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2025深秋,沒人再討論“配角上桌”了

2025深秋,沒人再討論“配角上桌”了

文章來源: 影視獨舌 於 2025-10-31 00:06:2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你有多久沒聽到“配角上桌”這個詞了?

2023年,《狂飆》中的高啟強(張頌文 飾)、《我的人間煙火》裏的孟宴臣(魏大勳 飾)、《長月燼明》中的葉冰裳(陳都靈 飾)等配角相繼出圈,使得“配角上桌”成為年度熱詞,這一年也被網友戲稱為“配角上桌元年”。

2025深秋,沒人再討論“配角上桌”了

2024年,這股風潮持續升溫,還從“上桌”進一步衍生出了“掀桌”的說法。對流量高度敏感的飯圈,則熱衷於依據原著人設、演員妝造適配度、路透同框對比圖等因素,提前“審判”誰將成為下一個“掀桌咖”。



圖源“梗科普”

然而進入2025年,圍繞“配角上桌”或“掀桌”的討論卻悄然降溫——盡管仍有配角角色走紅,也有演員憑借此類角色贏得關注與喜愛。

隻是,不同於過去那種劍拔弩張的追劇氛圍,這一次,觀眾更傾向於平等欣賞,不再執著於“誰壓過誰”的較量。

從話題狂歡到行業常態,“配角上桌”受到不同輿論待遇的背後,內娛的影視生態悄然發生著什麽變化?我們一一道來。

“密碼”正確,“流量”降級

“配角上桌”這個詞出現得少了,並不表示這類現象不存在。

回顧今年已播出的影視劇,仍有不少新生代演員是通過配角被觀眾記住的。而從觀眾端的反饋來看,觀眾對出彩配角的審美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比如,“惡”與“瘋”依然是流量密碼。

《許我耀眼》中的方蕾(鍾雅婷 飾),為拆散男女主不擇手段,是典型的“惡毒女配”設定。

但與近年來觀眾對“惡女”角色的追捧一脈相承,道德全瑕的方蕾並沒有遭到觀眾的全盤否定,網友對她的評價更多是“比起你的壞,我先看到你的美。”

劇中方蕾的一場醉酒戲,還一度掀起了仿妝熱潮。



《一笑隨歌》中的“君無戲炎”CP則因“瘋”而別具魅力。

身為錦繡國聖帝的夏靜炎(秦天宇 飾)表麵荒淫暴虐,實則是太後手中的提線木偶,瘋狂之下是破碎與掙紮;鳳戲陽(夏夢 飾)則是夙砂國公主,在愛而不得與家國巨變後徹底“黑化”。

二人的關係不僅踩中了“背德感”“純恨”等熱點,更因極致的愛恨與悲劇結局而讓網友意難平。夏靜炎下線後,不少觀眾呼籲劇方為這對CP單獨開發短劇。



近期熱播的《暗河傳》中,常華森飾演的蘇昌河也具備類似特質。相較於蘇暮雨(龔俊 飾),他是一個沒有道德負擔的“惡人”,行事不講章法、隨心所欲,正契合當下觀眾追求的“絕不內耗”等精神狀態。



這些角色因其鮮明特質而不同程度地獲得關注,但相比曾經的孟宴臣、葉冰裳,他們的出圈程度與話題續航力仍顯不足。

也就是說,“密碼”正確,但“流量”卻降級了——這背後,既是劇集大盤熱度收縮的直接體現,也反映出在當前的傳播環境中,演員難以輕易複製過去的爆紅路徑。

以曾讓陳都靈實現流量躍升的《長月燼明》為例,這部劇在雲合的集均V30有效播放達6134萬,位列2023年年榜第三。而在今年已播出的劇集中,這一數據的最高值來自年初上線的《漂白》,成績為5490萬。

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爆人”的前提是“爆劇”。反過來也成立,長劇整體水位的下降,表現之一便是造星能力的減弱。在劇集市場整體熱度走低的背景下,劇集對演員的賦能也自然減弱。

不完美主角

2023至2024年間,“配角上桌”現象的一個重要成因,還源於觀眾對“完美主角”的審美疲勞,反而是那些帶有瑕疵、更具人性真實感的角色更能引發共情。

當某個配角角色成功出圈後,除了飾演者本人收獲關注,網友們往往還會“倒反天罡”,通過二創剪輯、細節解讀等方式,以配角為核心構建出一套自洽的敘事邏輯。

在這套重構的世界觀中,主角行為中的不合理之處被放大,最終完成從“主角中心”到“配角視角”的轉換。

去年屢次登上熱搜的《如懿傳》便是一個典型案例。網友對魏嬿婉(李純 飾)的共情,在持續的討論與解讀中逐漸演變為對如懿及其扮演者周迅的質疑,進而形成了一場輿論風暴。



而近年來的創作趨勢中,一個顯著變化是不完美主角的增多。

在人物塑造上,創作者更加注重契合當下觀眾的審美轉向。“綠茶”“病嬌”“瘋魔”等原本常用於配角塑造的人物特質,如今被更多地賦予主角。

同樣是智謀超群的大男主複仇劇,《藏海傳》中的藏海(肖戰 飾)就比《琅琊榜》中的梅長蘇(胡歌飾)多了幾分“綠茶”屬性。幾次關鍵危機中,藏海都是通過向平津侯假意示弱、賣慘求生來化解。

這種反差設定被觀眾敏銳捕捉,再經由切片視頻與二次創作進一步放大傳播,反哺劇集熱度。



小紅書網友相關討論

《一笑隨歌》中的夏靜炎憑借“瘋感”收獲關注,某種程度上也得益於該劇“全員瘋批”的群像塑造,每個主要角色都具備強烈的性格張力。

比如男主角鳳隨歌(陳哲遠飾),作為夙砂國不受寵的大皇子,他並未選擇隱忍求生,反而行事高調、愛恨分明,為阻止妹妹和親不惜對父親以死相逼。這樣濃墨重彩的男主角同樣給觀眾帶來了新鮮感。



更有趣的是,在一些作品中,甚至出現了主角與配角人設功能“倒置”的情況。

《許我耀眼》中,善良天真、受盡父母嗬護的姐姐喬琳(萬鵬 飾),更接近古早偶像劇中典型的“小白花”女主;而從小缺愛、長大後更懂得為自己爭取甚至不計手段的許妍(趙露思飾),反而更像傳統設定中的女二。

通過人設的錯位與重構,《許我耀眼》在敘事層麵實現了有效創新。



小紅書網友相關討論

總而言之,“不完美主角”的增多,不僅滿足了觀眾對真實、立體角色的審美需求,也使得主角本身的吸引力增強,從而削弱了觀眾圍繞“配角上桌”的討論必要。

從爭相上桌到抱團取暖

當我們討論主角與配角時,還有一個詞常被提及:番位。

這個源自日本演藝界的舶來概念,在與內娛飯圈文化融合後,逐漸成為衡量藝人地位與商業價值的重要標尺,演員本人重視,粉絲群體也更加上心。



日劇《重啟人生》

在劇集創作中,番位對應著一套完整的權力邏輯:一番演員的粉絲通常理所當然地認為其所飾演的角色應該享有最佳人設、最多的高光時刻,以及最高的討論熱度。

然而物極必反。番位高低並不等同於演技水平,更不直接決定角色的完成度與觀眾緣。

部分藝人及粉絲群體中存在的“番位癌”,與路人觀眾的表達欲、逆反心理形成碰撞。因此,當配角以出人意料的角色魅力“上桌”之後,往往還會觸發飯圈互撕,客觀上進一步推高了相關話題的熱度。

“主角中心製”與“番位中心製”的本質,其實是“流量中心製”與“明星中心製”。但當前的劇集行業生態,正麵臨內外兩重變化:

外部來看,微短劇來勢洶洶,不僅在不斷分走觀眾的注意力,其行業內部也通過多次搭檔、互相客串等方式,逐漸建立起自有的演員生態,形成一種“群像敘事”,對新人演員和進場觀眾都非常友好。



短劇《盛夏芬德拉》大結局的網友評論

內部來看,伴隨行業生態演變與“廣電21條”的引導,影視行業正加快從“明星中心製”向“劇本中心製”轉型。過去常見的“撕番”等亂象明顯減少,創作重心回歸內容本身。

在此背景下,不同角色、不同番位的演員之間“抱團取暖”,既是長劇集應對外部競爭的生存策略,也是行業內部自我革新的必然走向。



編劇高璿在2025廣電精品創作大會上演講

當觀眾開始用平視的眼光看待每個角色,當創作不再受製於流量與番位的桎梏,“配角上桌”自然也失去了其話題性。

或許它的悄然退場,恰恰標誌著行業的理性進化。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涉知名女演員唐嫣、劉詩詩,7段錄音曝光
廳官的奢靡人生:3480萬現金給女友買別墅銀行拒存
演員馮淬帆去世 5天前悼念許紹雄一語成讖
拒絕為“A Level”續費的中產:不裝了,錢不夠了
卡戴珊公開質疑美國登月造假,NASA局長急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鄭麗文就職國民黨新任主席激情演說 馬英九落淚
習近平“巨字小抄”被拍到 川習會低頭念稿 上麵寫著....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其實美國非常害怕中國”
1.8米的習近平與1.9米的川普一般高?外界議論紛紛
“鄭智化事件”:殘障人士應“受助感恩”還是平等參與?
還得白宮發話,安世之爭 “中國工廠將恢複出貨”
華男毒梟挖地洞越獄終落網!竟是北大高材生(視頻)
鄧亞萍在福耀科技大學開講:我不是催大家卷 但.....
葬禮吃席圍牆突然倒塌,砸死6人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已“滿月”,為什麽兩黨還不急
俄羅斯測試“末日魚雷”,美國最擔心的是什麽
王家衛聊天錄音曝光:對金靖開黃腔,說唐嫣太裝
好萊塢變天了,大佬們為何紛紛下場做短劇?
特朗普內閣與高層相繼搬家 因安全考慮入住軍事基地
加總理就反關稅廣告向特朗普致歉 盼重啟貿易談判
留美博士性侵案細節曝光:下藥後再麻醉 偽裝現場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2025深秋,沒人再討論“配角上桌”了

影視獨舌 2025-10-31 00:06:29

你有多久沒聽到“配角上桌”這個詞了?

2023年,《狂飆》中的高啟強(張頌文 飾)、《我的人間煙火》裏的孟宴臣(魏大勳 飾)、《長月燼明》中的葉冰裳(陳都靈 飾)等配角相繼出圈,使得“配角上桌”成為年度熱詞,這一年也被網友戲稱為“配角上桌元年”。

2025深秋,沒人再討論“配角上桌”了

2024年,這股風潮持續升溫,還從“上桌”進一步衍生出了“掀桌”的說法。對流量高度敏感的飯圈,則熱衷於依據原著人設、演員妝造適配度、路透同框對比圖等因素,提前“審判”誰將成為下一個“掀桌咖”。



圖源“梗科普”

然而進入2025年,圍繞“配角上桌”或“掀桌”的討論卻悄然降溫——盡管仍有配角角色走紅,也有演員憑借此類角色贏得關注與喜愛。

隻是,不同於過去那種劍拔弩張的追劇氛圍,這一次,觀眾更傾向於平等欣賞,不再執著於“誰壓過誰”的較量。

從話題狂歡到行業常態,“配角上桌”受到不同輿論待遇的背後,內娛的影視生態悄然發生著什麽變化?我們一一道來。

“密碼”正確,“流量”降級

“配角上桌”這個詞出現得少了,並不表示這類現象不存在。

回顧今年已播出的影視劇,仍有不少新生代演員是通過配角被觀眾記住的。而從觀眾端的反饋來看,觀眾對出彩配角的審美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比如,“惡”與“瘋”依然是流量密碼。

《許我耀眼》中的方蕾(鍾雅婷 飾),為拆散男女主不擇手段,是典型的“惡毒女配”設定。

但與近年來觀眾對“惡女”角色的追捧一脈相承,道德全瑕的方蕾並沒有遭到觀眾的全盤否定,網友對她的評價更多是“比起你的壞,我先看到你的美。”

劇中方蕾的一場醉酒戲,還一度掀起了仿妝熱潮。



《一笑隨歌》中的“君無戲炎”CP則因“瘋”而別具魅力。

身為錦繡國聖帝的夏靜炎(秦天宇 飾)表麵荒淫暴虐,實則是太後手中的提線木偶,瘋狂之下是破碎與掙紮;鳳戲陽(夏夢 飾)則是夙砂國公主,在愛而不得與家國巨變後徹底“黑化”。

二人的關係不僅踩中了“背德感”“純恨”等熱點,更因極致的愛恨與悲劇結局而讓網友意難平。夏靜炎下線後,不少觀眾呼籲劇方為這對CP單獨開發短劇。



近期熱播的《暗河傳》中,常華森飾演的蘇昌河也具備類似特質。相較於蘇暮雨(龔俊 飾),他是一個沒有道德負擔的“惡人”,行事不講章法、隨心所欲,正契合當下觀眾追求的“絕不內耗”等精神狀態。



這些角色因其鮮明特質而不同程度地獲得關注,但相比曾經的孟宴臣、葉冰裳,他們的出圈程度與話題續航力仍顯不足。

也就是說,“密碼”正確,但“流量”卻降級了——這背後,既是劇集大盤熱度收縮的直接體現,也反映出在當前的傳播環境中,演員難以輕易複製過去的爆紅路徑。

以曾讓陳都靈實現流量躍升的《長月燼明》為例,這部劇在雲合的集均V30有效播放達6134萬,位列2023年年榜第三。而在今年已播出的劇集中,這一數據的最高值來自年初上線的《漂白》,成績為5490萬。

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爆人”的前提是“爆劇”。反過來也成立,長劇整體水位的下降,表現之一便是造星能力的減弱。在劇集市場整體熱度走低的背景下,劇集對演員的賦能也自然減弱。

不完美主角

2023至2024年間,“配角上桌”現象的一個重要成因,還源於觀眾對“完美主角”的審美疲勞,反而是那些帶有瑕疵、更具人性真實感的角色更能引發共情。

當某個配角角色成功出圈後,除了飾演者本人收獲關注,網友們往往還會“倒反天罡”,通過二創剪輯、細節解讀等方式,以配角為核心構建出一套自洽的敘事邏輯。

在這套重構的世界觀中,主角行為中的不合理之處被放大,最終完成從“主角中心”到“配角視角”的轉換。

去年屢次登上熱搜的《如懿傳》便是一個典型案例。網友對魏嬿婉(李純 飾)的共情,在持續的討論與解讀中逐漸演變為對如懿及其扮演者周迅的質疑,進而形成了一場輿論風暴。



而近年來的創作趨勢中,一個顯著變化是不完美主角的增多。

在人物塑造上,創作者更加注重契合當下觀眾的審美轉向。“綠茶”“病嬌”“瘋魔”等原本常用於配角塑造的人物特質,如今被更多地賦予主角。

同樣是智謀超群的大男主複仇劇,《藏海傳》中的藏海(肖戰 飾)就比《琅琊榜》中的梅長蘇(胡歌飾)多了幾分“綠茶”屬性。幾次關鍵危機中,藏海都是通過向平津侯假意示弱、賣慘求生來化解。

這種反差設定被觀眾敏銳捕捉,再經由切片視頻與二次創作進一步放大傳播,反哺劇集熱度。



小紅書網友相關討論

《一笑隨歌》中的夏靜炎憑借“瘋感”收獲關注,某種程度上也得益於該劇“全員瘋批”的群像塑造,每個主要角色都具備強烈的性格張力。

比如男主角鳳隨歌(陳哲遠飾),作為夙砂國不受寵的大皇子,他並未選擇隱忍求生,反而行事高調、愛恨分明,為阻止妹妹和親不惜對父親以死相逼。這樣濃墨重彩的男主角同樣給觀眾帶來了新鮮感。



更有趣的是,在一些作品中,甚至出現了主角與配角人設功能“倒置”的情況。

《許我耀眼》中,善良天真、受盡父母嗬護的姐姐喬琳(萬鵬 飾),更接近古早偶像劇中典型的“小白花”女主;而從小缺愛、長大後更懂得為自己爭取甚至不計手段的許妍(趙露思飾),反而更像傳統設定中的女二。

通過人設的錯位與重構,《許我耀眼》在敘事層麵實現了有效創新。



小紅書網友相關討論

總而言之,“不完美主角”的增多,不僅滿足了觀眾對真實、立體角色的審美需求,也使得主角本身的吸引力增強,從而削弱了觀眾圍繞“配角上桌”的討論必要。

從爭相上桌到抱團取暖

當我們討論主角與配角時,還有一個詞常被提及:番位。

這個源自日本演藝界的舶來概念,在與內娛飯圈文化融合後,逐漸成為衡量藝人地位與商業價值的重要標尺,演員本人重視,粉絲群體也更加上心。



日劇《重啟人生》

在劇集創作中,番位對應著一套完整的權力邏輯:一番演員的粉絲通常理所當然地認為其所飾演的角色應該享有最佳人設、最多的高光時刻,以及最高的討論熱度。

然而物極必反。番位高低並不等同於演技水平,更不直接決定角色的完成度與觀眾緣。

部分藝人及粉絲群體中存在的“番位癌”,與路人觀眾的表達欲、逆反心理形成碰撞。因此,當配角以出人意料的角色魅力“上桌”之後,往往還會觸發飯圈互撕,客觀上進一步推高了相關話題的熱度。

“主角中心製”與“番位中心製”的本質,其實是“流量中心製”與“明星中心製”。但當前的劇集行業生態,正麵臨內外兩重變化:

外部來看,微短劇來勢洶洶,不僅在不斷分走觀眾的注意力,其行業內部也通過多次搭檔、互相客串等方式,逐漸建立起自有的演員生態,形成一種“群像敘事”,對新人演員和進場觀眾都非常友好。



短劇《盛夏芬德拉》大結局的網友評論

內部來看,伴隨行業生態演變與“廣電21條”的引導,影視行業正加快從“明星中心製”向“劇本中心製”轉型。過去常見的“撕番”等亂象明顯減少,創作重心回歸內容本身。

在此背景下,不同角色、不同番位的演員之間“抱團取暖”,既是長劇集應對外部競爭的生存策略,也是行業內部自我革新的必然走向。



編劇高璿在2025廣電精品創作大會上演講

當觀眾開始用平視的眼光看待每個角色,當創作不再受製於流量與番位的桎梏,“配角上桌”自然也失去了其話題性。

或許它的悄然退場,恰恰標誌著行業的理性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