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頁
新聞
讀圖
財經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時尚
旅遊
影視
博客
群吧
論壇
電台
熱點
原創
時政
旅遊
美食
家居
健康
財經
教育
情感
星座
時尚
娛樂
曆史
文化
社區
幫助
advertisement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旁征博引之三 --- 宋詞中的民俗 (圖)
旁征博引之三 --- 宋詞中的民俗 (圖)
2006-01-25 07:25:40
不忘中囯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首頁
文章頁
文章列表
博文目錄
給我悄悄話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宋詞中的民俗 (圖)
文章來源:
ymd
於
2006-01-11 06:19:30
文/吳熊和
宋詞是我國民俗的重要文獻之一。近年來,將宋詞引入文化學、民俗學的視野,已日漸增多。黃傑同誌的這本《宋詞與民俗》,則是從民俗學的觀點和角度,重新審視宋詞價值的一部係統性著作。
詞由於其本身特點,較之詩文更能適應民俗、容納民俗和善於表現民俗。二萬多首宋詞中,與當時民俗直接間接
有關的,占有很大比重。然而過去不論研究宋詞或研究民俗,對這一點都缺少應有的關注。兩宋詞中涉及南北社會的大量民俗現象,未能予以重點開發和廣泛運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失。現在這方麵的工作已有所開展,宋詞在文化學、民俗學上的價值,將會得到更多的認同。
民俗是約定俗成、世代積累、長久穩定的,往往超越曆史階段而存在。古老的民俗有些一直延續至今,與現代生活相融合而不失其曆史光澤。宋詞中所展現的兩宋民俗,並不是深埋於岩層之下的化石。相反,在現實生活中幾乎隨處可以發現它們的遺存。民俗總是與人民生活形影相隨,結伴而行。後代的人們對於前代的民俗,也總是懷有興趣,感到親切和易於理解的。問題是要對延續至今的這些古代民俗給予現代詮釋,除了追本溯源,還要證明其曆久不衰、與時變易的內在原因。黃傑此書就在這方麵做了不少有益的努力。
兩宋曆時三個多世紀。北宋定都開封,南宋定都杭州,地跨中國的南北疆域。民俗有舉國的同一性,也有地域的差異性。以開封為代表的中州民俗,以杭州為代表的江南民俗,與前此以關中為代表的漢唐民俗,固有其世代相繼的曆史傳承,但也呈現出隨著社會文化變遷所帶來的若幹新的風貌。有的民俗逐漸褪色淡出,有些民俗則新近生成、日趨流行,這樣的例子在漢唐至宋的民俗演變中並不少見。總的說來,在宋代,中州民俗和江南民俗上升至主流地位,而且從宮廷到民間,從都市到鄉村,從北方到南方,都更為豐富多彩,閃現了前此少有的一些亮點,在社會生活中也愈益顯要。
且以時令節日為例。宋代有關時令節日的民俗來源甚古。但從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吳自牧《夢梁錄》、周密《武林舊事》、陳元靚《歲時廣記》等書的大量記載看,同樣一個時令節日,較之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唐韓鄂《歲華紀麗》所記,就遠為隆重繁盛,鋪張揚厲,多姿多彩。宋詞中的節序詞,也多至數百首,成為宋詞的一大宗,與兩宋時令節日之盛正相呼應。宋人作節序詞是一種獨有的時代風氣,為時令節日點綴應景所必需與必備。兩宋名家,幾乎沒有不作節序詞的。他們的名作在佳日良辰傳唱遐邇,遠播人口。要知道,詞在宋代,不僅是置之案頭的書麵讀物,更是應歌而作訴之口耳的一種音樂文藝。宋人詞集有不少作為唱本傳刻,就是適應時令節日、公私宴飲、征歌選舞的民俗需要。柳永的《樂章集》、張先的《子野詞》,皆按宮調編排,周邦彥的《片玉集》,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單題、雜賦幾類編排。南宋最流行的坊間選本《草堂詩餘》,前集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四類,後集分節序、天文、地理、人物、人事、飲饌器用、花禽七類,每一類又分子目,凡六十六目。如節序類分元宵、立春、寒食、上巳、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除夕等十個子目,詞集這樣的分類分目編排,完全是便於人們按照不同時令和宴唱場合,選詞以備唱。柳永、周邦彥多作節序詞,在樂壇歌席、西樓南瓦傳唱不絕,成為他們得盛名的原因之一。柳永的元夕詞宮內應製,蘇軾的中秋詞遍行南北,都是宋代時令節日的勝事佳話。《水滸傳》第三十回,說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應景的曲兒”,唱的就是“一隻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據說蘇軾的中秋詞一出,而餘詞盡廢,可以想象宋代的中秋月夜,中國南北上空飄蕩著怎樣的歌聲。
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詞選釋》,對所選詞的民俗背景,每有專門的詮釋。從戴複古詞隻選了一首,別具見地:
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說著重陽怎虛過。看畫城簇簇,酒肆歌樓,奈沒個巧處安排著我。家鄉煞遠哩,抵死思量,枉把眉頭萬千鎖。一笑且開懷,小閣團欒,旋簇著幾般蔬果。把三杯兩盞記時光,問有甚曲兒,好唱一個?(《洞仙歌》)
此詞純用當時口語,寫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在酒樓的小閣上大家圍桌而坐,三杯兩盞之餘,請歌妓唱曲,唱的必須是重陽應景的時令曲子,以酬佳節。就是一幅真實的與宋詞相關的節日民俗場景。
再以茶詞為例。宋時習俗,客來進茶,客去進湯。進茶時唱“茶詞”,進湯時唱“湯詞”,其作用與當時酒筵上歌妓勸酒常用的“酒詞”相仿。“茶詞”與“湯詞”同為宋時“茶道”的內容之一。兩宋飲茶之風極盛,有不少著名的茶品,喝茶時講究飲茶的方法、器具和場合。因而兩宋詞中,“茶詞”、“湯詞”亦獨為一類,為數甚多。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等,既是師友,又是茶侶,又多擅長以詩詞詠茶。黃庭堅是江西分寧人,分寧就是宋時茗茶產地之一。富弼為相,會見黃庭堅,所得印象,“原來隻是分寧一茶客”。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說:“臘茶出於福建,草茶盛於兩浙。兩浙之品,日注(亦作日鑄,紹興山名,其地產茶)為第一。自景祐已後,洪州雙井白芽漸盛,近歲製作尤精,囊以紅紗,不過一二兩,以常茶數十斤養之,用辟暑濕之氣,其品遠出日注上,遂為草茶第一。”這種雙井白芽,就是黃庭堅家鄉特產的名茶。從黃庭堅《滿庭芳》(北苑龍團)、《西江月》(龍焙頭綱),《阮郎歸》(烹茶留客,歌停檀板,摘山初製)、《品令》(鳳舞團團餅)等茶詞,可以了解宋時茶藝之精和以“茶詞”待客的特有的飲茶風尚。宋人的酒詞,前人已有匯輯。宋代獨擅的“茶詞”、“湯詞”,至今還沒有專門的匯集整理。時下各地招待貴賓經常舉行茶道表演,但已不知道宋時客來進茶之際,伴有唱“茶詞”這項禮儀與藝術表演;而且即使知道,也沒有人手執拍板按照曲譜付之歌喉了。
上述諸事,黃傑書中都有切實展開。我這裏再提一筆,不過稍引其緒,略作申說。宋詞中展示的兩宋民俗,非常豐富。有關婦女生活、婚喪喜慶、飲食服飾、百工伎藝、音樂歌舞、各地物產、市井遊樂、宮廷慶典、神怪靈異、社會交際、佛道宗教,乃至草木蟲魚、行話俗語、醫卜星象,都有生動如實的記錄。這些蘊藏豐富的民俗跡象,很少已被運用,有待今後加強研讀和考索。
(《宋詞與民俗》/黃傑著/商務印書館/2005年出版)
登錄
後才可評論.
今日熱點
楊某媛完了!
sandstone2
前夫到底和我是什麽關係?
NinaLin23
我家夫妻的AA
BeijingGirl1
【轉發夫人遺篇]那些年,不一樣的江湖
牛經滄海
回國前記一一購物送禮(一)
翩翩葉子
我的天塌了!
歐洲聯盟
退休新爰好提前派上了用場
山裏人家168
旅行歸來必須做的這二十二件事情
mychina
【偶遇】遇到楊振寧
xia23
正確認識膽固醇和心髒病的關係
光耀雨佳
在美國行醫幾十年,我發現有子女的老人確實不同 司徒
Kwseeto
掉進了美人窩 之四:楊秦
馮墟
玻璃缸裏的孫鳳 (126)
南瓜蘇
美國人民也躺平?
流浪槍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周熱點
回國感受之三:東西太便宜了
彩葉
為什麽說上了60歲需要注意調整資產結構?
袋鼠國Bob
說不好英文怪誰...
BeijingGirl1
退休後選擇平層房Ramble House的不利之處
如山
兩段觸動人心的台詞
多倫多橄欖樹
幫人之前先想因果 路終須自己走
康賽歐
醫路心語(65)醫生掙多少?
南山無言
回國雜談----醫療的優劣(一)
布魯司
濫用信用卡爭議程序,夫婦鋃鐺入獄(圖)
菲兒天地
退休金繳稅公平嗎?
我生活著
中國的西歺之都一哈爾濱
世界在我心中
退休後又摔了
帕格尼尼
我的一點飲食做“減法”的體會
碼農白蘭度
開通博客-回憶被離婚的那一瞬間
NinaLin23
advertisement
旁征博引之三 --- 宋詞中的民俗 (圖)
切換到網頁版
不忘中囯
名博
給我悄悄話
博文列表
旁征博引之三 --- 宋詞中的民俗 (圖)
不忘中囯
(2006-01-25 07:25:40)
評論
(0)
宋詞中的民俗 (圖)
文章來源:
ymd
於
2006-01-11 06:19:30
文/吳熊和
宋詞是我國民俗的重要文獻之一。近年來,將宋詞引入文化學、民俗學的視野,已日漸增多。黃傑同誌的這本《宋詞與民俗》,則是從民俗學的觀點和角度,重新審視宋詞價值的一部係統性著作。
詞由於其本身特點,較之詩文更能適應民俗、容納民俗和善於表現民俗。二萬多首宋詞中,與當時民俗直接間接
有關的,占有很大比重。然而過去不論研究宋詞或研究民俗,對這一點都缺少應有的關注。兩宋詞中涉及南北社會的大量民俗現象,未能予以重點開發和廣泛運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失。現在這方麵的工作已有所開展,宋詞在文化學、民俗學上的價值,將會得到更多的認同。
民俗是約定俗成、世代積累、長久穩定的,往往超越曆史階段而存在。古老的民俗有些一直延續至今,與現代生活相融合而不失其曆史光澤。宋詞中所展現的兩宋民俗,並不是深埋於岩層之下的化石。相反,在現實生活中幾乎隨處可以發現它們的遺存。民俗總是與人民生活形影相隨,結伴而行。後代的人們對於前代的民俗,也總是懷有興趣,感到親切和易於理解的。問題是要對延續至今的這些古代民俗給予現代詮釋,除了追本溯源,還要證明其曆久不衰、與時變易的內在原因。黃傑此書就在這方麵做了不少有益的努力。
兩宋曆時三個多世紀。北宋定都開封,南宋定都杭州,地跨中國的南北疆域。民俗有舉國的同一性,也有地域的差異性。以開封為代表的中州民俗,以杭州為代表的江南民俗,與前此以關中為代表的漢唐民俗,固有其世代相繼的曆史傳承,但也呈現出隨著社會文化變遷所帶來的若幹新的風貌。有的民俗逐漸褪色淡出,有些民俗則新近生成、日趨流行,這樣的例子在漢唐至宋的民俗演變中並不少見。總的說來,在宋代,中州民俗和江南民俗上升至主流地位,而且從宮廷到民間,從都市到鄉村,從北方到南方,都更為豐富多彩,閃現了前此少有的一些亮點,在社會生活中也愈益顯要。
且以時令節日為例。宋代有關時令節日的民俗來源甚古。但從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吳自牧《夢梁錄》、周密《武林舊事》、陳元靚《歲時廣記》等書的大量記載看,同樣一個時令節日,較之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唐韓鄂《歲華紀麗》所記,就遠為隆重繁盛,鋪張揚厲,多姿多彩。宋詞中的節序詞,也多至數百首,成為宋詞的一大宗,與兩宋時令節日之盛正相呼應。宋人作節序詞是一種獨有的時代風氣,為時令節日點綴應景所必需與必備。兩宋名家,幾乎沒有不作節序詞的。他們的名作在佳日良辰傳唱遐邇,遠播人口。要知道,詞在宋代,不僅是置之案頭的書麵讀物,更是應歌而作訴之口耳的一種音樂文藝。宋人詞集有不少作為唱本傳刻,就是適應時令節日、公私宴飲、征歌選舞的民俗需要。柳永的《樂章集》、張先的《子野詞》,皆按宮調編排,周邦彥的《片玉集》,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單題、雜賦幾類編排。南宋最流行的坊間選本《草堂詩餘》,前集分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四類,後集分節序、天文、地理、人物、人事、飲饌器用、花禽七類,每一類又分子目,凡六十六目。如節序類分元宵、立春、寒食、上巳、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除夕等十個子目,詞集這樣的分類分目編排,完全是便於人們按照不同時令和宴唱場合,選詞以備唱。柳永、周邦彥多作節序詞,在樂壇歌席、西樓南瓦傳唱不絕,成為他們得盛名的原因之一。柳永的元夕詞宮內應製,蘇軾的中秋詞遍行南北,都是宋代時令節日的勝事佳話。《水滸傳》第三十回,說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應景的曲兒”,唱的就是“一隻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據說蘇軾的中秋詞一出,而餘詞盡廢,可以想象宋代的中秋月夜,中國南北上空飄蕩著怎樣的歌聲。
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詞選釋》,對所選詞的民俗背景,每有專門的詮釋。從戴複古詞隻選了一首,別具見地:
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說著重陽怎虛過。看畫城簇簇,酒肆歌樓,奈沒個巧處安排著我。家鄉煞遠哩,抵死思量,枉把眉頭萬千鎖。一笑且開懷,小閣團欒,旋簇著幾般蔬果。把三杯兩盞記時光,問有甚曲兒,好唱一個?(《洞仙歌》)
此詞純用當時口語,寫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在酒樓的小閣上大家圍桌而坐,三杯兩盞之餘,請歌妓唱曲,唱的必須是重陽應景的時令曲子,以酬佳節。就是一幅真實的與宋詞相關的節日民俗場景。
再以茶詞為例。宋時習俗,客來進茶,客去進湯。進茶時唱“茶詞”,進湯時唱“湯詞”,其作用與當時酒筵上歌妓勸酒常用的“酒詞”相仿。“茶詞”與“湯詞”同為宋時“茶道”的內容之一。兩宋飲茶之風極盛,有不少著名的茶品,喝茶時講究飲茶的方法、器具和場合。因而兩宋詞中,“茶詞”、“湯詞”亦獨為一類,為數甚多。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等,既是師友,又是茶侶,又多擅長以詩詞詠茶。黃庭堅是江西分寧人,分寧就是宋時茗茶產地之一。富弼為相,會見黃庭堅,所得印象,“原來隻是分寧一茶客”。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說:“臘茶出於福建,草茶盛於兩浙。兩浙之品,日注(亦作日鑄,紹興山名,其地產茶)為第一。自景祐已後,洪州雙井白芽漸盛,近歲製作尤精,囊以紅紗,不過一二兩,以常茶數十斤養之,用辟暑濕之氣,其品遠出日注上,遂為草茶第一。”這種雙井白芽,就是黃庭堅家鄉特產的名茶。從黃庭堅《滿庭芳》(北苑龍團)、《西江月》(龍焙頭綱),《阮郎歸》(烹茶留客,歌停檀板,摘山初製)、《品令》(鳳舞團團餅)等茶詞,可以了解宋時茶藝之精和以“茶詞”待客的特有的飲茶風尚。宋人的酒詞,前人已有匯輯。宋代獨擅的“茶詞”、“湯詞”,至今還沒有專門的匯集整理。時下各地招待貴賓經常舉行茶道表演,但已不知道宋時客來進茶之際,伴有唱“茶詞”這項禮儀與藝術表演;而且即使知道,也沒有人手執拍板按照曲譜付之歌喉了。
上述諸事,黃傑書中都有切實展開。我這裏再提一筆,不過稍引其緒,略作申說。宋詞中展示的兩宋民俗,非常豐富。有關婦女生活、婚喪喜慶、飲食服飾、百工伎藝、音樂歌舞、各地物產、市井遊樂、宮廷慶典、神怪靈異、社會交際、佛道宗教,乃至草木蟲魚、行話俗語、醫卜星象,都有生動如實的記錄。這些蘊藏豐富的民俗跡象,很少已被運用,有待今後加強研讀和考索。
(《宋詞與民俗》/黃傑著/商務印書館/200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