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本文原創。僅限站內轉載,站外轉載請私信聯係作者。“Thepastisabucketofashes”(過往隻是一桶灰燼),這是著名詩人CarlSandburg的名句。如果將這句詩讀給曆史學者們聽,一定會得到相反的看法。在他們眼裏,那些已經逝去的時空,無論是人或事,並不是冰冷的、沒有意義的。它們自始至終在影響著現在和我們的將來。它們沿著時間的軌跡,存在在這個宇宙中。我們望見夜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文原創。僅限站內轉載,站外轉載請私信聯係作者。 圖片取自紐約時報(侵刪)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老話在《紐約時報》最近的職業市場的統計數據麵前卻變了滋味(見上圖)。傳統的STEM-精通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在工作市場上並沒有想象中“吃香”(當然比起其它“文科”專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18-01-09 16:17:14)

本文原創。僅限站內轉載,站外轉載請私信聯係作者。作為一個不懂音樂的人,隻有在閑得非常無聊的情況下才會努力在音樂中去尋找"故事",特別是純音樂。而當一個人能夠從自己喜歡的音樂中聽出"故事"來,他便會開始喜歡上了純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古典音樂也曾經是當年膾炙人口的流行音樂,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篩選,存留下來的萬裏挑一的精品。我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1-09 16:16:49)
本文原創。僅限站內轉載,站外轉載請私信聯係作者。現代寫小說,講故事都講究挖坑、神轉折,其實古代也是如此,不然這麽能夠抓住聽書人的心呢。我最近讀的《三言二拍》中的“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可堪稱古代故事中神轉折的一個代表。在我看來,雖然現代的讀者可能也無法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變化和對生活的選擇,可能會指出其中的硬傷。但故事就是故事,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我看來,正統的儒家是不提倡鬼神之說的。但是,儒家也從來沒有否認過民間盛行的鬼神說法。正統的儒家學者反而利用這種"民意",宣揚儒學-功底深厚的“大儒”能夠以一身正氣讓鬼神莫近,以此來彰顯儒學的正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鬼神之說的來源大概已經不可考究了,很可能要追溯到殷商甲骨文時期。至少在《唐傳奇》的故事中已經大量出現了鬼神的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8-01-09 16:15:27)
餘早晨在火車上看了魯迅的《狂人日記》。第一遍沒看懂作者要說的什麽;第二遍覺得看懂了,"狂人"就是一個"妄想狂類型的精神病"呀!但是魯迅寫這個幹什麽?;我在看第三遍之前預習了網上大篇幅的背景分析與評論,開始明白了一些東西。第一,魯迅這樣描寫一個精神病的心理的確很形象,但與當代作家的作品相比,哪怕是起點上的通俗小說作家相比,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1-09 16:10:21)
借著最近的社會熱點我說兩句。嘻哈文化中的服飾(平頭帽、過於寬大的衣服、拖地長褲和籃球鞋)、說唱音樂和街舞等等,沒有一個我能瞧得上的。 我不喜歡嘻哈,是從嘻哈的發源與現狀出發,也是從我自身的狀態出發。嘻哈文化發源於低教育背景、低收入的的黑人社區,內容涉及過多的性、毒品、暴力,並且至今仍然以這些作為特色。有些人說嘻哈文化發展至今已經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