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我養生健康的習慣
長期閱讀康健雜誌以及健康飲食相關的書籍,累積養生健康的知識。從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一套養生健康習慣。三餐都自煮,維持四少一多的飲食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少添加、多纖維)。閉嘴巴睡覺(charleyho,2015)、洗澡按摩心包經、清水洗頭不用洗髮精(charleyho,2015)、天天都運動、量血壓血糖、梳頭敲膽經、睡前用牙線;日復一日的好習慣,雖然已領老人卡,頭髮還黑,牙齒健康、身體不胖,睡眠無礙;希望一直這樣維持下去。
3-1人生下半場的養生健康知識
關於養生健康的知識太多太多了,最重要的是選出自己能身體力行的那幾項,融入日常生活,成為人生下半場的生活習慣。在人生上半場要拚事業,做好人際關係,往往身不由己;在人生下半場要顧好身體健康,必須主動積極,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以下謹分享他倆一起退休後如何養成適合自己的養生健康習慣。
3-2適合自己的飲食習慣
退休以後,平日三餐都自理;早餐多水果、中餐簡單吃、晚餐不一樣。每天早餐都有多種水果搭配牛奶麥片和堅果,台東所有的知名美食小吃都一一品鑑,兩個人的晚餐一葷一素,菜色變化,小酌怡情,充滿幸福味道。兩個人的退休生活可以簡約也可以低調奢華,平日規律健康飲食,朋友來訪就開懷暢飲,盡興同歡。
3-3 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活著就要動,天天都運動;中年以後就要養成運動習慣,退休之後更要確立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住台北的時候,他倆每天早晨上山走一圈,下山順路買菜回家。晚餐後在社區巷弄間散步約40分鐘,每晚固定走訪三個裏,彷彿一組社區巡守員。在台東的租屋時期也一直維持早晚都散步運動的習慣,走遍了台東市的大街小巷和海濱公園。後來住在農莊,就改為清晨和黃昏在農地幹農活,每次都汗流浹背,一天要洗三次澡。她是瑜珈老師,他也跟她學了幾招;除了健行散步和農地幹活以外,每天都會做些伸展運動,一邊追劇一邊運動的感覺很好。總之,他和她一起累積了十幾年的戶外走路和室內伸展的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的體態與體力,一起完成了環遊世界計畫和台灣60 步道計畫,活出精采的下半場人生。
3-4 適合自己的生活作息
一個人生活自由自在卻不免孤獨,兩個人生活互相依靠也會有幹擾。台北公寓的生活空間侷促,每天一起出門走走聊聊天。台東農莊的生活空間天高地闊、滿眼綠意,每天在農地各自分工幹活。基本上,決定一起退休就是想過兩人世界的日子,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是共同決定且一起行動。就像兒時的兩人三腳遊戲,有默契的一致行動就不會感到羈絆或負擔,反而成為彼此的照應和支持。然而,每個人都是宇宙間獨一無二的個體,興趣喜好不同、生理時鐘不同、人際關係有別;例如:他睡午覺她不睡,他早睡早起她習慣晚點睡,她做女紅他讀雜誌,她看手機他習慣用筆電。在人生下半場,更需要包容與配合,盡量一起做共同興趣的事,各自的事就留到獨處時才做。如此這般,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兩個人,也能有完全適合自己的一套生活作息。
3-5他們的健康生活習慣
年輕的時候,長期閱讀健康相關的雜誌和圖書,累積了基本的保健知識。然而,若不能身體力行,再多的保健知識也是惘然。人人都想身體健康,家家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慣,在退休後的人生下半場,他和她一起維持五個共同的健康生活習慣。
ㄧ、四少一多的飲食。 若沒安排活動,兩人在台東的生活很簡單;每天自理三餐,平均一週隻出門採買兩次。買魚到養漁場、買雞到養雞場、買蔬菜到有機農場;其他的肉類和水果就到中央市場或全聯超市。食物料理都秉持少油、少鹽、少糖、少人工添加、多纖維的四少一多原則。每天吃多樣水果和堅果並且互相提醒要喝足量的白開水,長期下來,排便正常,身體狀況也都維持良好。
二、天天梳頭敲膽經。早期看過吳清忠關於人體經脈的兩本書,對於書中闡述的「一式三招」印象深刻,並已將之內化為日常生活習慣。「一式三招」指的是敲膽經、早睡早起、按摩心包經;每天洗澡時按摩心包經,洗完澡也順便敲膽經,再加上早睡早起,這樣的習慣已經維持了十幾年。至於天天梳頭一百下,透過梳齒按摩頭皮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穩固髮根,促進頭髮健康生長。
三、貼膠帶閉嘴睡覺。「牙齒小毛病 心腦大危機」是說牙齒不好,會影響全身健康。日本知名牙醫河原英雄指出:『每晚睡覺都用膠布封住嘴巴』目地是防止用嘴呼吸,以免口腔乾燥,容易滋生細菌。每晚貼膠帶閉嘴睡覺,不再口腔乾燥也不會夜裡打鼾,數十年的困擾就一貼搞定了。
四、規律量血壓血糖。他和她都領老人卡了,血壓血糖都正常,也都沒有老年常見的三高病症。其實,她在十幾年前有高血壓,每天早上固定吃一顆高血壓藥,靠著每天早晚規律量血壓,提醒自己注重飲食與運動,在醫生每月門診逐步減藥量的幫助下,三年內就治好了自己的高血壓病症,最近十年都不再用藥且一直維持血壓正常。經歷過高血壓的療程,她一直都保持每天早晚量血壓的習慣,而且兩人都會一個月一次自行在家量空腹血糖。一直到現在,兩人維持身體健康,隨時都知道自己的血壓血糖正常,沒有老年三高病症。
五、用牙線清潔齒縫。人到老年,滿口牙齒不免有損,齒縫也變大,吃完東西常常會有塞牙縫的困擾。對於老年人而言,免疫力衰退,光靠飯後漱口或刷牙,都不足以維持牙齒健康,稍有疏忽就容易產生牙周病變。他有顆智齒尖銳又有凹洞,隻要吃東西就會塞牙縫,曾有兩次牙周發炎疼痛,就是靠著耐心用牙線清潔刺激痛點而治好。現在每晚睡前,兩人互相提醒先用牙線清潔口腔,再喝口開水,然後貼膠帶閉嘴睡覺。
參考文獻:
charleyho(2015)。原來我也是Poo-free。下半場共好部落格 2015/11/11。取自https://blog.udn.com/bbnews2011/35401428
charleyho(2015)。閉嘴睡覺好處多多。下半場共好部落格 2015/11/27。取自https://blog.udn.com/bbnews2011/37005296
下半場共好十年磨十劍(養生健康)
下半場共好 (2025-08-28 00:24:24) 評論 (0)
第三章 自我養生健康的習慣
長期閱讀康健雜誌以及健康飲食相關的書籍,累積養生健康的知識。從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一套養生健康習慣。三餐都自煮,維持四少一多的飲食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少添加、多纖維)。閉嘴巴睡覺(charleyho,2015)、洗澡按摩心包經、清水洗頭不用洗髮精(charleyho,2015)、天天都運動、量血壓血糖、梳頭敲膽經、睡前用牙線;日復一日的好習慣,雖然已領老人卡,頭髮還黑,牙齒健康、身體不胖,睡眠無礙;希望一直這樣維持下去。
3-1人生下半場的養生健康知識
關於養生健康的知識太多太多了,最重要的是選出自己能身體力行的那幾項,融入日常生活,成為人生下半場的生活習慣。在人生上半場要拚事業,做好人際關係,往往身不由己;在人生下半場要顧好身體健康,必須主動積極,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以下謹分享他倆一起退休後如何養成適合自己的養生健康習慣。
3-2適合自己的飲食習慣
退休以後,平日三餐都自理;早餐多水果、中餐簡單吃、晚餐不一樣。每天早餐都有多種水果搭配牛奶麥片和堅果,台東所有的知名美食小吃都一一品鑑,兩個人的晚餐一葷一素,菜色變化,小酌怡情,充滿幸福味道。兩個人的退休生活可以簡約也可以低調奢華,平日規律健康飲食,朋友來訪就開懷暢飲,盡興同歡。
3-3 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活著就要動,天天都運動;中年以後就要養成運動習慣,退休之後更要確立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住台北的時候,他倆每天早晨上山走一圈,下山順路買菜回家。晚餐後在社區巷弄間散步約40分鐘,每晚固定走訪三個裏,彷彿一組社區巡守員。在台東的租屋時期也一直維持早晚都散步運動的習慣,走遍了台東市的大街小巷和海濱公園。後來住在農莊,就改為清晨和黃昏在農地幹農活,每次都汗流浹背,一天要洗三次澡。她是瑜珈老師,他也跟她學了幾招;除了健行散步和農地幹活以外,每天都會做些伸展運動,一邊追劇一邊運動的感覺很好。總之,他和她一起累積了十幾年的戶外走路和室內伸展的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的體態與體力,一起完成了環遊世界計畫和台灣60 步道計畫,活出精采的下半場人生。
3-4 適合自己的生活作息
一個人生活自由自在卻不免孤獨,兩個人生活互相依靠也會有幹擾。台北公寓的生活空間侷促,每天一起出門走走聊聊天。台東農莊的生活空間天高地闊、滿眼綠意,每天在農地各自分工幹活。基本上,決定一起退休就是想過兩人世界的日子,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是共同決定且一起行動。就像兒時的兩人三腳遊戲,有默契的一致行動就不會感到羈絆或負擔,反而成為彼此的照應和支持。然而,每個人都是宇宙間獨一無二的個體,興趣喜好不同、生理時鐘不同、人際關係有別;例如:他睡午覺她不睡,他早睡早起她習慣晚點睡,她做女紅他讀雜誌,她看手機他習慣用筆電。在人生下半場,更需要包容與配合,盡量一起做共同興趣的事,各自的事就留到獨處時才做。如此這般,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兩個人,也能有完全適合自己的一套生活作息。
3-5他們的健康生活習慣
年輕的時候,長期閱讀健康相關的雜誌和圖書,累積了基本的保健知識。然而,若不能身體力行,再多的保健知識也是惘然。人人都想身體健康,家家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慣,在退休後的人生下半場,他和她一起維持五個共同的健康生活習慣。
ㄧ、四少一多的飲食。 若沒安排活動,兩人在台東的生活很簡單;每天自理三餐,平均一週隻出門採買兩次。買魚到養漁場、買雞到養雞場、買蔬菜到有機農場;其他的肉類和水果就到中央市場或全聯超市。食物料理都秉持少油、少鹽、少糖、少人工添加、多纖維的四少一多原則。每天吃多樣水果和堅果並且互相提醒要喝足量的白開水,長期下來,排便正常,身體狀況也都維持良好。
二、天天梳頭敲膽經。早期看過吳清忠關於人體經脈的兩本書,對於書中闡述的「一式三招」印象深刻,並已將之內化為日常生活習慣。「一式三招」指的是敲膽經、早睡早起、按摩心包經;每天洗澡時按摩心包經,洗完澡也順便敲膽經,再加上早睡早起,這樣的習慣已經維持了十幾年。至於天天梳頭一百下,透過梳齒按摩頭皮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穩固髮根,促進頭髮健康生長。
三、貼膠帶閉嘴睡覺。「牙齒小毛病 心腦大危機」是說牙齒不好,會影響全身健康。日本知名牙醫河原英雄指出:『每晚睡覺都用膠布封住嘴巴』目地是防止用嘴呼吸,以免口腔乾燥,容易滋生細菌。每晚貼膠帶閉嘴睡覺,不再口腔乾燥也不會夜裡打鼾,數十年的困擾就一貼搞定了。
四、規律量血壓血糖。他和她都領老人卡了,血壓血糖都正常,也都沒有老年常見的三高病症。其實,她在十幾年前有高血壓,每天早上固定吃一顆高血壓藥,靠著每天早晚規律量血壓,提醒自己注重飲食與運動,在醫生每月門診逐步減藥量的幫助下,三年內就治好了自己的高血壓病症,最近十年都不再用藥且一直維持血壓正常。經歷過高血壓的療程,她一直都保持每天早晚量血壓的習慣,而且兩人都會一個月一次自行在家量空腹血糖。一直到現在,兩人維持身體健康,隨時都知道自己的血壓血糖正常,沒有老年三高病症。
五、用牙線清潔齒縫。人到老年,滿口牙齒不免有損,齒縫也變大,吃完東西常常會有塞牙縫的困擾。對於老年人而言,免疫力衰退,光靠飯後漱口或刷牙,都不足以維持牙齒健康,稍有疏忽就容易產生牙周病變。他有顆智齒尖銳又有凹洞,隻要吃東西就會塞牙縫,曾有兩次牙周發炎疼痛,就是靠著耐心用牙線清潔刺激痛點而治好。現在每晚睡前,兩人互相提醒先用牙線清潔口腔,再喝口開水,然後貼膠帶閉嘴睡覺。
參考文獻:
charleyho(2015)。原來我也是Poo-free。下半場共好部落格 2015/11/11。取自https://blog.udn.com/bbnews2011/35401428
charleyho(2015)。閉嘴睡覺好處多多。下半場共好部落格 2015/11/27。取自https://blog.udn.com/bbnews2011/37005296
長期閱讀康健雜誌以及健康飲食相關的書籍,累積養生健康的知識。從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一套養生健康習慣。三餐都自煮,維持四少一多的飲食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少添加、多纖維)。閉嘴巴睡覺(charleyho,2015)、洗澡按摩心包經、清水洗頭不用洗髮精(charleyho,2015)、天天都運動、量血壓血糖、梳頭敲膽經、睡前用牙線;日復一日的好習慣,雖然已領老人卡,頭髮還黑,牙齒健康、身體不胖,睡眠無礙;希望一直這樣維持下去。
3-1人生下半場的養生健康知識
關於養生健康的知識太多太多了,最重要的是選出自己能身體力行的那幾項,融入日常生活,成為人生下半場的生活習慣。在人生上半場要拚事業,做好人際關係,往往身不由己;在人生下半場要顧好身體健康,必須主動積極,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以下謹分享他倆一起退休後如何養成適合自己的養生健康習慣。
3-2適合自己的飲食習慣
退休以後,平日三餐都自理;早餐多水果、中餐簡單吃、晚餐不一樣。每天早餐都有多種水果搭配牛奶麥片和堅果,台東所有的知名美食小吃都一一品鑑,兩個人的晚餐一葷一素,菜色變化,小酌怡情,充滿幸福味道。兩個人的退休生活可以簡約也可以低調奢華,平日規律健康飲食,朋友來訪就開懷暢飲,盡興同歡。
3-3 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活著就要動,天天都運動;中年以後就要養成運動習慣,退休之後更要確立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住台北的時候,他倆每天早晨上山走一圈,下山順路買菜回家。晚餐後在社區巷弄間散步約40分鐘,每晚固定走訪三個裏,彷彿一組社區巡守員。在台東的租屋時期也一直維持早晚都散步運動的習慣,走遍了台東市的大街小巷和海濱公園。後來住在農莊,就改為清晨和黃昏在農地幹農活,每次都汗流浹背,一天要洗三次澡。她是瑜珈老師,他也跟她學了幾招;除了健行散步和農地幹活以外,每天都會做些伸展運動,一邊追劇一邊運動的感覺很好。總之,他和她一起累積了十幾年的戶外走路和室內伸展的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的體態與體力,一起完成了環遊世界計畫和台灣60 步道計畫,活出精采的下半場人生。
3-4 適合自己的生活作息
一個人生活自由自在卻不免孤獨,兩個人生活互相依靠也會有幹擾。台北公寓的生活空間侷促,每天一起出門走走聊聊天。台東農莊的生活空間天高地闊、滿眼綠意,每天在農地各自分工幹活。基本上,決定一起退休就是想過兩人世界的日子,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是共同決定且一起行動。就像兒時的兩人三腳遊戲,有默契的一致行動就不會感到羈絆或負擔,反而成為彼此的照應和支持。然而,每個人都是宇宙間獨一無二的個體,興趣喜好不同、生理時鐘不同、人際關係有別;例如:他睡午覺她不睡,他早睡早起她習慣晚點睡,她做女紅他讀雜誌,她看手機他習慣用筆電。在人生下半場,更需要包容與配合,盡量一起做共同興趣的事,各自的事就留到獨處時才做。如此這般,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兩個人,也能有完全適合自己的一套生活作息。
3-5他們的健康生活習慣
年輕的時候,長期閱讀健康相關的雜誌和圖書,累積了基本的保健知識。然而,若不能身體力行,再多的保健知識也是惘然。人人都想身體健康,家家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慣,在退休後的人生下半場,他和她一起維持五個共同的健康生活習慣。
ㄧ、四少一多的飲食。 若沒安排活動,兩人在台東的生活很簡單;每天自理三餐,平均一週隻出門採買兩次。買魚到養漁場、買雞到養雞場、買蔬菜到有機農場;其他的肉類和水果就到中央市場或全聯超市。食物料理都秉持少油、少鹽、少糖、少人工添加、多纖維的四少一多原則。每天吃多樣水果和堅果並且互相提醒要喝足量的白開水,長期下來,排便正常,身體狀況也都維持良好。
二、天天梳頭敲膽經。早期看過吳清忠關於人體經脈的兩本書,對於書中闡述的「一式三招」印象深刻,並已將之內化為日常生活習慣。「一式三招」指的是敲膽經、早睡早起、按摩心包經;每天洗澡時按摩心包經,洗完澡也順便敲膽經,再加上早睡早起,這樣的習慣已經維持了十幾年。至於天天梳頭一百下,透過梳齒按摩頭皮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穩固髮根,促進頭髮健康生長。
三、貼膠帶閉嘴睡覺。「牙齒小毛病 心腦大危機」是說牙齒不好,會影響全身健康。日本知名牙醫河原英雄指出:『每晚睡覺都用膠布封住嘴巴』目地是防止用嘴呼吸,以免口腔乾燥,容易滋生細菌。每晚貼膠帶閉嘴睡覺,不再口腔乾燥也不會夜裡打鼾,數十年的困擾就一貼搞定了。
四、規律量血壓血糖。他和她都領老人卡了,血壓血糖都正常,也都沒有老年常見的三高病症。其實,她在十幾年前有高血壓,每天早上固定吃一顆高血壓藥,靠著每天早晚規律量血壓,提醒自己注重飲食與運動,在醫生每月門診逐步減藥量的幫助下,三年內就治好了自己的高血壓病症,最近十年都不再用藥且一直維持血壓正常。經歷過高血壓的療程,她一直都保持每天早晚量血壓的習慣,而且兩人都會一個月一次自行在家量空腹血糖。一直到現在,兩人維持身體健康,隨時都知道自己的血壓血糖正常,沒有老年三高病症。
五、用牙線清潔齒縫。人到老年,滿口牙齒不免有損,齒縫也變大,吃完東西常常會有塞牙縫的困擾。對於老年人而言,免疫力衰退,光靠飯後漱口或刷牙,都不足以維持牙齒健康,稍有疏忽就容易產生牙周病變。他有顆智齒尖銳又有凹洞,隻要吃東西就會塞牙縫,曾有兩次牙周發炎疼痛,就是靠著耐心用牙線清潔刺激痛點而治好。現在每晚睡前,兩人互相提醒先用牙線清潔口腔,再喝口開水,然後貼膠帶閉嘴睡覺。
參考文獻:
charleyho(2015)。原來我也是Poo-free。下半場共好部落格 2015/11/11。取自https://blog.udn.com/bbnews2011/35401428
charleyho(2015)。閉嘴睡覺好處多多。下半場共好部落格 2015/11/27。取自https://blog.udn.com/bbnews2011/3700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