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後,震撼,流淚後的沉思(二)—豆腐渣工程

experience (2008-05-28 21:11:42) 評論 (70)

         此次大地震 , 數以百萬建築物摧毀了 , 幾千所學校倒塌了。更多的是,我們許多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多少人為這些孩子哭泣,多少人為他們默默的祈禱,願他們一路走好。

          感慨之餘,許多文章開始質疑,為什麽這麽多所學校倒塌?這樣的學校是誰建造的?如果說大地震摧毀了所有的建築,為什麽有那麽幾所新建的希望小學沒倒塌?

          隨之而來的,更多的文章推斷這些倒塌的建築,一定是豆腐渣工程。隻要涉及到豆腐渣工程,就涉及到建造這些建築的公司,還有責任人。許多人倡議,一定要把那些使校舍倒塌的責任者,推向法律的審判台。另外,對於建造那幾所希望小學的建築商,要加以讚揚。並且,建議把災區的所有建築,交給這幾家公司來重建。

         以上的倡導,合情合理,我也身有同感,但實在無法苟同,沉思後,我感到這是感情用事,是走極端的做法。當然,我也讚揚建希望小學的公司,他們救了我們那麽多孩子的生命。但是,這麽大的區域,幾乎相當於一個小國家人口的幾百萬人,要吃,要生活,要重建的工作,僅靠這樣的幾家公司,遠遠不夠。就是再有幾百家,也不一定忙得過來。我們需要的,是盡早確定新的建築標準,應用科學的建築設計,製定建築施工的監查機製,讓災民早點步入正常的生活。做什麽事,應該有輕重緩急,把大部分寶貴的時間,放在追查責任上,調查不合格工程。現在是夏天,災民住帳篷還可以承受。幾個月一過,如果進入冬季,這些災民還沒有住房,仍離不開現在居住的帳篷,那時候就麻煩了。

        另外,所有倒塌的建築,是不是都是豆腐渣工程 ? 本人認為 , 一部分是的 , 大部分不是。這是幾乎八級大地震,百年不遇。唐山地震比這次地震還小,一個城市不到一分鍾都消失了。這裏的大地搖動,山崩地裂,兩山相撞,造成水壩決堤,道路橋梁塌方;這麽大的天災,能夠幸存的建築才是奇跡。

         為什麽我這樣說?本人的論點隻有一個依據,當地千年的古刹也倒塌了。中國的古刹不可能是豆腐渣工程。為什麽?中國早在兩千年前,就發明了地震儀。中國的建築,在很早以前就滲入了抗震的知識。要想使建築物能抗震,抗風災,水災,最關鍵的是增加成本。中國的皇宮 , 大型廟宇都是不計成本的,所以從設計,建造都是選用最好的材料。一般大廟的根基是花崗岩臥低 , 其上頂是縱橫交錯的木質結構 , 做工精細 , 以柔製剛。 古刹都是以 : “ 峻宇修廊、萬山環拱、浮屠九級、矗兀層霄 ” 而著稱,有相當的抗震作用。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到北京,強壯的北京的百貨大樓,被甩出了一個角。可是,坐落在北京的故宮,雍和宮等古代建築,巍然聳立,無一損傷。

         今天的四川大地震,千年古刹遭遇如此的浩劫 , 成為一片瓦礫,這裏的工業 , 學校 , 和民用建築,當然一定要被震毀了。這說明什麽問題?這是一場出乎預料的天災 , 是特大的災難。豆腐渣工程當然必倒無疑,不過非豆腐渣工程,也根本無法幸免。

        本人不是佛教教徒 , 但是,我對於廟宇和古代文化,有著特殊的興趣。利用工作之餘,我曾跑遍中國南方的大部分古代建築。有了這點經曆,我想發表點見解;大城市的廟宇金碧輝煌,做工考究,無以倫比。那麽,偏僻地區的廟宇呢?我發現,各處的廟宇建造幾乎都是一樣的。我去過許多的廟宇,大部分在偏遠的地區,有的廟宇,還坐落在有著茂密的森林的深山中。

         記得一次,我去浙江的寧海縣,特意去參觀當地的廟宇。開始時,開著汽車到了個小村莊,走不了了,因為要上山,已經沒有像樣的公路了。我隻好在當地雇了一位拖拉機手 , 坐著手扶拖拉機進了山。坐在拖拉機上,在土道上顛簸了幾個小時,到了半山腰,又走不動了,仔細一看, , 連拖拉機走的土路都沒有了。沒辦法,我和那位農民大哥,徒步走著上了山。又走了幾個小時,在渺無人煙的群山中,我們參觀了好幾家廟宇,還有尼姑庵,並在廟裏吃了齋飯。

        尼姑們告訴我,鑒真大師東渡日本時,曾來過這裏,我也看到了畫像還有題字。他們說;這裏的廟宇,因為路途艱險,除了雲遊的僧人來,連信徒也很少來,幾乎是與世隔絕。我望著這千年古刹,背山麵水,古木參天,殿宇 嵯峨 ,氣勢雄偉,異常感歎。到了另一個廟裏,和尚們告訴我:這地方,多少年來,發生了無數次的大水災 , 大風 , 冰雹 , 地震等天災 , 附近的村莊都摧毀了,隻有這些廟宇從來沒受過損傷,因為有佛祖的保佑。

        不管是否是因為佛祖保佑的緣故, 有一點可以說明 ; 中國所有的廟宇,建造的標準都是很高。從我見過的廟宇來看, 建築水準不會相差太多。以下圖片是四川地震後,古刹和大塔的殘骸。














        千年古刹難逃此浩劫,這快八級的大地震,是不是豆腐渣工程也難以幸免?
唐山地震前還沒發明豆腐渣工程,一個工業城市不到一分鍾就化為了瓦礫。這次地震,比那次還大,千年的古刹都是一片瓦礫,一般的建築能幸存嗎 ?

          分析一下,那幾家新建的學校為什麽做得那麽好?我不是搞建築的,不好瞎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先進的建築技術和高額的成本,是其中很主要的因素。但是,如果全中國的建築以它為基準,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建築都達到抗八極地震,這可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堅實的小學大樓

    
     震後的幾天,除了看新聞之外,我讀過一篇關於地震的理論研究文章,是一個美國人寫的。他是以舊金山的地震為主題,分析地震的規律。他的一個論點是,地震的多發地區,反而發生特大地震的機會少,而從來沒有發生過地震的地區,有時有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大。
      我覺得有點道理。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抗震的經驗相當的豐富。東京總有地震,可是都不大。突然十幾年前,誰也沒想到,神戶發生了大地震,一樣倒塌了無數的建築,出現了大量的災民,把政府也搞得措手不及。我的幾個作留學生的同學和朋友,地震發生後,無法忍受做災民的痛苦,馬不停蹄的跑回了國內。

     我想說點外行話,闡明個道理。如果以我們現有的的科學技術,如果能夠確認哪裏是地震帶,要麽不在那裏建房,要麽就建造抗九級的建築。但是,在不是地震帶的地區,還是不應該要求過高的建築標準。道理是這樣的,買一輛奔馳汽車要比一輛豐田汽車貴一倍不止,.因為奔馳的配件是高質量的,當然是高標準的。而豐田汽車用的,都是普通的質量的配件,隻是一般的經濟型車。望眼看去,世界上是豐田汽車跑得多,還是奔馳汽車多? 如果以奔馳汽車定為製造標準,我們普通老百姓,也許幾輩子也買不起汽車了。


      同樣,如果國家一律用高標準製定建築指標
,那就意味著所有的建築費用,要成倍的增加。還有多少更重要的領域,需要我們去開發,世界上不止隻有一個建築業。比如說,地球變暖,誰知那天海水的水位突然增高,我們就是有抗十級地震的建築,一樣被海水淹沒。

     作為普通的中國人,看到那麽多同胞失去了生命,我們震撼,流淚,激動,都想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心情都是一樣的。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很多問題值得深思。我們現在的眼光,不應該停留在如何追究責任,找出罪犯,才能對得起地震中死去的同胞。
我們活著的人應該向前看,如何使我們中國,早一天脫離發展中國家地位,成為世界上的發達國家。我們的弱項,不僅僅是建築方麵,我們的航空,航海,醫療等各個方麵都需要提高。我們這麽大的國家,還不具備製造飛機的能力,到今天還要付大量的資金在國外購買飛機。我們要投資的事情太多了。

     如果我們的眼光隻停留在整頓,追查過去的事情,再搞新的運動,而不去安排明天的規劃,我們又會像過去的幾十年一樣,損失了我們的大好時光,經濟停滯不前。我們耽誤的幾十年,世界上誕生了日本這樣的強國,誕生了亞洲的四小龍,我們中國隻是個貧窮的大國。


今天,我們應鞏固我們這二十年的成果,繼續向前走。如果我們能忘掉那些豆腐渣工程,從現在開始杜絕豆腐渣工程,這才是我們應該繼續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