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沒聽過“67”?美國青少年最潮密語 讓大人一臉問號

沒聽過“67”?美國青少年最潮密語 讓大人一臉問號

文章來源: Next Apple 於 2025-10-18 14:53:0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沒聽過“67”?美國青少年最潮密語 讓大人一臉問號

美國年輕世代最近掀起“67”狂潮,這個數字看似毫無意義,卻在TikTok、YouTube等社群平台爆紅,成為青少年最新流行語。隻要有人提到“六七”,現場就會引爆笑聲與歡呼,讓家長與老師滿頭問號。

最經典的畫麵發生在In-N-Out速食店,當店員喊出“67號取餐!”,整間餐廳立刻沸騰,青少年又叫又跳,場麵宛如瘋狂派對。這股“67熱”甚至紅到登上《華爾街日報》和NBC節目《今日秀》(Today)的專題報導。

為了維持課堂秩序,不少老師明文禁止學生講這兩個數字,但也有老師反其道而行,開始自己也說“67”,因為“如果大人也在講,孩子們就覺得尷尬了”,借此讓熱潮自然退燒。

根據多數說法,“67”出自饒舌歌手Skrilla的歌曲〈Doot Doot (6 7)〉,靈感來自他在費城67街成長的背景。這首歌後來被身高6尺7寸的美國職籃NBA球員波爾(LaMelo Ball)用在影片剪輯中,進一步帶動“67”在網絡爆紅。

中央社引述《華爾街日報》分析,這是一種典型的“世代內哏”(inside joke)現象。年輕人喜歡用毫無意義的符號創造圈內共鳴,借此與大人劃清界線。《今日秀》訪問的青少年直言:“我們講67,就是為了讓爸媽搞不懂。”

美國媒體調查顯示,35%的家長聽不懂孩子講什麽;而56%的家長一旦試著跟著用,孩子反而覺得尷尬。“今日秀”也回顧過去的流行語——從嬉皮時代的“groovy”到90年代的“What’s up?”,都曾風靡一時,如今則輪到“67”登場。

隨著短影音文化盛行,流行語傳播速度驚人、退燒更快。當大人開始使用這些詞匯時,它們幾乎宣告“壽終正寢”。節目也提到,今年劍橋字典收錄了“skibidi”與“delulu”等迷因字,讓年輕人瞬間失去興趣。

不少專家稱這現象是“腦腐”(Brain rot)——過度沉迷於短影音與迷因內容,就像吃網絡垃圾食物,讓人沉迷於無意義的即時滿足而懶得動腦。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翁帆的出路:當“楊振寧夫人”人生開啟新章
中科院院士回憶楊振寧最後時刻:上午10點半還挺好
楊振寧退休26年石溪大學為他保留辦公室 中國留學獻花
美媒問是誰選了在布達佩斯美俄會晤 白宮:你媽媽
重大事故:美國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服務中斷




24小時討論排行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歲
“福建號”列裝! “因為這個原因仍難與美核航母比肩
美國閉門,中國開門:全球人才爭奪戰打響
中學男生刺死同班女生案開庭,提及死刑時下跪道歉
加拿大外長赴北京會王毅 討論電動車等貿易爭端
友人追憶楊振寧:他沒能二度獲諾獎是一個遺憾
電詐中國人的1000億,被美國政府遠洋捕撈了
iPhone Air撬開了中國的eSIM,真諷刺
李成鋼訪美怒轟"地獄之火"!美財長痛罵他不請自來:精神已失常
美國向販毒“舞劍”,意在委內瑞拉石油?
黃仁勳:英偉達高端AI芯片在中國市場份額直接清零
探訪合肥三河鎮楊振寧舊居 市民驅車趕來獻花
特朗普和澤連斯基會談:目前不打算提供“戰斧”
美國各地再爆反特朗普示威,抗議其強硬政策
返家途中"越過黃線",加薩一家11口遭以軍全數擊殺
科學巨擘的世紀回望,一文解讀楊振寧的百年人生密碼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沒聽過“67”?美國青少年最潮密語 讓大人一臉問號

Next Apple 2025-10-18 14:53:05



沒聽過“67”?美國青少年最潮密語 讓大人一臉問號

美國年輕世代最近掀起“67”狂潮,這個數字看似毫無意義,卻在TikTok、YouTube等社群平台爆紅,成為青少年最新流行語。隻要有人提到“六七”,現場就會引爆笑聲與歡呼,讓家長與老師滿頭問號。

最經典的畫麵發生在In-N-Out速食店,當店員喊出“67號取餐!”,整間餐廳立刻沸騰,青少年又叫又跳,場麵宛如瘋狂派對。這股“67熱”甚至紅到登上《華爾街日報》和NBC節目《今日秀》(Today)的專題報導。

為了維持課堂秩序,不少老師明文禁止學生講這兩個數字,但也有老師反其道而行,開始自己也說“67”,因為“如果大人也在講,孩子們就覺得尷尬了”,借此讓熱潮自然退燒。

根據多數說法,“67”出自饒舌歌手Skrilla的歌曲〈Doot Doot (6 7)〉,靈感來自他在費城67街成長的背景。這首歌後來被身高6尺7寸的美國職籃NBA球員波爾(LaMelo Ball)用在影片剪輯中,進一步帶動“67”在網絡爆紅。

中央社引述《華爾街日報》分析,這是一種典型的“世代內哏”(inside joke)現象。年輕人喜歡用毫無意義的符號創造圈內共鳴,借此與大人劃清界線。《今日秀》訪問的青少年直言:“我們講67,就是為了讓爸媽搞不懂。”

美國媒體調查顯示,35%的家長聽不懂孩子講什麽;而56%的家長一旦試著跟著用,孩子反而覺得尷尬。“今日秀”也回顧過去的流行語——從嬉皮時代的“groovy”到90年代的“What’s up?”,都曾風靡一時,如今則輪到“67”登場。

隨著短影音文化盛行,流行語傳播速度驚人、退燒更快。當大人開始使用這些詞匯時,它們幾乎宣告“壽終正寢”。節目也提到,今年劍橋字典收錄了“skibidi”與“delulu”等迷因字,讓年輕人瞬間失去興趣。

不少專家稱這現象是“腦腐”(Brain rot)——過度沉迷於短影音與迷因內容,就像吃網絡垃圾食物,讓人沉迷於無意義的即時滿足而懶得動腦。