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叫胡馬渡陰山

不叫胡馬渡陰山

挖坑和下套

不叫胡馬渡陰山 (2008-07-15 21:18:39) 評論 (1)

有人說過, 同耶教徒討論問題, 要麽是氣死, 要麽是累死。 說氣死累死, 那是誇張, 不過同耶教徒討論累人, 可是一點不假。 再簡單不過“是”或者“不是”, 半句話就能回答的問題,這耶教徒左一個如果, 右一個萬一, 推三托四,百轉千回,車軲轆話繞來繞去,繞了大半天, 還是不知所雲。 等你實在不耐煩了,拜托耶教徒勇敢點回答個問題, 耶教徒擺出一幅睿智的樣子, “嘿嘿嘿, 我早就看出了你“挖了坑”, 讓我跳沒門!”

越戰時, 北越遊擊隊很喜歡挖坑對付美國人。 叢林裏挖個陷阱, 上麵撒上些泥土, 鋪上點樹葉, 一切就地取材, 十分方便。 如果對美軍有深仇大恨, 還可以削上幾根竹簽, 插在陷阱中,等美國大兵掉下去時, 紮他個皮開肉綻。 為什麽越共能挖坑, 美國人就得朝裏跳呢? 那是因為美軍在明處, 越共在暗處。

不知那個天才, 把“挖坑”, “下套”這些辭, 都搬到網絡上來了。 這可真是令人百思不解。 越共下套, 是因為他們在暗處, 挖了坑, 美軍不知道。 可這網絡上每句話, 每個字, 連每個標點符號都是公開的, 一切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沒有半點可隱瞞的, 怎麽問個問題就成了“挖坑”, “下套”? 網絡上討論的人, 連個真實的身份都沒人知道, 有什麽“套”, 什麽“坑”那麽可怕呢?

也不是所有人都怕什麽套啦, 坑的! 嘁哩喀嚓, ICLL就從來不怕別人下套, 有問必答。 為什麽呢? 因為一個人心胸坦蕩, 實事求是,根本沒必要害怕。 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 即便說錯了, 改正了才能進步。 聞過則喜, 不也就是這個道理!

反觀耶教徒,既要做出一副擁有了絕對真理的模樣, 又要為一個漏洞百出的《百怖經》辯護, 當然是捉肘見襟, 力不能及。 更糟糕的是, 萬一說錯了, 耶荷華很生氣, 後果很可能嚴重到取消了他們上天堂的門票, 這損失就太大了。源於內心的極度恐懼, 導致耶教徒戰戰兢兢, 回答個問題吞吞吐吐,顧左右而言它, 良有已也? 白有那個天堂做後盾,在網絡上回答個問題,也這麽膽戰心驚的。 活得這麽窩囊, 可見他們內心對耶荷華的恐懼, 早就吞噬了他們的人性。 這樣的人還自稱平安喜樂? 真是見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