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通話。美媒引述消息人士稱,這是習近平罕見致電美國總統,焦點正是近期引發中日緊張的台灣議題。特朗普發文雖未提及台灣,但隨後也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通話,讓各界關注美方是否將介入斡旋這場外交衝突。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官媒新華社週一(11月24日)晚間發布消息,稱習近平與特朗普通電話,其中也提到台灣問題。中方聲明稱,習近平向特朗普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呼籲中美維護二戰勝利成果。
特朗普隨後也在社群平台“真實社群”上發文指出,兩人討論了烏克蘭、芬太尼以及中國購買美國大豆等議題,“我們與中國的關係極為強大”,並說他已接受習近平邀請,將於明年四月訪中,同時也回邀習近平明年稍晚對美國進行國是訪問,但並未提台灣或是中日外交衝突。
中美雙方事前皆未預告此次通話。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推測,中國正擔心與日本的緊張情勢升級,“習近平提到台灣及二戰後的國際秩序,明顯指向中國與日本因台灣議題而起的爭端。”
《華爾街日報》分析,台灣與烏克蘭都是中美關係中敏感的議題,兩者極少在兩國領導人的談話中同時被討論。消息人士指出,此次主動溝通是中國罕見的外交試探。
前一次中國領導人主動聯係美國總統,可追溯至2001年9月11日恐攻後,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向美國總統布什致電慰問;不過根據中國官方,當時是布什提出通話請求。
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國安高層官員的梅德洛斯(Evan
Medeiros)指出,習近平主動打電話“極為不尋常”,這凸顯習近平自認為可以影響特朗普在台灣議題上的觀點,“目標是拉近美國與中國對台灣未來的立場”。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習近平決定在明年4月特朗普訪中期間提台灣問題,要求美方改變長期奉行的“戰略模糊”政策,正式表態“反對”台灣獨立,支持“和平統一”。
在與習近平通話後,特朗普在北京時間25日上午致電高市早苗,談及他與習近平的通話內容,並向高市說明當前的美中關係。高市早苗表示,“我們確認了日本與美國之間能密切協調”,且“特朗普強調他是我極親近的朋友,並樂意我隨時打電話給他”。
對於是否和特朗普談論到涉及台灣立場的內容,高市早苗則說:“細節不便透露”。

特朗普與習近平通話後並未在貼文中提及台灣議題,但隨後致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資料照)圖像來源: Mark
Schiefelbei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川習談烏克蘭議題
根據特朗普的貼文,他在通話中將焦點放在中美貿易與烏克蘭議題。隨著近日華府與基輔的和平談判持續推進,特朗普正試圖為俄烏戰爭劃下句點。
中國外交部表示,習近平告訴特朗普,希望“早日達成公平、持久、有約束力的和平協議”,並強調應“從根源上”化解危機。聲明指出,習近平重申北京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
自俄烏開戰以來,西方國家多次指控中國透過支持俄羅斯工業設備,使俄國得以延續戰爭;中國則反駁相關說法。德國總理梅爾茨日前則指出,中國可以加大對俄羅斯施壓,促使結束俄烏戰爭。
習近平:中美貿易穩定向好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中美領導人此次通話聚焦討論貿易,“我們對中國的表現感到滿意,而他們也有同樣的看法”。
特朗普表示:“我們為偉大的美國農民達成了一筆良好且極重要的協議,而且隻會越來越好。”並稱自他10月底在韓國釜山與習近平會麵以來,“雙方就維持協議的實時性與準確性都取得重大進展”。
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中國自釜山特習會後,已訂購近200萬噸美國大豆,結束長達數個月的抵製。不過,這與白宮先前稱中國同意在明年前購買的1200萬噸仍有差距。白宮稱中國承諾未來三年每年至少購買2500萬噸大豆,但北京尚未證實相關數字。
此外,中國日前對13種“易製毒”化學品實施出口限製,對象包括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其中包含製造合成類鴉片的重要原物料,相關藥物每年在美國造成數萬人過量死亡。作為交換,特朗普政府下修部分中國商品的關稅。
中國外交部表示,習近平在通話中指出,自兩人在會麵後“中美關係總體穩定向好”,並指出雙方應努力“相互成就”。特朗普則寫道,隨著雙方貿易爭端趨緩,“現在我們可以著眼於更大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