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樣的膝蓋能撼山?
臀部和腿部的肌肉提供了力量,而這些肌肉也正是保護膝蓋的關鍵。它們一起工作,讓我在球場上輕鬆騰挪,減少運動中受傷的概率。
在我們的400戶家庭公寓健身房,我可能是唯一一個能加滿所有20枚重塊,外加所有能找到的8塊附加橡皮重塊的人。為什麽敢這麽說?因為沒人用完後會重置插銷,哈哈。這幢樓裏可有不少肌肉男,年輕人,各種膚色的。他們也都是健身房的常客。
這次視頻中的腿壓訓練器械居然有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倒蹬機。就是通過簡單的動作和精準的肌肉發力。使用時最重要的就是從輕得不能再輕開始,調節好靠背的位置,確保緩慢穩定地蹬踏。
另外不好意思,這個視頻裏忘了演示僅用腳掌踏在踏板的底部,腿伸直練踝關節。今後有機會補上。不過也可以說這個利用倒蹬機練踝關節,與膝蓋並沒有直接關係。
我的固定套路是:
從四片開始,蹬三下後,腳不離踏板,然後把腿伸直腳下移練七下腳踝;
然後五塊,蹬三下後,腳不離踏板,然後把腿伸直腳下移練七下腳踝;
...
直到二十塊;
再一塊一塊加橡皮塊。
為什麽總是從四塊開始?前麵半截時間都屬於膝蓋等的預熱,避免受傷。
另外,並不總是能完成這座“大山”。狀態不好時就適可而止,見好就收。比如外出兩周沒蹬,剛回來就別逞強。我一般這時候就隻能蹬十來塊,再一天天恢複上去。我從來沒有因為倒蹬機受過傷。因為我特別小心,在訓練器材上受傷太劃不來了。
最近的兩次經曆讓我更加明白嗬護膝蓋的重要性:
-
3天前,我和妻子在街上偶遇了一位羽毛球朋友,麵熟但不知道他的名字。在簡短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他的半月板有問題,甚至每周打羽毛球兩次都覺得太多。這讓我很吃驚,因為他看起來非常強壯,且打球水平也很高。
-
2天前,在球場上,另一位朋友Daniel(他非常結實強壯)告訴我們,但左膝內側積液2.7厘米,伸展時感到疼痛。醫生說這是因為他每次打球前熱身不夠,導致神經中心在短時間內大量向膝蓋充血。另外,還有一位羽毛球好手,個子不高,但非常快速,他也告訴我,打完球後膝蓋會有疼痛感。
我才意識到,這麽多人戴護膝,很多膝蓋都有問題了。我以為很多人隻是出於保護預防。
最好的預防就是提前數年加強膝蓋周邊的肌群,讓它們成為天然的護膝衛士。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