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代偉

政治|傳媒|曆史|詩詞|股票
個人資料
正文

南北戰爭中的華裔軍人

(2018-12-06 07:19:45) 下一個

       在賓夕法尼亞州著名的葛底斯堡國家軍事物館陳列室內,懸掛有一張華人官兵的照片,引得許多人好奇和注目。這張照片擺放的欄目,是為了表彰在那場被引以為“美國內戰轉折點”的戰役中,參加戰鬥並英勇奉獻的聯邦軍隊將士們。

       作為美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內戰,它長期以來印人腦海的活動畫麵,一直由白人和非裔黑人或有少量的印第安人占據著。而作為同時期移民組成存在的華人,在其中的曆史參與角色向來被顯示為空白或零紀錄。現在,如果許多人得知:在美國這場著名戰爭中,還有一批亞裔人麵孔的軍人,也在成群的白人和黑人士兵中與他們一起作戰,一定感到很驚奇!亞裔人-尤其是華裔美國人的參與,在2011年美國“內戰”爆發150周年紀念月裏,曾經成為一個關注的焦點。

       1861年,反對蓄奴的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總統。因為害怕奴隸製最終被廢除,南方十一個州從聯邦脫離,建立了支持奴隸製度的“美利堅聯盟國”。南﹑北雙方的矛盾最終演變成四年的重大曆史性戰爭,有造成超過六十萬人死亡。

       1860年代,華人在美國的主要群體,是西部的“淘金”及鐵路華工。他們自太平洋岸登陸,聚居在落基山麓幾個新的州份。而南北戰爭的重要戰事活動,都是發生在密西西比河以東。當時在美國東部的華人數量,隻有大約200多人。根據曆史紀錄查證,有至少58名華人參與了南北戰爭。由於這些華人以前都有過海洋上的經曆,所以他們其中大多參加了美國海軍。這批參與戰爭的華人中,隻有一位是真正出生在美國,其餘的則是通過太平洋苦力貿易﹑美國人收養﹑獨立移民或者傳教士的影響來到美國的。華裔軍人中,有三位軍銜升到了“下士”。要知道,那都是“全白人”的位階。雖然這看起來不是那麽令人刮目,但再回顧內戰期間武裝力量的運行方式,著實已經是很了不起的建樹。

civil war asian american 1.PNG

       Corporal Joseph Pierce-約瑟夫•皮爾斯“下士”(即班長),在年幼時被賣給一位船長,他養父把他從中國帶來美國。約瑟夫加入到聯邦政府軍的第14康奈迪克州步兵團,參加過內戰的一些重要戰役,有安提塔姆之戰和葛底斯堡戰役等。約瑟夫•皮爾斯一直穿著清朝滿族服裝,留著長辮子,即使在軍隊中也是。他的照片如今被展示在葛底斯堡博物館裏,是為了表彰他在葛底斯堡戰役最後一天的皮克特衝鋒中,奮勇戰鬥並存活了下來。還有另一位也是從中國收養過來安東尼奧•達內爾,在第27康奈迪克州步兵團。他在戰爭結束後成為一名白鐵匠(錫匠),直到1912年。

       並不是所有參加內戰的華人都是為聯邦政府而戰的。至少有五位華裔被確認是參加了聯盟國一方,其中兩位叫克裏斯托弗•邦克和史蒂文•邦克。他們是暹羅(即泰國)雙胞胎恩+昌的孩子。恩+昌從泰國被帶到美國後,加入了玲玲馬戲團表演。這兩位具有華裔血統的連體兄弟退休後,在北卡羅萊納州擁有可觀的奴隸勞作種植園。他們的孩子們應該是為南方做戰(他們有22個孩子)。克裏斯托弗作為聯盟軍炮兵參加了賓州及西維吉尼亞的戰役,被俘後獲釋;史蒂文則參加了維吉尼亞及西維吉尼亞的戰役,受傷後被俘,後來也獲釋。

       有趣的是,在美國南方,一些中國人是“稀裏糊塗”地加入到聯盟國陣營的。在新奧爾良,當中國人的船隻入港登陸後,以為是被邀請去玩遊戲或者尋開心,結果是進了軍隊。路易斯安那第十四步兵團,就是用這種鬼把戲誘騙中國人和菲律賓人入伍的。那些菲律賓人是生活在墨西哥的,因他們有著西班牙係姓氏,後來無法作為亞裔統計而被曆史遺失。

       當時在美國的亞洲人很少,以致於很多美國人對如何區分中國人的種族感到困惑。在1860年的人口統計裏,隻有黑人,白人和混血的分類。

       在19世紀的美國,很多人從來沒有見過任何有亞裔背景的人。有一位年輕的華裔士兵約翰•湯姆尼,在紐約編隊。一次他被俘虜後,聯盟軍的軍官問他:你是什麽人?是混血?是印第安人?到底是什麽(種族)人?約翰•湯姆尼曾參加過費裏德利克斯堡,錢瑟勒斯維爾和葛底斯堡等戰役。在1863年7月12日的一次戰鬥中,他被大炮炸掉了雙臂和兩腿,三個半月後死去。報道和刊物上都稱他是“一位勇敢﹑和善的士兵”。

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一塊曆史紀念牌(2003年設立):美國內戰中的亞裔軍士

文字內容:雖然受美國種族排外政策,沒有得到公民權,亞裔曾參與了美國1861-65年的南北戰爭. 由於1870年反亞裔的和1882年排華的法律,這許多士兵不能獲得公民權.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美國眾議院提交法案,追認參與戰役的亞裔戰士為公民,並表彰他們光榮服役. 由於他們無法獲得退役金,有些采用了歐化名字,資料不全. 但在俄州美國內戰的名錄裏載有華人姓氏,而且其他檔案中確認華人參與美國內戰的資料. 自美國內戰開始,亞裔後人不顧排華歧視,忠誠參與多次戰役,特立此碑為誌。

       跡象證明這些華裔士兵在升遷上的待遇還很不錯。他們能夠被官兵們接受,最重要的一件事要記住,那時候存在的體製上的種族主義。種族主義,當然,在那時,是黑人奴隸製度的本質。毫不意外,亞裔或華裔,也會遭受歧視。

       即使1862年一項國會縣法案保證給於作戰的外籍軍人公民身份,但華裔仍然被否決。因為更早前的一款法律隻允許白人入籍。

       有一些華人,像愛德華•考霍塔(Edward Day Cohota,考霍塔在五歲時被遺棄在“考霍塔”號船上,後來被帶回美國麻薩諸塞)。他不僅參加了南北戰爭,而且在戰後還繼續成為一位真正的軍人。愛德華•考霍塔在美國軍隊服役長達20餘年,參加了對印第安人戰爭,曾看守“坐牛”(Sitting Bull,著名印第安人酋長)。但他的公民權仍被否決。雖然沒有公民權,但考霍塔卻一直以共和黨身份投票,這讓他晚年引以為豪。

     事情總有特例。一位名為李清(Ching Lee音譯)的中國少年,被美國家庭接收後改名托馬斯•西衛納斯。他16歲時加入聯邦軍,一年後因受傷造成視力下降而被開除,但他第二年又再次入伍。李清在賓夕法尼亞作戰時受傷,在維吉尼亞的戰役中被俘。戰後他被釋放,已經變成盲人。李清被允許給以公民權,1880年時收到一筆內戰養老金,他用那筆錢開了間洗衣店。另一位來自賓州蘭開斯特的吳弘諾(Woo Hong Neok音譯),在入伍聯邦軍前已獲得公民權,他是當時全美國僅有的幾個取得公民權的中國人之一。1864年中,“第一留學生”容閎也曾以公民身份申請戰爭誌願者,但被勸回。

       內戰結束後,很多華人士兵去到南方從事農業。他們在經過與不同族裔-黑人,白人,土著人,克裏歐及卡津人等通婚後,後嗣的脈係背景變得逐漸混合而隱匿。相信還有一些華人/華裔兵士的參與無法考證,因為他們有著西班牙語係或英語係的姓氏。

       華人是南北戰爭中參戰最多的亞裔軍人,他們主要在葛底斯堡,費裏德利克斯堡,錢瑟勒斯維爾,西維吉尼亞和新奧爾良等地的戰役作戰。但這些從來沒有呈現在任何一段關於戰爭的情節裏。一段時期來,華人,甚至整個亞裔在內戰中的參與和貢獻,基本上是不為世人所知的。2003年,俄亥俄州設立了一塊“美國內戰亞裔軍人”曆史紀念牌。2007年,美國眾議院時通過一項決議,表彰了約翰•皮爾斯和其他亞太裔軍人在南北戰爭中的表現。

 

 

********Sources/資源:

OCA Columbus OH  |VOA |Hubpages

《美國華洋史》找尋﹑還原自美國“獨立革命”前至中國“辛亥革命”約150年間,兩國間一些遺落或斷層的交往關係曆史。交流或分享@微信:usbbic  |代偉  紐約  USA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22825-1089985.html 

上一篇:【南方華人史】密西西比三角洲華人
下一篇:【美國華洋史15續】南北戰爭華裔軍人檔案(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