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5月9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出席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勝利日閱兵。
烏俄戰爭似乎露出和平曙光,但國際軍事專家警告,即使這場衝突順利落幕,莫斯科仍將重新武裝,最快恐在終戰1年內對北約(NATO)發動新一波挑釁行為。
美媒《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報導,2025年波羅的海防禦會議(Defending the Baltics 2025 conference)17至18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登場,與會專家認為,俄羅斯可能在烏克蘭戰火沉寂不久後,再度挑戰北約。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俄羅斯情報分析師巴羅斯(George Barros)說,「你可能不會選擇跟俄羅斯開戰,但俄羅斯人肯定會選擇準備對你開戰。」
巴羅斯表示,「我們每天都在看,他們如何為下一場戰爭做好經濟、作戰概念及軍事思維的準備。」他估計,烏克蘭戰爭結束後,北約僅有12個月時間,準備應對新的挑釁行動,「我們的時間比一些人認為的少很多。」


在這場會議上,各方代表普遍提出的一個關鍵要點是,未來的俄羅斯入侵不太可能像是2022年入侵烏克蘭一樣,而是非傳統或混合戰,包括網路攻擊、破壞、假消息運動,甚至在北約國家內部破壞穩定等。與此同時,西方情報單位多年來持續警告,莫斯科一直試圖強化傳統軍事能力,預計2030年前具備威脅北約的能力。
烏克蘭開源情報組織「前線情報洞察」(Frontelligence Insight)上月公布俄羅斯坦克製造商「烏拉爾兵工廠(Uralvagonzavod)」內部文件,提及2028年前將T-90主戰坦克產量提升80%等目標。戰爭研究所認為,此舉反映俄羅斯意圖重新武裝,並對北約構成長期威脅。
拉脫維亞「裏加工業大學」(Riga Technical University)國防科技主任施拉德斯(Sandis Šraders)提醒,「如果給他們最後期限,他們就會提前完成(重新武裝)。我永遠不會等別人準備好了再進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