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我的偽證導致三人被判終身監禁"美校園槍擊案證人告白

"我的偽證導致三人被判終身監禁"美校園槍擊案證人告白

文章來源: BBC中文 於 2025-11-25 22:54:4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我的偽證導致三人被判終身監禁"美校園槍擊案證人告白

這三名冤獄案的主角,被關押了36年。

羅恩·畢肖普(Ron Bishop)知道自己正在說謊。

他當時隻有14歲,站在法官麵前,作為一起謀殺案的主要證人。

這起案件涉及三名青少年。他們被指控在1983年11月殺害他的摯友德維特·達克特(DeWitt Duckett)。

畢肖普當時正在法庭上指證阿爾弗雷德·切斯納特(Alfred Chestnut)、安德魯·斯圖爾特(Andrew Stewart)和蘭森·沃特金斯(Ransom Watkins)。檢方的案情看似鐵板釘釘,有另外三位所謂證人的證詞佐證。畢肖普先生害怕如果他與他們的證詞相矛盾,會發生什麽事。

“如果我說出真相,我就會反駁他們所有人,”他告訴 BBC。

“他們有三名證人說那三個傢夥有罪。而且我以為陪審團會認為我在說謊。”他又說。

那天在美國巴爾的摩(Baltimore)法庭上說出的謊言,導致三名黑人青少年被判處終身監禁。他們的定罪被視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司法冤案之一。

過去30多年來,畢肖普先生一直背負著罪惡感,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話讓三個無辜的少年入獄。

校園謀殺



德維特在校園被槍殺而死

在巴爾的摩長大,畢肖普覺得學校是他最安全的地方。他生活很沒安全感——他的兄弟曾被謀殺,凶手至今仍未落網。當時在學校,他大部分時間都和兩個親密的朋友一起,其中一個就是達克特。

“(他) 是一個安靜、冷靜的傢夥,”畢肖普向BBC回憶道。“我們互相認識,然後又交了一個同樣在社區長大的朋友。”

哈倫公園(Harlem Park)學校規模很大,競爭也很激烈,因此這三人開始尋找捷徑,以避開人群密集的地方——那些地方學生之間常常會發生問題。1983年11月的一天,他們往其中一條捷徑走去。



畢肖普(圖中14歲)說由於哥哥的過世,童年時期一直缺乏安全感。

“我們走在走廊上,做我們最拿手的事:講故事、聊天和開玩笑,”畢肖普說。

“就在那時,我聽到有人說,‘嘿,把那件夾克給我!’”

達克特擁有一樣當時巴爾的摩地區幾乎每個人都想要的東西: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籃球隊夾克。

“當我轉身時,我發現有把槍對著我的臉。而當我後退兩步,那人就把槍指向德維特的脖子。”畢肖普先生和他的朋友跑了。接下來是一片混亂:“當我們穿越走廊走下樓梯時,我們聽到了槍聲。”

畢肖普回憶,他和他的朋友一直跑到主餐廳。很快,德維特捂著脖子走進來,隨後倒在走廊地板上。

調查開始



巴爾的摩相關部門之後支付數千萬美元給三名冤獄犯補償。

還在震驚中的兩個男孩回家了,他們不知道德維特的傷勢有多嚴重。幾小時後,警察來找他們。這是他第一次被帶到警察局。在那裏,他遇見了一位警探,唐納德·金凱德(Donald Kincaid)。

“他看起來像個人很好的傢夥,”畢肖普告訴BBC說。

“他有種古怪的氣質,一種領導感,而且他全神貫注地聽我說,這真的讓我很驚訝。”

畢肖普詳細描述了嫌疑人:比他高、瘦削、皮膚黝黑,留著一小撮胡子。他還描述了嫌疑人當時穿的衣服。畢肖普還回憶,金凱德警探記筆記後離開了房間。當他回來時,他帶來了毀滅性的消息:德維特沒有活下來。

“我無法相信發生了什麽。沒有言語能形容,感覺像在另一個世界。我隻想他們讓我回家躺在床上。”他說。

從一個目擊證人到三人

謀殺案發生幾天後,金凱德警探出現在畢肖普先生家裏。

“他們給我看了幾張可能的嫌疑人照片。我都認識他們。我看到了阿爾弗雷德、安德魯和蘭森,我告訴金凱德,我沒看到任何人與德維特的謀殺有關。”

畢肖普清楚記得金凱德的反應:“我看到他臉上露出失望的表情,幾乎像憤怒,然後他就離開了。”

幾天後,金凱德又把他帶回警察局。根據畢肖普的說法,從那時起,一切都變了。

“就在那裏,當他把我鎖在審訊室裏時,所有壞事都發生了。”但金凱德在不同場合否認了畢肖普以下所述的事件版本:“他告訴我他有新情報,說我對他們說謊,說我隱瞞了資訊。他甚至更直接,大聲吼叫並用手指指著我。”

根據畢肖普的說法,金凱德警探聲稱有一名新證人指認了達克特謀殺案的三名嫌疑人,另外兩人也支持了這個說法。但畢肖普先生知道隻有一個人涉案。

接下來的幾天,騷擾升級了。

畢肖普向BBC說,有一次警探還氣得開始“炫耀他的槍”。

就在那時,在絕望中,畢肖普先生告訴金凱德,他會說出對方想聽的任何話。審訊結束時,畢肖普說他簽了一份聲明,指認切斯納特先生、斯圖爾特先生和沃特金斯先生是涉及他朋友謀殺案的凶手。

這份文件導致他們被捕並遭正式起訴。

畢肖普說,他決定不告訴家人發生了什麽,因為他害怕母親的反應以及警方可能采取的行動。



2019年,三名冤獄犯主角才被釋放

審判開始

在三名青少年被起訴後,巴爾的摩檢察官辦公室傳喚了四名證人,他們都是未成年人,其中包括畢肖普先生。

他回憶說,在他們第一次與金凱德和首席檢察官會麵時,官員們試圖讓證人們在關鍵細節上統一說法。

輪到畢肖普先生發言時,他卻語無倫次。

“我當時腦子一片混亂,”他回憶道,“我很緊張,因為他們讓我回憶一些根本沒發生過的事情。他們讓我撒謊。”

畢肖普先生說,為了做正確的事,他孤注一擲,最終與當時也在場目睹達克特被槍擊的那位朋友訂了個約定,在審判開始時說出真相。

但當那天來臨時,事情並沒有如計劃進行:“我本該是第一個作證的,但最後成了最後一個。阻止我說真相的是看到我們的朋友……說犯罪是由三個人犯下的,而不是一個。”

“我當時隻有14歲,覺得陪審團會認為我在撒謊,盡管我說的都是實話。而且金凱德警探已經威脅過我,說他們可以以包庇那三個人的共犯的罪名起訴我。”

最終,畢曉普先生在法庭上指認了那三人為凶手。經過證詞和陪審團的審議,他們被判犯有謀殺達克特的罪行,並被判處終身監禁。



畢肖普說自己沒有一天不想到三名冤獄犯主角。罪惡感沒有逝去

沈重的罪惡感

“我必須承受罪惡感,”畢肖普說。“看到這些男孩將終生在監獄度過,被送往馬裏蘭州立監獄(Maryland State Prison),那是一個聲名狼藉的地方,和凶手共用牢房。而他們當時隻有16和17歲。”

審判結束後,他心底的折磨並沒有停止。

“你無法信任任何人,”畢肖普回憶道。“你知道他們沒做,而且你知道外麵有人做了。所以你總是想著:會不會有人來找我?他們會不會也殺了我?”

盡管背負重擔,畢肖普還是設法完成學業,並繼續攻讀心理學,腦中始終有一個目標:有一天說出那天他摯友被殺時的真相。

這個機會在36年後的2019年來臨。多虧切斯納特先生及其法律團隊的不懈努力,巴爾的摩檢察官辦公室在發現嚴重不當之處後,展開新一輪調查。

畢肖普被傳喚,但他的第一反應是恐慌。“這讓我覺得可疑,”他說。

“這是同一個曾經指控我說謊的機構。所有舊有的感覺都湧上心頭:他們會不會又試圖把這件事推到我頭上?為什麽是現在?”

盡管如此,他還是做了決定。

“我去了,決心這次要說出真相,即使這意味著我得進監獄。”

對檢察官來說,畢肖普的證詞是缺失的那塊拚圖。他的陳述幫助他們追蹤另外三名證人,那些人也撤回了他們的陳述。

調查顯示,警方曾脅迫並指導這些未成年人提供虛假證詞。

此外,調查發現,由於三人犯案的理論,另一個假設從未被調查。一名證人原本指認另一名男子麥可·威利斯(Michael Willis),他曾被目擊在學校附近,後來又被看到穿著喬治城大學籃球隊夾克。

威利斯於2002年死於槍擊。隨著他的去世,達克特謀殺案至今仍未偵破。

短短四周內,負責此案的巴爾的摩檢察官辦公室小組發現,切斯納特、斯圖爾特和沃特金斯三人被錯誤定罪。2019年11月25日,也就是他們被捕36年後,這三名男子獲釋出獄。

2023年10月,巴爾的摩市與三人達成4,800萬美元的和解協議,以彌補這起嚴重的司法冤案。

對畢肖普來說,他們的釋放帶來了一些解脫,但並非平靜,他說如果能和他們說話,他會道歉。“我每天都想著他們,”他說。

“他們錯過了建立家庭、擁有自己的孩子……而知道我阻礙了他們作為自由人過上充實的生活。”

“我每天都想著這件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49歲餘秀華為“絕經”寫詩,網友笑暈在評論區
“水果姐”現身上海南京東路一雜貨店 引歌迷合唱
年輕中國男子在日本機場墜亡 更多事發細節披露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前主任:鄭麗文追求終極統一
特朗普想重啟成龍《尖峰時刻》係列 “重振”男子氣概




24小時討論排行

與川普通話結束,高市早苗:談及習近平對話內容
中日爭端中,台灣人吃日料對高市早苗表達支持
賴清德稱中國目標2027武統,宣布高額國防特別預算
中國六代機新樣機使用矢量噴口,引外媒關注
高市早苗越過紅線後:中日航線減少、文娛活動取消
習近平罕見致電特朗普,美國介入中日僵局?
烏克蘭大砍"親俄條款",衛報:美版和平方案減為19點
紐約時報:美國正在給自己“挖坑”
中方重申“敵國條款”,日本外務省曲解事實被“打臉”
日本研議放棄非核三原則,掀國內外安全疑慮
南風窗:中國要崛起,必須告別革命外交
美財長證實特朗普致電習近平,重申對台立場不變
美國人2000紅利快到手?「關稅案會贏」商務部長有信心
"台灣有事"中日鬧到聯合國,彭博:北京施壓全球選邊站
明星頻出卻無人領軍 民主黨為何沒有“自己的特朗普”?
和平協議擋不住?學者示警:俄最快"停戰1年內"挑戰北約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我的偽證導致三人被判終身監禁"美校園槍擊案證人告白

BBC中文 2025-11-25 22:54:43



"我的偽證導致三人被判終身監禁"美校園槍擊案證人告白

這三名冤獄案的主角,被關押了36年。

羅恩·畢肖普(Ron Bishop)知道自己正在說謊。

他當時隻有14歲,站在法官麵前,作為一起謀殺案的主要證人。

這起案件涉及三名青少年。他們被指控在1983年11月殺害他的摯友德維特·達克特(DeWitt Duckett)。

畢肖普當時正在法庭上指證阿爾弗雷德·切斯納特(Alfred Chestnut)、安德魯·斯圖爾特(Andrew Stewart)和蘭森·沃特金斯(Ransom Watkins)。檢方的案情看似鐵板釘釘,有另外三位所謂證人的證詞佐證。畢肖普先生害怕如果他與他們的證詞相矛盾,會發生什麽事。

“如果我說出真相,我就會反駁他們所有人,”他告訴 BBC。

“他們有三名證人說那三個傢夥有罪。而且我以為陪審團會認為我在說謊。”他又說。

那天在美國巴爾的摩(Baltimore)法庭上說出的謊言,導致三名黑人青少年被判處終身監禁。他們的定罪被視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司法冤案之一。

過去30多年來,畢肖普先生一直背負著罪惡感,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話讓三個無辜的少年入獄。

校園謀殺



德維特在校園被槍殺而死

在巴爾的摩長大,畢肖普覺得學校是他最安全的地方。他生活很沒安全感——他的兄弟曾被謀殺,凶手至今仍未落網。當時在學校,他大部分時間都和兩個親密的朋友一起,其中一個就是達克特。

“(他) 是一個安靜、冷靜的傢夥,”畢肖普向BBC回憶道。“我們互相認識,然後又交了一個同樣在社區長大的朋友。”

哈倫公園(Harlem Park)學校規模很大,競爭也很激烈,因此這三人開始尋找捷徑,以避開人群密集的地方——那些地方學生之間常常會發生問題。1983年11月的一天,他們往其中一條捷徑走去。



畢肖普(圖中14歲)說由於哥哥的過世,童年時期一直缺乏安全感。

“我們走在走廊上,做我們最拿手的事:講故事、聊天和開玩笑,”畢肖普說。

“就在那時,我聽到有人說,‘嘿,把那件夾克給我!’”

達克特擁有一樣當時巴爾的摩地區幾乎每個人都想要的東西: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籃球隊夾克。

“當我轉身時,我發現有把槍對著我的臉。而當我後退兩步,那人就把槍指向德維特的脖子。”畢肖普先生和他的朋友跑了。接下來是一片混亂:“當我們穿越走廊走下樓梯時,我們聽到了槍聲。”

畢肖普回憶,他和他的朋友一直跑到主餐廳。很快,德維特捂著脖子走進來,隨後倒在走廊地板上。

調查開始



巴爾的摩相關部門之後支付數千萬美元給三名冤獄犯補償。

還在震驚中的兩個男孩回家了,他們不知道德維特的傷勢有多嚴重。幾小時後,警察來找他們。這是他第一次被帶到警察局。在那裏,他遇見了一位警探,唐納德·金凱德(Donald Kincaid)。

“他看起來像個人很好的傢夥,”畢肖普告訴BBC說。

“他有種古怪的氣質,一種領導感,而且他全神貫注地聽我說,這真的讓我很驚訝。”

畢肖普詳細描述了嫌疑人:比他高、瘦削、皮膚黝黑,留著一小撮胡子。他還描述了嫌疑人當時穿的衣服。畢肖普還回憶,金凱德警探記筆記後離開了房間。當他回來時,他帶來了毀滅性的消息:德維特沒有活下來。

“我無法相信發生了什麽。沒有言語能形容,感覺像在另一個世界。我隻想他們讓我回家躺在床上。”他說。

從一個目擊證人到三人

謀殺案發生幾天後,金凱德警探出現在畢肖普先生家裏。

“他們給我看了幾張可能的嫌疑人照片。我都認識他們。我看到了阿爾弗雷德、安德魯和蘭森,我告訴金凱德,我沒看到任何人與德維特的謀殺有關。”

畢肖普清楚記得金凱德的反應:“我看到他臉上露出失望的表情,幾乎像憤怒,然後他就離開了。”

幾天後,金凱德又把他帶回警察局。根據畢肖普的說法,從那時起,一切都變了。

“就在那裏,當他把我鎖在審訊室裏時,所有壞事都發生了。”但金凱德在不同場合否認了畢肖普以下所述的事件版本:“他告訴我他有新情報,說我對他們說謊,說我隱瞞了資訊。他甚至更直接,大聲吼叫並用手指指著我。”

根據畢肖普的說法,金凱德警探聲稱有一名新證人指認了達克特謀殺案的三名嫌疑人,另外兩人也支持了這個說法。但畢肖普先生知道隻有一個人涉案。

接下來的幾天,騷擾升級了。

畢肖普向BBC說,有一次警探還氣得開始“炫耀他的槍”。

就在那時,在絕望中,畢肖普先生告訴金凱德,他會說出對方想聽的任何話。審訊結束時,畢肖普說他簽了一份聲明,指認切斯納特先生、斯圖爾特先生和沃特金斯先生是涉及他朋友謀殺案的凶手。

這份文件導致他們被捕並遭正式起訴。

畢肖普說,他決定不告訴家人發生了什麽,因為他害怕母親的反應以及警方可能采取的行動。



2019年,三名冤獄犯主角才被釋放

審判開始

在三名青少年被起訴後,巴爾的摩檢察官辦公室傳喚了四名證人,他們都是未成年人,其中包括畢肖普先生。

他回憶說,在他們第一次與金凱德和首席檢察官會麵時,官員們試圖讓證人們在關鍵細節上統一說法。

輪到畢肖普先生發言時,他卻語無倫次。

“我當時腦子一片混亂,”他回憶道,“我很緊張,因為他們讓我回憶一些根本沒發生過的事情。他們讓我撒謊。”

畢肖普先生說,為了做正確的事,他孤注一擲,最終與當時也在場目睹達克特被槍擊的那位朋友訂了個約定,在審判開始時說出真相。

但當那天來臨時,事情並沒有如計劃進行:“我本該是第一個作證的,但最後成了最後一個。阻止我說真相的是看到我們的朋友……說犯罪是由三個人犯下的,而不是一個。”

“我當時隻有14歲,覺得陪審團會認為我在撒謊,盡管我說的都是實話。而且金凱德警探已經威脅過我,說他們可以以包庇那三個人的共犯的罪名起訴我。”

最終,畢曉普先生在法庭上指認了那三人為凶手。經過證詞和陪審團的審議,他們被判犯有謀殺達克特的罪行,並被判處終身監禁。



畢肖普說自己沒有一天不想到三名冤獄犯主角。罪惡感沒有逝去

沈重的罪惡感

“我必須承受罪惡感,”畢肖普說。“看到這些男孩將終生在監獄度過,被送往馬裏蘭州立監獄(Maryland State Prison),那是一個聲名狼藉的地方,和凶手共用牢房。而他們當時隻有16和17歲。”

審判結束後,他心底的折磨並沒有停止。

“你無法信任任何人,”畢肖普回憶道。“你知道他們沒做,而且你知道外麵有人做了。所以你總是想著:會不會有人來找我?他們會不會也殺了我?”

盡管背負重擔,畢肖普還是設法完成學業,並繼續攻讀心理學,腦中始終有一個目標:有一天說出那天他摯友被殺時的真相。

這個機會在36年後的2019年來臨。多虧切斯納特先生及其法律團隊的不懈努力,巴爾的摩檢察官辦公室在發現嚴重不當之處後,展開新一輪調查。

畢肖普被傳喚,但他的第一反應是恐慌。“這讓我覺得可疑,”他說。

“這是同一個曾經指控我說謊的機構。所有舊有的感覺都湧上心頭:他們會不會又試圖把這件事推到我頭上?為什麽是現在?”

盡管如此,他還是做了決定。

“我去了,決心這次要說出真相,即使這意味著我得進監獄。”

對檢察官來說,畢肖普的證詞是缺失的那塊拚圖。他的陳述幫助他們追蹤另外三名證人,那些人也撤回了他們的陳述。

調查顯示,警方曾脅迫並指導這些未成年人提供虛假證詞。

此外,調查發現,由於三人犯案的理論,另一個假設從未被調查。一名證人原本指認另一名男子麥可·威利斯(Michael Willis),他曾被目擊在學校附近,後來又被看到穿著喬治城大學籃球隊夾克。

威利斯於2002年死於槍擊。隨著他的去世,達克特謀殺案至今仍未偵破。

短短四周內,負責此案的巴爾的摩檢察官辦公室小組發現,切斯納特、斯圖爾特和沃特金斯三人被錯誤定罪。2019年11月25日,也就是他們被捕36年後,這三名男子獲釋出獄。

2023年10月,巴爾的摩市與三人達成4,800萬美元的和解協議,以彌補這起嚴重的司法冤案。

對畢肖普來說,他們的釋放帶來了一些解脫,但並非平靜,他說如果能和他們說話,他會道歉。“我每天都想著他們,”他說。

“他們錯過了建立家庭、擁有自己的孩子……而知道我阻礙了他們作為自由人過上充實的生活。”

“我每天都想著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