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這一次,華與華老板沒有向羅永浩服軟

這一次,華與華老板沒有向羅永浩服軟

文章來源: 鳳凰網財經 於 2025-11-26 19:33:1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西貝剛在輿論漩渦裏喘口氣,背後的 “營銷軍師” 就親手把它推回了風口浪尖。

11月25日,華與華創始人華杉一條微博直接點燃戰火:“西貝是中國餐飲業的天花板,誠心誠意對顧客對員工,卻被誘入黑白顛倒的‘網絡羅刹國’遭人算計!華夏子弟精神,不苟且偷生,憑仁義立世!”

這一次,華與華老板沒有向羅永浩服軟

這番帶著傳統文化濾鏡的 “護犢子” 言論,被網友直譯為 “西貝是被黑了”,可誰也沒料到,這一喊直接炸出了羅永浩這個 “硬茬”。

羅永浩二話不說轉發開懟:“誰算計了?你想幹什麽?說不清楚,我就公布錄音。”

26日上午,他更是把狠話放到底:“今天下午六點前,華杉不公開道歉,未來中國市場公關行業,沒人會記得華與華,隻會記得‘羅與華’!”



他順帶補了一刀:“我買了華與華全套作品,那些被忽悠的本土老板賺錢不易,該有人給他們上堂‘營銷防詐課’了。”

不過,這次華彬並沒有服軟道歉。

01又一次交鋒

這不是羅永浩與華與華的初次交鋒。

2025年9月,羅永浩一句 “西貝高價賣預製菜” 直接點燃輿論。

沒想到最上頭的不是當事人賈國龍,竟是收了西貝6000多萬谘詢費的華與華創始人華杉 。

這位營銷圈大佬下場就給羅永浩扣上“網絡黑嘴”的帽子,力挺賈國龍“硬杠到底”。

對此,羅永浩在直播間質疑華與華收取高額谘詢費卻教西貝“糊弄人”的話術,同時批評其鼓動“硬杠”的行為無意義。

就在網友搬好小板凳等終極對決時,劇情突然180度大轉彎。

9月15日羅永浩突然官宣 “華與華老板已經道歉,這事兒翻篇”,留下滿屏吃瓜群眾一臉懵圈 。



前一天還劍拔弩張,怎麽突然握手言和?

就在西貝靠著閉嘴認錯、讓利消費者、調整菜品製作方式等一係列操作逐漸回血時,華杉近期又突然發聲。

他在相關話題下力挺西貝是 “中國餐飲業的天花板”,還暗指其陷入“黑白顛倒的網絡羅刹國”。

這番表態仿佛要重啟這場未完的爭執,讓本就熱鬧的劇情再添一層反轉。

對於華杉的最新表態,網友呈現多元反饋。

有人調侃 “是不是華杉沒收到西貝尾款,才出手這麽狠”。

也有人吐槽 “這哪是什麽軍師,分明是西貝殺手”。

還有人直言 “華與華是一點不想讓西貝活了,看人家稍微緩過來就捅兩刀”。

另一邊,也有網友選擇支持華與華。

“不相信羅永浩是‘不敗戰神’,支持華杉這次不用道歉。”

也如這位網友所期待的,截至11月26日下午6點,華杉並沒有在微博上公開道歉。

02因發布廣告存在重大問題被罰

盡管也會向羅永浩服軟,但華與華是營銷圈出了名的 “硬核乙方”。

和傳統廣告公司比稿競標、討好甲方不同,華與華在官網明晃晃寫著:服務方式 “有且僅有一種”,隻做全年全案營銷谘詢,不接單個項目,甚至不設新客戶開發團隊。

創始人華杉更是直言:“我們不找客戶,要客戶主動來找我們。”

這份底氣的背後,是高昂的服務費。

僅西貝一家,十年裏就給華與華砸了超6000萬。

而華與華之所以能讓老板們心甘情願掏錢,靠的是一套融合了傳統文化的 “超級符號” 理論。

華杉親自主講的《華與華超級符號品牌課》,單人學費高達9.9萬元;他解讀的《論語》《資治通鑒》等付費課程,銷量超30萬份,這套 “國學 + 營銷” 的組合拳,讓不少本土老板奉為圭臬。

不可否認,華與華確實有過成功案例。

以西貝為例,2013年至2019年,在華與華的操盤下,西貝從區域性品牌成長為全國連鎖,營收從16億元飆升至62億元,門店從數十家擴張到近500家,堪稱餐飲行業的增長奇跡。

但成也“超級符號”,敗也“超級符號”,圍繞著華與華的爭議從來沒斷過。

首當其衝的是審美爭議。

華與華設計的Logo和廣告語,被網友罵作“設計界的泥石流”,主打一個“土到極致就是潮”。

2023年,烘焙品牌瀘溪河花600萬請華與華設計新Logo,結果出來的“大掌櫃”卡通形象,直接複刻創始人光頭造型,被吐槽“醜得下不去嘴”。



老娘舅的“舅字標”更絕,把“舅”字塞進鍋裏,被批“粗暴到沒有下限”。



麵對質疑,華杉不以為意:“我們要的是傳播效率,不是藝術欣賞,讓人記住比什麽都重要。”

更嚴重的是抄襲和法律風險。

2020年,華與華為水星家紡設計的“超級花邊”品牌係統,橙色底色 + 字母編織花紋,和巴寶莉、愛馬仕的經典設計高度雷同,被網友扒出“照搬國際大牌”。



天眼查數據顯示,華與華還曾因發布違規廣告,被沒收8萬餘元廣告費,並處100 萬元罰款 —— 這波操作,與其教客戶“憑仁義立世”的口號形成刺眼反差。



03華杉兄弟實控公司上市後業績持續下滑 股東套現超1.7億元

這場預製菜罵戰,不僅暴露了華與華的公關爭議,更讓其關聯公司讀客文化的困境浮出水麵。

2021年7月19日,讀客文化在創業板上市,上市當年,公司營收為5.19億元,歸母淨利潤為0.67億元。

然而從上市第二年起(2022年),讀客文化的營收開始逐年下滑,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5.14億元、4.34億元、4.06億元和1.68億元,期間分別同比下滑1.04%、15.49%、6.61%和15.38%。



讀客文化業績逐年下滑之際,公司股價也隨之長期低迷。值得一提的是,讀客文化曾經因高管減持陷入爭議漩渦。

讀客文化於2021年7月19日上市,2022年7月12日,公司就開始公告高管要減持,當時公司上市還未滿一年。

同花順數據顯示,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讀客文化原核心高管朱筱筱累計減持套現超6000萬元。

今年初,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華楠、華杉之一致行動人寧波讀客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讀客企業”)再次宣布減持,三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1119萬股,套現約1.14億元。

兩項累計減持套現超1.7億元,比讀客文化上市至今(含上市當年),近五年的歸母淨利潤之和還要高。

華與華的爭議與成就,恰如一枚硬幣的兩麵。

從打造“蜜雪冰城甜蜜蜜”等膾炙人口的營銷案例,到因設計審美等問題陷入輿論與法律風波;從助力西貝等企業實現品牌飛躍,到其關聯公司讀客文化麵臨的業績下滑與股東減持困境——華杉與華楠所構建的商業版圖,始終在讚譽與質疑中前行。

尤其是在輿情愈趨複雜的當下,谘詢公司究竟應是“品牌守護者”還是“話題引爆者”?華與華此番操作,不僅關乎一次危機應對,更折射出谘詢機構在企業重大輿情中應持有的邊界與立場。

信任易失難建,華與華的“超級符號”能否繼續符號信任,仍需時間檢驗。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重慶男子6年前花116萬買房,如今55萬賣掉,還借了26萬
恒大清盤追資再獲突破,許家印前妻2.2億美元資產被凍結
和平協議擋不住?學者示警:俄最快"停戰1年內"挑戰北約
先天患亨特綜合症男孩接受首個基因治療,效果讓醫生震驚
特朗普:美方提出的烏克蘭和平方案從28點縮減至22點




24小時討論排行

賴清德稱中國目標2027武統,宣布高額國防特別預算
香港大火疑人禍?工人竹棚架旁吸煙畫麵瘋傳
中日爭端中,台灣人吃日料對高市早苗表達支持
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中國嗎?
日本研議放棄非核三原則,掀國內外安全疑慮
台灣因應“超高齡化” 擬放寬近親結婚 引爆倫理爭議
美財長證實特朗普致電習近平,重申對台立場不變
被曝在俄烏問題上尖銳對立,魯比奧、萬斯回應
在德國錯過登機 兩男子砸玻璃、闖安檢、攔飛機
派拉蒙將發行電影《尖峰時刻4》 成龍據稱將回歸
"我的偽證導致三人被判終身監禁"美校園槍擊案證人告白
特朗普正在考慮:是否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售先進AI芯片
香港大埔火災背後:42年樓齡 曾住4643人 4成超65歲
直擊廣州車展:被拋棄的油車重回C位,靠的是什麽
紐約時報:中日外交爭端讓高市早苗獲得政治優勢
高市早苗越過紅線後:中日航線減少、文娛活動取消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這一次,華與華老板沒有向羅永浩服軟

鳳凰網財經 2025-11-26 19:33:17

西貝剛在輿論漩渦裏喘口氣,背後的 “營銷軍師” 就親手把它推回了風口浪尖。

11月25日,華與華創始人華杉一條微博直接點燃戰火:“西貝是中國餐飲業的天花板,誠心誠意對顧客對員工,卻被誘入黑白顛倒的‘網絡羅刹國’遭人算計!華夏子弟精神,不苟且偷生,憑仁義立世!”

這一次,華與華老板沒有向羅永浩服軟

這番帶著傳統文化濾鏡的 “護犢子” 言論,被網友直譯為 “西貝是被黑了”,可誰也沒料到,這一喊直接炸出了羅永浩這個 “硬茬”。

羅永浩二話不說轉發開懟:“誰算計了?你想幹什麽?說不清楚,我就公布錄音。”

26日上午,他更是把狠話放到底:“今天下午六點前,華杉不公開道歉,未來中國市場公關行業,沒人會記得華與華,隻會記得‘羅與華’!”



他順帶補了一刀:“我買了華與華全套作品,那些被忽悠的本土老板賺錢不易,該有人給他們上堂‘營銷防詐課’了。”

不過,這次華彬並沒有服軟道歉。

01又一次交鋒

這不是羅永浩與華與華的初次交鋒。

2025年9月,羅永浩一句 “西貝高價賣預製菜” 直接點燃輿論。

沒想到最上頭的不是當事人賈國龍,竟是收了西貝6000多萬谘詢費的華與華創始人華杉 。

這位營銷圈大佬下場就給羅永浩扣上“網絡黑嘴”的帽子,力挺賈國龍“硬杠到底”。

對此,羅永浩在直播間質疑華與華收取高額谘詢費卻教西貝“糊弄人”的話術,同時批評其鼓動“硬杠”的行為無意義。

就在網友搬好小板凳等終極對決時,劇情突然180度大轉彎。

9月15日羅永浩突然官宣 “華與華老板已經道歉,這事兒翻篇”,留下滿屏吃瓜群眾一臉懵圈 。



前一天還劍拔弩張,怎麽突然握手言和?

就在西貝靠著閉嘴認錯、讓利消費者、調整菜品製作方式等一係列操作逐漸回血時,華杉近期又突然發聲。

他在相關話題下力挺西貝是 “中國餐飲業的天花板”,還暗指其陷入“黑白顛倒的網絡羅刹國”。

這番表態仿佛要重啟這場未完的爭執,讓本就熱鬧的劇情再添一層反轉。

對於華杉的最新表態,網友呈現多元反饋。

有人調侃 “是不是華杉沒收到西貝尾款,才出手這麽狠”。

也有人吐槽 “這哪是什麽軍師,分明是西貝殺手”。

還有人直言 “華與華是一點不想讓西貝活了,看人家稍微緩過來就捅兩刀”。

另一邊,也有網友選擇支持華與華。

“不相信羅永浩是‘不敗戰神’,支持華杉這次不用道歉。”

也如這位網友所期待的,截至11月26日下午6點,華杉並沒有在微博上公開道歉。

02因發布廣告存在重大問題被罰

盡管也會向羅永浩服軟,但華與華是營銷圈出了名的 “硬核乙方”。

和傳統廣告公司比稿競標、討好甲方不同,華與華在官網明晃晃寫著:服務方式 “有且僅有一種”,隻做全年全案營銷谘詢,不接單個項目,甚至不設新客戶開發團隊。

創始人華杉更是直言:“我們不找客戶,要客戶主動來找我們。”

這份底氣的背後,是高昂的服務費。

僅西貝一家,十年裏就給華與華砸了超6000萬。

而華與華之所以能讓老板們心甘情願掏錢,靠的是一套融合了傳統文化的 “超級符號” 理論。

華杉親自主講的《華與華超級符號品牌課》,單人學費高達9.9萬元;他解讀的《論語》《資治通鑒》等付費課程,銷量超30萬份,這套 “國學 + 營銷” 的組合拳,讓不少本土老板奉為圭臬。

不可否認,華與華確實有過成功案例。

以西貝為例,2013年至2019年,在華與華的操盤下,西貝從區域性品牌成長為全國連鎖,營收從16億元飆升至62億元,門店從數十家擴張到近500家,堪稱餐飲行業的增長奇跡。

但成也“超級符號”,敗也“超級符號”,圍繞著華與華的爭議從來沒斷過。

首當其衝的是審美爭議。

華與華設計的Logo和廣告語,被網友罵作“設計界的泥石流”,主打一個“土到極致就是潮”。

2023年,烘焙品牌瀘溪河花600萬請華與華設計新Logo,結果出來的“大掌櫃”卡通形象,直接複刻創始人光頭造型,被吐槽“醜得下不去嘴”。



老娘舅的“舅字標”更絕,把“舅”字塞進鍋裏,被批“粗暴到沒有下限”。



麵對質疑,華杉不以為意:“我們要的是傳播效率,不是藝術欣賞,讓人記住比什麽都重要。”

更嚴重的是抄襲和法律風險。

2020年,華與華為水星家紡設計的“超級花邊”品牌係統,橙色底色 + 字母編織花紋,和巴寶莉、愛馬仕的經典設計高度雷同,被網友扒出“照搬國際大牌”。



天眼查數據顯示,華與華還曾因發布違規廣告,被沒收8萬餘元廣告費,並處100 萬元罰款 —— 這波操作,與其教客戶“憑仁義立世”的口號形成刺眼反差。



03華杉兄弟實控公司上市後業績持續下滑 股東套現超1.7億元

這場預製菜罵戰,不僅暴露了華與華的公關爭議,更讓其關聯公司讀客文化的困境浮出水麵。

2021年7月19日,讀客文化在創業板上市,上市當年,公司營收為5.19億元,歸母淨利潤為0.67億元。

然而從上市第二年起(2022年),讀客文化的營收開始逐年下滑,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5.14億元、4.34億元、4.06億元和1.68億元,期間分別同比下滑1.04%、15.49%、6.61%和15.38%。



讀客文化業績逐年下滑之際,公司股價也隨之長期低迷。值得一提的是,讀客文化曾經因高管減持陷入爭議漩渦。

讀客文化於2021年7月19日上市,2022年7月12日,公司就開始公告高管要減持,當時公司上市還未滿一年。

同花順數據顯示,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讀客文化原核心高管朱筱筱累計減持套現超6000萬元。

今年初,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華楠、華杉之一致行動人寧波讀客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讀客企業”)再次宣布減持,三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1119萬股,套現約1.14億元。

兩項累計減持套現超1.7億元,比讀客文化上市至今(含上市當年),近五年的歸母淨利潤之和還要高。

華與華的爭議與成就,恰如一枚硬幣的兩麵。

從打造“蜜雪冰城甜蜜蜜”等膾炙人口的營銷案例,到因設計審美等問題陷入輿論與法律風波;從助力西貝等企業實現品牌飛躍,到其關聯公司讀客文化麵臨的業績下滑與股東減持困境——華杉與華楠所構建的商業版圖,始終在讚譽與質疑中前行。

尤其是在輿情愈趨複雜的當下,谘詢公司究竟應是“品牌守護者”還是“話題引爆者”?華與華此番操作,不僅關乎一次危機應對,更折射出谘詢機構在企業重大輿情中應持有的邊界與立場。

信任易失難建,華與華的“超級符號”能否繼續符號信任,仍需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