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泉石上流-我的父親母親(41)

(2018-02-09 14:58:25) 下一個

四十一 《梨花恨事》

離開北京,我到唐山看望父親—四年沒有和父親見麵了。父親在唐山郊區一個叫古冶的地方,仍是被監督勞動。

兩年前,父親的勞動是拉糞車和掏大糞。一次,父親拉一輛兩千斤重的糞車,上坡時跌倒,致使胃大出血,險些喪命。還有一次,父親晚上坐在床上抽煙,不慎失火。那是一個大屋子,住幾十個“牛鬼蛇神”。眾人撲滅火,可是父親的被褥燒掉了,正值隆冬,沒有被褥怎麽辦?父親寫信叫三姑姑從北京寄去一套被褥。

父親見到兒子很高興,他說:

“我寫了一樣東西,由你替我保存。”

父親叫我去小街上買一個小本子。勞改隊的住處是一個封閉的院落,父親叫我站在門口望風,怕有人來。父親趴在小炕桌上寫下《梨花恨事》。

《梨花恨事》是由五個詞牌組成的一首長篇敘事詩,總378行,故事講的是一個戲曲女演員(梨花)的一生。

關於這首詩的創作過程,父親在《〈梨花恨事〉後記》中寫道:

“《梨花恨事》的寫成,倒也有一些戲劇性。先是有這麽一個意思,想嚐試一下;到了所謂‘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之初,因自己是被指定的‘牛鬼蛇神’,這就除了挨整,另無所事。我就利用晚上,上床以前的一點時間,開始寫《梨花恨事》。所謂寫,其實是腦子裏默念。那時,你居然還敢白紙上寫下黑字,其後果必定是嚴重的。半年之後,我所顧慮的事,終於發生了。一些年輕人,氣勢洶洶地勒令我,隻要有我的字跡的,包括友名通訊錄在內,都要讓他們抄走,要我做到一字不留。我隻有從命,別無選擇。欣喜我的《梨花恨事》是藏在肚子裏的,可以與我共存亡,誰也休想搶去。到了1970年,我的長子小胡,北京清華大學畢業後,路經唐山,前來看我。我就利用這個機會,把《梨花恨事》從肚子裏掏出來,一字字一句句寫在白紙上,最後讓他帶走,為我保存起來。”

文革初期抄家,唐山市文化局的幾個年輕人抄走父親所有文稿、書信,其中文稿約100萬字,包括長篇小說《思想列傳》的初稿、定稿,長篇小說《上海灘》的第一、第二部。

沒有別的辦法,隻能用默念的方式堅持創作,這是何等的悲哀啊!這是何等嚴酷的環境啊!這又是何等頑強的藝術生命力!為了不把這長詩忘記,父親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把全詩默誦一遍。他知道長詩是不能發表的,也許在他生前不能發表。

《梨花恨事》可以說是“長詩”,也可以說是“組詞”,它是由“減字木蘭花”、“浣溪紗”、“采桑子”、“鷓鴣天”、“虞美人”等五個詞牌組成,描寫女演員梨花從學藝到成名到她的三次戀情和最後淪落的悲慘遭遇。

《梨花恨事》的第一個特點,是獨創了組詞的格式,同時又發揮了中國詩歌凝練、簡約、嚴整、明亮的傳統。

中國的敘事詩,在唐以前,多為五言詩,受民間文學影響較多。至唐白居易寫出《琵琶行》、《長恨歌》,成為成熟的文人詩,樹立了漢文學敘事詩的最高典範。《梨花恨事》,一改白詩七言古詩格式,獨創組詞格式,使長詩活潑多變,音韻鏗鏘,如泣如訴,麵貌一新。

漢文學的敘事詩曆來有凝練、簡約、嚴整、明亮的傳統,《梨花恨事》正是這一傳統的繼承和發揚。《梨花恨事》的五個詞牌皆為小令,以“減字木蘭花”為情節線,其它幾個詞牌不交代情節,隻是階段情景和主人公心理的渲染。經過作者的精心編織,凝練、嚴整的長詩展現在讀者麵前,表現出純正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這些詞是整體的一部分,單獨拿出又是一首完整的詞。比如一首《鷓鴣天》:

六曲欄杆誰與憑?相思滋味最關情。一聲低喚樓頭月,兩手輕扶水麵星。 如夢裏,卻分明。庭蕪濕漉雨初晴。酸眸子對梨花落,怎不叫人淚暗零!

這裏寫的是一個失戀的女孩,獨自在一處江南園林中徘徊,春月掛在樓頭,梨花剛剛開過,水麵星光點點,女孩在這裏恰是完成一曲《春江花月夜》的獨舞。

《梨花恨事》的第二個特點,即情景交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詩中寫梨花的成長,往往一句詩寫出她成長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也就是一幅畫。比如寫梨花13歲:“一枝偷綻,轉過回欄金玉檻”;比如寫梨花初上舞台的豔麗風姿:“才上紅氈,曉日風迎江上帆”;比如寫梨花18歲長大了:“細雨濛濛,萬頃荷香無點塵”,“月暗銀河,天上亮星隻一顆”,“無限從容,芍藥花開徹底紅”。這些描寫,聯想到作者擅長的水墨畫,有濃墨重彩,有煙雨濛濛,使讀者浮想連翩。寫梨花的第一次失戀的心情是一首《鷓鴣天》:

一掬紅英隨手撚,春餘多少怎能掂?淒離慘別生生受,舊恨新愁細細添。 流水岸,小橋邊,江南雖好雨綿綿。奈何燕子飛來去,舔破夕陽半梭煙。

梨花是生活在江南水鄉的女演員,這裏寫出了如畫的場景和如泣如訴的心態,用了幾個傳神的動詞,“撚”,“掂”,“舔”,使女主人公變成從畫中走下的美女!

《梨花恨事》的第三個特點,是把性格描寫和情節描寫融於詩詞之中,即把“小說手法”運用到詩詞中,這是沒有人嚐試過的。

《梨花恨事》對於人物心理的刻畫,沒有停留在感悟性的喜怒哀樂上,沒有停留在傳統詩詞的“愁”字上,而是深入到複雜多樣的層麵中。比如寫梨花15歲:“學解風情,未解風情更動人。”這是極精彩的心理描寫,使女主人公的美豔和純情躍然紙上。又比如寫梨花長到16歲:“青衣花旦,佳麗還須姝麗扮。扮作風流,演到羞時真個羞。”讀者看到這裏,自然會拍案叫絕了。“真個羞”是一句口語,少女的儀容情態活脫而出!詩人在這裏把人物情感的真實描摩、心理的嬗遞變化融合為一體。寫到梨娘嫁到豪門作小,後因色衰被出,流落街頭:“寒鴉數點寒枝暮,隱隱梨園鼓。見人不肯道真名,為怕覺來原是那紅伶!”用梨園鼓來敲擊主人公的心,用當年的“紅伶”來對比如今的天涯淪落人。在愛情描寫中,“小說手法”時時表現出來。比如她第一次失戀:“心有餘恨,人帶辛酸行步穏。藝帶辛酸,撩撥人心邀彩聲。”“行步穏”,這是傷心的神態,惟妙惟肖。再比如寫梨花第三次戀愛,一首《減字木蘭花》:

眉間唇側,學戲女兒奩開合。小別三夕,慌將閑風當信息。  等人不到,險與劉郎成計較。打斷飛絲,情在無端別扭時。

這首詞寫戀人的約會,梨花獨坐閨房,“奩開合”,即不停地打開關上梳妝匣,不停地修飾打扮;“慌將閑風當信息”,她的心情好不急切,好不緊張!情人(劉郎)來了,她反而要耍脾氣,使小性子。“情在無端別扭時”,無緣無故鬧別扭,反而襯托出真情。情節、性格、心理在呈現,在波動,在發展,這是小說手法與詩歌合而為一的獨特之作。

《梨花恨事》代表了作者的追求、感奮、失望和痛苦。“梨花一枝春帶雨”,這是催花的雨,也是作者的淚。從某種意義上說,《梨花恨事》是那個時代的“血淚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Red_Blue5 回複 悄悄話 求《梨花恨事》原文
georgegan 回複 悄悄話 It is a huge loss
群思 回複 悄悄話 時代悲詩 到我這一代已很難領會戲子之苦 如今的戲子都是滿身盡是黃金甲的大腕了
簡寧寧 回複 悄悄話 在我看來,這是一種生存的本能。在最絕望的時候幫自己吊起一口氣來,讓自己活下去。每一個普通人的身上都有這樣的堅韌,在逆境中碰撞出火花來,給自己一點溫暖和光亮。在我這麽多年讀過這麽多人的文革回憶之後,這是最給我鼓舞的一點發現。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兩年前,父親的勞動是拉糞車和掏大糞。一次,父親拉一輛兩千斤重的糞車,=============================作者寫其他就不知道是好是壞是對是錯,但他md寫拉二千幾斤屎,就放P的寫法,老夫年青小時與青少壯二人拉大板車車糧,都是千斤,何來拉屎會二千斤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那幾位抄令尊“任何有字”東西的唐山年輕人,一定也是“知識分子”,浩劫或如今曰“探索”之後,恐怕也在控訴“受迫害”。
見過幾位這類中青年“知識分子”在文革中及文革後的表演”。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