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真是個流動性泛濫的時代。
資本在這個世界上流得比水快,信息傳播比病毒猛,馬太效應更強大了。過去電影裏搶個兩億美元就能拍成《十一羅漢》,現在呢?兩億美金連財經頭條都擠不進去。美國司法部這次出手,直接把電詐大佬陳誌的“數字金庫”一鍋端。
數額是:150億美元。
01
150億美刀是個什麽概念?
單看數字早已超出想象。我這麽說或許更直觀點:150億美元×7.12元=1068億元人民幣。假設全部是百元大鈔,那就是10.68億張紙幣。每張紙幣1.15克,總重量約1228噸。按照一輛卡車載重4噸計算,得300多輛卡車才能裝完。
300多輛卡車,裝的全是陳誌的命。
據CNBC 10月15日報道,美國執法部門破獲柬埔寨大規模“殺豬盤”網絡,扣押幕後主腦持有的127,271枚比特幣,總值約150億美元。這是美國司法部史上最大規模的數字資產查沒案。
紐約布魯克林聯邦法院的起訴書寫得很明白:37歲的陳誌,涉嫌電信詐騙與洗錢共謀,目前在逃。若罪名成立,他將麵臨最高40年監禁。美國財政部隨即宣布——太子集團(Prince Group)被列為跨國犯罪組織,對陳誌及百餘關聯公司、個人實施製裁。
02
那麽,陳誌又是誰?
一個福建人,早年混過網吧,後來跑去柬埔寨創業,搖身一變成了“太子集團董事長”,號稱涉足礦業、地產、金融。還有錢到處買自媒體幫他洗白,“福建人的驕傲”——
可我每次看到這種從底層忽然暴富的“草根大佬”,腦子裏總會跳出《西遊記》裏麵的畫麵:地麵上的大妖,哪個沒點來頭?

2022年,柬埔寨總理洪森在和平大廈會見了“太子集團公爵陳誌”,那畫麵看上去體麵得很。洪森還說:“我們將攜手共建美好未來。”
但你懂的,東南亞那地方,有錢想見誰都行。誰見誰不是問題,問題是誰是真大佛?陳誌,不過是個地麵上的妖。能攢出127,271個比特幣的巨妖,身後必有大佛。
很多人好奇:比特幣不是去中心化的嗎?不是沒人能沒收嗎?
誰告訴你的?這世界哪有烏托邦。晚明時,崇禎皇帝讓官員捐銀助國,一個個哭窮。可李闖將軍劉宗敏去找他們的時候,沒人再裝窮。一毛不拔的周國丈一個人就“自願”捐了四十萬兩白銀。
要麽你自己體麵,要麽別人幫你體麵。控製了人,還怕控製不了冷錢包和密鑰?
另外一個說法是,陳誌還沒被抓,美國政府就把幣收走了。據說這批BTC早在2024年6、7月間已被轉入美方控製的錢包。他的私鑰算法存在漏洞,可被暴力破解。美國司法部沒說明細節,但顯然是技術手段拿下的。
控製不了人,就控製技術;控製不了錢包,就破解算法。
現實世界沒有“絕對”這兩個字。
03
詐騙這個行業,終究是為他人做嫁衣。美國司法部查封比特幣、通緝陳誌後,柬埔寨西港的電詐園區開始崩盤。
人潮逃竄,手機銷毀。那些平時高喊“我是被逼的”的打工騙子,這時候跑得比誰都快。柬埔寨時間10月15日晚上11時,西哈努克省中國城電詐園區多家電詐公司突然宣布解散,大批外籍員工聚集樓下陸續離開,其中包括大量中國籍涉詐人員。
你看下麵這個視頻裏的這些人,像是被逼的嗎?
真相是,大多數人不是被逼的,是被利誘的。有錢賺,願意下場的人多的是。
當然,財富的流轉,本身也是一場轉移:從貪婪又愚蠢的人手裏,流進騙子的錢包;再從騙子的錢包,被美國政府接收。
這麽多錢被查抄,是一種財富的轉移。先從貪婪的智商不夠的人手裏轉移到詐騙分子手裏,再由美國政府打擊犯罪沒收詐騙分子的財富。那麽問題來了:這麽巨額的財富匹配的是什麽?是智力,還是無恥?都不是,正確答案是,暴力。
對小商販而言,財富靠勤勞;對中產而言,財富靠規則;對巨富而言,財富靠權力,權力的本質就是暴力,當財富超過10億美元時,它和權力就再也切不開了。
一個靠神仙庇護下搞詐騙起家的陳誌,隻能短暫保管這筆財富,而不可能長期擁有。一來詐騙是犯罪;二來,單純詐騙犯是保不住富可敵國的財富的。
犯罪不是主因,詐騙犯不擁有國家級武力才是根本。如果你說犯罪,成吉思汗率軍屠城劫掠是不是犯罪,可是,有誰能追究他積累的龐大財富呢?沒有人。
那麽這個世界,在沒有出現跟美國司法部背後的武力抗衡的武力前,這種沒收的行為就是終結性的,或許能通過受害人上訴來拿回一部分,但絕大多數,隻能歸美國財政部了。難怪有人稱之為“美國版的遠洋捕撈”。
當然,被騙的人也無需太過悲傷,相對被美國沒收,總比給這群人渣揮霍得好,畢竟當你的錢被電詐騙走的那一刻,就不再屬於你的了。

這是一種“寧與外寇,不予家賊”的應用。同時,也提醒了其他政府,這也是另類“手慢無”,犯罪分子的錢,你不沒收,就有別人去沒收。
這正是:
殺豬大佬空歡喜,
虛擬貨幣也被擠。
費盡心機被反殺,
到頭卻是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