杆而車毀人亡的悲劇。文章裏警察和記者的結論都是一樣的:不長眼。我看後覺得警察和記者信口開河,便立刻拿著報紙找同事們看。三個研究室的中青年大約也有25人左右吧,所有的人看完照片後根本就不看文字便得出三字結論:不長眼。
真的是因為不長眼嗎?
潤濤閻告訴您:在這個地球上,不論是騎車撞電線杆、汽車車禍、高壓線電工觸電、建築工人在高樓上掉下來等等所有的意外,按照人群劃分,死人最少的就是盲人。有人說 911 在雙子星大樓裏上班的人也算是“意外”,俺估計那裏邊也沒有盲人。
所以,不長眼恰恰不是產生意外的原因。不會水的人被水淹死的很少,海裏江裏甚至河裏淹死的都是那些水性非常不錯的。
同樣的道理,拿什麽車撞車死人少來表明哪個車安全,說的其實是開那種車的人比較安全。
反過來,你要是真的讓盲人騎車,那他絕對活不過10 分鍾。我認識一個老美,他有一部Smart,隻是在當地開,從不上高速路,一旦需要上高速,他就開他的minivan 。而且他開他的Smart 總是在35 邁的速度範圍。所以,如果統計結果表明Smart 死人最少,一點都不意外。但你要讓他開Smart 上高速環城路,估計他能活過一年就是萬幸了。
1963 年發大水,為了保天津,周總理下令炸大堤淹沒文安縣。活下來的人都是會遊泳的,不會水的就等死了。
所以,要真正做到安全,就要“開安全車”也要“安全開車”。 (開安全車與安全開車不是一碼事)
(二)開車最容易出車禍的地方
根據統計研究,最危險的地段,比如突然轉彎、道路狹窄、陡坡等十分危險的地段,反而是出車禍最少的地方。因為大家提前看到了帶有“危險”信號的警報牌子,就會十分當心,能開50 邁的地方開45,而且大家都聚精會神,車子之間的距離也拉開了。
與此相反,越是坦途車禍越多。一望無邊的大平原,寬廣的公路,有的人暈暈乎乎睡著了,跟前邊的車撞上後才知後悔晚矣,有的還沒醒過來就進入極樂世界了。有的看到前邊的美女便目不轉睛,前邊突然刹車了,他還兩眼直勾勾地望著美人,美人倒是受傷不重,但後邊的他卻命喪黃泉。
美國的長途高速公路,哪段標識的最危險,哪段就最安全,車禍最少。美國平均每年車禍死亡人數在 5 萬左右,是15 年多越戰的總和,也是那個“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打的錯誤的戰爭” --- 韓戰死亡人數的總和,更是布什父子兩場伊拉克戰爭死亡人數的10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美國的高速公路危險地段太少了,而寬闊平坦的地段太多了。都是當時高速公路設計師惹得禍。要是把高速公路多修在危險地帶,或者在平原也故意修它個彎彎繞,就死不了那麽多人了。
(三)出車禍最多的時間段
如果您問一年中哪個月份車禍最多,絕大多數人告訴你,是冰天雪地的一月份。而事實上,出車禍最多的則是八月份!不論南方還是北方。八月份比一月份車禍多高達 30% 左右。
如同您認為一周中出車禍最多的是周五,您又錯了。周六出車禍最多。
如果您認為在一天的24 小時中,出車禍最多的時間段是上午趕著上班“趕車時間(rush hours ),那您也錯了。如果按照平均每輛車出車禍計算,出車禍最多、死人最多的時間段是午夜到淩晨4點。如果按照所有車禍死人數計算,晚上占總數的49%,也就是說,差不多一半人生死於晚上開車。
這個道理很簡單,一是困覺,二是夜裏不如白天看得清楚。
(四)車的顏色與車禍的關係
車的大小與車禍的關係就沒必要提了,反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造出能撞得過大車的小車。這不僅僅是專利的問題,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問題。但車的顏色是否影響到車禍,很久就有研究。我剛到美國的時候,大家都認同一百年前的研究結果,那結果是啥,我知道一部分。那時候還沒有網絡,研究的文章要到圖書館去查找。
俺知道的那一部分就是黃色車最安全。理論上說,黃色很刺眼。這個很好理解,黃色刊物最受讀者青睞,黃色笑話最能讓男人們性亢奮。見到黃色的車,即使昏昏欲睡,也立刻精神煥發。所以,直到今天,出租車依然用黃色。黃色的車一旦在你的車子前後左右出現,你不會撞上去的。黃色比較安全的道理不難理解。那時候黃色車比較多。俺第一輛汽車就是黃色的(請看《我的山寨紅旗轎車引發婚外情》一文)。
後來,有科學家又係統研究了一個城市的車禍與車外部顏色的關係,這個新的研究發現:黃色並非像以前研究的那樣排第一位,而且車禍比例不比白色、紅色、藍色有明顯差異。但這個研究發現,銀色(silver)最安全,被撞的幾率最小。其次才是黃、白、紅、藍。最容易被別人忽視而遭到撞擊的顏色是 Brown (翻譯成棕色還是褐色?),比它好一點的是黑色和綠色。
這個研究結果,俺不太信。黃色是金子的顏色,這是“黃金”二字的由來。人們一看到黃色,必然想到金子。而銀色給人帶來的“銀子情結”怎麽可能比“黃金萬兩”更令人精神振奮?即使困的睜不開眼的人看到一座小金山來到眼前,即使不象光棍看到美女時的亢奮,也不會朝金子身上撞去。
好像那個研究是在澳洲做的,那個地方是金礦比較大的地方。物以稀為貴?那個城市的人對銀子看得重?
但這個研究結果使得黃色車幾近滅絕,除了出租車依然故我之外,今天你幾乎看不到黃色車了,跟我剛到美國時判若雲泥。而且,我剛來美國的時候Silver 顏色的車不多,但很快就鋪天蓋地了。
依照常識來說,還是黃色最讓你無法看不到,其次是紅色和白色。Brown (棕色)和綠色車很容易看不到,因為路邊的樹葉是綠色的,樹幹土壤甚至汙染的空氣也是Brown 棕色的。
俺的問題在於:失控撞車前有沒有人在乎被撞的車是啥顏色?看到就不撞了?假如你開的是發瘋的豐田車,你前邊的車顏色是金或銀色的,你就換車道去撞別的顏色的車?所以,對於車的顏色與安全有關係,而且那個係數好像相差很多,很難讓人信服。(雖然我過目不忘,但因為我不太相信這個東西,所以,具體數字記不得了。隻是知道有這碼事。)
俺倒是覺得,車子裏邊的顏色更重要。因為開車的時候你是看不到外麵的顏色的,但裏邊的顏色是否稱心如意,就非常重要了。如果有人說,車裏邊是紅色的導致搭車的美人主動投懷送抱,俺是相信的。因為火辣辣的紅色讓人火燒火燎。這可不是潤濤閻的忽悠,您見過出租車裏邊是紅色的嗎?俺猜測就是因為出租車總裁懂得這個道理,才不訂購裏邊是紅色的出租車。心理學家發現,當你在零下20度的時候,讓你觀看熊熊大火燒死人的電視,你也會突然額頭冒汗的。而在酷熱的夏天沒有空調,讓你觀看冰窟窿裏凍僵了的魚,你也會打冷顫。俺要是開出租車,一定把車裏邊用紅漆噴一遍的,讓美女乘客火燒火燎的按耐不住就往俺身邊湊和。
所以,依潤濤閻的觀點,車裏邊的顏色是你時時刻刻都看到的,對你的心情有極大的影響,比車子外麵是啥顏色重要多了。這就跟相親是一樣的道理,你可千萬別在意那個女人穿得衣服是否好看!關鍵是看衣服沒遮住的地方的皮膚是否白嫩。
(五)車禍的三分之一
根據西方包括加拿大的研究,車禍超過三分之一的起因是酒。酒後開車,是對自己生命的藐視,也是對他人生命的看輕。但這個難題一直無法解決。
用不了很久,俺估計就有辦法徹底解決了酒後開車的難題:造車的時候在方向盤那個地方安置一個酒精感應器,很小,跟針尖大小就可以了。一旦接受到酒精信號,車子立刻決定打不著火。這個裝置的名字就叫“酒精是爺”跟俺翻譯的“刹車是爺”一起運用,潤濤閻的名字在汽車曆史上就占有一席之地了。您還別說,“刹車是爺”係統這個名詞經過廣州日報等宣傳已經在國內的車壇被接受了,因為這個翻譯名詞比原來的“刹車優先”好多了。“酒精是爺”的意思是說:汽油是孫子。一見到酒精,汽油就蔫了。在“酒精是爺”裝置發明出來之前,大家還是要在周五周六的晚上盡量少出門,因為此時酒鬼太多。
(六)自信太旺
根據心理學家的調查研究,歐洲和美國人中,超過 95% 的開車的人認為自己的開車技術高於平均數(50% )。將近100% 的人發生車禍後認為不是自己的錯。非但如此,絕大多數年輕人自以為在危險的時候(比如冰天雪地)能駕馭車,但事實上這種自信從未驗證過,到關鍵時刻導致車毀人亡。這跟有經驗的成年人在危險地段出車禍少剛好相反。在1990年代,有一位研究者發現:當路邊的指示牌丟失的地段,車禍少。大家長時間看不到路牌,比如速度限製,自信心就沒那麽狂妄了,也就小心翼翼地看著別人的車,也就很少發生車禍了。所以,那些時不時把路牌掰掉的搗蛋者客觀上一不小心救了不少人的命呢。
(七)為何開慢車導致車禍發生率高於開快車?
中國的家長在孩子開車離開之前往往囑咐孩子“慢點開!”三個字。其實,這個是錯的。
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曾經統計研究過車速與車禍的關係。我看到過的報道,沒仔細看完。但一段很有意義的結論讓我無法忘記。
大家都認為開慢車比開快車安全。其實這不符合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的研究結果。最安全的車速是跟隨“大溜”,英文叫“Follow traffic” 簡單說來就是:當大家都開70邁的時候,不管速度限製是多少,你開70 邁就最安全。
如果人家都開70 邁,而你開65 邁,你就有被撞車的危險。如果你開60 邁,你被撞車的危險增加。反過來也一樣,如果大家都開70 邁,你開75 邁,你撞別人車的幾率增加,你開80 邁,你撞別人車的幾率更大。也就是說,你的車速離大家的車速差異越大,不論是加還是減,你的安全係數越低。
根據統計,低於車流平均速度導致的車禍要比高出平均車速導致的車禍比率高。低於車流速度30 邁導致的車禍率遠遠高於超過平均速度30 邁導致的車禍率。
我剛才想搜索一下圖,果真找到了。現在把它貼在這裏。就是著名的U 字形車禍發生率。
從圖 1 可以看出,不論是在低速路,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還是在高速路,低於平均速度 20 邁,其車禍發生率多於超過平均速度20 邁。打個比方,如果高速路上的平均速度(車流速度)是70 邁,比這個速度低30 邁(等於開40邁 / 小時),車禍發生率要比車速高30 邁(等於開 100 邁 / 小時)車禍率多50 倍!注意:縱坐標是對數。在高出平均速度30 邁的時候,縱坐標是在1000 的位置,而在低於平均速度30 邁的時候,縱坐標是在50,000 的位置。
也就是說,大家都開70 邁的時候,你開40 邁,要比你開100 邁,車禍發生率高出50 倍。同樣的U字形,如果在次高速路上,大家都開50 邁,你開20 邁(低於平均速度30 邁),要比開80 邁(高出平均速度30 邁)車禍發生率高出10 倍以上。
當然,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公路,也就是任何車速的情況下,最安全的是“隨大流”。
你的車速越是過低,與車流的速度差越大,你被撞擊的後果越慘。所以,美國高速公路上常常給出兩個速度限製:最高速度限製和最低速度限製。不僅僅超速是非法的,低於最低限度也是非法的,因為不僅僅給你自己帶來生命危險,也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犧牲。 在高速路上開太慢的車警察也會抓的---ticket是妨礙交通。
如果大家都開70 邁,你開60 邁被撞,兩車的速度差是10 邁。但如果你開50 邁,兩車相撞時的速度差就是20 邁。速度差越大,撞擊的嚴重程度越大。你如果開40 邁,那就是相差30 邁了,生命危險就更加大了。如果你開71 邁與一輛70 邁的車追尾,也就是前後相撞,因為速度差很小,撞擊的程度也就小了。但由於速度越高,越容易失控,超過車流速度的撞擊如果因為失控,就有大禍發生的可能。所以,在高速路上超車一定要加小心。但這並不等於是說,別人開70 邁,你就開60 邁甚至更低,那樣很不安全。這有三種不安全因素:一是後麵追尾撞你。二是後麵想超你的時候他車右前邊撞到你車的左後邊。三是超過你的車以後插入你車的前邊時與你的車相撞。
(八)因為開慢車被開槍打死的事件
我剛到美國不久,聽到新聞說加州發生了槍殺事件,原因是因為有人開慢車。當時美國學生議論紛紛,雖然大家都對行凶者譴責,然後大家集中討論開慢車的人是否屬於道德敗壞還是無知。絕大多數美國人知道,開慢車導致車禍的幾率高於超速。但也不是 100% 的美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極個別人總是有的。
我當時明白了這個道理後,便跟中國留學生們談論這個話題。大家都不怎麽關心,無外乎一個瘋子開槍殺人而已。我跟好幾個人談論起這個話題時告訴他們:開慢車導致車禍的概率高於開快車。大家都以為我不是搞幽默就是開玩笑,當我認認真真地講這個U字形曲線時,沒人相信我說的話。似乎在中國人腦子裏已經根深蒂固地認為開慢車安全,開快車危險。不論我怎麽爭辯,都無濟於事。有的幹脆拍著我的肩膀:“哈哈哈,潤濤,哈哈哈”依然是一玩笑的待遇。其實,我明白,很多人的觀念是不希望被別人改變的。
我常常在高速路上看到很多中國人開慢車,比車流慢很多,他人都不得不超車。這些人誤以為開慢車安全才這麽做的。
美國的統計研究發現,絕大多數的車禍是因為有慢車造成的,有一個慢車,很多人超車而導致車禍。這不僅在高速,在40 邁速度以下的路段也是一樣。“慢車導致車禍”,也許這個概念很多中國人受不了。但這是事實,隻是絕大多數中國人不知道而已。
有一些州,比如喬治亞州,一直在考慮對開慢車的人處以製裁。具體什麽州通過了什麽法律,我不太清楚,因為我不在司法領域。也不在開車安全領域。我寫開車的文章,純粹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開慢車被開槍打死的事件屢有發生,對美國人的教育非常有效。大家都從廣播裏明白了原來開慢車更不安全。不僅對自己不安全,也對無辜的他人造成生命威脅。高速路上開慢車的越來越少了。有些中國人習慣開慢車,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無知。
(九)突然加速或突然減速也是造成車禍的原因。看圖。
突然減速通常發生在黃燈的時候。有的人不知道黃燈底下刹車是何等危險,一看到黃燈就刹車。這與闖了黃燈被警察抓住過的經曆有關。尤其是剛黃燈的時候,第一輛車突然刹車,而第二輛車以為應該過去的,就加速了。而第一輛車此時刹車了。從法律上講,第一輛車突然刹車而導致車禍,第二輛車就隻好任倒黴了。但從道德上講,第一輛車在這樣的條件下刹車,如果自己的車是大車,而後麵的車是小車,那後麵的車主就很難活了。其實,對第一輛車車主來講,無外乎合法合理的殺人。第二個人,碰上這樣的“前邊引路人”,隻好認倒黴了。
要養成開車時不僅僅看前方,也要照顧一下後麵和左右。不是靠到了燈底下才慌張張去看。提前都看好了才安全。
好多人這麽想的:如果黃燈剛出來就刹車,如果後麵被撞,自己基本上是安全的。如果不刹車,萬一吃警察的罰單,自己就虧了。可是有的時候後果也很難預料,如果你開的是不足3000 磅的小車,而後麵的是超過6000 磅的大車,盡管是他的車前邊撞你車後部,你的生命依然有危險的。
所以,安全的做法,在剛剛黃燈的情況下,還是要透過反光鏡看看後麵的車是否在刹車還是在加速,然後做出決定。
最後,有人一定要問:如果“隨大溜”超速怎麽辦?
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如何解決“集體超速”和“隨大流安全”的矛盾兀勘熱縊俁認拗剖?5 ,可車流都是70 ,那警察是抓還是不抓?
對這個問題,從理論上我沒有研究過,但我本人的經曆看,我沒有因為超過幾個邁遭到警察罰單的曆史。我不知道是否有在5 邁之內不抓的潛規則。但為了安全,我會隨車流的。隨車流導致吃罰單的例子據說有,因為有時車流超速太多的緣故。這種情況下,要自己考慮了。但原則是:隨車流最安全,而撞擊後的後果嚴重程度取決於兩車相撞時的速度差。速度差越大,生命危險越大。低於或高於車流的速度,都是不安全的。當然,速度越高,安全係數越小。大家都開 40 邁發生撞車,要比大家都開 70 邁撞車後果輕得多。這最後一點,屬於大家都知道的常識。而且,隨著速度的增加,死亡率增加的非常威猛。35 邁撞牆還有活命的,70 邁撞牆絕對沒有活下來的。45 邁撞牆有沒有活下來的,我就不太清楚了。反正道理很簡單:撞車時的速度越高,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但很多人以為在任何情況下開慢車就安全,這個是錯誤的,而且,與車流速度差異越大,你被撞死的幾率越高。“隨車流最安全”是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的統計研究結果,不是潤濤閻自己的猜測。非但如此,大部分車禍是因為有人開慢車造成的。
(十)第一代移民中女人車禍多? 幾年前我在一個中文報紙上看到,一位男人搞不明白中國女人開車容易撞車的原因,他總結他認識的50多個女人中,有40多個有過車禍。其實,他不明白在海外的第一代華人中的女人,為了安全,大多數開慢車而導致的。這有兩個因素:第一,惡性循環。本來就開得不快,突然被撞了,以後就更開慢車了。然後更危險。第二,慢車流行病。A女士開慢車被撞了,B女士聽說後後怕了:我比她開車還快,以後要慢點開!然後出車禍了。C女士聽說B女士被撞了,自己也開慢車。
那為何很多第一代移民的中國女人(也包括很多男人)開車太慢 呢?因為她們有恐懼感。那恐懼感有何而來?主要原因是因為車子在高速的時候發飄。那為何車子發飄?這要從空氣動力學角度闡述了。
車子在高速路上有兩種主要阻力。第一是前方的空氣阻力,這個不用多說。在低速的時候,這個阻力所占的比例小於輪胎與地麵的摩擦力。但隨著速度的增加,前方的空氣阻力所占比例就越來越大,甚至超過油耗的 70% 用於克服這個阻力。車子的第二大阻力來源於輪胎與地麵的摩擦力。這個取決於車重、輪胎寬度花紋等。
很多人不知道車子在行進中還有另一巨大的力量影響車的穩定性。那就是空氣從低下把車子往上托起的力量。這個力量隨著車速的增加而增加。這個力量越大,輪胎與地麵的摩擦力(或者附著力)越小,也就越省油。但也就越發飄。
由於中國女人在美國喜歡開省油的車,也就是體重輕。在車底盤接近的情況下,車子體重越小,就越發飄,當然也就越省油,因為輪胎與地麵的摩擦力越小。
女人比較敏感,對車子發飄的理論雖然大多數不明白,但實踐告訴她們“慢車穩當”,其實因為她們開的車體重太輕造成的。這是中國女人開慢車的原因。你告訴她們開慢車容易出車禍,她們無法認同的,因為實踐表明開快車車子不穩。其實是發飄導致的不穩的感覺。
想起這些女人,我就為她們難過。想想啊,潤濤閻憐香惜玉是有道理的。女人漂亮,勾魂攝魄。不漂亮的女人溫柔。不溫柔的女人有氣質,沒氣質的女人喜歡提高床上功夫。不喜歡提高床上功夫的女人有自信。沒自信的女人聽話。不聽話的女人聰明。哪個女人不可愛? 你硬要說你碰到的女人不漂亮,也不溫柔,也沒氣質,也不喜歡提高床上功夫,也沒自信,也不聽話,也不聰明。這種女人根本沒有。就算有,那她也會生孩子。你個臭老爺們永遠都經曆不了女人給你生孩子時的痛苦。俺半夜不睡覺給女人們打字。您可別說潤濤閻對男人會見死不救。俺曾經在中學時代救過一位長者的命,那是在結冰的初冬,我拾糞走到河邊,長者想超短路過河而不去繞路過橋,我估計不行便勸他不要下去,他非要試試看。他剛一下去就掉入冰窟窿裏了,我立刻把糞叉遞過去,他抓住後威猛地拉,我也差點送命。但不知道是我命大,還是他命大,反正我不僅沒掉入冰窟窿最後還把他給拉上來了。往事依依,仿佛還在眼前。
誠望大家轉貼,潤濤閻的文章雖然雷人,其實都是科學常識,說不定有不少誤以為開慢車就安全的人看到此文後明白了這個道理而避免了車禍,那潤濤閻便是這些人的救命恩人。
(這是最近寫的汽車係列的最後一篇文章。如有紕漏,望指出。尤其是當過路警的高手。)
執著2011 發表評論於
2010-12-26 17:38:23
嗯, 黃色車最醒目, 美國的school bus都是黃色的。 最近幾年感覺silver最流行, 所以我們家現在2輛車都是silver。 我覺得小心駕駛是行車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我的駕駛技術不好, 不敢去陌生的地方開車, 但是來美國開車10幾年, 還沒有與人碰撞過, 屬於小心無大錯。 : )
A1111111111 發表評論於
2010-04-07 09:57:37
Lao Yan
I think you never went to driving school to take some professional trainning, so you don't know about driving yet.
A lot of people just learn driving by self. I think you will get some different view points after you learn Class A, Class B driving. Maybe your driving lience is just C.
紗窗 發表評論於
2010-04-03 19:45:06
說起車身顏色,想起一件事。覺得“淺色安全”這話是有道理的。有天晚上下大雨,猛打雨刷,倒著車從車位出來。由於車不多,所以速度也不是很慢。忽然隻覺車身後黑乎乎一邊,甚得慌,趕緊踩刹車,定睛一看,才發現右後側有輛墨綠色的車黑壓壓得停在那。要不是那黑壓壓的感覺,根本看不見那車。要是淺色的,不可能看不見。
王六一 發表評論於
2010-03-20 10:22:39
閻博士,昨天撞進你家,一口氣讀了5、6篇文章,讀到“哪個女人不可愛”一句,心
中非常感動。“聖經”上也說,要常說造就人的好話,可惜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最愛
批評別人,以挑別人毛病為樂,讓他/她說一句稱讚的話就好象要了他/她的命,你
說這些人是怎麽回事呢?
如果像你這樣有愛心、待人寬容的人多一點,我們也不至於有那麽多好女孩子被大
白狼叼走了,嗬嗬。表揚別人其實也是一種正反饋,結果是大家都高興,我相信你
在現實中一定有很多朋友,生活得樂觀開朗。願你多寫!
Wisewind 發表評論於
2010-03-18 04:13:01
“甲殼蟲”的形狀設計使汽車的所謂“貼地性能”變差,而不是變得更好!
潤濤閻先生歡迎大家參加討論,本人也談一點對“甲殼蟲”的看法,本人隻是就事論事,您如果不予認同,大可一笑置之。
本人以為“甲殼蟲”的形狀從側麵看就像一個又短又肥的海豚,這樣的形狀設計,其主要目的是大大降低汽車高速行駛時所遇到的正麵的空氣阻力,而不是為了改善汽車的所謂“貼地性能”。
恰恰相反,“甲殼蟲”的這種形狀卻使得汽車高速行駛時在垂直方向上產生一個“浮力”,換句話說,就是使汽車的所謂“貼地性能”變差,而不是變得更好!
為了在不增加汽車總重量的前提下改善汽車的所謂“貼地性能”,“甲殼蟲”突破汽車設計的巢臼,別出心裁地將發動機安放在汽車尾部,將行李箱挪到汽車前麵,這樣一來,整個汽車的重心後移,雖然重量沒有增加,但汽車的所謂“貼地性能”卻大大地改善了。
hbw 發表評論於
2010-03-13 08:35:45
回複比哭笑好的評論:
文章太多還沒有完全讀完。你一定都看過了,不過有個定律索引就更好了。
毛蟲兒 發表評論於
2010-03-12 21:15:28
回複潤濤閻的評論:現在的鄉政府還在用老式的吉普車。因為鄉下的路不好。
潤濤閻 發表評論於
2010-03-12 17:34:06
剛看到下麵有人提到汽車重量與發飄的關係,拿賽車說事。其實,賽車的底盤離地麵隻有幾厘米,那隻能在平平的賽場上才能開。當然,底盤如果跟地麵空間越小,氣流往上托的力量也就越小。但太小了,底盤容易擦地麵而失控,下麵的零件也容易給刮掉。
這就是當SUV抬高底盤後,必須用麵積小的底盤,這就是crossover的由來。非但如此,crossover的車重量超過用同樣底盤的轎車,否則就會發飄。關於車子流線型對發飄的作用,也不是無限的。極端設計是希特勒自己設計的甲殼蟲,因為那是極端,不會有人超過那個設計,如同同樣的麵積圓的體積最大,這是絕對的。當然,不可能每個車都是甲殼蟲的形狀。關於我說的前邊的空氣阻力和地麵摩擦力的阻力,我說的沒錯。歡迎討論。
比哭笑好 發表評論於
2010-03-12 06:12:10
回複hbw的評論:
您沒有把他的文章全部讀一遍吧?每個定律都有一篇文章說明。
hbw 發表評論於
2010-03-11 21:02:41
請問您的“潤濤閻定律”是否有集中說明的文章?謝謝!
潤濤閻 發表評論於
2010-03-11 19:13:36
我們剛來美國的時候,國內還沒有私人汽車。縣長給我送行的時候也隻有吉普車。有轎車的要地委書記一級。別把清朝的故事拿到唐朝去套。而且,也沒有“高速公路”一說,所有的公路就叫公路。高速公路是我出國後才開始修的。另外,我文章裏的圖,三條線中的兩條不是高速路數據。所以,我沒說在高速路上開慢車危險,我是說在任何路上開慢車都危險。
不是我們沒上中學,你問問你父母,那一代人跟你們年輕一代不是同樣的經曆。先看懂文章,然後思索,搞不懂問一問,然後再做評論不遲。否則,自己以為是在笑話別人,事實上是在笑話自己無知。
拉兄弟一把 發表評論於
2010-03-11 18:36:57
回複多哥的評論:
可能是不會讀書的,事實上也有可能是沒有讀過中學。
多哥 發表評論於
2010-03-09 17:37:55
高速公路上開慢車危險,這個原理我記得中學物理課上都講過。老閻怎麽到了美國後才明白呢?還有你周圍的那幫中國留學生們,都有死讀書的嫌疑啊。
dakan 發表評論於
2010-03-09 13:48:18
老閻的博客,很有點先賢蘇格拉底的味道,影響了一大批人。
westernblot 發表評論於
2010-03-09 11:26:28
回複runelf的評論:
在中餐館送外賣至少有三大好處:1。可以免費吃頓中餐 2。大大提高開車技巧和認路本領 3。有機會和餐館裏打工的MM發生“碰撞”而產生“化學反應”。。。而這些不但不用花錢還有人給錢,當時就覺得沒比這個更好的工作了。
潤濤閻 發表評論於
2010-03-09 06:20:24
回複神偷李二的評論:
你自己開博客吧,開了你就知道了。博客是你自己的日記本,你想寫啥就寫啥,想什麽時候寫就什麽時候寫,不受別人指示。想接受別人的評論就接受,不想接受別人的糾纏評論就關閉評論。博客不是論壇,更不是掙錢的雜誌報紙。
最後,謝謝您翻牆跑到這裏。但我告訴您,我寫什麽都有人喜歡看,張三喜歡政論文,李四喜歡散文,王五喜歡股票。但我不能全滿足。我不收費,想寫啥就寫啥。說不定還繼續寫車,車子的學問大得很,光發動機、變速箱就得寫很多篇科普才能讓多數人搞明白怎麽保養怎麽修車甚至買車時選什麽車。你認為你用不到的知識別人也不感興趣,那不符合事實。
神偷李二 發表評論於
2010-03-08 21:56:48
我是潤濤兄忠實的讀者,每天都在等著潤濤兄更新.
隻是最近你天天跟掏憂塔扛上了,兄弟在國內上個文學城不容易,所以想問潤濤兄啥時候能換點其它方麵的寫寫呢?
拜托潤濤哥千萬不要被招安了.
潤濤閻 發表評論於
2010-03-08 20:43:56
各位兄弟姐妹:
大家好。
不一一回複了。希望周末有時間寫一段回憶錄。那麽多往事,夠寫幾年的。其實,我是比較手懶的。
祝大家開車安全!
加州花坊 發表評論於
2010-03-08 15:20:04
老弟的文章無論講什麽看的人評的人都多,真是好樣的。
我開車喜歡快,有個男同事開車比慢結果被人撞傷三次,每次都用賠款換一次車,而且一次比一次換的好。所以南女都一樣,有快的有慢的。
runelf 發表評論於
2010-03-08 11:27:55
回複westernblot的評論: 握手啊,我也是上學時候送外賣練出來的。
宣宣 發表評論於
2010-03-07 11:20:18
閻老師對文章又增添不少內容,針對性和說服力更強了。我在國內從小看到的馬路標語"十次車禍九次快".比較符合中國國情,在這兒就不是十分準確了。
同理還可用在溫哥華每年的煙花匯演散場及聖誕遊行結束等類似情形,隨大流是最安全。
westernblot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19:44:18
回複腰呀冧吧溫的評論:
"超車時才知道是一男老中還一臉茫然的樣子。當時真想撞他。"
姐姐您火氣夠大的,手裏千萬別有槍。。。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15:25:02
回複WienFan的評論:
謝謝"靈貓"表揚好人好事!
WienFan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13:18:34
回複vwbeetle的評論:
哎呀,那個"串通"是比喻,意思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是表揚你們兩個啦,嗬嗬。
"原來你和版主兩個串通起來忽悠俺們覺悟不高的人" ---thanks for the flower:)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12:33:48
回複WienFan的評論:
回複WienFan的評論:
引: ["答anahiyiyi和vwbeetle:
哈哈,你門兩個串通起來批判俺覺悟不高。俺的耳多根子是比較軟,聽到好話,還沒沾一滴酒,就暈忽了:))"]
我相信anahiyiyi是位正人淑女...大概是"英才所見略同"吧!!
嗬嗬!!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12:27:50
建議:
我第一次開車到 NYC 是走 I-80 ...當時是為了跟旁邊一部車別苗頭,(一對黃頭發碧眼的年輕人,敞蓬車/Convertible),互相比快...最後"我勝"! 以 110哩(175公裏)時的速度,衝過George Washington Bridge 進入NYC.
沒吃罰單,隻交了$2 入 NYC 的費用,(據說,現在 $8,$9 啦?)
所以,有個公式可用:
若是你不想要吃罰單,或者你照限速開,或者你要開的很快,在警察沒見到你之前就開不見了.
大家開高速,超高速!!!
哈哈哈!!!
仍然最基本規律是:
Drive under your control !!!!!!!!!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10:49:34
回複WienFan的評論:
引:"答anahiyiyi和vwbeetle:
哈哈,你門兩個串通起來批判俺覺悟不高。俺的耳多根子是比較軟,聽到好話,還沒沾一滴酒,就暈忽了:))"
我相信anahiyiyi是位正人淑女...大概是"英才所見略同"吧!!
嗬嗬!!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10:38:40
回複WienFan的評論:
哈哈,原來你和版主兩個串通起來忽悠俺們覺悟不高的人。俺的耳多根子是比較實在的,聽到"實"話,還沒沾一滴酒,就被衝暈了頭!!!
世道不古,
啊彌托佛!
比哭笑好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10:12:16
我有一個原則:搭車的時候先問一下是不是習慣開慢車。如果是,我絕不搭車。
37213824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09:33:01
想起教科書上講的一個統計學悖論。
有人做統計,發現飲葡萄酒的人群比不飲酒的人群更健康,於是得出結論稱飲葡萄酒有益健康。但是有人得出另外的解釋:因為不飲酒的人群健康相對較差,所以選擇不飲酒。
濤兄的圖形作為“開慢車容易導致事故”缺乏科學性,因為隨大流的和開慢車的人不是隨機抽取的。正如上麵的“不飲酒”,“開慢車”很可能是自己技藝差,或者車的穩定性差等等原因。
不過這個圖給出的另一個結論是有價值的:離開慢車的遠點。
小大不點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06:28:07
開慢車又占快線的在HWY上不要太多哦.一月份事故多是因為黑冰嗎?車子會打滑.
WienFan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00:34:01
回複vwbeetle的評論:
引:"...女人漂亮,勾魂攝魄。不漂亮的女人溫柔。不溫柔的女人有氣質,沒氣質的女人喜歡提高床上功夫。不喜歡提高床上功夫的女人有自信。沒自信的女人聽話。不聽話的女人聰明。" === 版主的這幾句話,把前麵所寫的公德全抹殺掉了...還不夠...
樓主的意思是,女人無論怎樣都有優點,所以樓主憐香惜玉, "半夜不睡覺給女人們打字。" , 並沒有要女人按照這個模式學的意圖。 哈哈。
WienFan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00:26:10
回複vwbeetle的評論:
"我最喜歡用手排擋的車來教." --- 明智。在咱們這裏考駕照隻能考用手換檔的,會這個後再開自動的,容易多了。
WienFan 發表評論於
2010-03-06 00:13:00
答anahiyiyi和vwbeetle:
哈哈,你門兩個串通起來批判俺覺悟不高。俺的耳多根子是比較軟,聽到好話,還沒沾一滴酒,就暈忽了:))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21:25:09
回複毛蟲兒的評論:
抱歉,我應該說的更清楚一些.
我是在FRYWY上教我女兒開車的,一學就會,但是這個先決條件是: 一條車少的 高速公路.
那年,她去 UC BERKELEY,我們趁機到俄勒崗和華聖頓州轉了一圈,I-5 經過很多人煙稀少的地方,路上車子不多,就教了.
在高速公路學車,當然不是在 L.A.,CHICAGO, BOSTON ...等大都市附近的FRWY啦...也許在 MONTANA 州的 FRWY 學車最好,有時開了10分鍾,也不見一部車.
美國東部人多車多,不易找到好的FRWY 練車路...假若你住在BOSTON,開出市區後很遠,在 I-90W 到SPRINGFIELD的路上,也許有車子較少的地方可用.
所有資料,隻供聊天用,不負任何責任的!
腰呀冧吧溫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20:23:23
碰上開慢車的男人更叫人窩火。有一次前麵一輛烤肉啦和一輛truck並排行駛了有一mile。超車時才知道是一男老中還一臉茫然的樣子。當時真想撞他。
solo1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9:55:51
回複潤濤閻的評論:
The mining death rate is just my rule of thumb estimate. It is close to metal/nonmetal mines, but coal mines have a higher number. For example, in 2009, there were 35 deaths for 352,595 miners. But the death total normally would be around 50-70. See details at Dept of Labor
http://www.msha.gov/MSHAINFO/FactSheets/MSHAFCT10.HTM
Even in China, the number of coal mine deaths in 2007 is 3786.
For comparison: China: 1.485 deaths per 1 million tons of coal. U.S.: 0.04 deaths per 1 million tons of coal. (2007).
xs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9:14:12
其實開慢車的一般都不是不想開快,而是因為技術不好,老是猶猶豫豫,遲遲疑疑。
262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9:05:31
"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公路,也就是任何車速的情況下,最安全的是“隨大流”。不敢苟同。很多追尾連環撞車都是隨大流。本人15年的安全駕車經驗就是不隨大流,實際上是要離那群人遠點,或離事故高發群體遠點,群體裏不知藏著什麽壞臭蟲,有刹車不好用的,方向盤有問題的,嗑瓜子的,摸口紅的,油門自動加速的。。。高速公路上我經常是在前後兩個方陣之間,有比這安全的嗎?要開到這種位置需要策略和膽識和技術和高超的判斷力,簡單說,該慢就慢,該快就快,不在別人車前晃悠,該超車就超車(一定要判斷好車速和距離),好不手軟, 決不能揉揉掛斷。你要做公路的主人,而不是被別人要挾。美國的特點是,路上有好多老者,他們多數低於平均時速,一定要遠離他們。
solo1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8:52:36
A girl told me that those driving Toyota normally drive slowly. If you see a Toyota speeding, avoid it since it is very dangerous.
Honda owners like to drive near the upper limit without the danger of a ticket.
Those who drive Mercedes are slow and often are black people.
潤濤閻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8:36:31
回複solo1的評論:
您說的對。要是在青年人裏算,車禍是第一殺手,比任何疾病都高。對礦難的死亡率我還真的不知道,謝謝提供。
潤濤閻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8:34:33
有人鑽牛角尖。沒說所有的第一代移民中國女人,是部分。
尤其是跟丈夫學會開車的女人。那些在駕校學習得到駕照的女士,開車比男人還穩當。
前邊也有人提到很多第一代移民的中國男人開車慢。這個,也是在文章裏邊講了的。
solo1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8:34:02
The death rate for miners, a dangerous job in US, is about 1 in 10,000.
The death number from automobile accidents in a year is around 50,000. For 250 million people, that is 2 in 10,000.
Driving is more dangerous.
極毒教徒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8:27:24
公交車由女士開事故率最低。銀灰色的車事故率最高,在南方夏天的柏油路上。
xinyunzhu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8:19:16
嚴重性別歧視。 為什麽寫給女人? 難道男人沒有開慢車的嗎?我見過許多男人開車死慢,真想罵他們一句dumy.
solo1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8:18:54
Therefore, red light camera does not help traffic safety at all. Some people say it is a good indication of corruption.
nkhlok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7:20:41
關於開車你說的很有道理,也很佩服你的細膩,開慢車確實是很危險的,但開快車要有足夠的精神頭兒,還要有一定的技術加上經驗和自信,還有就是開車就是開車,不要想和做與開車無關的事情,這樣就能保證安全行車。
nkhlok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7:13:45
hello
毛蟲兒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7:02:32
回複vwbeetle的評論:您老膽子太大,在高速上教女兒開車!
我跟教練學了幾次我覺得我有信心開出去了之後,我老公就是不讓,後來是我自己壯著膽子開出們一次就敢了。但是跟老公學開車的經曆很痛苦,那時感覺人生最痛苦的就是學開車,他是個膽小鬼,更增加了我的痛苦,有一次我把車停在路邊和他吵架,打他,我很理智,怕被警察抓吵了一會就回家了,我考過以後他說考官對我太鬆,他出差後叫我別開車,別用共同的信用卡(怕被關了,他在國外用不了)。我發現真是跟啥人學啥樣,我以前膽子挺大的,現在也是個膽小鬼了。我擔心兒子以後要嘛是個膽小鬼,要嘛就是叛逆膽大包天。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6:46:21
我最喜歡用手排擋的車來教.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6:41:58
回複潤濤閻的評論:
引: "...毛蟲兒想學開車,別讓丈夫當教練就成。丈夫嚇唬你批評你,你就沒自信了。花點錢找駕校去學,很快就學會了。非常容易。"
===
去年有三家朋友,請我教他們的太太開車,平均,三個小時就能上路了.
我的第一條規則是:
車子外麵,我們是朋友,車子裏麵我是老師,很嚴的老師,我說一,你隻能做一...我說三,你不能做 2.9! OK以後,就可以教了.
一位太太很嬌慣,丈夫教了五次,駕駛學校上了一次,沒用...找到我...
開了一下後,她發脾氣:"我不學了,你開回去!"
我說:"妳不開,我也不開;妳要是出去,我就坐公車回家,你們的車子,我不管!"
她變乖了,有繼續開了兩個小時,開會了!
晚上,他們就留我吃了頓飯,結束了.
嚴師出高足!
我哪個女兒在 FREEWAY 上,大概是一個鍾頭,就學會開車了...那時她高中畢業要進大學,衝勁很大!
潤濤閻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6:24:53
我最近發現,在美國中餐館的水平其實主要看油膩不油膩,味道沒有問題。我比較了泰國餐館越南餐館和日本餐館等亞洲味道的餐館,日本餐館油煙少,比較健康,中餐館味道多,隻要找到不油膩的就是好餐館。
相比之下,亞洲餐館裏就數韓國餐館我吃不上口,不知何故。不如泰國餐館甚至越南餐館。
美國人開的中餐館(味道是中餐,做法也是中餐),油膩少了點,但油還是比較多。有的中餐館糖太多。找到不油膩的中餐館比較難,但有。尤其是不放味精,很難做到。他們的佐料裏邊已經放了,你告訴他說不要放,他答應你,而事實上,裏邊多少還有味精。
大家對中餐館的看法如何?
開車反正隨大流沒錯,不如餐館的內容有趣。我在琢磨這個事,已經很長時間了。
毛蟲兒想學開車,別讓丈夫當教練就成。丈夫嚇唬你批評你,你就沒自信了。花點錢找駕校去學,很快就學會了。非常容易。我教過的人很多很多,關鍵是不批評,不嚇唬,隨大流。底下的評論我還沒看,在琢磨餐館的事,吃,尤其是吃的健康,學問太大了。開車的學問太小,跟吃的學問不能比。
各位周末愉快!
吃好喝好睡好。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6:19:58
FYI:
在美國開車,各州風格不同,
在 俄亥俄(OHIO)州,速度限製較緊,稍微快,就會吃罰單.
芝加哥,應該 70-80之間,安全.
在加州,較鬆,在 LA 開 80哩/時,沒問題,巡警的車會從你旁邊以 90哩的速度,呼嘯而過.在 SD 和 SF 要案慢一點.
在州際公路上,跟大家一起快,最好不要一路領先,很危險,州警就在那等你,一張罰單 $200 很普通!
前後左右觀望,再趕車...警告雷達在一些地方是不準用的,抓到了,加倍罰!
哈哈! 勸大家勇敢盡量開快車!
最重要的是: "Driving under your control!"
毛蟲兒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5:56:53
回複Ilovescrewdriver & 仙蓬老人 的評論: 謝謝您兩位的指點,您們兩個說的要點我都有,看來我得找教練練技術和膽量,克服心理障礙。
Ilovescrewdriver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5:53:12
回複曉青的評論:
千萬不要簡單得這麽想,隻要不是變態的慢,開車還是慢一點的安全。咱們中國人說開的慢一點,說的是不要超速,不要到了美國就曲解爹娘的意思。
Ilovescrewdriver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5:38:54
回複毛蟲兒的評論:
戰略上要藐視,戰術上要重視,不要隨意急減速,不要隨意變道,上高速,重要的是克服心理上的恐懼感。
仙蓬老人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5:26:30
To:毛蟲兒
親愛的毛蟲兒,在網上是沒有人敢回答您的問題的,因為上了高速公路就容不得半點疏忽,是性命攸關的事。您不敢上高速有可能的幾個原因:1,技術 2,膽量 3,判斷能力;不知道你在哪方麵需要加強?假如你已經有了駕照,建議你找當地的駕校專練高速,他會給你找一個好時間(車流量少);好天氣(能見度高);好路況(根據你當地的情況)幫你多練習,希望對你有幫助。
Ilovescrewdriver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4:42:43
閻先生,原本是不想到你的地盤留言的,可是因了你在“愛車一族”對我的出言不遜,我覺得有必要讓大家看到真實的你。其實我明白你為什麽對我出言不遜,不僅僅是因為我忽略了你的那段話(你的博文裏經不起推敲的地方太多了,這也是你最近的博文引發那麽大的爭議的根本原因),更是因為我的回帖裏用了“丟人”兩字,你受不了了。讓我來告訴你我為什麽用這麽兩個字:“開慢車被開槍打死的事件屢有發生,對美國人的教育非常有效。”這句話,沒看出你對殺人者的譴責,反倒認為他們的行為起到了有效教育的作用,一個變態的瘋子到你的嘴裏竟然成了好的教育者了,這樣,你和那些不譴責砍楊欣頭的凶手,反倒認為楊欣是插座的人有什麽區別呢?
如果沒有那篇有關楊欣的雄文,你這麽說到也罷了,可是在譴責完了罵楊欣插座的人後,你這麽說,你不覺得羞愧嗎?不覺得丟人嗎?
原創一個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4:18:21
回複一桶糨糊的評論:
就怕這種平平淡淡簡簡單單30-70的數據了。這個數據必須和一個相關數據同時考慮,就是mileage。即男性每年路上跑的公裏數,以及女性每年路上的公裏數。
曉青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4:11:23
知道了,以後開車開快點。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4:02:30
回複WienFan的評論:
靈貓,
你怎麽被版主的"醉人夢話"騙到了?
樓主太不了解女人了,哈哈哈哈。
不頂!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3:45:34
引:"...女人漂亮,勾魂攝魄。不漂亮的女人溫柔。不溫柔的女人有氣質,沒氣質的女人喜歡提高床上功夫。不喜歡提高床上功夫的女人有自信。沒自信的女人聽話。不聽話的女人聰明。"
===
版主的這幾句話,把前麵所寫的公德全抹殺掉了...還不夠...
大錯特錯的說法!
大錯特錯的說法!
大錯特錯的說法!
請不要誤導人啊! 罪過!
阿米托佛! 阿門!
一桶糨糊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3:29:57
堅決反對女人就都開慢車!胡說八道!性別歧視!歐盟一些國家和美國的統計表明,男司機發生交通事故的比率更高,約為70%,女司機隻不過占30%左右。
開車關鍵要自信,果斷,該快時快,該慢就慢。光知道逞能開快車,來回超車還得意洋洋,不管他人行車的人就是找死。鄙視那些無知的歧視婦女的人!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3:25:48
"由於中國女人在美國喜歡開省油的車"
哈哈哈哈哈!!!!!
大笑話,
在美國,絕大多數人都想到要省油啊!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3:22:22
1) "...那為何女人(也包括一些男人)不敢開快車呢?"
===
是因為沒有受到好的教練!
我教我的女兒開車, 是在 高速公路上教會的.
我自己是由我讀書時的美國室友同學教的,恰好,他很會教.
2)"(十)可憐的女人們"
===
好像有性別歧視,不對呀! 不對!
過去中國人一般開的較欠火候,現在中國國內車子多了,FRWY多了,會漸漸改進的.
3) 總的來說,是值得一讀的文章,隻是太長了! 去掉 65% 如何???
毛蟲兒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3:20:02
我不敢上高速,也就是在高速上感覺車不穩,上高速前要做好哪些準備呀?
仙蓬老人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3:16:37
車禍不分男女,反映男女有別。有人開車的時候:1,對方向的反映慢(甚至沒有方向感)2,對突發事件的反映慢;3,對路況反映慢;4,對即時情況(包括風速,天氣,路麵,車子的機械運作)反應慢;人們說血型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而我說性格決定駕駛。往往看到一些愛衝動,自以為是,自我為中心的人特別容易發生車禍;一些老謀深算的性格,車禍則很少,更絕的是謀算到把後麵那輕狂小子給車禍了,嗯。開慢車的人是希望自己有足夠的時間來下判斷,別的司機也比較容易避閃。男人往往下判斷比較快,女人比較優柔寡斷。女人心裏害怕就慢慢開,因為她是女人,不丟麵子,男人害怕還拚命開,因為他們死要麵子。果斷,敏捷,成熟的心態是駕駛的要訣,不分男女。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3:08:26
"...沒人相信我說的話。似乎在中國人腦子裏已經根深蒂固地認為開慢車安全,開快車危險。"
===
當時美國為了省油,由車速限製從70哩減為55哩,才努力宣傳開慢車,都說比較安全.
是政府給人民的錯誤信息!!!!!!!! 有意或無意???
我得到超速罰單,為此,跟州警在路邊大辯過...到法庭,我還是交寫罰款...他們等著要錢!
哈哈!
WienFan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2:34:49
"女人漂亮,勾魂攝魄。不漂亮的女人溫柔。不溫柔的女人有氣質,沒氣質的女人喜歡提高床上功夫。不喜歡提高床上功夫的女人有自信。沒自信的女人聽話。不聽話的女人聰明。哪個女人不可愛?"
---科普之後再來點煽情,樓主太了解女人了,哈哈哈哈。
頂!
joseph758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2:18:05
亞裔女性的開車技術幾乎都非常爛,症狀有:拐彎不打燈;發覺走錯了街上標誌的U turn位置;卻從那直行向前;在紅燈右轉不等不讓對麵左轉車;在高速公路最左道慢行;在單行道卻超車。。。等等等等,總之這些老娘們開車是該行不行,該止不止,猶猶豫豫,恍恍惚惚,迷迷糊糊,毫無駕車概念,絕對是潛在車禍產生者!
vwbeetle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2:14:43
"關鍵是看衣服沒遮住的地方的皮膚是否白嫩。 "
哈哈!
還是中國人老觀念,認為"白嫩"就是美,
其實,黃皮膚,黑美人,棕佳人...是很多的!
絕對優越!!!
greatkhan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2:09:15
博主關於車重與穩定性的認識有點問題。輕的車盡管在高速時會受底部氣流的影響較大,但如果車體的氣動外形設計合理的話是完全可以抵消這股力的。如果一輛小車高速時發飄的話,要麽就是車子設計有缺陷,要麽本來就不是用來飆高速的。打個比方,一輛原廠的Corolla重約2800lbs, 一輛Lotus Elise重約2000lbs, 一輛F1賽車小於1300lbs,那你說那個最不穩?
就普通用途來說,我認為車子應該是相對越輕越好。輕車比重車無論在加速性,敏捷性,彎道穩定性,燃油經濟性,及環保上都有不言而喻的優勢。即使說到安全性,即便如很多人以為的車重就安全,那麽兩輛重車撞到一起的話誰安全呢?
最後再羅索一句。博主有關汽車阻力與輪胎摩擦力的論述也有些似是而非。我懶得再打字討論了,請各位看官自己小心辨別。
曉仁悟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1:44:12
那位自稱“二哥”的朋友認為,快10mile比慢10mile更不容易出事故。這話也許對。但一旦出事故,兩者的後果很可能不一樣哦!
曉仁悟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1:39:00
在高速公路上行車,有時後麵的車輛盯得很緊,並且以閃燈或按喇叭催你快行。這時隻要你的車速不算過慢,盡可不必理睬。記住,在公路上隻有交警才是爺,其他人都與你平起平坐。沒有把握的變速、變道徒增你自己的危險。
肌膚嘎然扥是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1:13:42
馬上發給LP
曉仁悟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1:11:16
安全開車是個很重要的話題,所以也說幾句。
行車事故絕大多數發生在‘兩變’:(1)變速度(包括起步、停車);(2)變方向(拐彎、變道、倒車)。
開車時要有全局感。要時時意識到自己在車流、道路交通中的位置和處境。
車內的後視鏡很要緊,很多人往往忽略。
養成正確的駕駛習慣和動作,以交規為準。堅決不在行車時使用手機。
沒有必要和把握,不要變道。要變道盡早準備,尤其在高速公路上。這也是全局感的一部分。寧可錯過下高速公路的道口,也不要匆忙變道(這是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開玩笑)。保持在lane的中央行使,偏左或偏右都不合情合理。
在高速公路上行車,以交通警示速度為準,慢5mile比快5mile安全,對省油和保護車輛也有利。過慢的行車不可取(指低於交通警示速度10mile)。
二哥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1:07:55
+10 has less accident than -10 because these drivers typically drives better. I do +15 all the time, so far the only problem is getting the tickets - my ticket record is longer than my height now. Proud to be a tax payer. Yes my first accident was because a driver pulled over at the intersection because he could not see if it was red or green due to the sun. I had to teach both of us a lesson.
This is so common sense Lao Yan. I cannot imagine anyone not knowing this? Lao Yan you are 侮辱 our ladies intelligence here hehe.
桑耶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1:01:37
期待更多大作。
沒落貴族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0:56:09
知道“隨大流”安全,但是博主有研究,有數據,讚一個。
哪得不留連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0:55:43
多謝大俠指點!
dadaoda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0:52:43
“刹車是爺”“酒精是爺”。這裏, 閻兄您絕對是爺。
不過,"中國的家長在孩子開車離開之前往往囑咐孩子“慢點開!”三個字。其實,這個是錯的。" 以偏概全了。
wuwu2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0:42:00
回複work88的評論:
技術差的人喜歡開好車大車,因為怕撞到死悄悄。
CMOS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0:35:21
我開車的經驗。該快的地方就快;該慢的地方就要慢;該停的地方一定要停。不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就是危險駕車!
work88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0:22:54
很多老中女人喜歡開名車,車子又新馬力又大!
一上高速,速度在60英裏左右還在高速的左車道,不但阻礙交通,又是定時炸彈!換道時候猶豫再加憂鬱,一車占兩道,換線不打燈,看見黃燈紅燈減速又猛刹車,手忙腳亂,綠燈時慢悠悠的過! 珍惜生命,運離女性駕駛!
非常鄙視這些老中女性馬路殺手!請回DMV重考,謝謝!
涼皮的死黨飯絲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0:16:30
我一向都很支持LZ,不過這裏有幾個疑問:
1、那個U形圖是1968年的研究了,40多年過去了,人的開車習慣和汽車技術可能都有改變,這個圖還適用嗎。奇怪的是超速在10邁出頭的反而是出車禍最小的區間,可能是超速超到這個份上,車要好而且人也全神貫注
2.關於黃燈刹車的問題,我覺得應該是後麵的車更應該注意吧,接近信號燈的時候要和前麵的車保持一定距離,而且不要加速,前麵的車哪裏看得到後麵是在加速還是刹車。前車做任何決定都是合理的,後車最安全的是看到黃燈都減速準備停
yyang3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0:16:10
agree, especially the yellow light part, my first accident was caused by someone suddenly stopped before yellow light.
毛蟲兒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0:10:50
回複anahiyiyi的評論:這種女人具有男人性格,我的朋友就是,帶著孩子在高速上老聊天,我給她講不敢坐她的車後才改為車內的bluetooth,但還是邊開邊聊,帶著幾個月的孩子整天到處跑。孩子變成車內兒童,在哪兒都能睡。
毛蟲兒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0:04:25
那本路考的書上講了安全開車法是要隨大流,在考試中好象也有這道題,所以我記住了這個警訊。其次是一定要保持安全距離,別跟太緊,書上有講。再就是看得遠(書上沒講),老公告訴我的。
我都才上過一次高速,是因老公說要陪我上高速練車,我覺得很危險就自己上了一次,感覺還可以,就是覺得開快了車子不穩,沒有自信,到現在還是不敢,得先在express way 上練練開50,55,習慣了開50,55 後再上高速。
anahiyiyi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10:00:40
確實是雄文,見識了!大讚!
可有的女人開車比男人還野到底是什麽原因?
scipio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09:49:36
關於follow traffic超速,確實有抓頭不抓尾的說法,唯一的例外是某些路段,一堆警察排著隊抓超速,哪個是沒人能逃過去了。
DUMARTINI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09:27:08
謝謝關照~
周末愉快
但是,很多女人都愛開快車,就借用寒枝那句了:膽大心細,遇事不慌。
westernblot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08:27:19
今天早晨在我前麵就有一個開特別慢的,在一個轉彎的地方幾乎是原地停著轉的,超過去看了一眼,果然是一個同胞姐姐,可她開的不是小車,是一個大的SUV啊。我發現一般在路上開得慢的不是老人就是我們同胞,無論男女。其實熟能生巧,建議大家沒事兒都多上路練練。我就是送了2年外賣練出來的啊。。。
潤濤閻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06:57:29
i will add more in the article to tell you why most Chinese female drivers fell uncomfortable in high speed.
寒枝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06:49:11
唯一不很同意的是黃燈的那一段兒。
一般情況下在黃燈前是沒有時間來判斷後麵的車到底是加速還是減速的。
我的建議是根據自己的車速而定。如果本來就不很快,有足夠的時間正常刹車,就停下來。如果自己開得飛快,就不要急刹車。不管後麵有沒有車,也不管後麵的車的速度(除非後麵緊跟著個超大的卡車,眼看著它由於慣性不可能停下來)。
女性開慢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高車速有恐懼感。越是害怕,越是容易渾身緊張,開得不平穩。越是開得不平穩,越是容易遭受周圍開車的人的不滿,就越容易發生判斷錯誤,緊急情況下不冷靜。
究其深層的原因,就是心理不夠堅強,不能克服自己的恐懼感。
最安全的開車方式是時刻警醒,掌握主動權,該超車時超車,該謹慎時謹慎,對自己所開的車的性能有充分了解,有能力控製局麵,隨時做好最壞的準備。
開車的最有用的警句:膽大心細,遇事不慌。
iammadaboutu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06:06:48
雄文,多謝大俠的雄文!.高速上經常看到亞洲女性開車巨慢,非常危險.
霧水 發表評論於
2010-03-05 00:00:11
笑S,中國人的洞房都是大紅色.
宣宣 發表評論於
2010-03-04 21:23:29
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