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頁
新聞
讀圖
財經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時尚
旅遊
影視
博客
群吧
論壇
電台
熱點
原創
時政
旅遊
美食
家居
健康
財經
教育
情感
星座
時尚
娛樂
曆史
文化
社區
幫助
advertisement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也談信用卡
也談信用卡
2006-04-07 12:34:22
海姑娘
我是一個簡單的女生,一個喜歡大海的女生. 如果我們是知己,也許我們可以一起去海邊走走,看看,聽聽海的聲音.
首頁
文章頁
文章列表
博文目錄
給我悄悄話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文章來源:
ozstar
於
2006-03-31 01:25:23
昨天有帖子提到信用卡, 好象有些誤解。 恰好我接觸過一些背景資料,按自己的理解來描述一下這個行業的情況,聊博大家一笑。如果能對大家了解和使用信用卡有所幫助就更好了。
------------------------------------
這個行業主要包括下麵幾個參與者
1. Visa, Mastercard, Diners Club等,
這些是大玩家,由他們建立和提供整個信用卡服務網絡的核心。 作為在世界範圍的都設有堂口的幫派大佬, 他們的令牌--信用卡才可以全球通用。 BankCard之前也是澳洲本地一個大幫派,幾十年下來就是因為隻在澳洲和新西蘭開分舵,不能世界通用,地頭蛇鬥不過強龍,地盤一直萎縮終於在今年2月份宣布金盆洗手,從此退出江湖.
2. 發行信用卡的銀行,
同樣是Visa卡,CBA領出來的標CBA標簽。Westpac出來的貼Westpac標簽,這就是發卡機構。Visa 或者Mastercard本身是不發卡的
近年來除了銀行外 Coles Myer等也來發行信用卡。
要象Coles Myer或者銀行那樣的發行信用卡,在澳洲需要類似金融管理局的機構批準(出來混的,要講忠義講信用,先拜過關帝爺) 同時也要是Visa 或者MasterCard的俱樂部會員(出來混一般要跟老大,用大佬的招牌來開香堂才能收到小弟)
3. 提供信用卡轉帳服務的銀行。
商店的刷卡終端把每一個刷卡的成交信息發送到提供轉帳服務的銀行,由那裏開始層層遞轉。這個轉帳服務相當於上街挨家挨店收取保護費的馬仔, 店家的轉帳費就直接交給他。 (當然也要先拜過關帝爺和傍大佬。否則誰交保護費給你啊!)
4 還有一些比如刷卡終端製造商,提供硬件安全加密的設備製造商都從這個巨大的湯鍋裏分一杯羹,美國的情況更複雜,堂口林立,更多人更多行業寄生在這裏。中國目前還比較保守,估計是想自己先培養出一大批象Visa Mastercard這樣的local幫派後才開放市場容許全球競爭。
這個行業是怎麽掙錢的
大家都知道有的卡有年費,用了之後有些還要支付利息,其實除這些外轉帳費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當你在商店裏刷的一下爽了之後,和小弟上街收保護費差不多的流程發生了.
1 店裏的刷卡機器把卡的信息,轉帳細節發送到提供轉帳服務的銀行,店家需要付轉帳費。(馬仔上街收到保護費)
2 轉到MasterCard 或者Visa或者對應的網絡去 (這時店家的保護費一部份就給了Visa/MasterCard,作為大佬 他們就坐等吃這筆小弟進貢的)
3 轉到發卡銀行。 (我們知道身為大佬的Visa MasterCard等本身都不直接參與做事的,都吩咐手下去做)
4 發卡銀行通過中間那些環節對帳結算,付錢給店家。然後給持卡消費的你發賬單。你有可能要支付利息,這是給發卡銀行的,因為是它提供資金給你消費。同時發卡的銀行也吃一點轉帳費。
每一個中間環節都有手續費。看你在什麽店買的什麽,一般總的費用在購買金額的2.5-3%左右,出租車上的刷卡費用估計是最高的,達10%。因為提供無線刷卡的目前隻此一家別無分店.(比大耳窟還厲害!)
可以看到這個轉帳費用最終是由店家承擔 再轉到購物者的價格上。(所以華人店喜歡收現金, 一些店有credit card surcharge)
沒有去查正式資料, 好象以前看過某個統計澳洲每年信用卡使用金額在1000億左右, 如果是美國那就不得了了. 好大的一塊肥肉。年費,利息,轉帳費,刷卡終端月租 --- 錢多的地方,總有黑社會活動的。
登錄
後才可評論.
今日熱點
雙雙自盡,忍看昨日世界分崩離析
麥姐
親身經曆之中美警察大比拚
流浪槍手
鳥兒空巢記
石頭村
2024 為老媽慶生之旅(18) – 淩晨抵達曼穀
何必在意
《護士日記》(四十五) 最高的獎賞
雲霞姐姐
忠臣與奸臣:人治社會上演的荒誕劇
雅酷原創
“潤”潮湧動:創紀錄的加拿大人離境現象
半張
跳觀《生萬物》,遙想逾千年
莊文雅
輪到印度了
biglow
人生有緣 (10) - 如此人生束熙梅 (一)
也我
胡佑華教授,援外阿爾及利亞
若敏
月未央(3)起個開頭
覺曉
2025歐洲七國行 之四 (冰島、波士頓)
linmeng5
悍婦的社會問題
淩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周熱點
回國雜談----走進養老院(二)
布魯司
三次去急診室
帕格尼尼
一個老移民的自述:65歲的我在美國超市當安全專員
蘇向東
追劇到底在追什麽
BeijingGirl1
去Costco新門店,需要機智冷靜與耐心
多倫多橄欖樹
從液體黃金到百姓桌 股王茅台的新江湖
康賽歐
更年期、激素治療與大腦健康
burpeejump
活明白了是怎樣一種狀態?孤獨而來 攜手同行
我生活著
自己給自己動一個小手術!
mychina
中國將決定俄烏戰爭的結局
朱頭山
吃點會呼吸的東西—發酵食物
笨魚看世界
外資大局入局中國股市代表什麽
矽穀工匠
美國的退休生活快樂嗎?
每天一講
快退休失業了,咋辦?
菲兒天地
advertisement
也談信用卡
切換到網頁版
海姑娘
給我悄悄話
博文列表
也談信用卡
海姑娘
(2006-04-07 12:34:22)
評論
(6)
文章來源:
ozstar
於
2006-03-31 01:25:23
昨天有帖子提到信用卡, 好象有些誤解。 恰好我接觸過一些背景資料,按自己的理解來描述一下這個行業的情況,聊博大家一笑。如果能對大家了解和使用信用卡有所幫助就更好了。
------------------------------------
這個行業主要包括下麵幾個參與者
1. Visa, Mastercard, Diners Club等,
這些是大玩家,由他們建立和提供整個信用卡服務網絡的核心。 作為在世界範圍的都設有堂口的幫派大佬, 他們的令牌--信用卡才可以全球通用。 BankCard之前也是澳洲本地一個大幫派,幾十年下來就是因為隻在澳洲和新西蘭開分舵,不能世界通用,地頭蛇鬥不過強龍,地盤一直萎縮終於在今年2月份宣布金盆洗手,從此退出江湖.
2. 發行信用卡的銀行,
同樣是Visa卡,CBA領出來的標CBA標簽。Westpac出來的貼Westpac標簽,這就是發卡機構。Visa 或者Mastercard本身是不發卡的
近年來除了銀行外 Coles Myer等也來發行信用卡。
要象Coles Myer或者銀行那樣的發行信用卡,在澳洲需要類似金融管理局的機構批準(出來混的,要講忠義講信用,先拜過關帝爺) 同時也要是Visa 或者MasterCard的俱樂部會員(出來混一般要跟老大,用大佬的招牌來開香堂才能收到小弟)
3. 提供信用卡轉帳服務的銀行。
商店的刷卡終端把每一個刷卡的成交信息發送到提供轉帳服務的銀行,由那裏開始層層遞轉。這個轉帳服務相當於上街挨家挨店收取保護費的馬仔, 店家的轉帳費就直接交給他。 (當然也要先拜過關帝爺和傍大佬。否則誰交保護費給你啊!)
4 還有一些比如刷卡終端製造商,提供硬件安全加密的設備製造商都從這個巨大的湯鍋裏分一杯羹,美國的情況更複雜,堂口林立,更多人更多行業寄生在這裏。中國目前還比較保守,估計是想自己先培養出一大批象Visa Mastercard這樣的local幫派後才開放市場容許全球競爭。
這個行業是怎麽掙錢的
大家都知道有的卡有年費,用了之後有些還要支付利息,其實除這些外轉帳費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當你在商店裏刷的一下爽了之後,和小弟上街收保護費差不多的流程發生了.
1 店裏的刷卡機器把卡的信息,轉帳細節發送到提供轉帳服務的銀行,店家需要付轉帳費。(馬仔上街收到保護費)
2 轉到MasterCard 或者Visa或者對應的網絡去 (這時店家的保護費一部份就給了Visa/MasterCard,作為大佬 他們就坐等吃這筆小弟進貢的)
3 轉到發卡銀行。 (我們知道身為大佬的Visa MasterCard等本身都不直接參與做事的,都吩咐手下去做)
4 發卡銀行通過中間那些環節對帳結算,付錢給店家。然後給持卡消費的你發賬單。你有可能要支付利息,這是給發卡銀行的,因為是它提供資金給你消費。同時發卡的銀行也吃一點轉帳費。
每一個中間環節都有手續費。看你在什麽店買的什麽,一般總的費用在購買金額的2.5-3%左右,出租車上的刷卡費用估計是最高的,達10%。因為提供無線刷卡的目前隻此一家別無分店.(比大耳窟還厲害!)
可以看到這個轉帳費用最終是由店家承擔 再轉到購物者的價格上。(所以華人店喜歡收現金, 一些店有credit card surcharge)
沒有去查正式資料, 好象以前看過某個統計澳洲每年信用卡使用金額在1000億左右, 如果是美國那就不得了了. 好大的一塊肥肉。年費,利息,轉帳費,刷卡終端月租 --- 錢多的地方,總有黑社會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