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就聽姥姥說過,有些老人剛吃完飯就抱怨家人沒給飯吃,覺得很是怪異。後來得知老公的姨婆得了老年癡呆,才漸漸對這個詞注意起來。
我真正接觸的第一個老年癡呆病人是我媽媽。因為不常回去看望,隻是聽哥哥姐姐說,老媽現在做事丟三落四!煮個雞蛋,竟然能夠把水熬幹,把雞蛋燒黑。微波爐熱飯,摁了30分鍾,自己還奇怪怎麽轉這麽半天也不好?
沒辦法,隻得給老媽找了一個全時保姆,盡管她一再反對。2015年年初,老爸去世時,保姆苗姐已經照顧他們三年多了。苗姐非常耐心、大度,比我跟我姐這兩個女兒還強。
2015年夏天回國,很多字老媽都不會寫了,但還能記錄吃藥、打針(她有糖尿病)。所有的東西都包起來存放,找的時候打開,不是要找的就再包上。 我鼓勵她做填數遊戲,結果連規則都說不通了。我覺得她應該已經是老年癡呆,隻是還不太嚴重。
2016年1月底,接老媽來美國養老,看著她們遠遠地從機場走出來,沒有覺得異樣。但當我看到姐姐彎腰低頭給老媽拉羽絨服的拉鏈時,頓時體會到老媽已經不是半年前的狀況了。
老媽已經不會用微波爐和爐灶,咖啡壺做熱水就更不用提了。不認識走針鍾表,隻能讀電子表。已經不是提筆忘字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麽寫。吃藥、打針的時間、藥量記錄也是零零落落,隨便找張廢紙、信封,寫完摞在一起收著,下次繼續找紙片。不過跟我聊天說話時,如果順著她的思路,邏輯條理上還沒有什麽大的問題。我查了一下網站,這個算是病症的中期。
老媽在我這裏生活了7個月,意外事故去世時,她已經不會自己穿衣服、不記得自己是否吃過飯,也不認識所吃食物。明顯感到說話時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表達,時常處於焦急煩躁的情緒中。
我是小心翼翼自保型的人,看到媽媽這個狀態,自己心裏也是惴惴不安,生怕自己將來過早中招,於是就上網查看這個到底是怎麽回事,怎樣做能夠緩解和預防。我覺得這個網頁比較全麵:https://www.alz.org/alzheimers-dementia/what-is-alzheimers
症狀診斷:
通過觀察日常生活能力的變化和各類大腦造影來診斷病症發展階段。我對這個不關心,老年癡呆就是個大腦退化,做事能力丟失的過程,和小孩的成長過程相反,最終會什麽都不懂,大腦一片空白。我有倆娃,他們怎麽一步步成熟,老年癡呆症就怎麽一步步倒退。
發病原因:
至於怎麽發生?大腦為什麽會萎縮和退化?目前還不清楚。從統計數據上看,年紀輕的病人多是由於基因。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老化,大腦萎縮也越來越嚴重。美國85歲以上的老人50%都是老年癡呆患者。
醫藥治療:
目前沒有治愈方法。所謂延緩病情發展速度的藥物也沒有什麽確鑿的療效,因為每個病人的發展速度本來就不一樣。
護理方法:
網上有很多的建議,我沒記,因為有了養娃經驗,直接挪過來用就可以了。我的原則是盡量遵從病人的意見和要求,盡管有些可能貌似不合理,隻要沒有生命危脅,盡量滿足病人的願望,讓他們開心快樂。不過這個不容易做到,衡量自己是否有這個能力,就看自己的親子關係是否和諧,生活是否喜樂平安。
我媽有糖尿病,不能吃太多的甜食。她頭腦清晰的時候自律很強。現在像個小孩子,已經認不得吃的東西,隻知道是否好吃,這種狀況下我不忍心讓她繼續吃糠咽菜。跟姐姐商量後,決定放開她的飲食選擇,盡量做點可口的,當然,糖量和食量我盡可能合理地控製。
《Being Mortal》裏有研究數據:兩組老年人,一組自己掌控,想什麽時候起就起,想什麽時候吃就吃,想吃什麽就吃什麽;另一組則有專業醫護人員,專業營養師和健身專家來製定飲食搭配和起居健身。結果,半年過後,自控的人反而比專家組的人身體健康狀況好。
另外,我也不傾向去用很多的新鮮事物來刺激老年癡呆患者,試圖培養他們的能力。孩子是人生中學習速度最快的階段,所以要不斷的接受新鮮事物,擴充認識範圍。而老年是一個退化的階段,和小孩子成長方向相反,應該是盡量保持日常生活規律,過多的新鮮事物可能更導致他們忙亂無助、惶恐不安。而這種不安的精神狀態可能會導致病情的加劇惡化。
預防:
如何從生理機能上預防,基本上沒有招,除非能讓人永葆青春。不過有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據觀察,人到老年時,如果身邊有一個可以完全信賴的人,這種人不容易得老年癡呆。
我爸去世時81歲,但他沒有什麽老年癡呆的症狀,不過我爸的生活非常簡單:早晨起來吃早飯,然後拎著小板凳到外麵曬太陽,跟過往的熟人打打招呼聊兩句;中午回來吃飯,睡午覺,接著拎著小板凳出去曬太陽;晚上回來吃飯,看電視,洗漱,睡覺。其餘的家事都靠老媽。而老媽沒有什麽人可以依靠。兒子、女兒有各自的家庭和事業,都不在一起生活,談什麽依靠!保姆苗姐善良、細心,但畢竟是外人。所以老媽一直都得自己撐著。
還有一個明尼蘇達教授對的修女生活的調查研究報告:https://www.apa.org/pubs/journals/releases/psp805804.pdf ,網上、微信群裏見過,相信不少人也知道相關的信息。研究人員發現,一個人的意念密度越高,心態越是積極樂觀,老年癡呆的發病率就越低。“意念密度”的簡單衡量方法是計算每10句書麵語言裏能夠表達的觀點數量。就是言簡意賅,一針見血的語言表達能力。
不過我是從另外一方麵考慮的。修女是把自己的身心全部獻給神的人,她們的人際關係相比在紅塵中摸打滾爬的凡人來說是非常簡單的:沒有家人的糾結牽掛,沒有職場的爾虞我詐,隻是全心全意地服侍神。物質世界中,她們衣食住行簡樸,日常生活中相互照顧。精神境界上,她們追求博愛平等,有著一個可以完全信任和依靠的神。應該算是無憂無慮、喜樂平安。
還有不少文獻裏講,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學習來訓練大腦能力,開發潛能,防止老年癡呆,這個觀點我不大相信。我媽從來沒有停過學習:年輕時課業成績好,而且唱歌、跳舞。鋼琴、風琴、口琴、笛子什麽的,都能弄出個小曲。結婚生子後自學裁剪縫紉,結果全村人都來找她做衣服。快退休了,又開始做後勤、采購、管賬。退休後去親戚的旅館飯店幫忙,學習商業會計。和年輕人一起考會計證,不到一半的人考過,她是其中之一。年紀再大,不到處跑了,在家裏也是種花、種菜、研究菜譜,報紙、雜誌從沒斷過,結果到頭來也沒有逃過老年癡呆。反觀我爸,沒見過他學習什麽新東西,就吃那點數學老底。退休後也是給孩子們補習數學,到頭來也不見什麽癡呆。
大腦的結構、運作:
大腦有腦細胞,腦細胞有探出的神經元,我們的思維、記憶活動,都是靠神經元之間的電信號傳遞來完成的。不少文獻說,通過加強訓練學習,我們可以增加神經元的數量,人腦的潛力無窮。但我還是認為大腦的功能是有限的,畢竟它的體積有限,渾身是鐵又能攆幾根釘!所以我相信一個人可以儲存的信息一定是個有限值,當然,每個人的容量不一樣。而且,人在正常健康情況下,大腦的存儲信息可以不斷更新換代。就像計算機硬盤,可以刷新、改寫、升級。
假設一個人的大腦可以存儲100件事,生活中需要做10件事,那麽每一件事就有10個存儲的空間。但如果生活中需要做100件事,那每個事情就隻有一個存儲空間。當大腦萎縮,存儲量消失了一半兒,隻做10件事的人,每件事還有5個存儲空間。而做100件事的人就已經丟失了50個功能。難怪有人說,越是聰明的人越容易得老年癡呆。
當然,這個隻是我自己的猜測、推想,沒什麽科學根據。不過根據有限的病例,我發現不同的老年癡呆患者,消失的功能是不一樣的。
我媽不會寫自己的名字,不會穿衣服,不認識所吃的食物,但是她竟然可以通過微信視頻,認出半年多沒有見過麵的女婿。而一個朋友的父親,已經不認識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但能夠把衣服穿得整整齊齊,盡管不知道應該穿多少。經確認,朋友的爸爸年輕時參軍,一直注重保持整潔的形象。而老媽,一直教育我們要注重內在美。
由此我得出一個不成熟的結論:我們最在意的觀點,在大腦裏就會占據最多的記憶空間。這也解釋了我們為什麽會這麽難來改變“學習成績很重要”這個觀點。我們的前半生一直被叨念著,後半生則是一直不斷跟自己的孩子叨念這個觀點。
具體預防行動:
物質世界中盡量做減法,精神世界上要學會放下執念。
針對修女們的研究報告提到的意念密度,我覺得這個有太多的先天成分,不是後天想提高就可以提高的。積極樂觀心態倒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改善。更容易做的可能就是精簡生活。這個隻是我的目標,還沒有完全達到。
- 衣:隻購買少量的衣服,盡量穿脫比較方便,式樣類似。穿好後照照鏡子,看看是否整齊幹淨。
- 食:盡量使用簡單的食物加工方法,營養均衡,花樣不要太多。多吃些油脂,大腦需要很多磷脂來維持它的生理機能。我基本上以吃素為主,外加堅果補充油脂。
- 住:房間不要太大,東西不要太多,日常用品盡量簡單、原始。
- 行:做事時,比如穿衣洗漱,多專注這些動作過程,希望能夠在大腦裏留下的儲存點比較多,將來有些腦細胞死亡,或神經元斷鏈,功能不至於很快消失。
如果察覺到自己老年癡呆,不要太過否定、糾結、沮喪,負麵情緒裏,自責對身體的傷害最嚴重。接受現實,接受他人的照顧,享受有限的生命時光。當然,這些觀點需要我們在年輕時就修煉到位,等癡呆了以後,恐怕就沒有足夠能力來改變固有觀點了。推薦以前的一篇文章:《成熟階段:從 “三十而立” 到 “六十耳順”》。
最後還是想要強調一下,案例有限,能力有限,這些隻是我個人的一些認知和思考。
我說說,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