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重慶男子6年前花116萬買房,如今55萬賣掉,還借了26萬

重慶男子6年前花116萬買房,如今55萬賣掉,還借了26萬

文章來源: 紅星新聞 於 2025-11-26 02:07:3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直到現在,潘明(化名)仍記得房屋產權過戶當天的場景。7月9日,他請假去當地房地產交易所排號,13點開始辦理,在與買方簽署完一係列文件後,他遞交了房本、戶型圖,正式告別四年前購買的房產。那一刻他感到,“少了一樣包袱。”

潘明賣出的房子位於重慶沙坪壩區,2021年8月購入,在賣出前,還有72萬元的房貸尾款未結清,房屋最終以69.8萬元的價格出售。這意味著,他需要貼2萬元才能還清尾款。

胡俊熙(化名)也在今年4月賣掉了位於安徽合肥的三室一廳,買入總價115.8萬元的房子最終以55.3萬元的價格賣出。胡俊熙向親戚朋友借了26萬元才結清房貸尾款,至今仍在還債。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個別購房者出於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及同輩壓力,貸款在房價高點入市。今年以來,因工作變動、還貸壓力過大選擇賣房,以緩解短期資金壓力。

分析人士指出,購房者前期過度杠杆加劇了購房帶來的財務風險,工作變動、收入下降等突發情況則讓資金鏈進一步承壓,最終使其“貼錢賣房”。為避免陷入“貼錢賣房”的困境,購房者應規避流動性較差的房產,建立係統性風險防控意識,確保月供不超過家庭收入的合理比例,並將房產作為居住屬性而非投機工具進行理性規劃。

重慶男子6年前花116萬買房,如今55萬賣掉,還借了26萬

貼錢賣房

2021年8月14日,潘明購入了重慶沙坪壩區的一處期房,麵積近70平方米的兩室兩廳,總價113萬元。

這處房產是他綜合考量後的選擇,“房子的位置距離當時上班的地方很近,樓層低,又是周邊唯一洋房,開發商也承諾對麵的廣場會建起來,周圍的殯儀館也會遷移,價格也能接受。”彼時的潘明剛畢業一年,周圍的同學陸續開始買房、結婚,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為了買房,潘明拿出了積蓄,又向父母借了25萬元,湊夠了36萬元首付。剩下的77萬元,他選擇了貸款,利率為5.85%,月供平均3500元。

轉折發生在兩年後的交房期。2023年順利交房,潘明既“激動”又“憂慮”,激動的是他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憂慮的則是房貸和便利性。在買房一年後,從事建築設計行業的潘明就麵臨轉行壓力,“當時隱隱感覺建築行業處於下行期,還款也變得困難。”

交房時,潘明已更換工作地,買的房子距離單位較遠,已無自身居住需求,周邊配套設施未如期建成,周圍的殯儀館也沒有搬遷。2024年6月,他聯係中介平台,上架了房源信息正式出售房產,掛牌價格為96萬元。但此後,房源一直無人問津,掛牌價持續降低,直至突破潘明預期價格“底線”78萬元。

“中途有個賣家開出72萬元的價格,剛好能抵消掉貸款,我猶豫了半天還是沒有賣。”潘明說。

房子最終在2025年7月以69.8萬元的價格成交。經曆了簽約、解押、過戶等流程,7月9日,賣房款交接完成,他又補了2萬元結清貸款尾款。

和潘明經曆相似,胡俊熙在2019年12月購入了安徽合肥肥西縣的一處107平方米的房產,總價為115.8萬元。



受訪者供圖

胡俊熙買房時由於積蓄不多,他向親戚朋友借了20萬元才湊夠首付,隨後又向銀行貸款86.8萬元,月供最開始是5100元,後來房貸利率下調,月供降至4000元左右。

胡俊熙的房子在2021年交房,由於工作安排,確定不回合肥,便掛牌轉讓房產,但因交房不滿兩年需要繳納5.6%稅費,上架後一直無人問津。此後胡俊熙一直關注著樓市政策和合肥的房價,2024年,他的房子掛牌價格已降至85萬元,“那時還能覆蓋銀行貸款尾款,但還是想著等等再賣。”

今年4月,由於小區位置偏遠,成交量低,胡俊熙115.8萬元的房子最終以55.3萬元的價格賣出,去掉中介費到手54萬元。為了歸還剩餘80萬元的房貸尾款,他又向親戚朋友借了26萬元。



受訪者供圖

“加上稅費、銀行貸款利息,虧了85萬元左右”,胡俊熙說道。

理性購房

7月9日,在辦理完過戶手續,走出房地產交易所的那一刻,潘明有些如釋重負,“感覺少了一樣包袱,不用每個月還房貸了。”

經曆“貼錢賣房”後,潘明購房更加謹慎,“我現在重新存錢,後麵買房的話肯定會考慮得更多,包括房子的地理位置、周邊的配套或者公共設施等,還有自身的還款能力。”

胡俊熙2023年因為計劃結婚,和女朋友又在天津買了總價170萬元的房子,貸款利率為2.85%,月供約6000元。這也是他急於出售安徽房產的原因,“合肥的房子如果不賣,每個月兩邊加起來房貸要一萬多。”

“合肥的房子賣了之後,月供壓力減輕,現在正在努力攢錢還外債。”胡俊熙說道。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表示,“貼錢賣房”現象的出現是市場波動、政策周期與個體決策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近年來部分城市房價從高點顯著回調,導致房產市價低於剩餘貸款本金,形成“資不抵貸”的局麵。部分購房者前期過度杠杆加劇了購房帶來的財務風險,工作變動、收入下降等突發情況則讓資金鏈進一步承壓,最終使得部分購房者“貼錢賣房”。

為避免陷入“貼錢賣房”的困境,薛洪言建議,購房者需建立係統性風險防控意識。在決策階段應理性評估財務韌性,確保月供不超過家庭收入的合理比例,並預留充足的應急儲備金。選擇房產時應優先考慮人口持續流入、配套成熟的核心區域,規避流動性較差的資產。貸款方案上可優先選擇浮動利率並縮短重定價周期,以便及時享受利率下行帶來的實惠,減輕還款壓力。

薛洪言稱,若已麵臨倒掛困境,應積極運用政策工具,如向銀行申請利息減免、延長貸款期限或利用“帶押過戶”等新型交易方式緩解資金壓力。最重要的是樹立理性購房觀念,不盲目追逐市場熱點,將房產購置建立在切實的居住需求和可持續的財務規劃基礎上,而非投機預期或社會壓力驅動。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水果姐”現身上海南京東路一雜貨店 引歌迷合唱
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前主任:鄭麗文追求終極統一
特朗普想重啟成龍《尖峰時刻》係列 “重振”男子氣概
中國六代機新樣機使用矢量噴口,引外媒關注
明星頻出卻無人領軍 民主黨為何沒有“自己的特朗普”?




24小時討論排行

賴清德稱中國目標2027武統,宣布高額國防特別預算
中日爭端中,台灣人吃日料對高市早苗表達支持
與川普通話結束,高市早苗:談及習近平對話內容
高市早苗越過紅線後:中日航線減少、文娛活動取消
和平協議擋不住?學者示警:俄最快"停戰1年內"挑戰北約
年輕中國男子在日本機場墜亡 更多事發細節披露
日本研議放棄非核三原則,掀國內外安全疑慮
烏克蘭大砍"親俄條款",衛報:美版和平方案減為19點
美財長證實特朗普致電習近平,重申對台立場不變
49歲餘秀華為“絕經”寫詩,網友笑暈在評論區
中方重申“敵國條款”,日本外務省曲解事實被“打臉”
習近平罕見致電特朗普,美國介入中日僵局?
美國人2000紅利快到手?「關稅案會贏」商務部長有信心
南風窗:中國要崛起,必須告別革命外交
特朗普:美方提出的烏克蘭和平方案從28點縮減至22點
紐約時報:美國正在給自己“挖坑”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重慶男子6年前花116萬買房,如今55萬賣掉,還借了26萬

紅星新聞 2025-11-26 02:07:38



直到現在,潘明(化名)仍記得房屋產權過戶當天的場景。7月9日,他請假去當地房地產交易所排號,13點開始辦理,在與買方簽署完一係列文件後,他遞交了房本、戶型圖,正式告別四年前購買的房產。那一刻他感到,“少了一樣包袱。”

潘明賣出的房子位於重慶沙坪壩區,2021年8月購入,在賣出前,還有72萬元的房貸尾款未結清,房屋最終以69.8萬元的價格出售。這意味著,他需要貼2萬元才能還清尾款。

胡俊熙(化名)也在今年4月賣掉了位於安徽合肥的三室一廳,買入總價115.8萬元的房子最終以55.3萬元的價格賣出。胡俊熙向親戚朋友借了26萬元才結清房貸尾款,至今仍在還債。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個別購房者出於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及同輩壓力,貸款在房價高點入市。今年以來,因工作變動、還貸壓力過大選擇賣房,以緩解短期資金壓力。

分析人士指出,購房者前期過度杠杆加劇了購房帶來的財務風險,工作變動、收入下降等突發情況則讓資金鏈進一步承壓,最終使其“貼錢賣房”。為避免陷入“貼錢賣房”的困境,購房者應規避流動性較差的房產,建立係統性風險防控意識,確保月供不超過家庭收入的合理比例,並將房產作為居住屬性而非投機工具進行理性規劃。

重慶男子6年前花116萬買房,如今55萬賣掉,還借了26萬

貼錢賣房

2021年8月14日,潘明購入了重慶沙坪壩區的一處期房,麵積近70平方米的兩室兩廳,總價113萬元。

這處房產是他綜合考量後的選擇,“房子的位置距離當時上班的地方很近,樓層低,又是周邊唯一洋房,開發商也承諾對麵的廣場會建起來,周圍的殯儀館也會遷移,價格也能接受。”彼時的潘明剛畢業一年,周圍的同學陸續開始買房、結婚,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為了買房,潘明拿出了積蓄,又向父母借了25萬元,湊夠了36萬元首付。剩下的77萬元,他選擇了貸款,利率為5.85%,月供平均3500元。

轉折發生在兩年後的交房期。2023年順利交房,潘明既“激動”又“憂慮”,激動的是他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憂慮的則是房貸和便利性。在買房一年後,從事建築設計行業的潘明就麵臨轉行壓力,“當時隱隱感覺建築行業處於下行期,還款也變得困難。”

交房時,潘明已更換工作地,買的房子距離單位較遠,已無自身居住需求,周邊配套設施未如期建成,周圍的殯儀館也沒有搬遷。2024年6月,他聯係中介平台,上架了房源信息正式出售房產,掛牌價格為96萬元。但此後,房源一直無人問津,掛牌價持續降低,直至突破潘明預期價格“底線”78萬元。

“中途有個賣家開出72萬元的價格,剛好能抵消掉貸款,我猶豫了半天還是沒有賣。”潘明說。

房子最終在2025年7月以69.8萬元的價格成交。經曆了簽約、解押、過戶等流程,7月9日,賣房款交接完成,他又補了2萬元結清貸款尾款。

和潘明經曆相似,胡俊熙在2019年12月購入了安徽合肥肥西縣的一處107平方米的房產,總價為115.8萬元。



受訪者供圖

胡俊熙買房時由於積蓄不多,他向親戚朋友借了20萬元才湊夠首付,隨後又向銀行貸款86.8萬元,月供最開始是5100元,後來房貸利率下調,月供降至4000元左右。

胡俊熙的房子在2021年交房,由於工作安排,確定不回合肥,便掛牌轉讓房產,但因交房不滿兩年需要繳納5.6%稅費,上架後一直無人問津。此後胡俊熙一直關注著樓市政策和合肥的房價,2024年,他的房子掛牌價格已降至85萬元,“那時還能覆蓋銀行貸款尾款,但還是想著等等再賣。”

今年4月,由於小區位置偏遠,成交量低,胡俊熙115.8萬元的房子最終以55.3萬元的價格賣出,去掉中介費到手54萬元。為了歸還剩餘80萬元的房貸尾款,他又向親戚朋友借了26萬元。



受訪者供圖

“加上稅費、銀行貸款利息,虧了85萬元左右”,胡俊熙說道。

理性購房

7月9日,在辦理完過戶手續,走出房地產交易所的那一刻,潘明有些如釋重負,“感覺少了一樣包袱,不用每個月還房貸了。”

經曆“貼錢賣房”後,潘明購房更加謹慎,“我現在重新存錢,後麵買房的話肯定會考慮得更多,包括房子的地理位置、周邊的配套或者公共設施等,還有自身的還款能力。”

胡俊熙2023年因為計劃結婚,和女朋友又在天津買了總價170萬元的房子,貸款利率為2.85%,月供約6000元。這也是他急於出售安徽房產的原因,“合肥的房子如果不賣,每個月兩邊加起來房貸要一萬多。”

“合肥的房子賣了之後,月供壓力減輕,現在正在努力攢錢還外債。”胡俊熙說道。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表示,“貼錢賣房”現象的出現是市場波動、政策周期與個體決策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近年來部分城市房價從高點顯著回調,導致房產市價低於剩餘貸款本金,形成“資不抵貸”的局麵。部分購房者前期過度杠杆加劇了購房帶來的財務風險,工作變動、收入下降等突發情況則讓資金鏈進一步承壓,最終使得部分購房者“貼錢賣房”。

為避免陷入“貼錢賣房”的困境,薛洪言建議,購房者需建立係統性風險防控意識。在決策階段應理性評估財務韌性,確保月供不超過家庭收入的合理比例,並預留充足的應急儲備金。選擇房產時應優先考慮人口持續流入、配套成熟的核心區域,規避流動性較差的資產。貸款方案上可優先選擇浮動利率並縮短重定價周期,以便及時享受利率下行帶來的實惠,減輕還款壓力。

薛洪言稱,若已麵臨倒掛困境,應積極運用政策工具,如向銀行申請利息減免、延長貸款期限或利用“帶押過戶”等新型交易方式緩解資金壓力。最重要的是樹立理性購房觀念,不盲目追逐市場熱點,將房產購置建立在切實的居住需求和可持續的財務規劃基礎上,而非投機預期或社會壓力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